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沃野逐春光 田畴织锦绣
2024-07-06冯志傅景敏
冯志 傅景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大良种、良机、良法推广力度,在精耕细作上下功夫,进一步把粮食单产和品质提上去”。国务院近日印发《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方案(2024—2030年)》,全面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全方位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
青岛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落实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方案,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从耕地、种子、农机、耕作技术等着手,加强衔接配合和技术集成创新,开展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扎实推进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建设,筑牢全市粮食安全根基。
春管春耕一线,农民辛勤耕耘,农机驰骋沃野,良种、良机、良法配套,一幅幅“科技春耕图”在广袤田野铺展。当前,青岛市350余万亩小麦正处于扬花期,一、二类苗比例超过91%,苗情长势好于上年、好于常年,今年夏粮丰收在望。
良制+良策:牢牢稳住种植面积
“通过‘党组织共富公司+农户模式,成立了壮武绿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立规范有序土地流转机制,流转土地3000余亩,实现小麦、玉米的规模化生产,为新村集体收入利润增加260余万元,解决了300余人的就业问题。”说起壮武村的规模化经营,即墨区蓝村街道壮武村党委书记、青岛春秋永旺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书记王德生感触深刻。
走合作社道路,进行规模化种植,是一条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好路径。当时的壮武村党支部注册成立了春秋永旺种植专业合作社,同步建立规范有序的流转机制,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由党支部兜底,将农民土地以800元/亩流转给合作社,保证村民的保底收益。当年,合作社便成功流转了1360亩土地,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由合作社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合作社成员先后自筹资金160余万元,改良了土壤,浆砌了50亩的水塘,先进的滴灌设备覆盖率达100%,实现了旱涝保丰收。同时,购置大型耕种收割机械16台套,种植的自动化程度大幅提高。通过以上措施,两季粮食产量达到了亩产1350公斤。
据青岛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推进“怎么种地”,全市持续推进1.6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依规运营、4.2万个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4000余家社会化服务组织规范有序经营。争取2700万中央财政资金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27万亩,提升“耕种管收加储运销”全链条社会化服务水平。推广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与农户签订长期服务合同,因地制宜发展单环节、多环节、全程生产托管等服务模式,带动小农户100多万户,服务面积2300万亩次。
稳住种植面积,才能稳住粮食生产的底盘。青岛市在全国率先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贷款贴息项目试点,财政贴息补助2%,带动亩均投入由1950元提高至3000-5000元;在全国率先建设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区内亩均投入达到3000元。强化全过程质量管理,创新监管提高使用效能,市农业农村、财政部门联合出台项目工程管护办法,明确管护主体、经费、责任,建立长效管护机制。搭建数字化监管平台,探索创新高标准农田建后保险管护模式,确保“建好一亩,管护一亩”。
政策好,稳住了种粮预期。青岛市农业农村局会同青岛市财政局统筹中央绿色高产高效项目资金,支持建设莱西市玉米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和开展绿色高产高效创建行动;落实中央财政资金统筹实施小麦“一喷多促”统防统治;落实设施用地政策,出台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办法,已落实土地300多亩。优化完善保险政策,将小麦、玉米纳入政策性保险,由种植险过渡到完全成本险,保额每亩最高由600元提高到950元,进一步稳定农民种粮收益,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良种+良机:春耕春管尽显“科技范儿”
“我种的主要是‘烟农1212‘烟农999‘济麦22,这几个品种我种了好几年,也是这几年稳产丰收的关键。它不仅高产稳产,而且具有适应性广、综合抗病性强等优点。”望着长势正旺的麦田,莱西市沽河街道种粮大户王峰说,“今年我种了10760亩小麦,目前小麦苗情长势很喜人,叶肥根壮,一类苗、二类苗占比达93%,我是越种越有信心,越种越有干劲。”
