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极端天气加剧,气候难民何去何从?

2024-07-07欣宇

看世界 2024年12期
关键词:难民气候变化气候

欣宇

尼泊尔三宗村

过去,人们为着星辰大海而远航。

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被迫背上行囊。为气候所迫,不得不背井离乡的人们,被称为气候移民,更有甚者成为“气候难民”。

最近,“留下还是离开”,成为居住在尼泊尔三宗村(Samdzong)的人们,需要作出的选择。他们也并非世代居住于此,而是迁徙而来。

这个新闻引发关注的背后,则是当今全球极端气候的加剧,受其所累,气候难民的群体,将变得越来越庞大。有研究指出,到2050年,全球或将诞生15亿气候难民。

今年仍是厄尔尼诺的暴发之年。就在喜马拉雅的另一边,印度大部分地区正面临极端热浪的炙烤,气温超过53摄氏度,创下历史新高。截至6月死亡人数已超过50人。

极端气候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困扰,将是一个永恒的难题。

迁徙是历史,也是未来

3000年前,三宗村村民的祖先,从北方来到海拔超过4000米的喜马拉雅山区木斯塘,高原山地气候在这里更加极端—干旱和寒冷让大部分地方寸草不生,只有河流经过的地方和引水灌溉的农田才显露生机。

20世纪90年代,干旱降临,从此和这座村庄如影随形,并且愈演愈烈,河床干涸、农作物和牲畜失去了生机。村民们只能无力感叹:“好像是被无名的敌人诅咒了。”

除了向祖先祈祷,他们别无他法,而祈祷也显然没有效果。高海拔、地处偏远、基础设施缺乏,无论是困难还是灾难,在这里都会被放大。

2006年,村里召开集体会议,决定了村子的未来:虽然祖屋难舍,但为了生存,村民们不得不选择离开。2012年,他们迁徙到16公里以外。到2016年,17户86名三宗村村民搬到了新的定居点,并给它起名为“纳玛松”,意为绿色草地。

搬家不是一件容易事,何况是“搬村”去开荒。

这里不得不提到1988年的一场冰川湖溃坝洪水。洪水在当年淹没村庄、摧毁房屋。那场洪水带来的影响,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自然消弭,曾经的三宗村人“搬村”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清理这场洪水带下来的巨石。

然而,难题并没有彻底解决,因干旱而搬迁的村民们,还要和附近一个村子共享水源。同时,他们新家的土地所有权还没有明确。

干旱让他们失去了曾经的家园、祖屋、寺庙,还有承载着他们独特文化的天洞—最开始他们在山上凿出的作为避难所的洞穴。

文化在土地上传承,而受气候影响的人们,不得不冒着文化中断的风险,离开这片土地。三宗村并非气候移民的个例,居住在喜马拉雅山区的人们,都面临着这种艰难的选择。三宗村的隔壁村庄也迁往了土地更肥沃的地方。

消失的岛屿

去年,有科学家提出,喜马拉雅地区40%的冰川已经消失,因为全球变暖,冰川融化速度快了10倍。如果全球气温上升2摄氏度,在2100年,一半的冰川都会消失。

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威胁着人类生存。即使将气温升高控制在1.5摄氏度,仍有36%的冰川面临消失。

除了干旱,气候变化带来的另一影响,是更多的极端降雪、降雨、滑坡,并且,人们不知灾难何时再次到来。

喜马拉雅冰川的变化,除了影响山区居民,下游数百万人都可能会受到波及,他们都将面临“留下还是离开”的选择。

因气候原因被迫离开栖息地,“气候移民”一词也随之而诞生。2021年世界银行的报告显示,到2050年,全球将会有2亿多的气候移民;到了2023年,这一预测已增长十倍,甚至使用了“气候难民”的概念—有研究表明,到2050年,全球或将诞生15亿气候难民。

人类出于气候被迫迁徙,这种担忧已存在多年。2009年,南太平洋上巴布亚新几内亚外,卡特雷特群岛便经历了“迁岛”:群岛的变化每日可见,沙滩遍布椰林的宜居小岛,因海平面上升,生存空间不断受到压缩,甚至,一些岛屿已慢慢消失不见。

2008年的一场狂风巨浪,更是让岛上几十栋房屋消失在海水中,2600名岛民被迫撤离。

2011年,联合国气候科学家已发布报告,指出全球变暖令气候变得更极端,热浪、暴雨、干旱等天灾不定期侵袭,并且预计2100年会再上升1到5摄氏度,最直接的影响,是摧毁农作物和人类居所、带来环境污染以及海平面上升,从而进一步促进人类的大迁徙。

