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化运营服务之道
2024-07-08周克顺
周克顺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关于在文化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等国家法规政策的出台,使公共图书馆社会化运营成为创新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模式、提升图书馆服务效能的重要实现路径。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和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引入社会化运营服务管理模式成为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必要举措。社会化运营服务管理模式为图书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现探讨公共图书馆社会化运营服务管理建议,旨在有效推动公共图书馆的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满足用户需求,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和科技的发展,公共图书馆作为社区教育文化服务的重要场所,管理模式也从传统转向社会化运营服务管理。该模式注重社区互动、开放性、用户参与、创新性等特征,使得图书馆的功能和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多样,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体验。本文将围绕公共图书馆社会化运营服务管理的特点,探讨其对公共图书馆发展的积极影响,并为未来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提供有效建议和思路。
公共图书馆社会化运营服务管理概述
公共图书馆的功能
1.传播和咨询服务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公共图书馆为公众提供了获取各种信息的途径。通过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数据库检索和在线查询服务,人们可以获得准确和可靠的信息,促进信息传播和共享。此外,图书馆员作为信息咨询人员,为读者提供查找资料、解答问题的服务,帮助用户更快、更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满足个人和社会对信息的日益增长的需求。
2.社区活动和文化交流功能
作为社区文化中心,公共图书馆承办各种文化和教育活动,如讲座、展览、工作坊等,为社区居民提供参与文化艺术活动的机会。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社区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丰富了其多样性,还加强了社区成员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培养了社区内的社会凝聚力和认同感。图书馆的文化活动也有助于传承和推广本地文化、历史及传统,促进社区文化传承和交流。
公共图书馆社会化运营服务管理的特点
1.社区互动与合作
强调以社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公共图书馆利用社交媒体、在线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工具,与社区居民进行更加紧密的互动,了解社区需求、收集反馈意见,设计相关服务项目和活动。这种以社区为重点的运营模式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提升用户服务体验。
2.政府购买
政府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委托社会组织承担图书馆的管理与运营服务,由政府依据承接者所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来支付费用。而政府转向管理水平和运营质量的监督,实现了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公共图书馆社会化运营服务管理与传统管理模式比较
管理方式
传统管理模式侧重于严格执行内部层级体制和规章制度,管理团队通常集中在组织内部,决策流程相对封闭且较为垂直。管理者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往往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决策权,而管理机制通常相对固化和保守。对比之下,社会化运营服务管理强调更为开放和民主的管理方式,重点放在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与互动上。这种管理模式倾向于打破传统的管理层级壁垒,推崇多元化参与和透明化决策。例如,第一家深圳市图书馆理事会有七名成员来自社会各界人士,占比64%。社会化运营服务管理中,管理团队更具灵活性,更容易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合作,使决策和执行更为快速和灵活。社会化运营服务管理强调管理的民主性和平等性,倡导团队协作与社区参与。管理者不仅要从组织内部获取反馈意见,还需积极与社区、用户、志愿者、合作伙伴等各方沟通合作,以便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并提供符合社会期望的服务。
服务内容
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主要围绕传统的图书借阅、阅读推广展开。图书借阅作为公共图书馆的核心服务,一直是公众非常关注的内容之一。然而,在传统服务内容中,除了传统的图书借阅环节,公共图书馆在文化艺术展览、社区活动组织、数字化资源服务等方面较为欠缺。缺乏多样性的服务内容可能导致公共图书馆在吸引用户、提升服务品质、推动知识传播等方面存在较大的挑战。相比较而言,在社会化运营服务管理中,公共图书馆逐渐开展数字化资源服务、社会活动组织、文化艺术展示等新颖服务内容,以满足用户日渐多样化的需求。数字化资源服务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阅读体验,社会活动组织能够拉近图书馆与社区居民的距离,文化艺术展示则丰富了公共图书馆的文化内涵。
