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2024-07-05黄敏
黄敏
摘 要: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汽车行业对应用型人才输送的“质”与“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应用型高校需要结合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趋势,加快优秀人才培养,使人才培养模式兼顾学生理论知识体系构建与技术水平提升。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定位,以及应用型高校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而后结合总结笔者实践经验提出可行的教学改革路径。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高校 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 教学改革 实践路径
新能源汽车融合了多项新技术、新材料发展成果,满足了人们的节能需求,实现了高级智能操控的标准,在汽车市场占有重要比例,且其占比正处于上升趋势。应用型高校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教学要以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与需求为导向,加快课程教学改革,通过更多的有益探索,实现教学理念、资源、手段、过程的进一步完善,为学生专业能力发展创造更好学习条件。
1 《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定位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迅速普及,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已然成为未来汽车工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学生未来就业过程中,需要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发展情况才能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故而,在应用型高校,《新能源汽车概论》这门课程一般会被安排在大三第一学期,让汽车服务工程的学生能了解新能源汽车,对新能源汽车建立整体认知,为学习其他课程以及参加实训活动奠定基础。对于学生而言,大三第一学期极为关键,这是他们学业的重要阶段,需要在了解所学专业、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职业观、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观,增强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加深对行业发展情况与岗位工作内容的了解。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特点推进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以帮助学生优化学习状态并拓展眼界,这不仅是对他们专业素养的提升,更是对他们未来职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2 应用型高校《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
2.1 教学内容局限性强
应用型高校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教育目标,要求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教学兼顾学生在知识、技能、思想等各个层面的发展。事实上,实践教学、思政教育在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教学内容所占比例仍然不够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方面仍然存在缺失。即便部分教师格外重视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实践教学、思政教育方面的内容往往局限于教材,并未实现有效的课外延伸和拓展。这种情况下,学生通过学习课程普遍能够按照相关要求掌握知识和技巧,不过往往缺少将它们内化为知识体系、实践能力、思想道德素养的实践载体。
2.2 教学模式存在滞后性
在应用型高校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学模式滞后是重要的制约因素,为学生知识体系、能力体系构建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相比于普通高校,应用型高校更加重视课程教学与行业发展需求的衔接性,但是受到“重理论轻实践”教育理念的影响,这种衔接往往流于表面,并未充分体现到教学模式上。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难以占据主体地位,往往是被动地接受新能源汽车知识,学习主观能动性与学习潜力并未得到充分发掘。为了帮助学生真正掌握与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专业能力,教师需要在《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上下功夫,进一步教学理念、资源、手段、过程。
2.3 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有待提升
教师队伍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汽车专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为了有效推进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进程,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服务,应用型高校需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为教师专业发展营造更好环境。事实上,很多应用型高校虽然针对扩招需求加强了教师招聘,但是教师队伍与实际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这是由于教师培养周期较长,而《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的开设还处于摸索阶段,学校往往难以招聘到既有过硬专业素质,又具备丰富新能源汽车方面实践经验的教师。解决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问题,是加快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与水平的必要条件。
3 应用型高校《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3.1 依托实际工作场景,丰富教学内容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应用型高校需要基于新历史方位深挖人才蓄水池,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进行产业升级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尤其在新能源汽车概论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与实践需求完善教学内容,使其衔接行业发展,为学生掌握就业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提供良好教学服务。比如,针对“纯电动汽车”的相关知识,可以依托实际工作场景丰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进行检测、判断、维修的实践过程中了解纯电动汽车驱动形式及应用、能源形式及应用。首先,教师结合4S店进行的纯电动汽车故障检测与维修的工作场景,将这部分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个单元。以划分出的内容单元为基础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的故障检测、判断、维修任务探究本章知识,更加有助于学生从“整体”视角理解知识。其次,在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结构与原理学习平台系统进行3D动画或2D图示展示,为学生示范操作细节。最后,设置实践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本章知识完成故障检测、判断、维修任务,为学生创造更多体验、应用的机会,促进其知识水平与操作水平的提升。在这一环节要注意结合学生能力基础控制学习任务难度,避免过难的学习任务挫伤学生对本章内容乃至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3.2 推进理与实一体化,促进实践能力提升
在《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教学中,如果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开,在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之后,再安排他们进行实践活动,那么他们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遗忘。为了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规律,通过推进理与实一体化,为学生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与实践活动过程的统一创造条件。也就是说,教师可以以实践活动为载体组织学生开展理论性新能源汽车知识学习,使他们在完善知识体系的同时,掌握操作技能。例如,在教授“增程式电动汽车的概念和特点”的时候,笔者将教室搬到实训室,引导学生结合微课视频和实物观摩进行知识探究。首先,笔者结合实拍照片对增程式电动汽车的概念和特点进行讲解,录制成教学视频,供学生课前、课中使用。其次,组织学生到实训室观察增程式电动汽车结构与充电方式。过程中,学生结合视频内容进行简单的拆装操作与充电操作,并将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结构、充电方式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进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
3.3 有机融入思政元素,推进教学理念创新
3.3.1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融入点,加快教学改革
