APP下载

聊斋俚曲的“活态”传承

2024-07-10车倍娴

文化产业 2024年18期
关键词:聊斋活态艺术

车倍娴

清代文学巨匠蒲松龄巧妙地将自己的文学创作与当时社会广为流传的明清俗曲时调相融合,创造出独特的传统音乐文学形式——聊斋俚曲。现从聊斋俚曲诞生的历史背景出发,探讨这一艺术形式如何在民间生根发芽,进而发展成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同时,文章也将聚焦于聊斋俚曲在现代社会的生存现状,分析其面临的传承挑战,如知名度不高、传承机构不完善、后备人才不足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有效的传承策略。

聊斋俚曲是蒲松龄依托其书斋“聊斋”之名,融合个人文学创作与民间音乐元素的产物。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与旋律的叠加,而是深度挖掘了民间文化的精髓,将之提升到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度。俚曲,本质上是民间俗曲,是人民群众口头传唱的艺术形式,而蒲松龄的创新在于,他将个人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洞察融入俚曲之中,使得这些作品既保留了民间艺术的质朴与直接,又蕴含了丰富的文学性和哲理性。

聊斋俚曲的发展现状

聊斋俚曲作为清代文学巨匠蒲松龄的文化遗珠,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三百年的岁月洗礼中依旧熠熠生辉。蒲松龄不仅以《聊斋志异》闻名遐迩,其在俚曲创作上的成就同样令人瞩目。聊斋俚曲是蒲松龄智慧与才情的结晶,他巧妙地将明清时期的俗曲时调与个人的文学创作相结合,创造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通过借鉴诸宫调、南北曲的结构,蒲松龄编撰了十五部俚曲,每一部都饱含着他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人性的深刻剖析。

聊斋俚曲之所以能够在民间广为流传,得益于其“俗”的特质,它贴近百姓生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贴近生活的场景,表达了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因而深受民众喜爱。在漫长的时光里,聊斋俚曲在口耳相传中得以延续,成为淄博地区乃至更大范围内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进入20世纪,聊斋俚曲的搜集、整理和传承工作逐渐受到重视。路大荒先生的《蒲松龄全集》首次系统地收录了部分俚曲,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随后,蒲玉水先生的努力使所有十五种俚曲得以完整呈现,填补了学术空白。面对曲牌即将失传的危机,一批有识之士,如牟仁钧、王川昆、吴钊等积极行动,通过录音、记录、研究等方式,为聊斋俚曲的抢救性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音乐家苗晶先生将其提升至“尖端艺术科研工程”的高度,陈玉琛先生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为聊斋俚曲的去伪存真、正本清源付出了不懈努力。

2006年,聊斋俚曲被正式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极大地提升了俚曲的社会认知度和保护力度。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聊斋俚曲的研究和传播迎来了新的春天。众多学者、艺术家及爱好者投身于俚曲的挖掘、整理和表演中,成立了“仙乡聊斋俚曲艺术研究院”“民间俚曲艺术团”等团体,不仅在学术层面深入探索,更在实践层面推动俚曲走进大众视野,走向世界舞台。

聊斋俚曲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的艺术形式和历史价值,更在于它作为活态的文化遗产,能够跨越时空,触动现代人的心灵。每当那些悠扬的俚曲旋律在蒲家庄、蒲松龄的故居响起,不仅让人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才情与智慧,更激发了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传承的使命感。聊斋俚曲如同一条穿越时空的纽带,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讲述着属于中华民族的故事,让每一位聆听者都能从中感受到那份来自心底的共鸣与感动。随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聊斋俚曲这一传统文化瑰宝必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聊斋俚曲在传承中面临的困境

知名度不高,宣传力度不够

聊斋俚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然而这项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的知名度并不理想,其面临的传承挑战日益凸显。尽管淄博市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例如成立聊斋俚曲剧团,以期通过传承与创新,让这一传统艺术形式重新焕发生机。剧团不仅致力于保留聊斋俚曲的原汁原味,还积极探索其与现代审美的融合之道,试图以更加生动活泼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在过去,2015年的鼎盛时期,剧团积极送戏下乡,全年演出超过百场,足迹遍布学校、企业和乡村社区,极大地促进了聊斋俚曲的普及与推广,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并了解这些蕴含着丰富故事与情感的聊斋俚曲。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聊斋俚曲的宣传力度似乎未能跟上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在流行文化与外来音乐的影响下,传统艺术的生存空间受到了严重挤压。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审美趣味趋向多元化,快餐式文化的盛行使得像聊斋俚曲这样需要静心品味的艺术形态难以引起广泛的关注。昔日街头巷尾传唱的俚曲,如今似乎已渐渐淡出公众视野,变成了小众爱好者的私藏,社会整体对其的认知与兴趣相对冷淡。

