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全街到乌鹊桥路我们品味美食,也享受生活的浪漫
2024-07-06陈佳慧
陈佳慧
能在夏夜里满足舌尖上的苏州热门地,其“江湖分布”似乎已经成型。学士街上有接地气的夜宵,平江路边有小酌一杯的雅致,但说到潮流与情调,年轻人还是最爱在十全街上流连。如今,地图上还增添一条让时光放缓的乌鹊桥路。
夏夜已至,人们在这里优雅地饮食,浅浅地小酌。大家醉翁之意不在酒,品味的是古城中心的浪漫时刻。
十全街边,饮食皆有腔调
很难简单地概括属于十全街的夜生活。在苏城的美食聚集地“列表”里,位于姑苏区双塔街道辖区的十全街,其气质独树一帜,这既是因为它有着包罗万象的美食元素,又在于这些个性店铺会聚而成的小资气息。入夜时分来到十全街,就意味着同时抚慰饥肠辘辘的胃和疲倦劳累的心。
关于食,会聚了各地餐饮的十全街的确丰富到需要一份攻略。
众多美食中,苏帮菜自然是首先有一席之地,老苏州茶酒楼,除了提供地道的江南滋味,更呈现着一份《美食家》里的文化传奇。洋洋中餐馆,这家物美价廉的餐厅,也早已成为了苏州人的美食记忆。不知何时起,人们发现南方菜的清新特质特别适合这条江南古城里的街道,于是这里有了闽记十全餐厅、闽蒲汇、食陆号·新式台湾创意菜。
但说起来,十全街上最为琳琅满目的,是各色有腔有调的异国美食。
谈及东南亚菜,一度成为十全街排队王的MONKEY KING以炭烤猪颈肉、冬阴功海鲜汤等地道泰国菜见长,网友评价每一口都是来自湄公河畔的泰式味道。此外还有马哈拉南洋菜酒馆、箜咔·泰式街头小吃、奇奇象·泰傣食堂……南洋风情的小小点缀,为整条街的夜经济增添了别样的悠闲风情。
西餐,则是最有情调的菜系。KULULU法餐小酒馆十分符合人们对法餐的定义,浪漫就存在于精致的氛围感和松弛的就餐环境,和细节处散发的慵懒,当天色逐渐变暗,Jazz的音乐开始应景地播放,犹如文艺电影一般的画面徐徐展开,给人无限的遐想与浪漫。贰叁楼,提供的是如今流行的西餐,桌上的鲜花,墙上的绿植,仿佛身处在热带,聚会的氛围感瞬间拉满。接地气的西餐里,自然不缺披萨。乌鹊桥与十全街交叉口的老鲨鱼披萨店,以它的薄皮披萨著称,甚至在这里已经成了一家“老牌”披萨店,而五龙堂巷口附近的WAVA披萨餐厅则是另一种酒酣耳热的街头氛围。
另一国外菜系日料,自然也在十全街上“扎了根”。市丸·深夜酒场里,有暖黄的灯光、木质的吧台,烤肉与烧鸟散发着烟火气息。我牛棒烧肉·横膈膜专门店,让你感受日式烤肉的与众不同。吟月,没有烟火袅绕,提供着居酒屋的美食日常。
如果只是下班过后简单吃顿饭,这里也不失烟火气的简餐。开了许多年的原点食堂,酱爆牛蛙面、雪菜炒鱿鱼饭、酸汤肥牛每每吸引着饥肠辘辘的打工人;面积不大、菜式不多,但品质极高的学圃堂常常一座难求;红小满的芝士馄饨与意大利面也是许多人“简单吃吃”的首选。
食后,是饮。十全街的另一大魅力之处在于,饭后有琳琅满目的甜品收尾。
喝杯饮料吧,从泰兰德红茶牛乳到抹茶椰椰,从手打柠檬茶到冰可可,从珍珠奶茶到水果生椰,有无数选择为饭后消食锦上添花。
至于精致的甜品,有开心果泡芙和雪胖子,融化在舌尖的牛乳舒芙蕾,中式清甜的双皮奶,布丁专门店里的各种口味布丁……好心情,就是从走进十全街,踏入甜品铺开始的。
夜渐深,十全街的另一个标签“微醺”也逐渐明显。这里是苏城咖啡店铺刮起“早C晚A”风气的“起源地”之一。解药、MOTOTO,都是白天经营咖啡,晚上提供酒精,在“画风”切换中彰显着城市的活力。
想与朋友碰个杯,这里有年轻感十足的鸡尾酒店绿狗,有可以优雅品鉴红酒有瘦猪。不久前,屡获“亚洲Best 50”酒吧称号的鸡尾酒酒吧苏州首店落地在了街道西段,在“饮迷”圈儿中引起了不少震荡,甚至有人驱车100公里来打卡。
