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入党宣誓仪式的“炼成”

2024-07-09卢媛熠高福进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24年3期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仪式中国共产党

卢媛熠 高福进

[摘  要]

入党宣誓仪式是中共党组织在吸纳新成员时进行的一整套礼仪程序,其认同感、自豪感以及使命感给予宣誓者以精神之力。这一仪式的成型受到传统之源和域外之源的双重影响。就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的历程来说,入党宣誓仪式历经“雏形”到初步“定型”再到“完型”三阶段,以普遍化、正规化、规模化的发展趋势为主要特征。在整个仪式过程中,“握拳宣誓”作为核心环节,极具主体性意义。毋庸置疑,这一时期的入党宣誓仪式对后续产生了基础性影响,其流程、内容、类型等均为新中国成立后进一步完善仪式细节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范本。

[关键词]入党宣誓;仪式;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图分类号]  D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24)03-0032-10

入党宣誓是党组织发展新党员工作的必经程序,代表着新党员对党、国家和人民的郑重承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前往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带领党员领导同志重温入党誓词。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充分彰显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红色仪式的重视。

近年来,学界对入党宣誓仪式的研究逐步增加。关于此一论题,学界对誓词和仪式功能价值的研究较为集中且深入,而对于入党宣誓仪式流程的研究成果则相对有限。本文聚焦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入党宣誓仪式的纵向流变,以宏观视角深入史料挖掘并总结经验,以期对入党宣誓仪式的细化专题进行针对性探讨。

一、入党宣誓仪式的两大源头

入党宣誓仪式承载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历经漫长的发展过程得以逐步丰富完善。追溯其形成之源,既有来自数千年中华礼仪的传统之源,又受到域外影响,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相关理论及论断以及来自苏俄革命的实践经验。

(一)入党宣誓仪式中的诸多要素受到中华传统礼仪的深刻影响。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夏商以来,仪式就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方式。早在先秦时期,《诗经》就有云:“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在数千年中华文明发展史中,有诸多与所论仪式直接相关的理念与实践,在此以“结拜仪式”“盟誓效忠”为例。

其一是“结拜仪式”。“结拜仪式”是一种在具有共同利益的个人或团体之间建立兄弟姐妹关系的形式化仪式。参与者一般通过同饮血酒等方式,维护共同利益、约束各方行为、维系特定情义。传统结拜仪式与入党宣誓仪式都体现了对承诺和信仰的高度重视。除此之外,这种仪式传统在语言符号与行为符号方面对入党仪式也有直接影响。就语言符号而言,“不求同生、但愿同死”等盟誓誓词与“永不叛党”的宣誓誓词共同表达了忠诚、承诺的意涵;就行为符号而言,“双手抱拳”等盟誓动作与“右手齐肩握拳”的宣誓动作不仅形式相似,且均以身体语言加强参与者的集体认同感。

其二是“盟誓效忠”。“盟誓效忠”则是向某个组织、国家、信仰或事业宣誓忠诚和承诺的行为。《礼记·曲礼下》记载: “约信曰誓,莅牲曰盟。”近代以来,“盟誓”旨在强调成员对于共同事业和信仰的忠诚。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于檀香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同日拟定了《檀香山兴中会盟书》,其中有如下表述:“联盟人某省某县人某某,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倘有二心,神明鉴察。”兴中会的盟书虽然内容简洁但带有迷信色彩。这种语言表述显然是中华传统之源的重要体现,与中国共产党入党宣誓仪式的誓词内涵紧密相通。

1905年7月30日,孙中山在东京召开同盟会筹备会议,会上他拟定了盟书并带领与会成员进行了盟誓仪式:“联盟人当天发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矢信矢忠,有始有卒。如或渝此,任众处罚。”与兴中会相比,同盟会盟书及仪式的部分内容体现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变革。第一,盟书的誓词具有重要象征意义,明确表达了资产阶级革命具体目标。虽然其中部分表述如“如或渝此,任众处罚”仍带有传统色彩,但是与兴中会誓词相比,由“神明鉴察”到“任众处罚”,体现了科学性方面的巨大进步。第二,虽然本次盟誓仪式尚未发现具体流程的记载,但与兴中会相比,孙中山带领成员进行盟誓,这体现了其在正规性方面的完善。

