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秦旗鼓文化及其在《诗经》中的文学映现

2024-07-08刘益霞

名家名作 2024年13期
关键词:鼓声旗帜诗经

刘益霞

[摘 要] 文学是文化的一种审美映现,文化物象在文学作品中被审美升华为文学意象。作为先秦社会重要的文化符号,旗鼓在《诗经》中的形象塑造和意义阐释,折射出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从不同角度分析旗鼓在先秦文化中的地位和功能,探讨其在《诗经》中的具体表现及其内在逻辑,并考察旗鼓意象对后世文学的深远影响,以全面认知先秦旗鼓文化及其在文学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关 键 词] 先秦;旗鼓文化;《诗经》;文学映现

任何创造物的产生无疑都源于人类现实生活的需求,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这些物质创造通常会被赋予特定的精神内涵而“生命化”为文化物象。在先秦社会,旗鼓正是如此的重要文化符号。文学作为文化的审美反映,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文化物象得以在文学作品中被提升为富有审美品格的诗歌意象。因此,探讨《诗经》中旗鼓意象的审美蕴含及其成因,必须将之置于先秦旗鼓文化的整体框架内进行考察。

一、旗帜意象在《诗经》中的文学表述

旗与鼓从表面上看属于两种迥异的文化物象,其中,旗的鲜明特征是通过视觉形象来发挥其文化功能。《诗经》中关于旗帜的描写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出行场面的渲染

《诗经·鄘风·干旄》中的车马旗帜描写,承载着先秦时期的社会礼仪文化,呈现出一种诚意访贤的思想内涵。诗中前半部分生动描绘了一幅豪华庄重的场景:“孑孑干旄,在浚之郊。”这里通过对旌旗和良马的详细描写,营造出肃穆庄严的氛围。在先秦社会中,车辆及其附属的旗帜,往往是代表身份地位的重要标志。如《左传》中记载,齐景公以“旃以招大夫,弓以招士,皮冠以招虞人”的方式召见贤士,既体现了等级的差异,也表达了礼遇之意。可见,诗中描述车马旗帜的目的在于突出访贤的庄重与诚意。

这种车马旗帜的写作手法,在先秦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在屈原的《山鬼》中,车辆和旗帜被描写为山鬼高贵、洁净的形象象征:“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而在《离骚》中,诗人更是将旗帜的文学表现功能发挥到了极致:“扬云霓之晻蔼兮,鸣玉鸾之啾啾。”这些诗句通过旌旗等意象,展现出一种广大、飞扬的境界感。可见在先秦文学中,车马旗帜描写往往肩负着突出人物身份地位、展现其气度风范的重要功能。

(二)对盛大军威和战斗豪情的渲染

《诗经》中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往往通过旗帜等意象来渲染军威和战斗豪情,这反映了先秦社会对战争在国家命运中的重要性的深刻认知。旗帜在先秦战争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如《左传》记载的郑国攻打许国一战中,主帅旗帜的作用就十分明显:“颍考叔取郑伯之旗蝥弧以先登。”又如《左传》中曹刿分析鲁齐长勺之战时指出:“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可见,旗帜的存在与否往往决定战争的胜负。基于此,先秦文学作品常借助旗帜意象来渲染军威和战斗豪情。如《诗经·小雅·采芑》中写道:“方叔涖止,其车三千,旂旐央央。”生动地展现了周军强大的战斗气势。《诗经·商颂·长发》则通过“武王载旆,有虔秉钺”突出了商汤显赫的攻伐能力。再如《诗经·大雅·江汉》中“既出我车,既设我旟”渲染了周军将士的昂扬斗志。通过这些富有生动感的旗帜描写,《诗经》呈现了先秦社会对军事力量的崇敬。正如《左传》所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战争不仅能够消弭国内矛盾,提升民族凝聚力,更是实现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诗歌中对旗帜的描写,恰恰体现了这一精神风貌。

(三)旗帜意象在多种情境中的运用

《诗经》中的旗帜描写并不局限于战争场面,还广泛出现在其他多种社会情境的营造中,展现了其丰富的文学表现功能。在描写周王田猎的诗歌《诗经·小雅·车攻》中,旗帜意象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这首诗通过对车马和猎士的生动刻画,勾勒出一幅威武雄壮的景象。在此基础上,“建旐设施,搏兽于敖”的描写,自然而然地渲染出猎场上的激情洋溢。而在诗歌结尾处,“萧萧马鸣,悠悠旆旌”的铺陈,更是集中体现了猎罢归来的浩大场景。由此可见,在《诗经》时代,田猎并非纯粹的娱乐活动,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军事演习。正如《左传》所述:“故春搜、夏苗、秋狝、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杨伯峻注解称:“讲事,讲习武事,所谓教民战也。”因此,在《车攻》中,旗帜意象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为了突出猎场上的威武气势,彰显猎士的刚勇品格。

