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一新古城在生长
2024-07-06丁云
丁云
初夏姑苏,商贾林立、市井繁荣、熙熙攘攘、悠然如画,一年一度的苏州民俗文化盛事“轧神仙”又为夏日街区带来无限活力。古韵今风交相辉映、传统与现代融会贯通,姑苏古城特有的民俗文化也正不断激发新场景、新业态、新消费和新活力。
“一城一梦”勾勒“民俗焕新”
年逾古稀、住南浩花园的王惠荣看着从自家门前经过的巡游队伍感慨万千:“‘轧神仙的队伍热闹程度,可比往年更胜一筹。我小时候跟着父亲看过,简单‘八仙妆造,今年传统的舞狮高跷、着古装跳扇舞、表演江南丝竹……都来了,有点我们老苏州的韵味了。”
“八仙巡游”是“轧神仙”经典项目,今年以“畅‘游姑苏城”为主题,汇集苏州全域演出资源,金村庙会龙灯队、张浦连厢队、浒浦花鼓队等民间文艺表演队参与其中,江南、吴地、非遗等多文化元素融入,组成一支浩浩荡荡的巡游队伍,为石路商圈带来亮色与活力。江南船拳、舞狮舞龙、高跷滚灯等传统技艺轮番上阵,民间艺术的生机活力砰然爆发。同时,“八仙”妆造、宋锦服装巡展,精美、细腻的静态展示,又让过路游客仿佛置身于历史画卷之中。
巡游区另一侧,太仓市文化馆民乐团带来的江南丝竹演奏清丽婉转、韵律悠扬,如轻风拂过竹林,描绘出水墨江南诗意篇章;箜篌表演带领听众乘着艺术之美跨越千年;七都洪福木偶昆曲保护传承中心以传统木偶艺术融合古典昆曲精髓,通过妙曼的提线操纵与昆曲唱腔,再现古代戏曲风采;河阳山歌质朴高亢、渔民号子清澈嘹亮、街头艺人即兴表演,现代乐队激情演奏……在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轮番“轰炸”下,每一位观众都能感受到“轧神仙”的独特魅力。今年的“轧神仙”还特别邀请广电合作,共同举办“苏州百姓电视春晚”,将更多本土的、草根的艺术作品推向大众视野,让每一位普通市民都有机会成为舞台上的明星。
“一戏一景”诠释“文化赋新”
那边厢,融入了“轧神仙”元素的专场演出准时“驾到”苏州运河剧场,拉开一场跨界文化艺术演出序幕。《“神仙”驾到》剧目演出灵感源自“轧神仙”民俗传说与八仙之一吕洞宾的传奇故事,通过开心麻花团队的创新改编及现代演绎,保留传统文化精髓,又融入现代生活趣味点滴,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视听享受。紧跟时代潮流,运河剧场还利用“神仙直播间”线上平台,邀请主创进行直播互动,分享幕后趣事,拓宽了宣传渠道,也吸引更多年轻群体,进一步提升关注度与参与度。
剧场内亮点纷呈,剧场外也精彩不断。以“繁花绘盛景”特色花卉市集活动装点的运河剧场前广场,成了花的海洋,从古典的兰花、茉莉到时尚的多肉植物、进口花卉争相斗艳。花艺工作坊是市集中人气最旺的区域之一,现场教授如何将鲜花变成一件件艺术品,优雅的花环、浪漫的手捧花束、别致的桌面装饰,市民游客纷纷沉浸在手作的乐趣中。
太阳广场上,“中医惠民生”文化主题活动聚集了中医文化爱好者。苏州市中医院、雷允上、李良济国医馆等多家知名机构,通过中医药文化展、中草药手作体验等形式,向市民游客展示中医药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养生保健。感兴趣的市民游客不仅近距离观赏、学习辨识各类珍贵中医药材,还动手制作药膳、香囊,体验中医养生乐趣。其中,一款外绘吕洞宾形象,内含艾叶、薰衣草以及沉香精选草本香料的神仙香囊尤受欢迎,一位年轻游客买了好几个,“这些香囊香气淡雅宜人,还寓意平安、避邪、好运,我准备送长辈。”
“一市一潮”擘画“万象更新”
石路亚细亚广场,被“潮流烟火集”赋予了新灵魂。“这个‘神仙糕好看又好吃,传统味道里透着新意。”街道居民王灵边品尝后赞不绝口。
走进市集,琳琅满目的苏式糕点和潮流小食映入眼帘,既有黄天源这样的百年老店带来经典口味,又有潮流品牌带来创意甜点,满足不同年龄层食客的消费需求。茶酒品鉴区域,茶香与酒醇交相辉映。民俗非遗展示区也格外引人注目,折扇、刺绣等传统手工艺人现场展示精湛技艺,不仅吸引了追求个性的年轻人围观加入,中老年人也驻足观看,赞叹“老手艺也能变得这么‘潮!”
街头艺术表演为整个市集增添了动感与活力。现代乐队与传统戏曲同台献艺,动感十足的流行歌曲加上温婉的昆曲唱腔,跨界合作让观众大呼过瘾。
一场“古城探店寻宝”把活动引向了高潮。市民游客或线下手持一份精心设计的藏宝图,或线上通过手机“寻仙WALK”App,踏上充满惊喜的“寻宝”之旅。App隐藏神秘数字宝箱,随着参与者解谜、探访指定商家,不断解锁商家专属优惠券、消费减免或“神仙礼包”,而礼包内是限量版纪念品、高端餐饮体验券以及古城特色手工艺品等,每一份奖品都蕴含着古城文化故事与赞助商家的诚挚祝福。
今年以来,金阊街道加速打造文商旅产业深度融合的活力商圈,不断拉动人气、带动商气、聚拢烟火气,在现代旋律中回响历史文化的音符,让人气重塑消费,让商业重回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