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云剑:业在于精 精在于心

2024-07-06杨洋

科学导报 2024年44期
关键词:车工经纬罗拉

杨洋

“罗拉已具备一流的技术水平,但是罗拉的关键在细节、在品质。在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必须是全方位的,首件、工序过程、废品分析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对于罗拉全面提升产品质量的使命要求,经纬智能纺织机械有限公司罗拉厂质量员、创新工作室带头人李云剑希望能发挥自己所长,将精益求精的质量理念体现在罗拉质量管控中。

6月12日,李云剑如同往常一样,迎着朝阳走向自己的工作岗位。一到车间,他就一头扎进现场,量尺寸、记数据、查缺陷、找问题、做分析,这是他每天的必修课。他对《科学导报》记者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作为一名质量员,把好质量关、守护好经纬这个品牌,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车工、班组长、精益管理主管、质量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个人二等功”获得者、经纬智能公司“劳动模范”“十佳职业道德标兵”……入职经纬智能纺织机械有限公司的22年里,李云剑的身份一直在转换,从践行精益到传播精益再到回归精益,精益管理伴随他一路成长,也一路开出精益之花。

李云剑爱钻研,刚进入罗拉厂工组,就对班组的车床如数家珍,他时常琢磨着如何提高产量和质量。随着他晋升为车工组班组长,在管理方面钻研出了一套“独门绝技”,组员们都对他心服口服。

“今天咱们开晨会,王师傅昨天对设备精益管理没有做到位,导致出现废品,他决定承担一盘过油肉……”这是李云剑创新班组管理方法——“挂菜法”,他把违反各项精益管理规定的行为巧妙地与菜名挂钩,当凑够一桌菜的时候,就带领全班组开展团建活动,这样的办法既考核到了责任人,又使责任人容易接受,调动了大家养成精益习惯的积极性,也增加了班组凝聚力。就在当年,该班组在公司创建星级班组活动中被评为“四星”班组,摘掉了无星班组的“帽子”。

李云剑从不畏惧急难险重工作,回忆起担任车工组组长时,恰逢公司为降低成本、提升质量,将罗拉头尾段加工从外协企业收回,除了五六十个品种的零件图纸,其他有效信息一无所有。他不等不靠,主动学习、拜访师傅,同小组成员共同探讨。在短短一个月之内,确定加工工艺,优化工装夹具,顺利形成加工产能,确保了生产任务的顺利交付。因工作需要,之后李云剑又担任了抛光组组长,为了提升罗拉表面抛光质量,他曾3次前往山东考察调研,向厂家提出改造方案和建议,最终完成布轮抛光机的设备改造和工艺验证,在6台旧式抛光机的基础上改造为回转式顶针、压力数显可调的全新设备,消除了之前的“阴阳脸”、齿形抛塌的质量缺陷,表面抛光质量因此而全面提升。李云剑自主改善项目“装配预装库管理”荣获公司“自主改善特等奖”,“罗拉轴承快拆法”荣获山西省“五小”创新成果三等奖。

去年年底,根据工作需要,李云剑再次回到培养他的罗拉厂,他从质量过程控制入手,在过程能力、工序能力上下功夫,深耕一线,寻找真因,运用精益管理的知识和工具寻找提升点和突破口,将质量改善和质量提升有效结合,紧密配合班组长进行质量问题再发防止和改善提升。罗拉连接跳动的工艺标准为前罗拉5丝,中、后罗拉8丝,实际加工状况为中后罗拉8~10丝,通过工艺梳理、检测标准细化、问题追溯、设备工装夹具改进和恢复等一系列人、机、料、法、环的改善,大幅提升了罗拉连接跳动质量。现在前罗拉稳定在5丝以内,中后罗拉连接跳动由原来的8~10丝,同样提升稳定在同前罗拉一样的标准5丝以内,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李云剑为争创罗拉国内第一品牌夯实质量基础。

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今天,李云剑更加深刻理解“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把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变成日常工作的行动自觉,不忘初心,精益筑梦,花开满园,技能报国,奋力谱写新时代产业工人的“质量强国梦”。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猜你喜欢

车工经纬罗拉
经纬股份
工会经纬
有只象鼻爱聊天
罗拉的礼物
道岔车工电联合整治管理经验
市场经纬
罗拉的自行车
市场经纬
电影时空叙事的后现代化——以《罗拉快跑》为例
中职数控车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