《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涉及的内容较为庞杂,教师要结合其内容特点与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定位推进教学理念创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知识体系。比如,课程第一章编入了关于汽车能源的发展历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的相关内容,教师可以以爱国主义教育为融入点开展课程思政教学,促使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提升思想道德素养。一些西方国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究较早,形成了较多知名品牌,这些品牌涌入中国市场之后为人们购车提供了更多选择,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遏制了国产品牌发展。结合本章教学内容,教师要适当引入关于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数据和政策,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历程、环境、潜力,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先技术的兴趣,以及对我国部分新能源汽车品牌后来者居上的自豪感。通过这样的方式完善教学内容,对学生学习兴趣、爱国情感的培养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3.3.2 以环保教育为切入点,加快教学改革
随着轿车在城市与农村快速普及,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出行体验更加舒适,同时也面临着更为严重的环保问题。这是因为,传统家用轿车是通过燃烧汽油获得动力,需要大量消耗石油能源、排放尾气。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空气污染是多方面的,比如其中的碳氢化合物能够致癌,引起贫血、血小板减少,氮氢化合物能够引发肺炎、气管炎、肺气肿,二氧化碳可以加剧温室效应,造成气候异常。如果一味追求享受,而不考虑环境的承受能力,任由大气被继续污染,一旦污染物过高,超过自净能力,将对人体健康造成难以预料的伤害。新能源汽车正是基于现代科技发展成果与环保需求发展起来的新型交通工具,教师可以以环保教育为融入点推进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引导学生意识到掌握、创新新能源汽车技术对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重要意义,促使其主动承担学好《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为发展绿色交通做贡献的社会职责。在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将绿色发展观融入新能源汽车概论教学,进行教学理念与模式的创新,对学生塑造学生职业理想,提升专业能力与思想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4 加强校企合作,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4.1 建设联合实训基地,夯实教学模式创新基础
应用型高校不断推进校企合作,落实产教融合,可以优化学生学习《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的环境,促进他们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对相关技能的熟练掌握。在近年来的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中,各个院校企业的合作已经日益紧密,借助企业的教育优势引进了各种前沿的技术和工艺,为学生了解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商业模式提供了便利。在构建校、应用企合作模式过程中,建设联合实训基地是极为关键的一环,它决定了学生学习的硬件条件。首先,通过联合实训基地可以把企业的标准工艺、先进技术、最新设备引入教学活动,促进新能源汽车概论教学模式和相关岗位的精准对接,提升对学生实践能力、技术水平的培养效果。其次,利用联合实训基地的场地优势,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将学生带入真实的工作现场,使学生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各种类型的新能源汽车,了解它们的结构、功能特点,以及故障检测、维修方法。在联合实训基地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扮演产品质量检验员、生产技术员、销售人员等不同角色,“真实”地参与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品质控制、销售过程。这些学以致用的机会,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提升具有有效促进作用。最后,以联合实训基地为依托,企业能够为新能源汽车概论教学提供实训指导与技术支持,配合教师完成各项教学任务。比如,根据学校教学计划与进度,企业可以派遣专业的技术人员辅助教师开展教学工作,为学生提供实训指导,帮助他们完成各项实践学习任务,并结合实践过程传授一些宝贵经验和工作技巧。这有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新能源汽车生产、维修、销售领域的岗位工作。
4.2 共同开发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模式创新手段
发挥校企双方在新能源汽车概论教学方面的优势,共同开发教学资源,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应用型高校推进校企合作,与相关企业共同开发高质量的教学资源,能够将课程教学乃至汽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首先,这是由《新能源汽车概论》的教学内容特点决定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速度快,为了保持课程内容的前瞻性与实用性,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开发教学资源。应用型高校要鼓励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对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辅助系统、电池管理系统等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实际科研、生产需要开发具备实用性和前瞻性,能够紧跟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教学资源,将更多前沿的技术、理念融入教学过程。其次,各类信息化教学技术与平台的涌现,为校企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创造了条件,应用型高校和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资源共享,比如共同组织课外实习、共同搭建实验室、共同进行技术研发等。《新能源汽车概论》教学改革过程中,要重视校企共同开发教学资源,积极地将企业提供相关案例和项目应用于日常教学,帮助学生更充分地掌握学科知识与创新能力。
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快教学改革的进程
企业在技术、实际操作经验方面的优势不言而谕,能够为《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教师的培养提供多方面支持。在针对已经入职的教师进行培训时,要有效利用企业提供的实践场所、培训内容提升培训质量。比如,在培训内容方面,企业可以与学校合作举办一些技能培训课程,或者推荐一些行业专家来给教师做专题讲座,从而提供售后服务、维修检测、零售等方面的实际操作经验,以及关于最新的行业发展动态的高贵信息。在实践场所方面,车辆制造厂、汽车4S店等可以依托校企合作模式,为教师进行实地参观或者挂职锻炼提供必要支持,加深其对实际工作环境、行业标准的了解,熟练其对新技能、新设备的操作。在加强教师培训的基础上,应用型高校还要加强教师招聘,通过聘请企业精英担任新能源汽车概论课教师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这种方式利用产业界的力量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能够为《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注入新的活力。
6 结语
总而言之,应用型高校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应与行业发展保持适应性,从而保证教学内容的前瞻性、实用性,教学方式的新颖性、高效性,为学生成长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创造更好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加深对学生学习情况、行业实际情况的了解,针对性课程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更多有益探索,加快教学改革脚步。
参考文献:
[1]秦浠莲.基于科教融合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汽车测试报告,2023(23):125-127.
[2]蒋厚墩.校企合作下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路径研究[J].汽车测试报告,2023(23):128-130.
[3]胡忠文.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路径研究[J].汽车维护与修理,2023(24):38-41.
[4]冯秋恺.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时代汽车,2023(24):58-60.
[5]蒋红梅,韦国,覃香和等.课程思政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设计与实践[J].汽车维修技师,2023(12):78-80.
[6]柳剑刚,王亚平.“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探索[J].汽车维修技师,2023(12):87-89.
[7]陈智,周俊冬,殷亦男,等.工科专业课程教学中“三阶四引”法课程思政育人探索——以“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为例[J].汽车维修技师,2023(12):119-120.
[8]王立波,程联社,陆健,等.虚拟仿真技术在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J].时代汽车,2023(18):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