“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千算万算,不如良种合算”,朴素而直白的农谚道出了良种的重要性。青岛市坚持向良种要产量,选育推广优新品种,全市累计审定农作物品种144个,登记农作物品种1045个,在全市安排品种展示示范评价点16处,举办以“田间选种,助农增收”为主题的新品种观摩活动2场,加快农作物新品种推广与应用。全市建成高标准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20多万亩,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9%以上。精选推广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的小麦新品种小麦主导品种10个,实现小麦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夯实粮食高产稳产的根基。
农机“加速跑”,为春耕生产提供装备保障。在春耕一线,天上飞的无人机,地上跑的北斗导航翻耕机、小麦镇压机等新装备,都成了种粮的好帮手。
在西海岸新区大场镇同富勤耕农机合作社里,崭新的液压翻转犁、重型智能拖拉机特别显眼。“这台拖拉机可以实现全自动无人驾驶,只要机手在地块上打好点位,输入数据,它就自动开始工作。”在新购置的CVT重型智能拖拉机前,合作社理事长姜永战说起这台机器的性能特点满脸自豪。
西海岸新区丘陵多、地块散,为了让这些机械“入乡随俗”更好派上用场,姜永战因地制宜进行农机改造,改造后的全液压式起垄机,既可单独旋耕,也可一次性完成旋耕、起垄、镇压,减少了拖拉机入地次数,作业后土壤平整、结实,合作社每年因技改为农民节本增效上万元。今年春耕前,姜永战不仅添置了性能好、作业效率高的大马力拖拉机,还购买了播种精度高的气吸式精量播种机。据介绍,气吸式精量播种机能精准到每个种窝只播一粒玉米种子,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合理密植,增加玉米播种株数,作业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
近年来,青岛市因地制宜强化农机农艺融合,推广农用北斗导航、精量播种等新型农机装备1.3万余台(套),全市小麦、玉米机播机收率接近100%。今春全市新购置农机装备4800多台(套),预计全市投入植保无人机、喷杆喷雾机、镇压机、旋耕犁等农机装备8万台(套)投入生产作业,一批智能装备首次投入生产。拖拉机加装“天眼”,可以实现全自动无人驾驶;气吸式精量播种机能精准到每次只吹出一粒玉米种子;大葱移栽机实现了大葱秧苗从秧盘中推出、皮带输送、开沟、种植、培土过程的全自动,移栽速度提高6倍;首台自走式地枪施肥机能够“一键完成”深入地下对根系施肥……目前,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1.6%。
良田+良法:种粮更加省心省力
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连着农民增收。
“过去,进出农田的路坑坑洼洼,碰到雨天,道路泥泞,现在建了高标准农田,田块方正,机耕道笔直,还修了水泥路,农机出行、下田耕作很便利。”青岛西海岸新区大场镇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建设主体负责人姜永战说。
在位于西海岸新区大场镇的高标准农田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建设项目现场,这里的麦田已是一片绿意盎然,在麦田外围,排涝沟已开挖、疏浚完成;当地整修了1座平塘、新建了4眼大口井和1座拦河坝,如此可为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每年新增可利用水量67万立方米,有效增强了农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从“粮田”变身“良田”。青岛市通过实施连片田块整治、土壤改良、基础设施配套、宜机化改造、高效节水灌溉等,已建成“旱涝保收、稳产高产”高标准农田449.66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的79.1%。到2030年,青岛将规划建成高标准农田513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量80%以上,真正实现“藏粮于地”。耕地潜力持续提升,亩均粮食产能增加10%-20%的高标准农田,让种粮农户更安心。
“今年,我们合作社总共种了4000多亩小麦,在专家的指导下,采用小麦高产新技术,小麦苗齐苗壮,长势喜人。”在平度市南村镇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的麦田里,种粮大户王玉芹与正在开展技术指导的青岛市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孙旭亮说道。
王玉芹所说的新技术,是青岛市农技中心与青岛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联合攻关,创新集成的小麦“三改三提”单产提升技术。这项新技术,针对小麦单产提升的制约瓶颈,开展技术协同攻关,研究集成了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改进农机作业质量、改革浇水施肥方式”为主要措施,以“协调提高亩穗数、穗粒数、粒重”为主攻目标的小麦“三改三提”单产提升技术模式。应用此技术,2023年在平度市蓼兰镇创出亩产837.2公斤的青岛小麦历史最高纪录。
现在采用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浇水追肥,浇水施肥同步进行,省工省力。王玉芹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以前采用大水漫灌的浇水方式,每人每天只能浇5亩多地,现在采用新技术,人均每天可以浇70多亩地,大大节省了生产费用。
良种播下,良法跟上,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今春以来,全市累计已有近千名农技人员奔赴田间,青岛市农业农村局成立5个专家指导小组深入一线,指导农户开展科学春管,将农技推广全面融入麦田管护、技术推广、农民教育、土壤改良等春季生产过程,确保全市350余万亩小麦丰产稳产。
田畴泛绿,沃野“耕”新。春和景明,躬身稼穑的人们正辛勤耕耘,“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在田间地头激发出澎湃动能,在田畴沃野织就锦绣画卷,丰收的希望就这样在绿意盎然的土地上生长,助力“青岛粮仓”的根基越来越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