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陆游诗歌中的“散关”意象

2024-07-08陈星籽

名家名作 2024年13期
关键词:南郑陆游意象

陈星籽

[摘 要] 乾道八年(1172年),陆游来到抗金前线南郑,自此,南郑经历及其象征——“散关”意象成为陆游诗作中绕不开的主题。实际上,在陆游的创作中,“散关”意象共出现二十余次。散关作为陆游一生的魂牵梦萦之所,其代表的川陕峥嵘岁月成为他创作的重要灵感。陆游的反复书写,使“散关”成为兼具恢复失地的豪情与壮志难酬的悲情的诗歌意象,并透过诗作将这份豪情与悲情辐射至清代。

[关 键 词] 陆游;散关;爱国诗人

一、 陆游的散关经历

乾道七年(1171年),陆游在夔州的任期将满,他写信给时任宰相的虞允文求助,在虞允文的帮助下,西川宣抚使王炎招请陆游参加宣抚使司的工作。“陆游从夔州调任南郑,是从后方调到前方,从当时的情况看,是一件光荣的任务。”乾道八年(1172年)三月十七日,陆游到达南郑,他终于来到日思夜想的前线,开启了他生命中最辉煌的篇章,迎来他的“生的高潮”。陆游在宣抚幕府中任干办公事,《怀昔》一诗展现了他在当地的活动:“昔者戍梁益,寝饭鞍马间。一日岁欲暮,扬鞭临散关。增冰塞渭水,飞雪暗岐山。”身为宣抚幕府中的官员,他肩负重任,足迹遍布南郑与前线,“西边他曾到过仙人原,仙人原的西边是两当县,他也曾到过。南郑的附近,他常到的有西县、定军山、孤云、两角。”

陆游也曾亲历大散关的作战,他在《江北庄取米到作饭香甚有感》中说:“我昔从戎清渭侧,散关嵯峨下临贼,铁衣上马蹴坚冰,有时三日不火食。山荞畬粟杂沙碜,黑黍黄穈如土色,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寸赤心惟报国。”作战之外,陆游也与幕府中人打猎交游,更有雪中刺虎的壮举:“挺剑刺乳虎,血溅貂裘殷,至今传军中,尚愧壮士颜。”

然而,陆游在南郑的军旅生活仅维持了八个月就结束了。王炎被调回临安,临阵易将,陆游清楚地认识到局势变了,可见这次北伐没有得到临安的支持。那失地又该何时收复?陆游想到这里,发出“良时恐作他年恨,大散关头又一秋”的慨叹。最终,陆游积极北伐的进取策略付之东流。王炎走后,陆游调任成都府安抚司参议官。

二、 陆游诗歌中“散关”意象的打造

在南郑短暂的军旅生活,是陆游最怀念的峥嵘岁月。对收复失地的渴望、对国家民族的无限热爱、坚韧进取的人生观、大展拳脚光复中原的雄心,种种迸发的感情经过南郑生活的催化,在陆游心中再难抑制。“他的气概沉雄轩昂,每一个字都从纸面上直跳起来”,这段经历开阔了陆游的胸怀,让他见到了大散关,并在诗作中书写“散关”意象。陆游的诗风也自此发生了变化,作诗的风格变得宏肆,如赵翼所言:“放翁诗之宏肆,自从戎巴蜀,而境界又一变。”

