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取向的汉字教学实践要义
2024-07-09齐伟丽
齐伟丽
【摘 要】 从发展心理学理论出发,遵循文化自信形成的三个发展阶段,围绕文化认同取向,从汉字教学的内容和途径两个维度,在“中华文化认同的概念框架”指导下,对汉字教学文化取向的深度探索、广度探索与身份承诺提出具体观点和做法,描绘学生从文化认知到认同的过程。
【关键词】 文化自信 文化认同 汉字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标”)在“核心素养内涵”中将“文化自信”排在首位,并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精华”写入课程总目标。[1]从语文课程内容看,学习任务群具备引导学生形成文化自信的可能,而汉字积淀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教师通过识字教学培养文化自信提供优势保障。因此,如何在汉字教学中落实文化自信引发了一线教师的关注。
文化自信“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自觉的心理认同、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文化心态”[2],教师应当在发展心理学理论视域下对“文化自信”这一概念进行阐释,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实践。
一、文化认同的教育学意义理解
语文课标对“文化自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明确规定:内涵是“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外延是“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初步了解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具有比较开阔的文化视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蕴”。[3]对这一概念进行教育学意义上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理解:
首先,文化自信这一核心素养表现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的基石,如果丧失了文化认同,文化自信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文化自信这一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是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其次,中华文化在语文课程中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种文化。因此,文化认同取向的教学实践在教学内容上需要凸显“三种文化”。
再次,依据荷兰维姆·姆兹等心理研究专家提出的“三维度认同模型”,文化认同的形成需要经历三个学习阶段:文化的认知,即对文化的感知与理解,包括对文化内容的感性认知与辨析、内容所蕴藏的价值观的理性理解等;文化的批判,即将文化放置在时代背景中进行比较与反思,随着认知的不断深入,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修正和调整自己对文化的认识;文化的认同,即通过以上阶段形成文化身份的自我认同,并以此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和日常行为。[4]因此,文化认同取向的教学实践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循“认知—批判—认同”的规律。
基于以上内容,教师可以通过汉字教学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取向的汉字教学,在教学汉字音、形、义等知识,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高度关注学生对汉字承载的“三种文化”的内容、呈现方式等的认知、理解和评价,从而对学生的文化认同形成影响,达成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目标。
二、文化认同取向的汉字教学教什么与怎样教
(一)文化认同取向的教材理解
汉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主要呈现方式为“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书写提示”、课后的识字表和写字表以及课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文化认同取向的汉字教学应“把教科书文本作为兼具‘信息文本和‘文化文本的双重文本来对待”[5]。
1.“信息文本”解读需强化认知敏感。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中的“书写提示”部分提出“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等要求,并给出两幅示范书写作品——《游子吟》和节选的《赵一曼写给儿子的信》。除了关注书写要求,教学还应指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学生在书写过程中自然地感受到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由此进一步发挥教材的教育功能,实现在教学中润物无声地培养文化自信。
2.“文化文本”解读需强化勾连意识。在执教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本课生字(“矛”和“盾”)指向文化认同的内容分析,在深入分析寓意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一是通过字源的追溯,帮助学生了解字义。“矛”类似今天的长枪,在战争中用来攻击,其象形字形态是人握住木柄,对着敌人挥动。“盾”是作战时抵御敌人刀箭的武器,中间的“十”代表手,表示手持;“目”表示盾可以保护身体,遮蔽眼睛。二是可以启发学生从字形上理解“矛盾”一词的典型性,感受古人的思维方式,体验中华民族的智慧,对中华文化进行深度探索。
教师在“勾连文化”意识下解读低年级的识字课文,能较好地将文化自信的培育落实到日常教学中。如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日月山川》以象形字为线索,串联“日、月、山、川、水、火、田、禾”八个生字,同时在课后练习中鼓励学生运用象形字知识实现自主识字。在教材解读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汉字的魅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将汉字承载的思维方式进行勾连,如用一年级学生能理解的方式,告诉学生象形字的创造遵循“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原则。这就是“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
“勾连文化”意识下的解读还可以指向对汉字承载的审美情趣,如通过“语文园地”的书写提示训练,借助生字字形的教学感受中华民族东方美学的魅力。以小学六年级教材为例,教材通过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和赵孟頫四位书法大家的作品介绍,帮助学生感受欧体的平正端庄、颜体的筋骨丰满、柳体的瘦硬挺拔、赵体的秀丽柔美。教师解读教材不能止步于此,还应从审美维度帮助学生理解这些书法大家赋予汉字各异的风格,是“各美其美”的充分体现;同时,风格各异的作品又有着共性——汉字的笔画和结构是东方美学的重要范式,是“和合共生”的典型。
(二)文化认同取向的教学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