(二)就域外影响之源而言,入党宣誓仪式既受到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相关理论的启示,也有来自实践的影响。第一,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探索中,与入党仪式相关的可追溯至19世纪上半叶。1834年,德国成立了“流亡者同盟”,该同盟实际上是“正义者同盟”与“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前身。《流亡者同盟一般章程》第二章第七条指明了入盟的必备条件之一是要进行忠诚宣誓,第六章第三十九条还规定了入盟时必须宣读的誓词。 另外,1836年成立的“正义者同盟”,在其于1838年发表的《德国正义者同盟章程》中,也承袭了《流亡者一般章程》中关于宣誓与誓词的条例。

1847年6月建立的第一个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国际政党即共产主义者同盟,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其改组者和核心人物,起草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并于第二次代表大会中通过。章程第十章第五十条对仪式的实践方式作了初次规定,为入党宣誓仪式的实际操作提供了范例。“支部主席向被接收入盟的盟员宣读和说明章程的第一条到第四十九条,要在简短的讲话中特别强调入盟者应尽的义务,然后向他发问‘那末,你愿意加入这个同盟吗?如果后者回答:‘愿意!,那末主席就要他保证尽盟员的一切义务,然后宣布他为盟员并在下一次会议上将他编入支部”。上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仪式程序的初步探索在塑造革命意识和凝聚无产阶级力量方面具有关键作用。作为入党宣誓仪式形成的重要基础,这种探索首先对苏俄共产党宣誓仪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列宁将理论与俄国实际相结合,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章程的制定过程中明确了入党的标准要求,塑造了苏俄意识形态。这些又为中国共产党入党流程的规范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成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关于入党宣誓仪式的实践之源,首先是来自欧陆,主要受法国革命的影响,尤其是《国际歌》对入党宣誓仪式起到的重要作用;其次是苏俄在20世纪初期(受欧陆革命直接影响)的实践;最后则是中国革命的直接影响。

作为法国革命家和巴黎公社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欧仁·鲍狄埃创作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国际歌》。当工人群众广泛传唱这首歌曲时,他们通常会伴随着右手高举并握拳的动作,象征着对团结与斗争的坚定誓言。而我们今日所通行的“右手齐肩握拳”动作也是中国共产党入党宣誓仪式的核心环节,因此,可以推测这种手势动作与19世纪欧洲工人群众所做的“右手高举并握拳”动作有着直接渊源联系。

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1918年于彼得格勒召开的第七次代表大会正式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更名为俄国共产党,此后,苏俄共产党的理念和经验对中国共产党的崛起意义深远,其中也包括党员入党的应用与实践。例如,1922年俄国共产党所通过的《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章程》中关于候补党员以及接收党员前需要审查介绍书等相关规定,在中国共产党党章中也均有出现。另外,宣誓仪式还受到其他欧美国家的诸多影响。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于1920年11月创办内部理论刊物《共产党》,首次全面介绍了其他各国共产党如英国共产党、美国共产党在与宣誓仪式相关的入党资格、党组织建设等方面的规定和经验,这事实上为我们党设立相关规定奠定了重要基础。

总而言之,中国共产党在继承中华传统礼仪之源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和吸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特别是巴黎公社和苏俄十月革命运动的经验,进而发展自身的红色仪式文化,其中包括基础性组成部分的入党宣誓仪式。当然,这一仪式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亦是历经漫长演变才得以最终完型。

二、入党宣誓仪式初具雏形

党创立之初至大革命时期,由于党的组织体系尚未健全,且党中央对仪式重要性尚未有足够认识,因此仪式的具体程序由部分地区率先制定,流程简单,除保密性外其他特征尚不突出。在地方党组织的影响下,党中央逐步意识到仪式的重要作用。入党宣誓仪式基本具备“雏形”。

