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蕾飘香,沐浴文化
2024-07-05董尊武
董尊武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在食育课程中的影响不断加大。食育课程的开展对于幼儿自主意识的培养和劳动能力的启蒙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能够帮助幼儿树立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激发幼儿内心的爱国情怀。选择适宜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容开展食育课程,能够帮助幼儿不断提升认知经验,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体验传统文化,争做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食育课程融合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4.05.057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价值等的集中体现,凝练着中国人民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价值规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是中国人民实现人生追求的目标方向。
随着时代的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逐渐成为校园文化的精神支柱,越来越多的园本课程、班本课程的开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学前阶段是塑造幼儿健康身心、健全人格的关键期和敏感期。基此,对于幼儿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
一、幼儿园食育课程的价值体现
(一)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食育课程的开展与幼儿的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因为食育课程中需要的食材,大都是幼儿在一日生活中接触过的、品尝过的。但是幼儿在“两点一餐”中扮演的更多是“食客”的角色。为什么吃这些东西?这些食材有什么营养价值?什么食材和什么食材可以组合使用?……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幼儿从来没有考虑过的,因为在幼儿的认知理念中,食物只有好吃与不好吃两种,因此他们挑食的现象频繁存在。
食育课程的开展可以帮助幼儿认识食物的种类、特点和营养价值。幼儿首先需要积累认知经验,才能在潜意识里区分健康、不健康的食物,进而形成多吃和少吃的均衡理念。选择健康的食材是食育课程开展的保障,引导幼儿亲自动手参与美食的前期准备、食材加工以及后期烹饪,才能不断培养幼儿对于食物的兴趣,使其逐渐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能力
食育课程面向的是小组或者全体幼儿,并非是面向个体幼儿,因此就需要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小班幼儿交流较多的是经验的传递,而中大班幼儿交流更多的则是流程的分工、注意事项的研讨、失败原因的讨论、成功经验的深化等等。尽管年龄段交流内容的侧重点不同,但是食育课程会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幼儿之间的分享、等待、倾听、观摩都是提高他们社会性的重要过程。
(三)健全幼儿人格的发展
食育不仅能够开阔幼儿的学习视野,引导幼儿学习与食品相关的知识,还能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食育课程对于幼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的发展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就智力因素来说,针对前期准备的不同食材,幼儿可以通过自己的调查、教师的讲解了解食材的名称、营养价值、形态等,丰富对于不同食材的认知;就非智力因素来说,食育课程可以让幼儿懂得食物的来之不易,每一种食材都凝结着农民伯伯辛勤的汗水,帮助幼儿养成节约粮食的饮食习惯。此外,食育课程对于幼儿劳动能力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不同的操作方式如揉、搓、按、压等,都融合了幼儿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和肌肉大动作的发展。一次成功美食的制作无疑能让幼儿体验自主劳动带来的乐趣。就是通过这些隐性细节的帮助,幼儿才能在一次次美食的制作中不断磨炼心境,增强自我认同。
(四)体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包括很多内容:既有行为规范,又有道德礼仪;既有有待人之礼,又有接物、处事之道。食育课程最容易让人们想到的是餐饮文化,中国自古就有饮食文化,不同地区还有不同的特点。但是食育课程不仅仅是饮食文化课程,与同伴之间的交流合作体现的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团结”;在与同伴分享美食的过程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谦让……食育课程也可以和不同的节日节气相结合,也能帮助幼儿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例如,中秋节的月饼、重阳节的重阳糕,这些简单易做的美食不仅可以让幼儿品尝,更可以帮助幼儿了解美食背后的故事,丰富幼儿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下食育课程的要点和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经验的积累和表达的空间