散关自古为“川陕咽喉”,是兵家必争之地,据史料记载,散关一地发生战役七十余次。因而,散关以其雄浑厚重的历史渊源、雄奇壮阔的自然景观引来无数文人墨客的吟咏。在这些诗篇中,陆游的咏“散关”之作堪称一绝,其突出成就在于他发掘了“散关”意象的意蕴,把恢复失地的热切献身之情与“报国欲死无战场”的悲情化入“散关”中。在陆游之前,吟咏散关的诗人不在少数,但他们对“散关”意象的书写,大多数停留在个人视角,如唐代王勃创作于671年的《散关晨度》:“关山凌旦开,石路无尘埃。白马高谭去,青牛真气来。重门临巨壑,连栋起崇隈。即今扬策度,非是弃繻回。”王勃首次路过散关,惊叹于散关的巍峨奇景,借险景勾勒心中的慷慨壮志,“即今扬策度,非是弃繻回”一句,意在点明自己对官位的不屑一顾,实则是对自己失官的气愤之语。再如北宋文同的《夜发散关》:“风吹古关口,万木响如裂。凄凉异乡客,骑马关下月。板道霜凿凿,石梁溪咽咽。怪来晓寒重,御爱山头雪。”极力渲染散关凄凉怪奇的氛围,从而表达了异乡游子的惆怅思归情。两首诗都言及散关,以“散关”入诗。就情感而言,两位诗人借“散关”抒发的情感都属于个人层面,未能达到更高的层次;就散关本身而言,散关作为兵家必争之地,两首诗却少有提及散关战事,忽略了散关深厚的历史渊源。由此可见陆游对于“散关”意象的开创之处,他将个人得失升华至家国层面,进而为“散关”赋予更深厚的情感意蕴。

乾道八年(1172年),在《归次汉中境上》中,陆游初次提到大散关:“良时恐作他年恨,大散关头又一秋。”因王炎被调,北伐胎死腹中,陆游愤懑于北伐时机的耽误,感叹良机难再来。淳熙四年(1177年)九月,陆游拄杖登上城北门楼,远眺晚秋萧条的景象,激起了心中对关中失地和要塞大散关的怀念:“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人倚楼。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陆游登楼远望散关地区传来的烽烟,担忧之情油然而生,边地告急却无法奔赴前线,只能翘首以盼鸿雁带来战地的好消息。“横槊赋诗”首见于元稹《唐故捡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一句, 说的是曹操父子骑马交游、为文作诗的潇洒过往。苏轼也在《前赤壁赋》中有言“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描摹曹操在赤壁大战时横着长矛而赋诗的豪壮之举。显然,陆游在这里提到“横槊赋诗”是借前人典故追忆他当年在大散关的戎马生涯,然而一切都已成过往,人生的长河无一刻停歇。此时,陆游已离开大散关近五年,但在梦里,他常常回到魂牵梦萦的旧地。这种感怀失地难回、为国担忧的愁情借由“散关”表现出来,往昔金戈铁马的峥嵘岁月与日渐衰颓的现状之间的巨大反差令陆游痛心,失地的收复与国家的光复都遥遥无期,就如自己曾在大散关挥洒热血却又在顷刻间被召回一般,起伏不定,光复无期。这种澎湃的感情不能不说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失地的阴云笼罩在整个南宋王朝之上,沦陷区的人民仍在渴望南宋王朝的收复,陆诗写出了国家与人民的共同愿望。

淳熙五年(1178年),始终满怀一腔报国热血的陆游对人生发出了新的思考。此前出现在他诗歌中的“散关”意象,或象征豪气万千的军旅时光,或承载真挚热切的报国愿景,或寄托失地难回的忧国思绪,共通点是陆游对“散关”进行反复吟咏,将其视为自己澎湃情感的宣泄口,“散关”也因此具有“宏肆”的意蕴。但在《宿仙霞岭下》中,陆游流露出了逃避的情绪:“切勿重寻散关梦,朱颜改尽壮图空。” 他日思夜想的峥嵘岁月终究只是一场短暂的梦,衰败的生命,人事的艰辛,使得昂扬豪放的陆游也告诫自己忘却已消逝的壮志和岁月,此处的“散关”意象随着一声长长的叹息化为幻梦。

淳熙十三年(1186年),陆游时有六十一岁,蛰居家乡山阴。经历几十年的蹉跎,反复地被罢免起用,陆游心中难以避免地产生了消极情绪。南宋朝廷的软弱妥协让他极度失望,他对于国家前途的积极设想难以实现,宋金双方在大散关附近交战数次,也始终没有突破性进展。人生的种种挫折堆叠起来,使他发出无尽慨叹:“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回忆当年北望中原、收复失地的壮心豪气,过去的辉煌历历在目,“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他多么希望自己仍在南郑前线,但现实是残忍冰冷的,他的雄才大略不过是“空自许”,一切皆空,揽镜自照,双鬓先斑,这一切如何叫他不愤怒呢?大散关仍在那里,叫他难以忘怀,可他的宏伟设想早已化为泡影,这浓浓的郁气最终化为“愤”,借由“散关”这个宣泄之口,从诗人笔下喷涌而出。

