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浮沉
2024-07-06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今年又恰逢青岛市图书馆建馆百年,于书香萦绕中,重温青岛这座城市与图书的不解之缘。
从莒县路、朝城路、太平路、广西路、鱼山路……到山东路,青岛市图书馆几易其址,并从仅有一位管理员、几间藏书阅览室,到现在的国家一级图书馆,百年来,在起起伏伏中,见证城市发展,浸润岛城人民的书香岁月。
前身:从胶澳图书馆说开去
史料显示,早在1899年,德国总督府就在青岛开办了胶州图书馆,初设在位于沂水路的原清总兵衙门,开馆时共有图书5500册,全部由德国运来,胶州图书馆于建立当年就对外开放,读者主要为德国官吏、德军官兵。德国称谓这个图书馆为“胶州图书馆”,中国称谓“胶澳图书馆”。这是率先在国内引入了西方现代图书馆机制的公立图书馆,是青岛最早的图书馆。
1906年,胶州图书馆又迁址至胶澳法院(荷楼威街,今德县路)。藏书以德文为主,辅以中英文,藏书7650册、报纸杂志70种。主要是针对在青岛的馆里、军官、商人等德国人以及其他的西方侨民使用,中国人不得入内,实行会员制。
1909年,胶州图书馆迁至当时的伊伦娜路(今湖南路)的再建馆舍,并全部对社会开放。
1914年,由德国传教士尉礼贤创建的尊孔文社藏书楼建成。这是青岛的第一个现代图书馆,亦为中国早期图书馆之一。馆址在上海路礼贤书院(今青岛第三十七中学院内)。藏书楼广收经、史、子、集,收藏现代图书、外文书籍。据1925年10月出版的《全国图书馆调查录》记载:尊孔文社藏书楼的“藏书有6000余册中文、3000余册德文、2000余册英法文,共12000多册。其中有不少善本”。藏书楼对外开展借阅活动,除向尊孔文社成员开放以外,还向礼贤书院教师及社会上层开放。
1914年10月,日本帝国主义借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机强占青岛,胶州图书馆停办。其后,在日本占领青岛的八年间,青岛没有公办的公共图书馆。
1918年,尊孔文社停办,藏书楼并入礼贤书院。所藏图书一部分于1924年由尉礼贤回国时带走,一部分由私立青岛大学接管,或由胶澳商埠公立通俗图书馆接管。
1923年,高恩洪(定庵)接任胶澳督办,公布了《胶澳商埠公立通俗图书馆募集图书公启》,开始筹建图书馆,并将原来德国人遗留下的胶州图书馆中残存的部分图书资料收集起来,纳入新筹建的“胶澳商埠公立通俗图书馆”之中。
建立:第一所面向大众的公共图书馆
1924年8月10日,第一所面向大众的公共图书馆“胶澳商埠公立通俗图书馆”正式成立,地址为莒县路2号,此地原为清丈队(土地测量机构)宿舍。崔肇祺出任馆长。初创时期的图书馆并无馆舍,是将原“公立通俗讲演所”的一部分余房拨交图书馆使用,即“胶澳公立通俗讲演所”与“胶澳商埠公立通俗图书馆”共用一址,设有藏书室2间、阅览室l间、管理员2人、杂役1人。
1924年11月29日,胶澳商埠公立通俗图书馆发出公函,邀请各界人士在12月3日开馆仪式之时光临指导。
1929年9月,“胶澳商埠公立通俗图书馆”随着新组建的“青岛市立民众教育馆”并入到了朝城路的青岛市立民众教育馆的图书部。“胶澳商埠公立通俗图书馆”由此完成了它的使命。青岛市立民众教育馆图书室,位于朝城路民众教育馆大礼堂楼上。
1930年,青岛特别市教育局利用原黑澜大学(注:位于青岛湾西北侧的黑澜兵营,俗称黑澜大学,曾作为德华大学校址)的建筑建立了青岛市立民众教育馆,这也是当时在全国建立民众教育馆比较早的城市之一。馆址在青岛朝城路7号(今单县路30号)。馆内工作人员18至25人,馆长1人。下设总务部、讲演部、康乐部、科学部、图书部5部。
1930年6月10日,改称为青岛特别市市立图书馆,在河南路开馆。青岛特别市市立图书馆建有1个总馆,设馆长1人,下设管理员4人。同时下设的大港、东镇、沧口、李村四个分馆也依次开放。各分馆设管理员1人,受总馆管理。莒县路2号总馆设阅览室、阅报室、儿童阅览室、杂志阅览室各一,所陈列图书采取闭架式。各分馆阅书阅报在一起,采用开架式。
1930年9月,国民党青岛市党部、青岛市教育局呈报提请青岛特别市政府,建议将青岛特别市市立图书馆与国民党青岛市党部图书馆合并,由国民党青岛市党部、青岛市教育局共同管理。将“青岛特别市市立图书馆”改称“青岛市立图书馆”,馆址设在莒县路2号。原莒县路上的“胶澳商埠公立通俗图书馆”馆藏书籍搬迁到朝城路上的青岛市立民众教育馆,并更名为“青岛市立民众教育馆图书部”。
1932年2月27日,青岛市教育局委派胡致兼任青岛市立图书馆总馆长,并正式将馆名改为“青岛市立图书馆”。地址仍设在莒县路2号。4月1日恢复流通。
1935年,青岛市立图书馆设总馆1所、分馆4所,第一分馆设大港,第二分馆设沧口,第三分馆设东镇,第四分馆设李村。由党部委员李先良兼任馆长,分馆各设管理员1人,总馆内部设阅报室、儿童阅览室、杂志阅览室各1处,图书阅览室2处。
