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党史教学在深化理论教育中的作用
2024-07-06隋书卿
隋书卿
党史和理论是密不可分的,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也通过党带领人民的奋斗发挥其作用、验证其科学性、促进其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奋斗历程具有高度的内在融通性。理论是静态的马克思主义,党史是动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思想上的马克思主义,党史是行动中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党的奋斗历程的一致性也就是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性。党的历史能够说明理论的科学性、理论创新发展的规律以及理论对实践的作用等。在党史教学中融入理论教育,能够提升党史教学的思维含量和学术底蕴,有效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理论的说服力,深化党的理论教育。
通过党史教学深化对理论本身的认识
通过党史教学可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党的奋斗历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应用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彰显真理力量的过程。在阐述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重要做法和取得的效果时,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分析,可以加深学员对历史的认识和对理论的理解。例如,在讲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历史时,对于我国允许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过程进行阐述,同时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让学员不但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对党的决策的形成逻辑有更清晰的认知,对党的理论有更深刻的理解。
通过党史教学可以加深对回答时代之问产生的创新理论的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理论有相当一部分是回答时代之问、回应实践之需提出来的,理论形成后指导实践解决问题、促进发展。在党史教学中阐述与这部分理论的形成相关的历史事件时,可具体介绍相关背景、事件发展的过程及结果,并进行分析,让学员更容易理解理论的形成原因、丰富内涵和实践价值。例如,在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时,对于毛泽东同志放弃攻打大城市长沙,带领部队转移到农村去的事件的国际国内背景以及之后队伍发展壮大的过程进行分析,可以让学员更深入全面地理解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理论。
通过党史教学可以加深对总结历史产生的创新理论的认识。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指导实践。党的创新理论有一部分是对实践的总结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或者重大论断,在党史教学中讲清相关历史,同时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和提炼,有助于学员更清晰地认识这段历史和相关理论。例如,“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的重大论断就是来自于对党的历史的总结升华。在阐述我们党在革命年代拼搏到底战胜强大敌人、在建设时期攻坚克难取得突出成就的时候,可以分析一下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重大作用,让党员干部加深对这一论断的理解。
通过党史教学深化对理论发展规律的认识
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是党的理论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从百年党史的宏阔视角思考党的理论,有助于深化对理论发展规律的认识。纵观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什么时候我们党对理论认识到位、对现实认识清醒,能够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情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结合,提出的创新理论就是科学的、切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在其指导下党和人民的事业的发展就是顺利的;什么时候我们党对理论的认识产生偏差、对现实的认识不够清晰,没有很好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情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是主观主义地思考问题,什么时候我们就背离马克思主义,产生“左”倾或右倾的错误,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损害。在党史教学中,除了阐述历史过程和结果外,还可对事件的结果产生的思想理论因素进行分析,使学员弄清楚党的事业顺利发展或遇到挫折背后的理论根源、思想根源,加深学员对历史的把握和对理论发展规律的认识。
通过党史教学深化对理论的实践伟力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实践性,从其诞生之日起就致力于人类的解放事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当时,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的救国救民的政党和政治团体有三百多个,中国共产党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党、穷党、弱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这么强大,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党有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功,有力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在党史教学过程中,在阐述我们在奋斗过程中取得的辉煌成就时,可从理论视角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深化学员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一重大论断的理解,深化对理论的实践伟力的认识。
总之,在党史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讲过程、结果、意义等,还应当善于以史论理、以史释理、以史明理,适度地分析其背后的理论逻辑,进行理论的总结和提升,从而使抽象性和思辨性比较强的理论更容易被学员所理解,使党史教学有效发挥深化党的理论教育的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中共威海市委党校(威海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