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背景下《车辆工程》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2024-07-05白金花

时代汽车 2024年12期
关键词:车辆工程教学探索课程思政

摘 要:通过分析《车辆工程》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存在教学目标不完善、教学内容融入思政较少、教学方式单一、考核方式片面等问题。围绕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学生的学情及课程特点,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挖掘思政元素,开发思政资源。通过对典型结构认知及工作原理分析,使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自主扩展知识面,开阔视野。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和劳动精神,厚值爱国情怀,使课程思政有力度。最大限度的发挥师生共同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车辆工程》 课程思政 教学探索

1 引言

对于我院机械类专业的学生而言,思政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政课程进行,与人文社科专业相比,机械专业侧重于工程技术教学。然而,在社会多元价值交织、渗透的复杂背景下,单纯或过度依赖思想政治课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引导的局限性已日益凸显,亟须发挥多学科优势,使得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内化正确的思想观念[1]。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专业课的知识架构,充分对学生进行主人翁意识教育,树立民族自豪感,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2]。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专业课程育人的目的。

2 课程分析

《车辆工程》课程由我院专职和兼职老师共同讲授,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目前该课程教授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1)教学目标不完善。《车辆工程》是我院车辆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核心课程,这门课程是本专业学生最先接触的铁道车辆方面的专业课,也是学习其它相关专业课的基础。但是该课程教学目标较专注于学生知识目标的实现,而忽略了学生专业能力及素质的培养。

(2)教学内容对思政融入较少。课程主要讲授铁道车辆的类型、构造、作用、原理及轨道车辆总体设计等内容。而对于学生能力、素养的培养体现的较少。

(3)教学方式单一。课程教授以教师讲授为主,而《车辆工程》内容盖客车及货车两方面的内容,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多且相似性较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有些混乱感,导致学习过程中学生容易混淆、难以记忆,并且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

(4)教学考核不全面。采用期末考试成绩加平时成绩的考核方式,对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这种考核方式对于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价,没有实现较为全面的体现。

3 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车辆工程》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以“三全育人”理念,即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以下简称“三全育人”)为导向为指引,以工匠精神和劳动精神为主线,结合具体知识和技能点,深挖课程内容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挖掘到的思政元素进教案、进课件、进教学过程。主要采取的做法是遵循认知规律,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状况,结合专业课程相关知识内容,挖掘提炼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教学设计,并将其贯穿于课程教学之中。同时,结合专业发展、行业领域、优秀校友等典型案例,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正确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有效地传递给学生[3]。例如,讲授到线路相关知识点时,引入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张鲁新教授及其工作团队为克服线路建造过程中遇到的冻土问题,他们不畏艰难险阻、亲身在雪域荒原实地考察试验。最终提出了通过架设高架桥、埋通风管、高路堤及埋热棒等举措来应对冻土问题。通过该案例的引入,使得学生从中能深刻体会到吃苦耐劳、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重要性。

通过思政元素的融入,使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协同发展,引导学生对专业的学习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激发其内在学习动力,培养其专业认同感。当然,随着学科技术的不断发展,思政案例也会不断进行更新完善,实现与时俱进。比如,2023年7月30日受京津冀地区持续强降雨影响,从乌海西开往北京丰台的K396次列车被紧急扣停在落坡岭站,包括赵阳在内的32名“三乘”人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作出了感人至深的践行。

为此,关于本院《车辆工程》课程的思政教学探索主要从课程培养目标、课程教授内容、课程教授方式和课程考核方式四个方面进行。

3.1 课程培养目标——力求全面

3.1.1 课程建设总体目标

通过学习铁道车辆的结构、原理及检修等内容,使得学生能够熟悉铁道车辆基本结构,能对铁道车辆进行日常应用维护和检修。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合格的车辆工程专业人员应有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工作品质。

3.1.2 课程建设分层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铁道车辆的作用、各组成部分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掌握铁道车辆运行性能评价方法;掌握车辆总体设计。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团队合作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沟通能力和执行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利用信息化的平台获取资讯的能力。

