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策略探究
2024-07-05王菲菲
摘?要:教师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教学当中,不仅能丰富初中英语教学内容,还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真正将新《课标》的要求落到实处。本文分析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意义,并针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教学中受到的阻碍,提出应对原则与策略,以期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英语优秀传统文化融合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4.05.023
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英语教学的融合,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学生更容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成长为符合社会建设要求的综合型人才。初中英语教师要正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积极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融合策略,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开阔学生的眼界,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一、优秀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融合的意义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初中英语教师不仅承担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的义务,还肩负传播人文思想的职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是初中英语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初中英语教师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圣贤道理、应用故事与英语阅读教学相结合,向学生传播积极向上的思想,推动学生对世界形成正确的认知,并有效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帮助学生找到努力的方向。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只向学生按部就班地讲解英语教材内容,则很难维护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英语教学相融合,不仅能增强学生弘扬优秀文化的意识,还能丰富教师的授课内容。在更加新颖、有趣的学习内容带动下,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可以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学习当中。
3.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融入可以为学生提供对比学习的机会,学生更容易发现中外文化的不同。优秀传统文化还能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增强学生的文化传播意识。教师引导学生用英语表达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增强打下坚实基础。
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教学中受到的阻碍
1.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有待提升
作为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相融合的实施主体,英语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与传统文化素养是否突出对最终的融合教学质量有直接影响。而当前部分初中英语教师虽然有高水平的英语知识教学能力,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甚少,缺乏深入挖掘教材中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能力,很难将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充分展现在学生面前,降低了融合教学质量。为此学校要为初中英语教师提供系统的传统文化学习课程,不断提高初中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
2.传统文化与初中英语教学的融合形式单一
现阶段部分初中英语教师仍未抛弃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虽然将传统文化内容引入了英语教学当中,但形式单一、讲解枯燥,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兴趣的助力,学生很难取得理想的学习成绩。初中英语教师除了要储备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外,还要积极学习先进、科学的融合教学方法,为学生组织多样化融合学习活动,才能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3.没有将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在作业设计当中
作业在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教师若忽视作业的关键价值,没有将优秀传统文化与作业设计相结合,很难提高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重视程度。与此同时,优秀传统文化在丰富英语作业内容、创新英语作业形式方面发挥的作用突出。初中英语教师必须为学生设计更多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作业,才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融合学习质量。
4.缺乏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当前部分初中英语教师的评价观念落后,仍然以学生最终取得的英语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指标,很难满足新《课标》的要求,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质量。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英语教学相结合的顺利推进,需要教师科学设计教学评价体系,将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情况纳入评价范围内,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原则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前提与基础。要想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英语知识的掌握质量,教师必须转变落后的教学观念,在融合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相比之前的“一言堂”,教师在融合教学过程中要多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通过优化师生互动效果和组织多样化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并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2.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
进入信息化时代,传统的教学形式已难以满足融合教学的实施需要。教师要与时俱进,结合实际情况将信息技术引入融合教学当中,带给学生更加新颖的学习体验。与此同时,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大多过于抽象,只凭教师的口头讲解很难让学生领悟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加生动、形象,更利于优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效果。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教师能够为学生补充更多优质的传统文化学习资源,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开展学习。
3.注重反思与优化
传统文化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结合属于教学创新的一种形式。教师要定期借助调查问卷、与学生谈话交流等方式把握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相融合的实施效果,在此基础上做好教学反思工作,调整与优化融合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加理想的学习体验。
四、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策略