1937年12月27日,青岛市立图书馆停止开放,少量珍贵图书撤至西南大后方,藏书遭受损失。在后面的动荡时期,伪青岛市立图书馆设立,进入了一个由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的时代。
1945年抗战胜利后,青岛市立图书馆由教育局接收,开始整顿图书馆内容,选择馆址,添置新书。青岛市立图书馆也开始走上恢复发展之路。
飘摇:于城市中四处迁移
1945年11月,青岛市教育局任命梁铭东为青岛市立图书馆馆长。12月20日,在莒县路2号复原“青岛市立图书馆”名称,重新开馆。
1948年2月,青岛市立图书馆撰写了《青岛市市立图书馆一九四八年事业进行计划》,该计划主要分:一、迁移馆址;二、整修馆舍;三、添购图书;四、添置器具;五、添增职工;六、加强研究辅导部工作;七、整理馆藏古籍;八、恢复分馆;九、办理杂志图书代办证;十、增设巡回书库等内容。
1949年3月,青岛市政府发布了将太平路27号房舍作为图书馆使用的指令。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只有山东省图书馆和青岛、潍坊两市的图书馆维持存在。梁伯训(铭东)为青岛解放后的首任青岛市立图书馆馆长。
1950年—1952年,青岛市政府拨栈桥回澜阁给青岛市立图书馆作为阅览室。青岛市图书馆在阁内开办了报刊阅览室并陈列时事图片。
1951年,奉上级指示将青岛市立图书馆改称青岛人民图书馆,地址仍在莒县路2号。有职员13人,工人2人。
1952年8月,青岛人民图书馆从莒县路搬迁到了广西路14号,扩大了馆舍,解决了过去长时间馆舍狭小和分散造成的困难,改善了阅览环境。但线装书仍然存放在莒县路2号。青岛人民图书馆设有总务、采编、阅览、推广、研究辅导、参考、特藏等部门。
1952年,青岛人民图书馆大胆依靠积极的儿童读者,建立了由儿童自己管理的儿童阅览室,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只是协助管理。儿童阅览室从开放以来,流通400多册连环画无一册丢失。
1953年3月,青岛人民图书馆改称为青岛市图书馆,沿用至今。同时迁址至鱼山路37号。鱼山路37号是始建1937年、于1941年竣工的“世界红卍字会青岛分会办公楼”旧址,由建筑师刘诠法、王翰设计,公和兴营造船厂施工,占地面积14200平方米,建筑面积4108平方米。
1955年2月7日,青岛市文化局成立,正式启用官方印章。青岛市图书馆划归于青岛市文化局管辖。
1955年,青岛市文管会办事机构合并于青岛市图书馆办公,所藏图书也交由青岛市图书馆管理。9月,青岛市图书馆迁至荏平路13号,此次搬迁时间仓促,仅有三天。由于该馆舍狭小,不能满足藏书需要,解放后出版的新书仍然放在鱼山路37号图书馆借阅,一部分1949年前的书籍存放在宁波路5号租用的仓库里。由于租房是木质结构,房子简陋,时间一长就把地板压陷下去,容易出危险,后又将此处的藏书搬回到鱼山路。线装古籍仍在大学路1号,外文图书在广西路14号。
发展:新地标拔地而起
1956年,青岛市政府为青岛市图书馆定编,为正县(团)级单位,馆下设“部”为科级单位,全馆编制45人。10月,定制为四部一室,即采编部、借阅部、参考部、业务辅导部和秘书室。
至此,青岛市图书馆事业发展又掀开新的一页。当年,青岛市图书馆设采编部和购书委员会,负责审核每批购书计划,为以后馆藏建设打下基础。青岛市图书馆的藏书达34万余册。这一时期,青岛市委市府一些领导人、山东大学一些教授都是基本读者。毛泽东主席、陈毅副总理来青岛都曾借阅过青岛市图书馆的图书。
1957年5月,青岛市图书馆又迁回鱼山路37号。图书馆面积有1200平方米,后建临时房舍及利用大厅共1500平方米。1959年开始,青岛市成立了博物馆筹备处,占用了鱼山路37号青岛市图书馆的面积,中院及后楼分给了青岛市博物馆。
1991年11月11日,青岛市图书馆一期山东路99号新馆工程峻工对外开放,新馆占地22亩,建筑面积8769平方米,为正方形传统的单一建筑。主楼4层,局部5层。规划藏书150万册(件),可设阅览座位900个。庭院里那块凸现在生机勃勃绿色草坪环抱之中的崂山岩喻示“天道酬勤”,要有坚韧不拔的学习精神才能获得丰富的知识。1992年4月1日,青岛市图书馆迁入山东路新馆后,鱼山路37号馆闭馆。
1997年12月,青岛市委市政府决定投资8000万元对山东路旧馆进行扩建改造。新馆于2002年7月对外开放,建筑面积近2.6万平方米,高7层,正面外型以巨大的框架寓意知识之门,成为青岛市标志性文化建筑之一。
新时代呼唤新的文化场所。2023年2月,青岛市图书馆新馆建设开始启动,计划在邮轮母港附近建设一处新馆,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估算投资5.3亿元,预计2027年左右交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