除战争与田猎场景外,《诗经》中的旗帜描写亦见于其他社会情境。如《诗经·周颂·载见》描述了诸侯朝见周王并致祭武王庙的盛况:“龙旂阳阳,和铃央央,鞗革有鸧,休有烈光。”这些生动的意象,勾勒出了一种宏大、热烈而又雍容有礼的氛围。再如《诗经·鲁颂·閟宫》中的“龙旂承祀”,突出了主祭者鲁僖公的丰仪。《诗经·鲁颂·泮水》则通过“言观其旂,其旂茷茷,鸾声哕哕”,展现了僖公威武又不失温雅的形象。

通过这些例证可以发现,旗帜意象在《诗经》中的运用可谓广泛而深入。它不仅出现在战争场面,赞颂军威,激扬战斗豪情,还见于田猎、祭祀等各种社会情境中,发挥着重要的文学表现功能。无论是渲染威武,还是展现雍容,旗帜意象都能准确捕捉并刻画相应的精神风貌。这不仅反映了旗帜在先秦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也凸显了《诗经》作为一部杰出的文学作品,对各种社会生活元素的精湛把握。

二、鼓在《诗经》中的文化映现

与旗帜相比,鼓的特色在于主要通过听觉诠释其文化内涵。在先秦社会中,鼓的运用同样广泛,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味。《诗经》中关于鼓的描述也相当丰富,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祭祀场景的重要元素

在《诗经》中,礼敬神祇是维持君主统治合法性的根本原则。因此,音乐在人神交流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这一背景下,钟鼓等乐器被赋予神圣的属性,成为祭祀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中频繁出现鼓作为祭祀场景的重要意象,这并非偶然。在先秦社会,人们认为鼓声能够上达于天、沟通人神,因此常被用于祭祀神祇、地祇以及祖先等。如《周礼》中就有“雷鼓鼓神祀,灵鼓鼓社稷,路鼓鼓鬼享”等记载,充分体现了鼓在各类祭祀活动中的地位。这一观念也反映在《诗经》的描写中。诸如《诗经·小雅·楚茨》中的“礼仪既备,钟鼓既戒”,或是《诗经·小雅·甫田》中的“琴瑟击鼓,以御田祖”,都生动地刻画了鼓声在祭祀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尤其在《诗经·周颂·执竞》和《诗经·商颂·那》等祖先祭祀的诗篇中,鼓声更成为烘托庄严肃穆、热烈欢腾氛围的关键元素。

(二)战争场景的激扬鼓舞

在先秦社会,鼓不仅在宗教祭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战争中也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首先,鼓声在战争中起着昭示正义的作用。当宋国发生弑君事件时,作为盟主的晋国决定发动讨伐。晋国大张旗鼓做好了征伐准备,令三军之钟鼓必备,因为“今宋人弑其君,罪莫大焉!明声之,犹恐其不闻也”。通过鸣钟擂鼓,晋国旨在昰示正义,彰显自身的霸主地位。其次,鼓声还能注入军心,大幅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左传》记载了一个生动的例子:在齐鲁长勺之战中,曹刿巧妙地利用鼓声激发鲁军的勇气。当鲁军将领想要立即出击时,曹刿却阻止了他们:“未可。”直到齐军鼓声三响,曹刿才说:“可矣。”此举使鲁军士气大振,最终战胜了实力更强的齐军。曹刿事后解释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可见,鼓声在战争中能够注入无穷的战斗力量,在战场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正是基于鼓在战争中的重要性,《诗经》的战争描写也频繁采用鼓的意象。如《诗经·邶风·击鼓》直接以“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开篇,生动地渲染了战争的紧张气氛。通过鼓声的描绘,诗歌生动地展现了将士们奋勇杀敌、踊跃出战的场景,突出了战斗的激烈程度。

(三)宴饮祥和的吉祥象征

在先秦社会,国君用饭时奏乐是一种重要的礼仪制度。《论语》中记载,进膳时各负责奏乐的乐师都要到位,足见这种制度的普遍性与重要性。《礼记》也明确指出,“王大食,三宥,皆令奏钟鼓”。可见,钟鼓在君王用膳时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这种君主宴饮中钟鼓意象的广泛应用,也反映在《诗经》的相关描写中。如《诗经·小雅·宾之初筵》生动地描绘了欢愉、和谐、有序的宴会场景:“钟鼓既设,举酬逸逸。”《诗经·小雅·彤弓》更是三次提及“钟鼓既设”,凸显了宴会热烈欢乐的气氛和君臣和谐融洽的氛围。这种钟鼓意象在塑造宴饮场景中的作用,并非局限于《诗经》。在后世文学作品中,这一用法也广为流传。如李白的《将进酒》就运用“钟鼓馔玉不足贵”来展现作者的狂放胸怀。通过这些诗歌描写可以看出,在先秦社会,钟鼓在君王宴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是礼仪制度的体现,更是和谐盛世、君臣相得的吉祥象征。这种钟鼓意象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不仅在《诗经》中得到了生动展现,而且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三、旗鼓意象的文化内涵与艺术表达

