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特种兵旅游,正在挤爆深圳
2024-07-07闰然
闰然
2024年2月14日,深圳,市民在Coco Park购物中心消费
深圳开市客的门口,设有香港跨境巴士站,每天从上午到下午,都有直达香港不同地点的巴士往返,“买去程,送回程”。
“周一到周四的晚上是我们工作最轻松的时候了,一到周末就有大批香港人拉着箱子过来扫货,全方位采买生活必需品。”开市客的员工告诉《看世界》。在这里,10%的会员卡是由香港人办理的。
同样的盛况,在山姆等购物场所也每天都在上演。
从深圳往返香港西九龙站的列车每天上百列。另据港珠澳大桥边检站统计,截至2024年5月21日9时40分,今年内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旅客,较2023年提前4个月突破1000万人次,同比增长达127.7%,刷新大桥通车以来的最快纪录。
其中,22周岁以下香港青少年旅客数量增长尤为明显,占香港旅客总数比例从2023年同期的9%上升至2024年的14%,总人数超过55万人次。
而他们来的最大目的,就是“买买买”。
消费热情不会消失,只会转移。“港人北上”多次成为现象级话题,到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在这个极度便利、高速发展的消费时代,回想起十几年前内地消费者南下香港疯狂买奶粉的事,仿佛显得那么不真实。
而有意思的是,香港消费者北上的同时,内地企业也对香港市场蠢蠢欲动,尽管市场复杂,成本高昂,但机遇犹在,一众企业打算去“卷一卷”。
“香港赚钱深圳花”
交通便捷叠加物美价廉,让许多香港人把“北上”深圳购物逛街当作了一个固定选项。
那些差点成为“时代的眼泪”的商场,如今也被香港游客挤爆,就连曾经人烟甚稀欠债27.5亿的皇庭广场也挤满了人。
在深圳的香港人很好识别,除了讲粤语,还有一身经典的港式穿搭—背着双肩包,穿着运动鞋。即便是在工作日的下午,也能在口岸看见许多香港人提着各式各样的蔬菜过关。
香港消费者是非常偏好到实体店购物的,这与内地的消费习惯有较大差异,因为香港网购并不发达,快递服务没有那么完善,人工费用高。
另一方面,他们也比较不在意价格,毕竟“香港赚钱深圳花”,这跟你在一线城市挣钱,去三四线城市花钱是一个道理。
在香港生活的江雨告诉《看世界》,香港年轻人很流行来深圳“特种兵一日游”。过了福田口岸的海关之后,只需坐两三站地铁,就能到达福田区最大的商圈。
“我都是去做指甲、睫毛,还有吃饭、按摩。”江雨的感受是,在深圳的消费不仅便宜,而且比在香港选择更多,体验更舒服。“比如做睫毛,我在香港去的那家是一个在铜锣湾的楼上铺,里面只有一张床,一个人非常挤,预约也不容易。”深圳这边的美睫店床铺多,又宽敞,环境也非常好。
香港消费者是非常偏好到实体店购物的,这与内地的消费习惯有较大差异。
深圳罗湖口岸
简单来说,香港高昂的消费价格、糟糕的服务,以及有限的选择,让香港人对深圳“真香”。
福田一家牙科诊所的工作人员告诉《看世界》,在深圳看牙的价格仅为香港的1/3,还有各种团购优惠。为了吸引到更多香港人,他们这两个月还在口岸附近设置了专门的宣传点,一旦遇到感兴趣的消费者,就立刻帮他们打车,直接把人带到门店去。
虽然港深来回交通费用并不便宜,但对许多香港消费者来说,吃饭、按摩、看牙、购物等一条龙,依然是十分划算的出行体验。
有人说,这是消费降级的风刮向了香港人,事实上,这种现象还不能称得上消费降级。因为他们既要求保持商品品质以及更高水准的服务,又要求价格低,可以说是一种务实和理性。
整个社会其实都处在回归理性消费的大趋势中—买贵的可以,买贵了不行。
有需求就有市场,于是,深圳人也开发了反向代购,“来了就是深圳人,来不了就给你带过去”。
2024年2月13日,深圳,市民在奶茶店消费
一杯奶茶的鸿沟
虽然“港人北上”在这一现象中高净值消费并不多见,但这些平价消费对于香港来说,其实算是一种另类的“消费升级”了。
在绝大部分人的认知里,深圳这座以经济奇迹著称的城市,并没有什么好吃的,被一众网友调侃为美食荒漠。不过香港人却认为,除了价格便宜,深圳吃喝玩乐的花样也太多了。比如许多在内地人看来已经不算新鲜的网红餐厅和奶茶,香港消费者都大排长龙去体验。
那么香港为什么没有像深圳这样多元化的消费场景与体验?我们从奶茶这一品类的发展就能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现象。
奶茶,香港人非常喜欢喝,并且香港的奶茶好喝与否讲究也很多。传统的港式奶茶用料很考究,要用斯里兰卡的茶叶,搭配好的淡奶冲泡,茶味重于奶味。但多年来港式奶茶其实并未有过太多的融合创新,尤其是与内地的茶饮行业相比。
在内地,茶饮的门店数量要卷,新品迭代速度要卷,从奶盖茶、水果茶,到小料加满奶茶粥化,再到苦瓜与香菜叠加之类的猎奇口味,应有尽有。现在,这种全方面的卷早已卷到周边上了,手提袋、杯子、杯垫,再到毛毯、猫窝,喝奶茶已经变成一种能给人带来多巴胺的个性经济。