党创立最初,包括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50余名党员,他们入党时并没有宣誓环节。毛泽东曾在党的七大召开之际回忆:“这次大会发给我一张表,其中一项要填何人介绍入党。我说,我没有介绍人。我们那时候就是自己搞的。”1920年10月,陈独秀给毛泽东寄去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请他在湖南建立共产党组织。毛泽东随即付诸实践,作为湖南共产党组织的发起人和领导者,毛泽东的入党时间无疑是1920年。

1922年6月18日举行的旅欧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是“宣誓仪式”的重要开端。周恩来同志在这次会议上首次提出要采取“宣誓仪式”并持续下去,然而与会成员大多认为这是一种带有宗教色彩的活动。尽管周恩来表明宣誓是一种政治约束而非迷信活动,但由于大多数成员反对,仪式最终未能确定。

1922年7月,中共二大通过了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由于当时党的建设尚未成熟,二大党章仅对入党资格、手续等条件作了说明,尚未涉及入党仪式的相关内容。同年8月,周恩来发表《宗教精神与共产主义》一文,进一步指明了共产主义与宗教是信仰与迷信的关系,其区别在于能否合乎科学精神,即共产主义信仰作为一种政治约束强调其服从性和组织凝聚力。这一观点对后来入党宣誓仪式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922年9月前后,在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开展比较顺利的部分地区,出现了入党宣誓仪式的萌芽。如在李立三领导的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中,一名当时被吸收的成员回忆道:“我是在罢工前入党的……墙上挂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卢森堡、李卜克纳西的像,宣誓的誓词是‘牺牲个人为群众谋利益,严守秘密,不对爷娘妻子说,守纪律,为革命奋斗到底!”从中可见,其一,由于党的组织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仪式流程极为简洁,在此段回忆中,宣读誓词是当时宣誓仪式中唯一的重点环节。其二,从仪式场景布置来看,由于党旗尚未确定,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事业先驱作为礼敬对象,不仅体现党的创建以及入党宣誓仪式的确立过程受到来自域外的极大影响,挂像环节亦烘托了庄严肃穆的仪式氛围。其三,仪式保密性及其重要,宣誓誓词中“不对爷娘妻子说、守纪律”的内容均是证明。其四,从这一案例的仪式规模和该阶段党员选拔标准也可见党成立之初准入规则的严格性。

1924年,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爆发并迅速席卷全国。中国共产党为大革命作出重大贡献,并在此期间发展了大量党员,党内对“入党仪式”的重要性也逐渐认识深刻,在此以上海为例进行分析。

大革命时期,上海地区党员数量与日俱增,为了规范党员入党标准,1925年8月29日,上海区委下发《上海区委通告 枢字第二号》,详细规定了党员入党必须遵循的仪式程序:“主席团宣告开会;全体起立向校旗(红、长方、上角缀校字)致敬一分钟;介绍人说明理由;被介绍人说明历略及入校意愿;地方或支联或支部代表训词;少年代表祝词;被介绍人宣誓‘严守秘密,牺牲个人,阶级斗争,实行革命,服从纪律,誓不背党。”1925年8月31日,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央通告第五十三号》,这是宣誓仪式第一次出现在党中央的官方文件中:“惟新生入学时必须经过入学仪式,并立即编入某一支部。”尽管此份文件中并未对宣誓仪式的具体流程、形式作出明确指示,但仍奠定了党内宣誓制度的基础,表明了党中央对党员忠诚和组织纪律的强调,是宣誓仪式后续丰富完善的重要基石。

随着文件发布,各地方支部举行宣誓仪式有了依据。那个时期,入党条件相对严格,仪式程序比较简单,主要环节包括面向党旗、宣读誓词。仪式也具备一定的组织性、庄重性和保密性。例如,宋任穷于1926年12月举行入党仪式的情况:举行仪式是在深夜,关门以后,挂上党旗,新党员就面向党旗举行简单的宣誓仪式——宣读誓词,最后两句“严守秘密,永不叛党”的印象最为深刻。他强调“入党的事,即使是对自己的父母亲人也不能讲”。