食育课程的开展是面向集体还是小组,需要教师根据主题进行宏观调控,但无论是哪一种方式,幼儿前期经验的积累都是必要的。前期经验的积累包括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这三个问题是平行存在的,否则会导致幼儿经验的缺失。有时教师为了加快进度,急于将课程做好,没有为幼儿提供表达、交流的空间。这就导致了一种局面:教师指导幼儿一步一步地、按部就班地完成食物烹饪。尽管幼儿过程中还是有操作的练习,但是这种情形下的幼儿操作更像是教师行为的复制,缺少了幼儿的童真。
例如,在班本课程《“南”得美味》中,教师引导幼儿制作美食南瓜饼。幼儿在切南瓜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因为幼儿处于小班上学期,手部肌肉的发展还不完善,使用的工具又是儿童刀,操作起来确实存在着困难,只有少部分幼儿能切开。其中有一名幼儿站起身,用身体的力量去“切”南瓜,这就是很好的经验。但是教师为了时间的紧凑,便亲手帮助幼儿切好了南瓜,没有给幼儿提供经验互传和二次尝试的机会。
(二)幼儿情感的体验
食育课程的开展需要激发幼儿内在的兴趣,食育课程的难易程度决定着幼儿的参与程度。这与幼儿的气质类型也是紧密联系的,有的幼儿遇到困难能越挫越勇,但是有的幼儿遇到困难只能通过哭去宣泄内心。因此教师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基于班级幼儿的真实发展水平,既要兼顾能力较强的幼儿,又要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体验成功带来的自信。
例如,在一次包饺子的食育课程中,幼儿需要将面团在手掌心揉、搓,然后再用擀面杖将面团擀成包饺子时需要的圆形面皮。但是如何去判断这个面皮圆不圆呢?如何去判断擀成面皮的大小是否适合包饺子呢?能力较强的幼儿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样品进行大小的比对,发现不合适的地方再用擀面杖进行简单的调整。但是能力较弱的幼儿开始犯难了,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薄弱,认知处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过于笼统的引导反而会导致幼儿更加难以操作。因此教师提供一种中心有着大小不等圆形的“擀面桌”,告诉幼儿只要擀出面皮的大小和最小的圆形差不多就行了。这种直观的“教具”大大减轻幼儿的负担,能力较弱的幼儿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试误”体验成功带来的自信。
(三)师幼交流的方式
在食育课程中,教师要建立科学、合理、平等的沟通桥梁。如何与幼儿展开“高质量”的交流互动,需要教师提前的构思,并且教师需要尊重幼儿学习主体的本位。因此,首先要以开放、引导式的提问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其次,对于幼儿的疑问教师需要耐心回答,并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各种知识,丰富幼儿的认知。
对于“问答法”的使用,教师还需要注意两点:第一,教师的提问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既不能过于简单而没有留下幼儿思考的空间,又不能过难而导致幼儿丧失思考的兴趣;第二,教师的回答也需要留有余地,幼儿园课程的开展不仅是教师方面的职责,同样也离不开家园共育。因此在食育课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可以留到学习区中,让幼儿在日常的游戏中自行探索。同样也可以将问题“带”给家长,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师工作的同时,帮助幼儿解决困难,这也是促进亲子情感的有效方式。
(四)教师对于食育课程的理解
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研究者,对于食育课程首先要有自己的理解。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这三个问题对于小中大班的教师来说都是重要且必要的,而能够回答这三个问题也仅是开展食育课程的前提。在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注重食育课程的开展,食育课程对于幼儿是充满魅力的,但是食育课程绝不是简单地切切东西,或者是将面粉像黏土一样揉、搓。不同的操作带有不同的目的,而目的背后折射出的便是教师的理解和思考。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食育课程的融合策略
(一)食育课程的缘起
在食育课程的开展中有效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幼儿的兴趣,其次是课程的来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底蕴,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用于食育课程的开展,因此教师需要从中汲取对于课程开展有帮助的元素。结合中华传统文化,食育课程的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1.节气知识