而深圳,这个诞生了奈雪、gaga、农耕记、四季椰林等网红餐饮的城市,正是全国餐饮消费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2023年中国餐饮大数据白皮书》显示,2023年深圳市餐饮数据表现亮眼,相关企业新注册量达到了5.45万家,超过了北京和上海,相比2022年同期增长了42.3%。
在深圳,消费者见惯了口味不同、颜值出圈,性价比又极高的产品,创业者想要成功,必须在塑造品牌力上卷出新高度。
这一现象放在其他消费行业也是一样,面对小吃、火锅、烧烤、按摩、KTV等各类赛道,消费者自然会涌向具有比较优势的一边。
这些现象给人两点启发。首先,内地的经济的确越来越强大,商业和服务越来越发达,餐饮连锁化率以及标准化程度也越来越高,我们有足够蓬勃的新东西提供给香港人。其次,这些变化反映了内地发展的成就和香港市民对内地消费业的认可。
随着港人对内地品牌有了很高的认可度,内地品牌做出了一个“礼尚往来”的举动—南下香港。
但在香港做餐饮生意也并不是容易的事,就像前面提到,他们对茶饮用料考究,再加之香港茶餐厅里的茶饮价格相对单独卖茶饮的店铺来说价格其实并不高,香港商铺高昂的租金和人力成本正是内地品牌南下香港最大的顾虑。
但从目前内地多个餐饮品牌的动作来看,它们依然愿意承担这份风险,太二酸菜鱼、西塔老太太、Manner咖啡、木屋烧烤、遇见小面等,都在这一两年先后进驻了香港。比如遇见小面今年5月在香港开了首家店,它的创始人称其目标并不是一家香港旗舰店,而是真正成为香港市民的日常餐饮选择,长期目标是一百家香港门店。
世邦魏理仕在今年发布的中国零售商调查报告显示,餐饮和美妆个护“首次出海”意愿更强,香港则成为了很多内地零售商拓展首选地。对内地餐饮品牌来说,港人北上对香港消费模式转变带来了一定影响,加之香港与内地文化相近,可以作为出海的“试验田”。
与之前2018年的高位相比,香港店铺租金已经大幅下跌了三至五成。戴德梁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香港各区的街铺租金环比增长约0%至1%,该行预计,今年上半年零售商铺的租金将维持低“单位数”增长。从这个趋势来看,“抄底租金低位”的内地品牌想去香港“卷一卷”的势头将会持续下去。
做一条鲇鱼?
餐饮业的“鲇鱼效应”暂时还没看出来,但内地企业给香港带来的外卖业务,已经显现出一定的影响力了。前面提到,香港消费者非常偏好到实体店购物,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点外卖的习惯。外卖配送企业进入香港,最需要做的,就是改变他们的习惯,在短时间内重塑香港的外卖市场。
从数据上看,美团攻势很猛。近日,调研机构Measurable AI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按照2024年3月订单数量计算,美团在中国香港的外卖业务KeeTa订单量市占份额达到44%。也就是说,从2023年5月正式登陆香港市场到现在,KeeTa已经成为了当地最大外卖平台。
深圳人也开发了反向代购,“来了就是深圳人,来不了就给你带过去”。
Ke eTa在香港的宣传单
此外,Measurable AI还指出,KeeTa作为香港外卖市场的新进入者,对刺激香港外卖市场的健康增长起到正面作用。数据显示,2024年Q1相比2023年Q1,香港市场的线上食杂外卖需求取得了显著增长,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40%,商品交易总额(GMV)同比增长约22%。
十几年前,美团在内地的千团大战中成功“上岸”,这种策略正在新战场发挥作用。KeeTa“全民免运费”的活动在香港颇为醒目,实打实的低价策略,成为了美团在香港快速积累用户的秘诀。
在香港,美团面对的竞争对手是来自德国的Foodpanda,以及英国的Deliveroo。无论是外卖,还是即时零售,都是构建在配送优势的基础上,美团深谙此道—必须得比它们更快,更便宜。面对香港高昂生活成本,KeeTa准备了10亿港元的补贴,向商家给出了相对其他平台更低的抽成比,在20%到30%左右,对于外卖员,也让他们进入的门槛更低,每单赚得更多。
当然了,面对美团在香港“烧钱”竞争,Foodpanda、Deliveroo也没有坐以待毙,平台优惠也随之加码。美团这种烧钱策略,到底是破坏者还是能形成鲇鱼效应,还有待观察。
从这么长的时间跨度上来看,香港人北上的消费模式并不是“三分钟热度”,如今看来已经形成了常态化。香港的商业环境和消费市场,也在源源不断地吸引着内地企业进入。
无论是北上还是南下,都显示出大湾区消费活力在持续释放。与此同时,数字经济也带动着更多消费服务的扩容,为早已成熟的香港消费市场带来了一些新鲜的感受。
责任编辑何承波 hcb@nfcma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