受气候影响的人们,不得不冒着文化中断的风险,离开这片土地。

“气候脆弱国家”

气候移民或者气候难民早已有之,不是什么新现象,但被人类所忽视。

19世纪,从德国向北美进发的六波移民潮,与其说是为了逃避经济衰退和向往政治自由,研究人员更愿意相信这是气候变化的结果—有三成的移民,是因为气候背井离乡。

气候对人们的影响,在发展中国家更为显著,尤其是一些经济贫困国家,抵御气候灾害的能力更低,被称为“气候脆弱国家”。

2018年9月,印度南部洪灾

气候难民并不享有和战争难民同等的受保护地位。

为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在国际气候谈判中发声,“脆弱20国”集团成立。孟加拉国便是其中一员,那里地势低洼、河流纵横,成为其屡受自然灾害侵扰的原因,愈加频繁的热带气旋和洪水,让这个拥有1.7亿人口的国家面临困难抉择—如果家园不在,他们该何去何从。

气候移民并非小范围事件。联合国下属国际移民组织2022年发布的报告显示,2012年至2021年,受气候变化相关天气事件影响最大的地区依次为东亚和太平洋、东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美洲(北美洲和南美洲)、中东和北非、欧洲、中亚。

报告还指出,预计到2050年,人类流动性最高的地区,分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南亚、北亚、拉丁美洲、欧洲和中亚。

在气候移民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气候变化带来的灾难,被迫远离家乡。201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森林火灾,造成超7000栋房屋和商业建筑被烧毁;2018年印度南部洪灾,超过5万人无家可归;2019年澳大利亚林火,烧毁3000多所房屋;2020年,两场飓风袭击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和萨尔瓦多……人们被迫搬离灾难发生地,去寻找安全的庇护所。

据联合国难民署统计,2008年至2016年间,每年平均有2150万人因洪水、风暴、野火和极端气温等天气相关事件,而流离失所。预计未来几十年,气候移民现象将激增。

因自然灾害而造成的移民是暂时的,并主要集中在境内流动;同时,这种迁徙是可逆的,可以通过修建堤坝等措施来缓解影响—这部分气候移民有极大可能再返家园。

然而,一些如海平面上升、土地退化、海岸侵蚀等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渐进性影响,是长远的。例如2019年,非洲东部国家面临60年来最严重旱灾,1200万人饱受饥荒之苦,他们中的部分人逃离家乡;2022年,100万索马里人因干旱而成为难民……这些人为了生存,只得长久或者永远离开家乡。

喜马拉雅山脉中的雅隆冰川

联合国难民署在3年前便发出警告,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代价已经显现,会导致更多的人流离失所,已经受气候变化影响的人们,他们的生活会更加艰难。

国际移民组织(IOM)2020年的《世界移民报告》指出,全球变暖的影响对印度、孟加拉国等南亚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令人担忧;并提到,除了阿富汗受暴力因素影响较大,2018年南亚大部分移民和难民流离失所的原因,是自然灾害。

气候迁移有待合法化

有时候,气候变化还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2022年,巴基斯坦发生洪水,800万人受到影响,从最开始的国内迁移,到几个月后,这些人非法移民欧洲,洪水让他们正在遭受通货膨胀的生活雪上加霜,难以承受的经济原因让他们背井离乡,成为气候难民。

虽说同样是“难民”,但气候难民并不享有和战争难民同等的受保护地位。甚至,他们的“难民”身份被故意忽视,人权难以得到保障,还有被驱离的风险。

有气候移民表示,因全球变暖导致气候变化而被迫离开家园的人们,也是人权被剥夺的表现。

政府和官方组织的缺位,也让气候移民的处境更为艰难。就如卡特雷特群岛岛民搬迁时,没有任何政府或官方组织参与进来。他们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是否有充足的资金支持气候移民们重建家园。

也有一些人士认为,气候移民不仅是气候变化的结果,也是适应气候变化的方法。其中“有计划”变得至关重要,这就更需要政府方面的参与,提供合法途径帮助人们迁移。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在气候变化之下,还有很大一部分人不愿迁移—一方面是不想离开生活已久的家园,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乏迁移的能力,只能战战兢兢生活在不确定的风险之下。

责任编辑吴阳煜 wyy@nfcmag.com

猜你喜欢

难民气候变化气候
150万乌克兰难民涌入邻国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发布
世界难民日
——聚焦各国难民儿童生存实录
气候变化与环保法官
气候变化:法官的作用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为让小难民开心 他冒险送去上万个玩具
叙利亚难民去往何方?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打通“网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