宋任穷的这一回忆突出了当时入党宣誓仪式的几个突出特点:首先是高度的组织纪律性。这一点从严格的党员准入条件以及仪式的庄严氛围得以明显体现。其次是简单而非复杂。何以至此?这是因为当时中国共产党正开始面临国民党的打压,尽管共产国际和中共领导人在国共合作中妥协退让,国民大革命仍面临严重危机,这种特殊的政治环境决定了仪式环节必须尽可能简略。再次是保密性。在当时的背景下,党员在革命活动中可能面临危险,需要最大程度地隐藏自己的政治立场,党组织也要尽可能保证自己不被暴露,因此保密性是必要的。

基于上述资料,当时这种仅具“雏形”的入党宣誓仪式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面临特殊的时代背景以及严酷的环境因素,因此,入党仪式具有规模较小、程序简单、场所秘密的特点——而这种状况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则大有改观。

三、入党宣誓仪式初步定型

土地革命战争与抗日战争期间,“宣布会议开始→介绍人介绍各新党员简历→领誓人讲话→握拳宣誓→鼓励、教育或指示→唱《国际歌》”的仪式流程基本确定,入党宣誓仪式初步定型。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入党宣誓仪式在规模、程序、地点以及和环境布置等方面有了显著改变。较之于大革命时期,该阶段具备良好的相对稳定的仪式发展环境与条件。首先是农村革命根据地为入党宣誓仪式程序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场所依托和环境保障,其次是党中央及根据地的领导人尤其是毛泽东充分认识到仪式的重要性,再次是根据地数量的增多、红军力量的壮大、党员人数也不断增长,且在特定时期内,中共在有限根据地内已经建立起局部政权。这些条件共同作用促进了仪式规模扩大、流程完善、由保密转为公开,正规性特征日益突出。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深入调查了部队的政治思想情况,作出在工农组织中大力发展党员的决定。1927年10月15日,毛泽东在湖南叶家祠主持了6名新党员的入党宣誓仪式,并亲自撰写、领誓入党誓词。赖毅完整地回忆了当时宣誓仪式的情况(表1)。

毛泽东主持水口连队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在强化党员意识、践行初心使命的思想组织建设上进行了卓越探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党员入党的高度重视。这一时期仪式特征如下:第一,宣誓仪式初具规模。人数上由单人入党发展为多人入党;次数上为新党员举行宣誓仪式的频次有所上升。第二,保密性相对减弱。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阵地,是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重要依托,同样也是入党宣誓仪式发展的基地和保障。虽然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影响,根据地外的入党仪式仍需像大革命时期那样秘密举行,但在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内,入党宣誓仪式已由地下转移至地上、由秘密转为公开。第三,入党宣誓誓词有了逐步统一的趋势。党建立初期和大革命时期,入党誓词尚未有统一规定,版本较多。而上述案例中党员们宣读的誓词则由毛泽东亲自拟定,在此后的较长时间内,党员入党大都宣读这个誓词。如井冈山历史博物馆中保存的1931年贺页朵入党的誓词,与毛泽东领誓的入党誓词相比, 内容大致相同, 顺序略有差异。此外,仪式简朴却又庄严的环境布置营造的氛围感亦强调了宣誓仪式的组织性,这些仪式的变化都表明入党宣誓仪式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已经初步“定型”。

这次仪式结束后,毛泽东还提出在上述流程之外加唱《国际歌》这一项议程。“此后各营连举行入党宣誓仪式,都有唱《国际歌》一项。”各连部在发展新党员时分批次、小规模(但次数多)地举行入党宣誓仪式,仪式也逐渐具有普遍化、正规化、人数多、次数增加的趋势。