作为姑苏古城颇具文化底蕴的历史商业街区,近年来,十全街在保护更新中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姑苏新晋网红打卡地,2023年获评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印象中,最适合在夜里感受十全街氛围的时刻,一是舒展的暮春,二是有风的初夏,三是微凉的深秋。三个时间无一例外,都是人在室外的最佳时刻。而最近捧着饮品闲坐街边的众多年轻人就是最好例证。更有细心的饮食男女发现,最近的十全街之夜,也更好逛了。
2024年4月,十全街正式迎接提升改造,原本1米的人行步道拓宽到6至7米,清理了沿街石球、电话亭(棚)等,升级改造侧分带内路灯光源85处,并加强了乌鹊桥至凤凰街段氛围灯设置。
乌鹊桥路,生活自有乐趣
2024年年初,位于十全街附近的乌鹊桥路凭借一面墙意外走红,白墙、帷幔配上“苏州”“乌鹊桥”的红色字体,充满了文艺与复古的气息,让这里成为新的网红地标打卡地。
半年后,白墙红字增添了蓝底白字“楽村”。这两个字,正是这处打卡点的创意来源,由歌林商业打造的近3000平方米的沉浸式“文化IP”新空间。由此,子城的夜生活里,又多了一处时光放缓的地点。
“乌鹊桥”三个字,就有着独特的历史感与意境。它指的是横跨在乌鹊桥路北端十全河上的一座桥。相传这座桥与阖闾城同时建造,根据宋代朱长文的《吴郡图经续记》记载,春秋时期,这里曾设有乌鹊馆,桥名便是由此而来。当时的这座桥,构建宏伟,是城内石桥之冠,历代文人墨客都来此吟赏,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苏州担任刺史时多次吟咏它,留下了“乌鹊桥红带夕阳”“乌鹊桥高秋夜凉”等诗句。
4月20日,乐村在乌鹊桥路68号正式开街。此次开街的乐村项目位于乌鹊桥路53号、68号大门以南,涵盖乌鹊桥路两侧,为临街开放式布局,盘活了3379平方米闲置载体,充分发挥古城特色景观、文化资源优势,汇集创意餐饮、潮流买手店、手作文创百货、文化策展空间、新概念咖啡烘焙、餐酒吧等创意商店,包括20余个苏州首店、主理人店。
乐村是烟火里生长起来的新业态,多样、潮流、家的味道是它的底色。随着乐村落成,安慰剂、不拉花等等一个个小而独特的文化消费空间错落有致,形成市井与时髦并存的有趣景象。夏夜经济,也有了不同的氛围。
这是一种闲适的烟火气。它没有烟熏火燎的热闹,也不是“半遮琵琶”的高雅。这段同时临近十全街、竹辉路、沧浪亭的乌鹊桥路路段上,特别适合夜间坐在街边,在盘中美食的点缀下,将时间调慢的魔力。
营业到晚上九点半的观山渡·渔家私厨,是满足味蕾的去处。这里的每一道菜都选用当地最新鲜的食材,经过厨师们的巧手烹饪,呈现出最原始、最地道的农家风味。无论是原汁原味的红烧肉,还是鲜嫩多汁的葱油鸡,都能让人品尝到食物最本真的味道。夜幕降临,店内的灯光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温馨,约上三五好友,点上一桌佳肴,谈笑间,一天的疲惫便在这份宁静与和谐中烟消云散了。
旁边有休闲餐厅的Le Tree。这家店充满创意,在室内,人们和大树共处一室用餐,无疑是一次全新体验;在室外,大家又可以吹着微风,点上一碗普罗旺斯蔬菜牛肉汤,捕捉古城夏夜的街景与气息,在混搭中无限接近于度假的心境。
小小的乐村,蕴藏着诸多选择。与Le Tree同一侧的土司花园有着地道的版纳傣族料理;马路对面,喜樂鹊提供小酒馆式的酒水和烧烤;酿堂有朴实的中式餐厅,不失小酒馆的特色。夜幕降临,美酒在朋友间来回碰撞,一碟小菜、一盘小串,一天的烦恼和疲惫瞬间得到释放,惬意的夜生活在这里慢慢开始。
而关于饮。安慰剂用鸡尾酒安慰你;Blac+Blac换瓶商店,换的瓶自然是酒瓶,但也有熟醉罗氏虾、藤椒鸡翅这样的美味小食。在车流不大的乌鹊桥路边,你可以放慢脚步,吃饭、喝酒、发呆,让自己放空一下,感受生活的不同节奏。
社会在发展,节奏在加快,或许不是每个人都有诗与远方来安顿心灵,但苏城的男女老少都能在这子城的夏夜里寻得日常的疗愈地,在口腹的慰藉中,在短暂的相聚里,安于一隅。这一隅,永远带着它最美好的样子等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