用户体验
传统管理模式下,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相对机械化,用户体验比较单一,缺乏个性化和互动性。用户主要通过传统的借阅流程和入口来获取服务,缺乏更深层次的参与和交流。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使用户体验的丰富性和个性化程度受到限制,难以引起用户的持续关注和积极参与。社会化运营服务管理模式下的公共图书馆更加关注用户体验的个性化、多样化和互动性。社会化运营服务管理强调用户参与和需求反馈,在服务设计和实施中更加注重用户的感受和需求。公共图书馆借助数字化技术和社交互动平台,构建了更为开放和互动性强的服务环境,使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服务、分享体验,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使得用户体验更为丰富和个性化。
公共图书馆社会化运营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社区参与不足
社区参与是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源泉,能够促进图书馆与社区的深度融合,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然而,在实际运营中,一些公共图书馆面临着社区参与不足的问题,导致服务质量和社会影响力无法充分发挥。社区参与不足源于公共图书馆与社区的沟通不畅。在很多情况下,图书馆未能充分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和期望,导致服务项目和活动无法真正贴近社区实际。还可能受制于宣传推广力度不足的影响,即便公共图书馆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服务内容与活动,如果宣传推广不到位,社区居民就难以了解并参与其中。
技术水平不足
现代社会科技飞速发展,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因此,提升技术水平、加强数字化服务已成为公共图书馆面临的紧迫任务。由于技术水平不足,部分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进展缓慢,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服务模式,无法有效整合各类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许多图书馆的数字化服务仍停留在初级阶段,数字化资源有限,电子阅览设备不足,电子资源更新不及时,无法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数字阅读需求。
服务内容单一
传统图书馆主要以书籍借阅、阅读推广为主要服务内容,服务内容较为单一,难以满足多样化的用户需求,导致公共图书馆在服务内容上缺乏吸引力。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公共图书馆需要以更丰富、多样的服务来吸引用户,如数字化阅读服务、线上讲座、艺术展览、文化体验活动等,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内容。由于服务内容单一,在服务社区居民、推广文化、传播知识等方面的作用受限,还会使得公共图书馆在服务市场上缺乏竞争优势,难以吸引更多用户、留住现有用户。
政府监督管理服务不够到位
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政府进行监督管理来确保其合规经营规范运营和服务质量。政府监督管理服务不到位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公共图书馆可能存在服务质量下降、服务方式陈旧等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安徽一家地市级图书馆的服务外包情况,发现了其社会化运营存在决策风险、合同风险、财政风险、联动协调风险等问题,另外,一些公共图书馆可能存在服务混乱、管理不规范、资源浪费等问题。
对公共图书馆社会化运营服务管理的发展建议
拓展社区合作
实现社会化运营需要借助社区各方力量,以促进资源共享、服务共建,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质量和渗透力。拓展社区合作,公共图书馆可以与当地学校密切合作,开展多元化的教育活动。可以举办读书分享会、知识讲座、学生作文比赛等活动,吸引学生和家长参与,促进阅读与学习的互动。通过与学校的合作,可以更好地利用学校资源,提供专题讲座、小型展览等服务,增加学生对图书馆的关注与使用频率。还可以与社区文化机构展开合作,与当地艺术团体、文化中心、博物馆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举办文化展览、艺术表演、手工艺品制作等活动,丰富社区文化生活。通过与文化机构的合作,可以吸引更多艺术爱好者和文化追随者,扩大服务影响力,提升社区文化氛围。另外,与社区居民委员会建立紧密联系,通过与居委会共同组织社区读书活动、健康讲座、社区志愿服务等,加强与社区居民的沟通联系,促进社区的和谐共建。通过与居委会的合作,了解社区居民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同时增进社区居民对图书馆的信任感和归属感。
推动社交媒体营销
