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姓“三户”禳花灯
2024-07-09
“龙船”在“彩旗方队”的簇拥下奔走,“灯笼方队”紧随其后,接着是抬着菩萨、打着凉伞的“菩萨方队”和打着锣鼓、吹着唢呐的“鼓乐方队”。鼓乐声、爆竹声、吆喝声,声声不断,几百名群众携幼扶老,跟随在方队后面,相互问候,相互祝福。这就是今年正月十六日,赣南于都县贡江镇楂林村张、孙两姓“三户”禳花灯民俗活动的场景。
该项民俗活动源于赣南客家人在新春之际,为头年添丁而举办的庆贺仪式,俗称“添丁灯”,在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的楂林村尤为盛行。“三户”这个词,似乎有规模较小的感觉,但实际上,活动持续六天五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热闹欢畅、喜庆愉悦,活动场地的布置也颇有讲究,有彩旗、对联、家规家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
两姓“三户”禳花灯民俗活动,由张、孙两姓中的“三户”人家参与,已持续400多年。据楂林张氏家谱记载:万安县邓塘(现吉安市万安县窑头镇城江村邓塘)的张五普育有七个儿子,次子待烈、三子待奎及六子待啟三兄弟于明朝嘉靖年间同时来到楂林开基立业。不过,只有老二和老三两兄弟的后裔和清代顺治年间从万安水抱来楂林开基的孙氏组成两姓“三户”开展禳花灯活动。
楂林村两个姓氏的三个主要户族会轮流担任活动的主办方,负责筹备和组织整个禳花灯仪式。禳花灯的举办地点通常设在宗祠,这不仅是对祖先的尊敬,也象征着本宗本族人丁兴旺,是族人共同的喜事。轮值做东的一户承担禳灯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在正月初十之前准备就绪。
正月十一早上六点钟前,需将天府神像画悬挂于轮值做东户的祠堂里,并进行集体礼拜活动。接着是由轮值户牵头召集,将杨太真仙、高公公、龚仙公、柳仙公、玄帝祖师等菩萨接到轮值做东户的祠堂里。至此,六天五夜的禳花灯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禳花灯活动的形式丰富多样,包括挂灯、点灯、祈福等环节。挂灯时,人们会将特制的花灯悬挂在宗祠的显眼位置,每盏灯都寄托着对新生命的祝福和对家族未来的美好愿景。点灯仪式即点亮这些花灯,象征着光明和希望,也寓意着家族的繁荣昌盛。除了在祠堂里举行祭龙舟、上户主表、做法事等项目外,还要巡游(当地叫“游生”)、送灯、送菩萨回庙、移交天府神帝画。
游生队伍会擎着彩旗、端着龙船、抬着菩萨、举着凉伞、吹着唢呐、打着锣鼓,按照既定线路巡游到“落脚点”坐营。游生队伍将要到达落脚点时,群众要端起祭品敬拜菩萨,将清扫到的少量头发、垃圾、禽畜毛等倒进龙船,寓意收瘟消灾保平安。游生活动结束后,轮值做东户的祠堂里会悬挂外表五彩缤纷、内部亮着烛光的“丰熟灯”和“子孙灯”。
正月十二一大早,在上年禳花灯活动后添丁的人家,都会请一盏“子孙灯”挂在轮值做东户祠堂里,还会在祠堂中央挂上一盏体积是“子孙灯”的两倍以上的“丰熟灯”,寓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以求避灾求福、平安健康。
于都客家人一般以左为上为尊,称之大手偏,右边则称为小手偏。轮值做东户会主动、自觉把本户的“子孙灯”挂在祠堂的右边,即“小手偏”,而把“大手偏”这尊贵的位置让给另两户,表示谦让。十六日游生队伍回到轮值户祠堂,将“丰熟灯”和“子孙灯”从堂上卸下,举行送灯仪式。
送灯仪式是整个禳灯活动户外项目中最美观、壮丽,最热闹的一个项目。用一根长约三米,留有竹梢及竹叶的桂竹,将从祠堂里卸下的“丰熟灯”“子孙灯”系在竹梢上,几十个举灯者带着火把、泥鸭公、锄头、酒壶以及祭祀用品一路高歌来到一个空旷的山冈上。轮值户早已派人将场地的防火工作做妥帖,在焚烧场地,将金银钱点燃,龙船、火把、丰熟灯及各家的“子孙灯”一同燃烧。
楂林两姓“三户”禳花灯民俗活动不仅是一项庆祝新生命诞生的仪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它反映了客家人对家族和传统的重视,也体现了他们乐观向上、团结互助的精神风貌。这一活动已经延续了数百年,成为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
(曾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