综合来看,陆游笔下的“散关”意象兼有恢复失地的热切献身之情与“报国欲死无战场”的悲情,两种不同的情感在陆游诗中交错出现,昭示了陆游内心对国家复杂深切的情感。

三、清人对陆诗“散关”意象的接受

清代,唐宋诗之争成为诗坛的核心话题,宗唐派与宗宋派围绕不同问题展开论辩。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点是清人对陆游诗歌的态度总体呈现推崇的趋向,这与陆游及陆诗传达的正统精神密切相关。考虑到清初统治者的特殊身份及尚不稳定的政局,陆游及陆诗得到肯定可以说是合情合理。

清初,以钱谦益为首的文人倡导效仿陆诗,学陆之风日渐盛行。至嘉庆年间,赵翼创作《瓯北诗话》,系统梳理了陆游生平、交游与其文学创作的关系,开辟了陆诗接受传播的新局面。在此基础上,大批诗人肯定了其恢复山河、一心报国的正统形象,师法陆游,从而接受了陆诗中的“散关”意象。朱庭珍在《筱园诗话》中提道:“放翁之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卓然可传,皆当参看,亦可取益也。”陆诗中的“散关”意象,在清人的创作中多有体现,与陆诗有着较好的呼应。

由明入清的诗人,常有意借诗作表达亡国之痛、故国之思。如清初诗人吴伟业,作为明朝榜眼,曾任职翰林院编修,他痛恨吴三桂因私仇引清兵入关,于1652年作《圆圆曲》暗讽吴三桂的叛变之举:“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斜谷云深起画楼,散关月落开妆镜……”这里提到的“散关”,指的是吴三桂军队所及之处,吴陈二人战场重逢后,过上了荣华富贵的生活。吴伟业将吴陈重逢的场面置于散关荒僻巍峨的背景下,显然是批判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自私行为。此歌行中的“散关”,可以说是与陆诗中的“散关”意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本为川陕咽喉的散关,此刻却成为吴陈二人无限旖旎的背景板,正如陆游日思夜想的散关要地,始终难以收复,两者的悲凉愤懑之意是共通的。

王士祯在《带经堂诗话》中明确表示了对陆游的认可:“南渡气格,下东都远甚,唯陆务观为大宗。”作为清初宗唐派的代表人物,王士祯的人生经历与陆游有着相通之处,都历经社会动乱,对异族的入侵有着强烈的沉痛之感。在康熙重视文治的政策的倡导下,清初的汉人知识分子渐渐放弃了对清朝的敌视态度。王士祯的诗也在这种背景下从悲戚伤感的遗民诗转化为秀逸清远的文人闲情诗,展现了康熙“盛世”的风貌。如写于入蜀期间的《南星雨发》:“骤雨南星道,秋阴草木风。涧寒伤马骨,云乱失蚕丛。僣忆公孙帝,危知大禹功。中原何处所,梦落散关东。”写山中风雨大作,一片凄清之景,化用千里马、蚕丛的典故,谈皇帝、论大禹,借凄清之景感怀历史沧桑剧变,最后笔落梦境,谈及“散关”,似有难言之痛。考虑到当时正处清初战乱末期,王士祯应当是看到战争对四川地区的破坏,心中的悲痛难以言喻,因而沿用陆诗中的“散关”意象,也用梦境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山河破碎、人民离乱的深切哀婉之情。

