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中国粮食的壮阔图景
2024-07-09钟芳
钟芳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中国作为农业大国,用占全球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的手中。作家陈启文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饭碗》,以朴实细腻的笔墨,大历史观的眼光深情回溯新中国粮食发展史,浓墨重彩地讲述了中国人民以科技引领为先导,依靠自身力量,成功地实现由“吃不饱”到“吃得饱”并且“吃得好”的伟大转变。
全书紧紧抓住重要的时间节点、重要人物及重大历史事件,用夹叙夹议的方式,生动呈现出“大国粮仓”的历史、现状和未来。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指战员扎根东北黑土地,用勤劳双手使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了如今的中华大粮仓。40多年前,小岗村18位敢闯敢干的农民,在契约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由此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推行。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李振声、“矮败小麦之父”刘秉华、“杂交大豆之父”孙寰等一大批农业科技专家,为了粮食的稳产高产,不遗余力地奋战在育种领域。还有从西北地区到中原地区、从湖广地区到江西的种粮大户,用科学种田的行动,积极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这些感人肺腑的人物和事例,不仅生动反映了中国农业发展的历程,还有力展示了中国共产党解决14亿中国人粮食安全问题的责任和担当,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和激扬奋进的时代精神。
一春一秋耕作成谷,一颗一粒积聚成仓。作为一本采访自田间地头的报告文学作品,本书较好地解决了宏大叙事与精准议论的关系,从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等关键点逐一切入,揭示了走好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的不易,书写出中国人为解决粮食问题所展现出的智慧和勇气。
从《山海经》、填仓节等丰富的史料和民俗中,作者追溯了中国源远流长的农耕史,而且走访了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淮平原、黄淮海平原等国内主要粮食产区,还从不同视角了解种粮农民、科技工作者、粮食销售商、粮库护粮员等群体,以期从历史和现实的维度,深入探究中华民族是通过何种努力,最终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毋庸置疑,粮食安全不仅事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且还涉及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自上古时代神农和炎帝开农业之先以来,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就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进程中,逐步摸清了农作物生长的规律,掌握了农事技巧,发明了二十四节气,并自觉用于指导农业生产,产生了类似《论积贮疏》《齐民要术》等重要著述,强化了人们对粮食的认识。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在发展农业,实现养活、养好中国人的任务和目标上成就卓著,为全球粮食安全、贫困治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令人敬佩的是,以袁隆平为代表的农业科学家始终肩负让中国人吃饱吃好的人生理想,执着地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用辛勤汗水浇灌着美丽家园,通过几十年如一日的接续奋斗,实现粮食年年丰产的可喜局面。
《中国饭碗》聚焦中国农业发展,讲述了农业科学家和种田达人,为抓好农业生产所做出的种种努力,讲述了赵洪璋等科学家孜孜不倦开展小麦育种的故事,既震撼心灵,又给人以精神启迪。此外,本书还整体回顾了为提高中国农业质量效益,国家出台的相关扶持政策,如二十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我国开展兴修水利、近年来我国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等,为中国农业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中国农业从当初的“人拉肩扛”“看天吃饭”,转变为全程机械化和“靠数据”,已经实现了从小农生产,到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的巨大跨越。在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的研究与培育方面,我们已经培育出了大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领先水平的优良品种,从而在源头上确保了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
中国农业任重而道远,回顾这70多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风雨中早已铸就中国人民顽强的品格。面对新发展格局,中国农业必将以不俗的表现,再续新辉煌,再展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