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大海中的探险者韩喜球
2024-07-06
知力记者
韩喜球,中国首位大洋科考航次女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我国深海资源勘查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和科普专家。她19次出海,带领团队在印度洋发现海底硫化物矿床(点)12处,测绘并命名国际海底地理实体20个。她始终保持着科学家的严谨和女性的坚韧,用乐观积极的态度攻克一个又一个的科研难题。
韩喜球曾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典赞·2022科普中国”年度十大科普人物、女性传媒大奖“年度女性榜样”奖、“海内外有影响力的《中国妇女》时代人物”等科技奖励和荣誉。提起这些,她说:“我并没有期待过这些荣誉,我只是一直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在神秘洋底寻找“黑烟囱”
1993年,韩喜球研究生毕业后就开始从事深海沉积与大洋多金属结核研究,从此与深海结缘。但直到2002年,她才有机会首次随德国科考船到太平洋出海。此后她连年出海,2005年,她以首席科学家助理的身份,登上我国“大洋一号”科考船,成了我国首次横跨三大洋环球科考的主力,先后沿着东太平洋海隆和印度洋洋中脊调查海底热液活动并寻找海底黑烟囱。20年来,她无数次与海洋“博弈”,航迹遍及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国南海与墨西哥湾。
2017年中国大洋38航次第一航段,蛟?号载人深潜器在她团队新发现的印度洋活动热液区开展试验性应用科考航次。作为首席科学家,韩喜球执行了该航次的首次科学下潜,下潜的水深为3120米,该潜次由实习潜航员首次担任主驾驶。
“这是需要一定勇气的,好在我们顺利完成了西北印度洋卧蚕2号热液区的下潜任务,平安回到了海面。”“我们早上6点钟就开始做准备工作,7点钟开始下潜。一个半小时后到达海底,顺利找到了2处已经‘熄灭的硫化物烟囱体,然后就开始忙碌地观察、记录、拍照和取样,一刻不停地工作了6小时才抛载上浮。在上浮时间才有空闲吃点干粮、喝点水。”韩喜球回忆道。
“我只是闷头爬山,不知不觉就看到了更美的?景。”这是韩喜球心中的成功秘诀,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是她连年出海,执着攻坚的结果,是无数次与海洋异常辛劳“博弈”后的成就,是她为了挚爱的事业不断奉献的成果。
在大洋上乘风破浪
辉煌闪耀
“在科考过程中会碰到很多困难,比如遭遇恶劣海况、仪器故障或损坏。在海上,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面对困难如果轻易放弃的话,很可能就什么事都干不成。因此,即使前方困难重重,我们都习惯于想尽各种办法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成功。”在韩喜球看来,做科研就要不畏艰难、善于坚持。
有付出就有收获。2007年,中国大洋19航次第二航段在西南印度洋中脊成功发现了龙旂热液区,实现了中国人在该领域“零”的突破,并填补了国际上在超慢速扩张洋中脊发现海底“黑烟囱”的空白;2010年,她领航中国大洋21航次第七航段,在?南印度洋中脊发现了一个大型多金属硫化物矿化区,她把此处命名为“玉皇山”,从此这座以杭州名山命名的海底硫化物矿床载入了国际洋中脊调查发现的史册。
最近10年,她的团队在西北印度洋卡尔斯伯格脊发现了10处硫化物矿床(点),打破了国际上多个科考团队数十年在该海域硫化物探矿无果的局面。此外,还为新勘测发现的16个大洋地理实体命名,在国际海底留下了中国名。
将生活写成诗
在科考任务进展顺利的间隙,她也会抽出一点时间,观星、赏月、填词作赋,天休、大糦、卧蚕……都是以她为主命名的大洋海底地理实体,有着诗意且美好的寓意。
在从事海洋地质研究的30多年中,韩喜球还在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多所学校任教,为国家的海洋事业培育人才。每次执行航次任务时,她都争取带上学生,“带学生出海,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锻炼和提高,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培养方式。”韩喜球说。
在不断发掘自身潜力的同时,她也格外鼓励学生要敢于追梦,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从大学时决定远赴四川,到如今仍在带领团队开启深海探矿之旅,韩喜球的每一步路都被海上的风雨记录着,被浪花镌刻着。对于韩喜球这位“海的女儿”而言,海洋就是她的诗和远方,她也在深海科考的路上走得愈发坚定,并不断前行。
? 热液喷口(黑烟囱)的3D模型图
知识链接
什么是海底“黑烟囱”?
俗称为“黑烟囱”的海底热液硫化物,是一种含有铜、锌、铅、金、银等多种元素的重要矿产资源,是高温含矿热液喷出海底,与周围海水混合后快速沉淀的产物,因形似“黑烟”而得名。
(责任编辑 / 王佳璇 牛一名 美术编辑 / 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