传承机构各成体系,缺乏规范性

目前,尽管有多个传承机构活跃于聊斋俚曲这一领域,如淄川聊斋俚曲艺术团、淄博市聊斋俚曲艺术团以及淄博市仙乡聊斋俚曲艺术团,它们各自拥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传承模式,但这种看似繁花似锦的景象背后,隐藏着传承工作中的若干困境。

首先,这些艺术团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合作机制,导致传承工作呈现孤立运作的状态。每一家机构都在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方式诠释聊斋俚曲,这固然保持了多样性,但也容易引发传承内容的偏差,甚至可能出现对聊斋俚曲核心价值理解的不一致。由于缺乏一个统一的指导框架和标准,各个团体间的专业技能、教学方法以及表演风格等方面难以实现有效整合,从而影响了聊斋俚曲传承的整体质量和效率。

其次,资源的分散与重复建设问题不容忽视。由于缺乏协调与共享机制,各传承机构在教学材料、师资培训、演出设备等方面的投入往往出现重复,这不仅浪费了有限的文化传承资源,也使得原本可用于深入研究和创新的资金与精力被分散。对于聊斋俚曲这一急需保护和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这种资源的低效使用无疑是一种损失。

再者,传承体系的不完善直接影响了聊斋俚曲的普及与推广。在缺乏统一规划和系统化教学体系的情况下,聊斋俚曲难以有效地进入学校教育体系,也无法在更广泛的社区中获得持续的关注和支持。年轻一代对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了解和兴趣因此受限,长远来看,这将对聊斋俚曲的生存空间构成威胁。

传承团队老龄化,后备人才不足

聊斋俚曲的传承团队大致可划分为两大类。一是学术研究团队;二是聊斋俚曲传唱实践团队。两者共同构成了聊斋俚曲传承的主要力量,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二者所面临的问题不尽相同。

学术研究方面,聊斋俚曲的研究团队呈现较为乐观的一面。这个团队汇聚了来自各大高校的文学、音乐学者以及博物馆的研究员,他们凭借着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对聊斋俚曲的热爱,持续在该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不断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然而,聊斋俚曲传唱实践团队的情况则不容乐观。以聊斋俚曲国家级传承人蒲章俊为代表的传唱人团队,其年龄结构明显偏大。蒲章俊本人已届79岁高龄,其弟子邹锜也已62岁,显示出传唱人队伍的老龄化趋势。主要的社会传承团体,包括淄川聊斋俚曲艺术团、淄博市聊斋俚曲艺术团和淄博市仙乡聊斋俚曲艺术团,其成员构成亦是如此,平均年龄高达65岁以上,且成员背景多样,既有退休教师、工人,也有农民和其他行业的退休人员。这种年龄结构和职业多样性的组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聊斋俚曲的表现形式,但演唱水平的参差不齐和体力精力的局限,无疑对聊斋俚曲的舞台呈现和传承质量带来了影响。

聊斋俚曲的活态传承策略

多渠道宣传,提升社会认知度

要让聊斋俚曲焕发新的活力,多元化传播方式的探索与实践显得尤为关键。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线上与线下的互动,正成为聊斋俚曲传播的新趋势。

首先,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平台,如电视、广播等,开设聊斋俚曲专题节目或频道,通过专业制作与广泛覆盖,增强其在大众中的可见度。同时,积极拥抱互联网,借助视频网站、社交媒体的力量,如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发起“聊斋俚曲挑战赛”,鼓励用户创作、分享与聊斋俚曲相关的创意内容,以此扩大聊斋俚曲的知名度,尤其是吸引年轻群体的关注。

其次,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平台也是传播聊斋俚曲文化的重要阵地。通过定期发布俚曲知识、幕后故事、精彩片段等,与粉丝互动,形成良好的社群氛围,让聊斋俚曲成为人们日常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此外,开发各类文化创意产品,如聊斋俚曲主题的App、H5互动游戏、数字音乐专辑等,以创新形式呈现聊斋俚曲魅力,使之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再者,突破传统的演出模式,将聊斋俚曲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在著名旅游景点内打造“俚曲剧场”,利用声光电等现代技术手段,重现聊斋故事的经典场景,让游客在游览的同时,身临其境地体验聊斋俚曲之美。创建“戏曲小镇”,不仅作为聊斋俚曲表演的固定场地,更是一个集观赏、体验、学习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空间,吸引国内外游客,实现文化与旅游的双赢。