古田会议以后,“入党仪式”在党中央文件中出现的频次亦有所上升。如1930年3月22日《中央通告第七十三号》说明:“对于发展的新党员,应举行入党式……”同年9月27日,周恩来在《在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上的组织报告》中指出:“给新入党的人以训练,由入党仪式到短期训练班……”此外,在党中央给地方党组织的指示信件中也出现了与“入党仪式”直接相关的内容。1931年3月10日《中共中央给湘鄂西特委的信》中说道:“对于新党员必须举行入党仪式和初步教育工作。”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成立。中央苏区的建立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安全稳定的根据地。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着力加强组织建设,提出“扩大党的组织,发展一倍新党员,是党目前组织工作中的战斗任务”。党组织人数的不断增长,促使入党手续包括宣誓仪式逐渐走向规范。1932年1月22日,中央在给湘鄂西分局和省委的信中也有“怎样举行入党式……必须规定具体的指示”的记载。

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战略转移。至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前,国内仅剩余四万左右有组织的党员和三万多人的军队。因此,党组织在该阶段重视发展党员,补充有生力量,同时有大批团员、群众积极加入党组织。1938年3月15日,中央作出《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强调“十倍百倍的发展党员”。到1938年底,共产党员人数已从全国抗战开始时的4万多发展到50余万,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了一个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大党。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党的组织体系不断完善、领导人和党员纪律意识和政治意识不断增强等原因,抗日根据地的入党宣誓仪式在承袭此前仪式核心环节的基础上,特征也得以丰富,其中以规模性最为突出。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以后,入党宣誓仪式更为党中央高度重视。1939年5月30日,陈云强调“环境允许时,各地党委并得按该地具体情况, 举行入党仪式”。1940年,中共党校延川实习团杨英杰等发表工作通讯,指出“党员入党, 应该给以仪式,入党的仪式, 对于很多党员是起了不小的作用”。这表明党内外对于入党宣誓仪式的重要性已经达成了共识。

入党宣誓仪式在经过抗日战争期间的发展后,有了新的特征,在此以李治亭入党的案例说明。

由上可见该时期仪式有如下特点:一是仪式规模性逐渐凸显。抗日战争之前,入党宣誓仪式一般只有入党者和领誓人等少数同志参加,而抗日战争时期的仪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全体党员都会到达现场并参与到表决环节之中,目的是通过营造仪式氛围激发党员们共同奋斗的士气和斗志,以强化党员们的政治责任感。二是宣誓仪式具有延续性。“握拳宣誓”、共唱《国际歌》等仪式程序作为核心环节一直沿用下来。三是颁发临时党证。党证是党员身份的证明,对于管党治党有重要作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党证主要是由国民党颁发。由于大革命失败,直至1928年,党中央才逐渐恢复了颁发党证的规定。到抗日战争时期,党证得以广泛普及。1933年,中共中央发布《红军第一方面军政治部关于红军中党员发党证的通知》,决定红军中的所有党员都颁发党证。党证的普遍化使其成为入党宣誓仪式的重要环节,也是仪式流程发展的新特点。四是火线入党成为重要的仪式类型之一。从李治亭火线入党案例可以看出,“火线入党”是党组织在战争或灾难爆发等状况下,简化入党仪式程序,将表现出一定才干和贡献的个人发展为党员的特殊入党形式。相比于常规入党仪式,火线入党程序简单、环境简朴、正规性特征较弱,但能够产生更强的震撼力,彰显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决策力,不仅是对入党者的高度认可,也对其他党员有极大的勉励作用。

经过抗日战争的洗礼,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日趋壮大。由于党员数量的增加、党组织力量壮大以及党的建设逐步完善,入党宣誓仪式更有了新的特征发展。

四、入党宣誓仪式走向完型

解放战争时期,不仅入党宣誓仪式的原有特征深入变化,而且还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特点,这些丰富多样的仪式特征表明入党宣誓仪式正逐步走向完型。