张问陶作为乾嘉诗坛的名家,性格爽直孤傲,以报效朝廷为生平志向。然而,嘉庆年间是清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期,清政府走向腐朽,社会矛盾渐趋尖锐,百姓生活日益艰难。张问陶为官清廉,屡次上书要求赈济百姓却得不到回应,愤而辞官,一生沉沦下僚。现实的满目疮痍、狂放孤傲的个性,使他的诗作多真率豪狂之语。这些特质也与陆游有着相似之处。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二月,张问陶告假西归,回成都接家眷进京,《入大散关》便作于此行途中。“峰杂疑无路,穿云得散关。民风轻虎豹,石骨肖羌蛮。雉老声如柝,龙归气满山。盘空人马静,终日翠微闲。”一股豪迈自适之气贯通全诗,在他笔下,绕过险峻纷杂的山峰,拨开云雾便是散关,豺狼虎豹不足为惧,翻越巍峨惊险的大散关如履平地,整个行程都洋溢着豁达畅快之感。此处满怀豪情的“散关”意象与陆诗“散关”意象存在着明显的呼应,可以认为是陆诗在书写“散关”意象时的豪迈奔放之气感染了张问陶,使他也将“散关”视为情感载体,把自身的豪放畅快之感倾泻其中。

如果说张问陶笔下的“散关”意象与陆诗“散关”意象的呼应仍不够紧密,那么魏源对陆诗“散关”意象的接受可以说是内外兼备。一方面,魏源作为近代著名的爱国者,自觉担负起强国富民的责任,以“经世致用”为论学宗旨;另一方面,魏源常借诗作展现他忧国爱民的内心世界。如《栈道杂诗(其一)》:“陇山自此终,南山自此始……陈仓大散关,一扼千夫垒……登高复何畏,一呼万山唯。前途大阖辟,造物意未已。” 诗人信笔写来,雄关立于大地之上,可抵万夫,令诗人感慨不断,无尽的豪情壮志喷涌而出,高山峻岭在他笔下不足为惧。魏源将散关的壮美之景写得开阔奔放,其间寄寓的积极入世的情感是难以忽视的,“入于山水而又有意境,与社会现实生活有着血肉不可分的联系”,他巧妙地将散关化为自身志向的寄托,把大胆进取、无所畏惧的情感寓于其中。与此同时,这种进取的精神又是心系国家民族的,契合了时代的呼声,呈现出充满生机的特色。从这个层面来看,魏源诗歌中的“散关”意象与陆诗“散关”意象有着较好的呼应,他关注到了家国层面,将“经世致用”的思想融进个人的志向之中,在诗作中呈现强烈的爱国特征。

总的来说,终清一代,清人笔下的“散关”意象存在着接受陆诗“散关”意象的现象,延续了其借散关抒发的恢复失地的热切献身之情与“报国欲死无战场”的悲情;更重要的是陆诗对“散关”意象家国意义的发掘,这种开创作用辐射至清代,对清人的创作有着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浩.陆游诗歌的爱国情怀及其表现方式[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6(3):68-72.

[2]赵聪竹.清代诗话中的陆游接受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22.

[3]林雨鋈.陆游接受史上的清代“第一个读者”及其影响[J].江西社会科学,2022,42(4):114-122.

[4]妥泽民,袁桂.论陆游诗“平淡美”的审美特征及其文学内涵[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21,35(6):33-37.

[5]魏源语言研究课题组.魏源诗歌研究综述[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0(5):14-18.

[6]刘京臣.中原何处所,梦落散关东:陆放翁与大散关书写[J].社会科学战线,2017(5):155-163.

[7]赵梦君,王荣.大散关与陆游抗金“画策”的转变[J].牡丹,2009,(11):63-66.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南郑陆游意象
抚远意象等
稻鳅共作 亩均收入万余元——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梁山镇荣国村推广实施“稻+”产业助农增收
一转身,就是一辈子——陆游和他的《钗头凤》
手指间的藤编 手心里的村民——汉中市南郑区黄官镇水井村党支部书记徐厚明
除夜雪
南郑工会 “四个强化”助职工互助保险金破百万
陆游诗中“花汞”一词考释
最美田园 花海南郑
“具体而微”的意象——从《废都》中的“鞋”说起
“玉人”意象蠡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