二十四节气是农耕文明的产物,蕴含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随着历史的推进,节气已经变成指导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帮助人们了解何时播种、何时收获等农事活动的知识。如今的幼儿园也越来越注重节气知识的教学,而节气也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不同的季节里包含着不同的节气,不同的节气又有着相应的文化背景、三候、注意事项,等等。其中不同节气对于“吃什么”也有不同的研究。例如,立春时节有着吃春卷的习俗,也称为咬春。春乃四季之初、一年之始,此时万物复苏,百姓都希望新的一年能有一个好的收成,久而久之便有了立春吃春卷的习俗。食育课程便可围绕立春的文化背景,介绍吃春卷的习俗。春卷幼儿都吃过,并且有的家庭吃春卷是不分季节或节日的,这也模糊了幼儿经验的认知。因此需要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帮助幼儿懂得为什么吃春卷、吃春卷有什么营养价值、春卷怎么做、做春卷需要哪些食材,等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过程便是帮助幼儿重新构建认知经验的过程。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节气知识都适用于食育课程,有的节气吃的食物种类繁多,还有的节气吃的食物都是相同的。因此教师需要提前考虑开展食育课程的目的及意义,有针对性地利用节气知识开展食育教学。
2.节日知识
除了节气,不同的节日也有着历史底蕴。但是教师首先需要区分节日和传统节日的区别,不然会模糊幼儿对于节日的认识。部分传统节日也可以和食育课程相联系。
例如,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的美食代表便是月饼。一方面随着节日的推进(节前酝酿——节中——节后回味),食物传递的文化与情感价值逐步加深。在中秋节的系列活动中,孩子们通过打月饼、吃月饼、送月饼的全过程体验,逐步感知节日所传递的团圆与共享的美好情感。前期经验的积累也是不能少的,包括中秋节的来历、习俗等。食育课程的开展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前期的铺垫,为后期的进行做好准备。
(二)食育课程的开展
食育课程作为幼儿园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一种“尊崇天地自然之道(基本原则),传承祖先优秀的饮食文化(基本途径),保持生态环境永续(责任),增进人类身心康乐(终极目的)”的基础教育。优化中华优秀文化与食育课程的融合,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设文化氛围,营造文化气氛
环境是隐性的教育手段,可以结合环境的创设,拓宽食育课程开展的范围,这就需要班级教师巧用班级的学习区。在学习区可以投放与食育课程相联系的操作材料、绘本、音频,帮助幼儿做到多方位的延伸学习。
例如,食育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做包子,做包子是有难度的,尤其是捏上面的褶,就需要幼儿不断练习。但是仅仅通过食育区的实践,不能很好地训练幼儿的操作,甚至会出现浪费食材的现象。因此有效的方式是延伸至美工区,通过黏土训练幼儿捏褶子,这种方式也不会出现食材的浪费。此外,读写区可以投放包子相关的绘本、音频,帮助幼儿了解关于包子的不同故事,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
2.利用周边资源,体验多维文化
利用不同的资源开展食育课程,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中华传统文化能够延续到食育课程中的部分不仅仅是饮食文化,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文化入校园活动,也同样可以带来不同的文化体验。
例如,扬州早茶作为悠久的饮食文化,不仅仅是由丰富的早茶种类构成的,还包括生活习惯:扬州人自古喜欢一边听戏曲、评话一边吃早茶,二者的结合才构成了真正的饮食文化。而扬州评话、小调作为扬州的“非遗”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非物质”体现。在食育课程开展的过程中请“非遗”传人来一段地道的扬州评话,着实能给孩子不一样的精神熏陶。
3.引导家园共育,架构文化桥梁
食育课程是一种生活活动,它既需要进行精心设计和组织,也需要家长的共同参与。幼儿园可以通过开设食育讲堂来向家长普及食育知识,提升家长对食育的认知水平。幼儿园在面向家长的食育普及活动中,不仅要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饮食和教养理念,同时也要帮助他们更进一步地理解饮食的文化内涵,并引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将其全方位运用到幼儿的生活教育中。
综上所述,幼儿园食育课程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对幼儿一生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是多维度的。教师应该把握好食育课程内容与幼儿发展需要之间的内在关联,推动食育课程不断走向深层次和高质量,帮助幼儿体验中华传统文化,做中华传统文化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徐心怡《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食育课程的价值与建设分析》,《求知导刊》2023年第17期。
[2] 罗屹《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幼儿园食育课程的策略》,《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23年第5期。
[3] 王颖嫣《幼儿园食育课程的价值与构建》,《学前教育研究》202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