(一)仪式的完整性和正规性。这一阶段,各地对于入党宣誓仪式的流程、场地布置的规定更加全面细致,并已形成了明文规定。以河北省为例,1947年8月由冀南区党委组织部印制的《入党仪式》,生动展现了该地举行入党仪式的具体流程:1.宣布开会;2.向党旗和毛主席像行三鞠躬礼;3.主席报告开会意义;4.介绍人报告介绍经过及新党员优缺点今后努力方向;5.入党者报告入党动机思想检讨和入党后的志愿;6.上级党委致词;7.入党者宣读誓词(或一人领导大家宣读誓词)及签字盖章;8.临时动意;9.闭会。上述九个具体流程,充分表现了这一时期入党宣誓仪式的完整性、正规性。值得注意的是,仪式中“对毛主席像行三鞠躬礼”环节的加入,体现了毛主席的威信在解放区的群众中不断提高。究其根本,是因为在解放战争时期,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中国共产党着力在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等一系列群众工作,极大赢得了民心。

入党宣誓仪式的完整性、正规性还体现在诸多方面。1949年4月11日《新唐山日报》所刊登的《共产党员课本》详细规定了新党员入党必须严格履行的手续,其中第四条表明:“经过批准以后,必须进行严肃的入党仪式。”这是由于随着战争胜利,解放区数量、面积不断增加,中国共产党由局部执政逐步向全面执政过渡,入党宣誓仪式具备了由秘密半公开转为公开举行的客观条件。

(二)仪式的规模性。较之前几个时期,这一时期参加仪式的人数有了规模性的增长。解放战争前,从可查询到的资料来看,单次入党的人数大多在三人左右,而该时期,五人以上入党的报道数量上升,有时甚至会出现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同时入党的情况。此种状况的出现是必然趋势。一方面,党员人数快速增加,全国党员人数由121万人,增加到275.9万人。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共产党在前线取胜,解放区得以稳步发展,党的组织建设不断加强。为适应客观条件的变化,入党宣誓仪式朝着规模化方向发展。譬如在渡江战役前的誓师大会上,某党支部共批准了376人入党。

仪式规模性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宣誓者的数量增加,还体现在参与仪式的积极分子和群众越来越多。这一时期,不仅非党员同志能够参与到入党宣誓仪式全部过程之中,还有部分地区在仪式流程中增加了党员接受群众教育的环节。如1948年10月19日,石家庄工人领袖宋德奎的入党仪式邀请全厂非党同志参加。又如1949年1月20日,建西三道营子村建党整党时强调“新党员当众入党宣誓”。这种使非党员群众参与到入党宣誓仪式中的做法,一方面,对党员同志而言,能够极大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他们为党的事业作出贡献的决心和信心;另一方面,对非党员群众而言,能够使他们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党,自愿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向党组织靠拢,党组织的广泛性、群众性得到发展。

(三)仪式的多样性。该特征具体表现为入党宣誓仪式类型的多样性。首先是火线入党仪式。火线入党在解放战争时期如火如荼,大批解放军战士争先立功入党,涌现出“火线入党运动”“火线入党热潮”现象。据《冀热察导报》报道:“西北人民解放军各部在痛战胡匪三十六师的战斗中,开展杀敌立功入党、转党、争取当模范党员的运动。在连续三天的战斗中,某部即吸收了大批立功战士入党、转党,并选出了模范党员。”其次是秘密入党仪式。在国统区,秘密入党仍是重要的入党宣誓仪式类型之一。由于秘密入党的特殊性,其流程、环境布置等在报纸等一手资料中少有记载,但仍可以从回忆录等资料中推测出秘密入党在这一时期的特征,即环境布置简洁、流程简单、持续时间短、人数规模小等。在此选取湖南邵阳曾惠平秘密入党的案例加以证明:“仪式在《劲报》编辑部后院叶苓房中秘密举行。叶苓先用很小的声音宣布举行入党宣誓仪式。江雨山拿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党的七大通过的誓词。由于场地很不隔音,每个人只能以点头表示坚决履行誓词。最后,叶苓用很小的声音宣布正式批准三人为党员,并对新党员展开教育,并指导新入党党员编为一个党小组。”最后是追认党员仪式。这一仪式一般是在战斗结束后,将那些牺牲的、有功的战士追认为共产党员,作为战争环境中的特殊入党仪式之一,它与火线入党仪式相类似。如烟台日报刊载:“许多连的支部在战斗一结束,就开支部会,接收有功人员的入党,牺牲的同志被追认为共产党员。”上述三种仪式类型案例不胜枚举。