社交媒体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沟通交流的主要渠道,对于公共图书馆而言,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有效营销可以提升知名度、吸引用户、传播信息、促进互动。然而,要在社交媒体上实现成功的营销,需要制定策略、提供优质内容、积极互动,并持续关注用户反馈和数据变化。在制定社交媒体营销策略之前,需要明确目标,如增加图书馆知名度、吸引新用户、推广活动等。设定明确的目标可以帮助图书馆更有目标地开展社交媒体营销活动,然后组建专门的社交媒体团队或负责人员,负责制定营销策略、管理社交媒体账号、发布内容和与用户互动。团队成员需要具备社交媒体管理经验和营销技能,以确保活动的高效执行。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内容应具备吸引力、有趣性和实用性,涵盖图书馆活动、展览、阅读推荐、资源介绍等各类信息。同时,结合用户需求,定期更新内容,保持用户关注度,积极与用户互动,回复评论、私信和提问,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同时,借助社交媒体平台开展线上活动,如读书分享会、线上讲座等,提高用户互动性与参与度。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推广图书馆的各类活动与资源,如免费讲座、展览、文化活动等。通过社交媒体的分享传播,吸引更多用户参与,提升活动影响力,定期监测社交媒体活动效果与数据,分析用户互动情况、关注度和转化率等指标,根据数据调整营销策略,持续优化社交媒体营销活动。
强化数字化服务
数字化服务不仅能够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便捷性,还能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阅读需求,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力。第一,建议图书馆加强数字化馆藏建设。通过数字化馆藏,可以将传统纸质文献数字化存储,提高文献检索效率,便于用户远程查阅和借阅,数字化馆藏可以大大节省储存空间,同时减少文献损耗,延长文献保存周期,为用户提供更可靠的数字化资料服务。第二,建议图书馆推广数字化借阅服务。通过推出数字化借阅平台,用户可以实现在线借阅电子书籍、期刊或音频资料。数字化借阅服务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用户可以通过电子设备随时随地获取所需资料,提高服务的便捷性和实用性。第三,建设数字化展示空间。打造数字化展示区和数码展示馆,展示数字艺术品、虚拟实景、数字化史料等,为用户带来全新的参观体验。数字化展示空间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用户到访,还能促进数字文化资源的传播与共享。第四,提供个性化数字服务,通过用户行为分析和大数据技术,为用户定制个性化的阅读推荐服务,增强用户体验,提高用户服务满意度。
多元化服务内容
多元化的服务内容不仅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还能丰富图书馆的服务形式,提升用户体验,拓展服务辐射面,除了传统的阅读推广活动外,可以举办文化讲座、艺术展览、音乐演出、戏剧表演等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吸引不同年龄、兴趣爱好的读者参与。这些文化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图书馆的文化氛围,还可以促进社区文化交流,提升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此外,建议图书馆开展教育培训服务,如学习技能培训班、职业规划讲座、学术研讨会等,帮助用户提升知识水平、提升就业竞争力。这些教育培训服务不仅符合图书馆的公益使命,也能满足社区对教育资源的需求。还要特别注重青少年这一群体,针对青少年,图书馆可以开展青少年阅读推广活动、青少年书法绘画比赛、青少年读书分享会等服务,激发青少年对阅读、文化艺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同时,图书馆也可以邀请专家学者为青少年开展科普知识讲座、文学作品解读等活动,提升他们的阅读水平和学习兴趣。
建立监督评估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明确指出,“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筹资金设立公共图书馆”。各级人民政府需根据要求,拟定完善的实施细则,制定优惠的经济政策,如税收政策、土地政策等,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到这项公共文化事业建设中来。而建立监督评估机制能够确保图书馆的服务运营既规范又高效,并且有利于发现问题、改进服务、提升管理水平。主要从两方面建立监督评估机制。一方面,建立绩效评估体系。绩效评估体系应该综合考量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用户满意度、社会影响力、资源利用率等。可以通过定期调查用户意见、举办评估活动、搜集数据和统计分析等方式,对图书馆的绩效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发现问题,制订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建立监督管理机制。监督管理机制可以由内部评估团队、第三方评估机构、社会监督组织等多方力量共同构建。通过设立独立的监督机构,对图书馆的服务内容、管理行为、经费使用等方面进行监督和评估,保证服务的透明性、公正性和规范性。监督机构可以发布监督报告,向社会公众公开图书馆的运营情况,促使图书馆提高对外透明度。
综上所述,公共图书馆社会化运营服务管理需要不断探索创新、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图书馆从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型。通过强调社区互动、用户参与、开放性和创新性,借助社会化运营服务管理模式在数字化时代展现更多可能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公共图书馆将继续在社会化运营服务管理的框架下不断创新发展,为用户提供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同时成为文化传承与知识创新的重要平台。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