《诗经》中旗鼓意象的运用,既彰显了其在先秦社会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也反映了诗歌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无论是视觉上的旗帜,还是听觉上的鼓声,这些文化意象都能生动地描摹战争的浩大场面,激发共同体的凝聚力,体现了诗歌独特的文化视野。

(一)塑造立体饱满的将士形象

《国殇》中,屈原通过“旌蔽日兮敌若云”和“援玉枹兮击鸣鼓”等旗鼓意象,生动地描绘了楚军将士英勇无畏的一面。前者渲染了战局的激烈,展现了楚军将士誓死奋战的决心;后者则突出了主帅英勇的形象,传达了楚军将士勇猛杀敌、视死如归的人格内涵。这些具有强烈视觉感染力的意象,使读者仿佛亲临战场,深切地感受到了楚军将士的英雄气概。

同样,高适在《燕歌行》中也善用旗鼓意象,生动地描绘了唐军出征的壮烈场面。他用“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渲染了唐军阵容的雄伟,突出了广大将士的战斗豪情。金鼓齐鸣,旌旗如云,充分展现了唐军出征时的气势磅礴,给人以深刻的视觉冲击,凸显了将士们的英勇形象。

(二)激发战争氛围,宣示正义性

旗鼓意象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审美表现空间得到了进一步延展,这与中国古代社会冲突和战争形态的特点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中央王朝和游牧族群之间的对峙和交锋。边塞往往成为冲突和战争的主要场域,对诗歌意象的种类和内涵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旗鼓意象的审美意蕴也因此而得以丰富发展。

在边塞题材的诗歌中,旗鼓意象往往被注入更为浓郁的审美内涵。如杨炯《从军行》中的“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通过“雪”“风”“旗”“鼓”等意象,生动勾勒出边塞疆场的苍凉景象,同时也彰显了唐军将士的顽强英勇。又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用“雪”“风”“旗”这些意象突出了边地严寒的环境特点。再如陆游《闻虏政衰乱扫荡有期喜成口号》中的“刁斗令严青海夜,旌旗色照铁关秋”,将“青海夜”“铁关秋”等意象与“刁斗”“旌旗”等意象对比,渲染出一种肃杀凄清的边塞氛围,同时也彰显了宋军将士的声威与英勇。

可以看出,在边塞题材的诗歌中,旗鼓意象不再仅仅是视觉效果的呈现,而是被赋予更为丰富的内涵。它们不仅营造了苍凉肃杀的边塞氛围,也展现了将士们矢志不渝的豪情壮志。诗人巧妙地运用旗鼓意象,将战争的残酷与英雄的精神气概相结合,给人以深刻的审美体验。可见,随着中国古代社会冲突和战争形态的变迁,旗鼓意象在诗歌创作中的审美表现空间也得到了进一步延展和深化。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先秦旗鼓文化在《诗经》中得到了多方面的文学映现,充分体现了其在古代中国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在出行、战斗等场景中,《诗经》中丰富多样的旗帜意象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军事盛况,传达出蓬勃的战斗豪情。同时,鼓声在祭祀、战争、宴饮等不同场合,又成为凝聚人心、激扬士气的重要元素。可以说,旗鼓意象在《诗经》中的广泛运用,不仅展现了先秦社会的文化特质,也通过生动的艺术手法,塑造了立体饱满的将士形象,营造了激烈肃穆的战争氛围。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为后世诗歌创作和文化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源,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思齐. “立言不朽”与“以诗论政”:政治语言视角下的《左传》用诗述论 [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52 (2):30-40.

[2]周兴陆.《左传》研究观念的古今演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61(2): 125-133.

[3]李鹏. 论《礼记·月令》的诗体形式与诗性智慧 [J]. 德州学院学报,2024,40(1):35-40.

[4]马文娟. 阅读经典,提升审美:再读《诗经》 [J]. 人生与伴侣,2024(4):49-51.

[5]张新朋,林朗. 婚嫁喜歌中的《诗经》元素略论 [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 46 (1):98-103,106,108.

[6]余俊巧.《离骚》中香草美人意象的运用及其现实意义 [J]. 今古文创,2024(4):4-6.

[7]林琦琦. 讲述《诗经》何以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家底[N]. 珠海特区报,2023-12-28(007).

[8]张世恒. 崔述《诗经》学研究[D]. 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2023.

[9]刘芬.《诗经》农业祭祀文化研究[D]. 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3.

[10]冯滔. 《诗经·雅》的审美文化研究[D]. 贵阳:贵州大学, 2023.

[11]徐冰清. 刘师培《诗经》研究述论[D]. 济宁:曲阜师范大学,2023.

[12]黄腾. 西周宣王时期“大蒐礼”的文化意蕴:以《车攻》《吉日》为例 [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8(12): 90-92.

作者单位:和田师范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鼓声旗帜诗经
鼓声越千年
苗鼓声声
心中的旗帜
一百年的旗帜
我愿是你旗帜上的星
诗经
现代诗经
现代诗经
一面鼓
肚子里的鼓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