最后,探索与现代生活场景的融合,如在购物中心、图书馆、社区文化中心等地举办聊斋俚曲快闪活动,或是在学校、企事业单位中设立聊斋俚曲文化角,通过定期的讲座、工作坊等形式,让聊斋俚曲艺术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增进公众对聊斋俚曲文化的亲近感和认同感。

健全传承机制、加大资金投入

为确保聊斋俚曲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系统性保护与传承,关键在于构建一个健全且高效的保护机制。在此基础上,政府应扮演主导角色,从顶层制度设计上强化对聊斋俚曲艺术的重视,确保政策导向的明确性和执行力。

资金是任何文化保护项目不可或缺的生命线。因此,将聊斋俚曲保护所需经费正式纳入地方政府年度财政预算之中,不仅是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可,更是为其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后盾。这一步骤能够确保聊斋俚曲的挖掘整理、艺术创作、人才培养等关键环节得到充足的资金支持,避免因资源短缺而阻碍聊斋俚曲艺术的活态传承。

此外,政府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整合优势,积极联动文化、教育、旅游等多个部门,形成跨领域合作机制,共同为聊斋俚曲保护工作赋能。尤为重要的是,鼓励并引导民间艺术团体参与进来,通过政府与民间的紧密合作,形成“1+1>2”的协同效应。民间艺术团作为聊斋俚曲艺术实践与传播的重要载体,它们贴近民众,富有创新活力,能有效拓宽聊斋俚曲的传播渠道和社会影响力。例如,通过举办聊斋俚曲文化节、工作坊、线上直播等活动,既丰富了公众的文化生活,又促进了聊斋俚曲艺术的现代表达与国际交流。

探索教育体系全程培养人才模式

在聊斋俚曲的传承与发展中,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它们共同构建了一条从启蒙到深化,再到专业探索的完整链条,为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铺就了坚实的道路。

在人生的最初学习阶段,小学教育对于聊斋俚曲的传承至关重要。通过将聊斋俚曲的初步介绍融入校本课程,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如故事讲述、音乐欣赏、简易唱段学习等,孩子们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初次接触到聊斋俚曲的美妙旋律与丰富故事。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更是在他们心中悄然播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学校可定期举办聊斋俚曲主题的校园文化日,通过角色扮演、小剧场表演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进来,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能极大地激发他们对本土文化的兴趣与认同。此外,邀请俚曲传承人走进校园,通过面对面的互动和示范表演,孩子们可以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这种直观感受对于培养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至关重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已具备更强的理解力和艺术鉴赏能力,这是深化聊斋俚曲学习的最佳时期。在语文课堂上,通过详细解析聊斋俚曲的文学价值和语言艺术,学生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聊斋俚曲背后的文化背景和时代特征。音乐课堂则可以侧重于聊斋俚曲的音乐结构、旋律特点和演唱技巧,引导学生从专业角度欣赏和分析,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鼓励学生加入校内外的聊斋俚曲表演团队,通过实际的排练与演出,不仅能够实践所学,还能在团队合作中锻炼领导力和沟通能力。此外,组织学生进行聊斋俚曲的田野调查,实地走访聊斋俚曲传唱人,收集整理第一手资料,这种亲身体验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聊斋俚曲文化内涵的理解,更能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和责任感,让他们成为真正的文化使者。

到了高等教育阶段,聊斋俚曲的学习与研究进入了更加深入的层面。淄博地区的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的学术资源,开设专门的聊斋俚曲选修课程,为有兴趣的学生提供深入学习的机会。文学专业的学生可以从文学理论的角度,探究聊斋俚曲的文学价值、叙事结构及风格特点,为聊斋俚曲的文学研究贡献新视角;音乐专业的学生则可以专攻聊斋俚曲的音乐理论与实践,学习其独特的音乐结构与演唱技巧,并尝试创作新聊斋俚曲或对传统曲目进行现代改编,为聊斋俚曲艺术注入新鲜血液。高校应鼓励成立聊斋俚曲研究社,通过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表演交流会等活动,搭建起学生、学者与民间艺人沟通的桥梁,促进理论研究与艺术实践的紧密结合,推动聊斋俚曲在学术研究与艺术创新上的双向发展。

作为我国璀璨的地方性音乐文化瑰宝,聊斋俚曲不仅仅是音符与旋律的简单堆砌,更是承载着深厚民族情感与历史记忆的活化石。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自身文化的认识日益加深,文化自觉意识显著提升。对于聊斋俚曲的传承人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他们需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探索戏曲现代化的新路径。

(作者单位:淄博市淄川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聊斋活态艺术
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库的构建与应用意义
聊斋书介
聊斋书介
聊斋书介
在“活态传承”中延续历史文脉
纸的艺术
读破聊斋
活态文化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