1.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教师要深入挖掘英语教材中的语言材料,找准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点,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对比学习,用更为新颖、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例如,学习《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时,教师可以用图片、视频向学生展示本单元出现的中国传统神话故事,如后羿射日、女娲补天、愚公移山、孙悟空大闹天宫等,直观、形象地带领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通过一系列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掌握了阅读文章的整体脉络,并询问学生:“How do you like The Monkey King?”多数学生敬佩孙悟空“help the weak”和“never give up”的精神品质。教师进而可鼓励学生以孙悟空的精神品质为指引,在生活中热心帮助他人,并努力学习,永不放弃。教师还可让学生根据阅读框架复述整篇文章,发展学生运用英语讲好中国传统故事的能力。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故事,鼓励学生学习故事主人公的精神品质,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树立有积极作用。学习《Hansel and Gretel》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比较中国传统故事与西方童话故事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增强学生跨文化意识。再如,学习《When was it invented?》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为学生播放有关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以及茶文化的相关知识,在丰富学生知识体系的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为了增强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教师可以为学生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向“外国友人”介绍四大发明和茶文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初中英语教材中包含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教师要做好备课,提炼更多优秀文化元素,并选择合适的方式将这些元素呈现在学生面前,提高学生的知识吸收效率。与此同时,教师要与时俱进地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水平,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多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度。
2.丰富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融入形式
丰富的融合教学形式可以提升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和英语知识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设计英语课堂活动时要注重从多角度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才能推动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当中。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在不同情景中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既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能深化学生对自己文化传承者角色的认识。例如,学习《Id like some noodles》时,教师设计的口语交际任务为让学生用英语介绍我国某地的一道美食。学生可以选择云南过桥米线、兰州牛肉面等不同美食,并要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到商家实地调研等方式收集有关特定美食的信息,为保证口语表达内容的完整性、科学性打好基础。这种形式的口语训练为学生创造了文化体验空间,既能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又能进一步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体系。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国学经典中英对照版本的阅读活动。阅读《千字文》《论语》等中英对照版的国学经典既能让学生积累大量的英文词汇,掌握一定的中英互译技巧,又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可以在信息化平台上为学生推送大量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如寓言故事、经典书籍、古诗词和谚语等:“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早起的鸟儿有虫吃;Prides goes before,and shame comes after——骄傲使人落后……”简短的语言阐明了深刻的道理,对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学会正确的为人处世方式有积极意义。同时,教师要定期在班级范围内召开优秀文化分享活动,让学生用英语分享自己喜欢的传统文化内容并说明理由,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氛围。
3.将优秀传统文化与英语作业设计相融合
当前多数学生不重视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这与教师将传统文化内容与作业、考试相分离不无关系。为了转变这一现状,教师要制定明确的传统文化教学计划,包括口语、笔试、交际三方面,真正将优秀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的融合落到实处。与此同时,学生对作业及考试中涉及的内容更有学习兴趣。教师更要将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落实到日常的作业设计当中,让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学生的良好习惯。此外,“双减”政策的出台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作业设计理念,降低重复抄写类作业的占比,关注学生的多样化作业需求,为学生的个性、特长提供展示机会。例如,教师以“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为作业设计主题,让学生以英语手抄报的形式将中华文化的魅力展现出来。剪纸艺术、皮影戏、陶艺、孔明灯等都是学生的创作内容。一张张精心布局、色彩鲜艳而又构思缜密的古典文化手抄报是学生创新思维的体现,也在激发学生传统文化学习兴趣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此外,教师还可为学生布置与中华传统节日相关的英语作业,如让学生让英语介绍“Mid-Autumn Festival” 。学生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将自己的介绍内容以视频的方式传送给教师,方便教师实时查阅、给出建议和在课堂上展示。最后,教师要适当加大传统文化知识在日常习题中的占比。如将古诗词、谚语等英文翻译放在阅读理解题目当中,在写作中融入中国传统节日内容等,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重要性认识。
4.优化教学评价设计
新《课标》要求教师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的要求,及时转变以往陈旧的评价观念。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是学生的学习动力,为了提高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教师要将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中的具体表现纳入评价范围内。首先,教师要丰富评价的内容。
一是课堂评价。学生在课前分享、课本剧表演、小组合作探究及师生互动中的表现都可成为教师的评价对象。例如,学习《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的阅读内容时,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喜欢的传统文化故事表演出来。从创编英文台词到准备表演道具,学生都需要在合作中完成。学生在此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活动参与积极性、合作能力、创新意识等都要在评价量表中有所体现。二是作业评价。教师要注重为学生设计多样化作业形式,如基础性作业、拓展性作业、手抄报、思维导图、书写作业等。教师要结合不同作业的特点将传统文化内容融入进去,以分数或等级评价学生的传统文化作业完成情况。其次,教师要扩充评价的主体。除了教师评价学生外,教师还要给予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的机会,以此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全面性。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传统文化手抄报展示在教学白板上,让学生使用信息化教学平台上的投票功能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或者为小组成员的作品打分。这种新颖的评价方式突出了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也能培养学生善于反思和积极学习他人优点的良好品质。再次,教师要多使用积极正向的语言评价学生。学生之间的英语学习基础各不相同,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也不一样。教师不能用相同的评价指标评价学生,以避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也要多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不能讽刺、挖苦学生,要注重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最后,教师要合理利用评价的结果,及时对在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融合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奖励,将优秀学生的榜样与带动作用展现出来,为其他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
总之,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遵循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和注重反思与优化等原则。为了提高融合教学质量,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丰富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融入形式,将优秀传统文化与英语作业设计相融合,以及优化教学评价设计。
参考文献:
[1] 杨秋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究》,《中学生英语》2023年第36期。
[2] 陈云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新课程研究》2023年第21期。
[3] 徐亚楠《初中英语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策略研究》,《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6期。
(王菲菲,1987年生,女,汉族,山东阳信人,大学本科,从事初中英语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