(四)仪式的地域差异性。由于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处于战争环境下,全国尚未完成统一,因此并未对入党宣誓仪式作出明确规定,各地在仪式流程设置方面具有较大自由度。1949年4月8日《中央组织部给华北局的批复》中指出:“入党仪式是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划一的规定是不必要的。”因此,各省当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仪式在步骤程序方面差异性突出。具体来看,各地仪式的核心部分大同小异,沿袭了仪式重点流程,细节方面则各不相同,具有地域特色。这也为新中国成立后入党宣誓仪式进一步发展并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奠定基础。这一特点从各地不同的入党誓词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当时我国部分地区沿用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组织部制定的誓词,也有部分地区则根据组织发展的需要自行拟定了誓词。如西泉头村在农历正月十一日召开的支部党员大会上,举行了陈七儿同志的入党宣誓典礼,他宣读的誓词为:“一辈子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党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遵守党的纪律,遵守民主政府的法令;不怕困难,永远为党工作,永远为人民服务,永远跟着毛主席前进;要带头,要打先锋,要做群众的模范;积极劳动,努力生产;加强学习,提高文化和政治水平;坚定无产阶级的立场,永不叛党。”这份誓词与中共中央西北局出版的《党员课本》所记载的誓词以及广西百色右江地区的入党宣誓誓词均不相同。

除上述仪式特点之外,入党宣誓仪式还有一些细节方面的进步,例如仪式相比从前更加隆重。在报刊上,以“宣誓典礼”代替“宣誓仪式”的频次不断增加,如宋德奎在三〇一厂入党的报道,便是以“典礼”作为新闻标题的。此外,从这一时期较为丰富的宣誓仪式材料可以看出,仪式举行的密集度不断上升,虽然有解放区和党员人数不断增加因素的影响,却也反映了党组织对宣誓仪式的重视。

概言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入党宣誓仪式的逐步发展为新中国成立后进一步完善仪式细节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范本。1982年党的十二大首次将入党宣誓仪式载入党章,从制度层面确立了以“握拳宣誓”为核心内容的仪式安排,是入党宣誓仪式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五、余论

百年来,入党宣誓仪式在演变发展中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其在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中不可或缺。不论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一仪式都以特定感召力,直接影响着每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于政党而言,仪式符号是政党形象构建的物质载体;仪式语言是政党形象构建的精神表达。入党宣誓仪式以具象化手段化无形的政党形象于有形,实现了与民众的情感共鸣与价值共振。于群体而言,一方面,仪式具有极强组织纪律性以及集体认同感,在塑造意识形态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价值作用;另一方面,党员通过庄严的宣誓,表达了对共同信仰和共同目标的坚定承诺。于个体而言,入党宣誓仪式在预备党员政治身份转换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仪式通过公开承诺和庄严宣誓,使党员更加明确个体的政治信仰和使命责任,有助于新党员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

作为红色仪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入党宣誓仪式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也是大党大国荣典制度的基础性环节。未来,我们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续深化拓展各类宣誓仪式的成果,不断发挥在提升人民内部凝聚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不断推进各种仪式的制度化进程,以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党大国荣典制度。

本文系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红色礼仪源流研究”(22&ZD24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卢媛熠系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高福进系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白璇煜)

猜你喜欢

新民主主义革命仪式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我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女中央委员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十岁成长仪式
仪式感重要吗?
中国共产党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共党校建设
Talking strateg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