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你试过了图书馆里的“新东西”有意思
2024-07-06陶瑾
陶瑾
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优越的外表与生俱来,而内在的智慧却取决于后天的积累。今天的公共图书馆不再是过去人们眼中,安静但多少有些无趣的所在,它们有了更多好玩的“打开方式”。
苏州图书馆携手太仓市图书馆,联合打造“走进图书馆里的新质生产力”馆际互访活动,围绕“科技赋能、阅读美学、人文素养”等主题,邀请读者朋友在场景式服务中,感受图书馆里的新质生产力。想做图书馆界显眼包?苏图立马安排!快来解锁其中的隐藏玩法。
补齐“拼图”,阅读也有黑科技
推荐打卡:立体书库、特色场馆、新知赋能
今年3月,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公布了智慧图书馆创新应用优秀案例名单。苏州图书馆的《市域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项目入选其列。与此同时,太仓市图书馆正式接入“苏州市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简称“苏州·书仓”),补齐了它的“最后一块拼图”。
据了解,苏州市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整合了全市各板块资源,打通市、县两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线上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平台统筹全市域纸质和数字资源,实现共建、同购、互访。线下以苏州市、县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立体智能书库及网借投递点为基础,打通文献流通服务链条,构建起全市公共图书馆的协同发展格局。目前,加入“苏州·书仓”共享平台开放可借阅图书590余万册,包含30万种电子书籍、1万种听书资源、3500种期刊资源、5000条江南文化讲座视频等资源。
在“苏州·书仓”小程序上,读者可以享受跨馆借阅、服务共享等服务,轻松借阅各个图书馆的藏书。据悉,今年苏州图书馆紧紧围绕“市域一体化”的发展方向从属地单馆向市域整体转变,改变以前图书馆各自建设本馆文献资源的传统做法,从市域整体利用角度统筹规划。
近日,太仓市图书馆的读者来到苏州图书馆北馆参观,苏图北馆具备公共图书馆服务、文献存储集散、配套服务等三大功能。在北区一至三楼,读者们来到国内首个智能化立体书库,走进“苏州·书仓”的中心控制区,见证一本书从下单到出库的自动化全过程。书库内可容纳700余万册藏书,通过自动存取和分拣传输系统,实现便捷的读者借阅和图书调配功能。书库引入最新的IT技术,对馆内的计算机网络设施、信息化设备、图书馆业务系统和专业管理系统进行统一规划,搭建起专业性、自动化、数字化、全开放的信息化平台。
来苏图,怎能不看看这里的文学馆、设计图书馆、数字图书馆、音乐图书馆等特色场馆呢。电子有声阅读装置、全息互动投影、少儿科普……这些新型阅读生活场景,在为读者提供优质阅读资源的同时,还能一站式感受到智能科技带来的生活改变。
数字体验馆,打破了众人对于传统图书馆的想象。这里采用数字化技术将传统纸质文献数字化,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文献资源共享和服务。在这里,大家体验了VR、学习机等数字资源,领略到更多新颖的阅读方式。进而大家玩转了音乐图书馆,位于苏图北馆五楼南区,由欢迎墙、时光隧道、乐游空间、音乐书房、音乐体验、乐享时光走廊、HIFI体验、录播体验等区域组成。音乐图书馆通过展示、体验、互动带领读者缓缓走进中外音乐的历史长卷,感受音乐文化,体会世界通用语言的魅力,从而萌发兴趣、主动探索音乐世界。
最后,一场“阅读·向上生长”新质赋能分享会上,大家围绕图书馆新质生产力书单,聚焦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未来产业新赛道等热点,畅聊“未来图书馆”的发展路径和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现场还组建“热缩片DIY小课堂”,由专业老师带着大家将书本里的内容变为现实。热缩片不仅仅是一种材料,更是一种创意媒介。无论是手工爱好者,或是科学教育者,都能在热缩片的世界里找到乐趣。大家纷纷拿起热风枪,开启热缩片“奇幻之旅”。
“数字人”冒险之旅,穿越共寻航海图
推荐打卡:西北工业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创客空间、弇山园
紧接着,苏州图书馆的读者代表也组团前往了太仓市图书馆。太仓市图书馆是国家一级图书馆,图书馆现有藏书153.2万余册。图书馆依托丰富的资源,积极开展娄东大讲堂、雅言读书会、公益培训、蜗牛慢读等读者活动。
近几年太仓市图书馆对馆内空间做了重新规划与调整,营造出更舒适、通透、多功能的阅读环境。据悉,太图的阅读推广方式也在不断演进,利用短视频的形式在新媒体平台进行书目推荐,打破图书馆地理区位的局限。比如以“太图超超超”推荐栏目的录制现场为例,“打开”了馆员的全新工作方式。
参观完太图,读者们来到西北工业大学长三角研究院,由西工大光电与智能研究院副教授张博现场讲解。大家看了无人机研发中心、智能医疗产品展厅,体验沉浸式急救系统、模拟针灸、模拟脉搏、虚拟数字人捏脸、对话数字人、数字人现代化应用案例等。科技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力量,它正在重新“营造”出我们未来的生活,科技“智造”的改变是无穷的。据悉,西工大长三角研究院与太仓市图书馆共同创立了面向儿童的“数字魔法学院”科普项目,包括元宇宙、三航和数字文旅三个系列,涉及医疗元宇宙、虚拟数字人、航空航天、无人机、数字剧本游等多项内容。跟着太仓“数字玩家”畅享元宇宙的奇幻之旅,感受航空航海航天的魅力,探索数字文旅的奇妙吧。
让读者们觉得更有趣的,还有“元宇宙”剧本游。弇山园是明代政治家、文学家王世贞在太仓的私家园林,万历十年(1582),王世贞隐居于此。据《太仓县图书馆书目》(影印本)记载,民国八年(1919)夏,在该园建楼七座,收藏图书,为太仓市图书馆藏书最早的基础。“元宇宙”剧本游虚构了一个寻找《郑和航海图》的故事,运用AR技术,元宇宙对话郑和、王世贞,透过新技术的“眼睛”看见太仓传统园林和地方文化。“在弇山园内,你是巡查缉捕的锦衣卫,还是州郡长官的府吏,抑或是海上贸易商人,身份交由命运,实力争夺海图。200多个道具、70多套玩家服装,可选择涵盖男女儿童和各个阵营角色。园内还有科技感满满的元宇宙交互AR设备,让人一秒穿越。”参与活动的悠悠称。
后记:不一样的苏图
图书馆不仅是知识的仓储中心,也是提高人文艺术素养的重要场所。始建于1914年的苏州图书馆,是我国创办较早的公共图书馆之一,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是国家一级图书馆。苏州图书馆现有人民路馆和苏州图书馆北馆两个实体图书馆。此次基于图书馆里的新质生产力开展馆际互动,让读者朋友们一起来“解锁”图书馆丰富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和科技感十足的“新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