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园囿到黄河国家文化公园

2024-07-06兰翔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4年10期
关键词:文化公园中华文明黄河

兰翔

中国公园历史悠久,自商代至清代经历了萌芽、发展、鼎盛、衰落等阶段,公园的内涵也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特征不断变化。新中国成立后,公园的属性发生了根本变化,其成为公共服务场所,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是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标志和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可以传承历史文脉、弘扬中华文化、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讲好黄河故事的重要载体。

中国公园的发展历史

中国公园,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中国见于记载最早的公园是商帝殷纣王所建的沙丘苑台和周文王所建的灵囿,这一时期是公园的萌芽期。

南北朝时期,古典园林体系初步形成,公园进入发展期,代表性园林有华林园、乐游苑等。

隋唐时期,公园进入鼎盛期,洛阳禁苑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公园融入山水自然之中,极具自然雅趣与开放属性。隋唐之后的汴梁,宋徽宗主持修建的艮岳,园内叠石精美、植物繁茂,风格趋近自然,凸显审美风格。

明清时期是中国公园进一步发展时期,体现了自然观念,融合哲学思想与人文精神,中央及地方营造出一批宫苑及私园,其中皇家园林的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是历史上罕见的。

乾隆盛世之后,国力由盛而衰,中国传统公园逐渐衰落。

园囿走向公园

1840年,中国国门被西方列强打开,传统思想文化领域受到冲击。1868年,上海外滩公园建成,“公园”的称谓出现在租界。戊戌变法之后,大臣端方奏请效法欧美建设公园等文化设施。1904年,《大公报》首先使用“公园”一词,公园成为专有名词。

新中国成立之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人民政府大力支持公园建设,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整修后向公众开放,同时兴建一批新型公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公园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中。21世纪以来,公园为民众公平共享提供福利,是重要公共服务场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背景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指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

2020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启动暨大运河、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进视频会。会议强调,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是中华民族的代表符号和中华文明的典型象征,各地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将其建设成为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长廊、凝聚中国力量的共同精神家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文旅体验空间,真正打造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

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是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标志和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内涵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黄河”。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流经9省(区),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入渤海。在漫长的地质活动、泛滥改道中塑造了地理格局,为农业发展、文明进步提供条件,中华儿女既保持着对黄河的高度依赖,又坚持着与黄河水患的不懈抗争。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国家”。纵观中西方园林及公园历史发展体系,“国家文化公园”延续“国家公园” “国家遗址公园”的建设模式,以物质、制度层面的文化资源为载体,着重于文化的精神层面内核,以保护传承弘扬文化为目的开展建设保护工作。国家文化公园是中国国家层面首创的概念和模式,是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道路上的重要抉择。“国家”二字,一方面体现其是由国家主导并开展公园的建设、保护工作;另一方面,国家文化公园中的文物和文化资源,具有重要价值,在中华文明演进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国家文化公园代表国家形象、精神与价值,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文化家园。国家文化公园作为公共文化载体,是国家的象征,承载着中华文化。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文化”。中华文明与两河流域古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进行比较,后三者在各自文明历史发展过程中均被异族文明所取代,唯有中华文明从未中断并延续至今。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黄河文化是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主体文化。黄河流域是一座巨大的文化宝库,是我国文物和文化资源最为富集区。黄河流域9省(区)共有不可移动文物30余万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约900项。这些文物和文化资源在数量方面多、大、全,在分布特征上广、密、均,价值特征体现中华民族的根、脉、魂。黄河文化孕育了万姓同根、万宗同源的民族心理,大一统大融合的主流意识,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团结拼搏、锐意创新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认同感的来源。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公园”。自商周的“囿”“台”至秦汉 “园”的形成期,隋唐时期 “园”发展的黄金时代,北宋的繁荣成就了“园”的发展,清末“园”走向衰落。新中国成立后,公园伴随经济社会发展逐渐朝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健全。1985年,圆明园遗址公园正式开放,成为我国最早的遗址公园;2011年,台儿庄古城被列为国家文化遗产公园;2021年,我国批复设立首批国家公园。上述公园均是政府主导,从制度层面出发,开展研究与保护。国家文化公园相同又不同于古典园林中的“园”,延续近现代公园的概念,体现公平、公共、共享的属性,同时是活化文物资源,让文化、历史“说话”“讲故事”的重要物质载体。

面向未来的黄河国家文化公园

黄河在古老的中华大地挥洒出一幅气壮山河图,她不仅孕育文明,而且体现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黄河文化在大河两岸、支流干流上生根发芽、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新时代,在遵循“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下,推进实施一批大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构建提供坚实基础。根据各省文化资源禀赋,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整合具有突出意义、重要影响、重大主题的文物和文化资源,生动呈现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重点建设、推介和展示一批文化地标,建设一批标志性项目,构建中华文明连绵不断的探源地、实证地和体验地,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打造成为中华文化重要标志。

未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将立足于文物及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协调大河上下总体优质资源布局,统筹城乡发展,凸显地域文脉特色, 从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新的创作灵感,从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提取新的创作元素,提升黄河文化的创新转化能力,在打造厚重内容的基础上融入先进新技术,成为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载体。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传承将延续山水基因,反映中国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自然观,突出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注重文化场所与自然生态的共生融合,水利工程与自然保护修复融合。利用好旅游及产业资源,创新培育新型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区、建设一批生态旅游示范区、打造国内外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把握历史新机遇,让公园为媒介纽带,让文化融入旅游过程,将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入旅游经济发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将黄河文化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并叫响全国、走向世界。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聚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姓“公”,突出公共、普惠属性,真正实现市民参与城市公园的共建、共享、共治,将公园从为特殊社会阶层服务全面转向为人民大众服务。

未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作为强化国家形象、弘扬民族精神的文化工程,是展示国家力量、民族团结的核心平台,将助力中外文化交流,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

(作者单位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司)

猜你喜欢

文化公园中华文明黄河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积极推动江苏国家文化公园立法
临沂市银雀山兵学文化公园开园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 就“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开展专题调研
见证中华文明的甲骨文正在从高冷变得亲近
『黄河』
黄河知道我爱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