(3)思政目标——增强责任、担当及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增强我国自主品牌荣誉感,树立专业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厚植爱国情怀。

课程思政教育培养目标面向学生未来发展所需,从注重知识的培养,提升到对“知识+能力+品格”全方面素质的培养,从而更加全面地构建起新的人才素质结构[4]。在“三全育人”理念指引下,提升教师团队的职业素养,优化课程思政目标,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有机融合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元素,实现知识教育、能力教育、思政教育贯穿《车辆工程》课程的教学全过程中。

3.2 课程教授内容——融入思政

思政内容的融入,主要从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过程两方面融入,具体如下:

3.2.1 课程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融合

如表1所示。

3.2.2 课程思政元素与整个教学过程融合

①思政融入课堂教学

课程思政元素不但要体现在教学实施方案中,而且要内化于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对整个车辆结构及原理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工匠精神和劳动精神,并且在学习及实践中显现出应有的学习、工作精神。

②思政融入学生学习

对课程思政教育融入应延伸至课堂外,例如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自主学习车体材料的应用及发展状况,让学生自主体会。课后开展作业、答疑等教学活动环节,使得思政元素更好的融入教学全过程。

3.3 课程教授方式——启发引导

授课过程中,采用黑板+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启发胜于强灌,使学生更直观了解车辆各部件的结构,便于学生知识思维的建立,便于整理归纳,提高了教师教、学生学的效率。多样性教学方式代替单一的教师讲授,以学生为中心,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潜能和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最终让学生对课堂的学习内容充满兴趣,真正实现教与学的有机融合,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5]。一旦学生对教授内容有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那么对于本门课程的学习,就可以不局限于教师所讲授、提供的内容,学生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自学课程相关的文献资料、数字化资源,这对于学生知识获取能力的培养是一种很好地锻炼方式。

另外,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增加一些知识框架,使得学生们在知识框架的引领下,加深对于易混淆的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或在此基础上继续补充、完善,从而构建出更易于个人理解的知识架构。该知识框架部分由教师提供,部分由学生总结提炼,并互相交流学习。

3.4 课程考核方式——动态考核

采用动态的考核评价过程,即把考核、评价过程嵌入到每一个教学环节过程之中,形成动态全过程评价、考核制度,而不是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考核模式。同时,在课程考核形式中融入一定量思政内容,主要考查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是否将课程标准所涉及的相关能力及道德素质得到了有效提升。具体做法可以通过师生交流谈话、课程心得体会、课程相关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并结合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等共同确定最终成绩[6]。教与学是师生共同学习、成长的一个过程,为此针对教师也有相应的评价,主要包括两点:

①授课过程中是否将工匠精神和劳动精神与专业知识进行了有机融合。

②课后是否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并根据反思结果在下次授课中进行相应调整。

针对学生的评价总结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①自评互评。学生对于专业知识学习的期望及想要达到的目标,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相互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教师及时调整后期授课方案。

②教师评价。教师根据授课过程对学生知识、能力、素养方面的掌握情况,及时对学生进行考核记录。

4 总结

通过对《车辆工程》课程教授内容所涉及的相关思政元素进行挖掘,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教学过程,将思政教育更好地内化于教学过程,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实现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从而使得课程的教学功能真正意义上实现由传递知识转变为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的方法、体验学习的过程,并从中获得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结合车辆工程专业的岗位职业标准,结合学情分析,将工匠精神和劳动精神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师生能够“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车辆工程》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基金项目:兰州博文科技学院2022年教育教学质量提高项目——“三全育人”背景下《车辆工程》课程思政教学探索(项目编号:2022BWJX020)。

参考文献:

[1]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578(01):43-46.

[2]金学波,孔建磊,白玉廷.“以点带面”式新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以“新生工程体验”课程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3,1417(03):60-62.

[3]谢素超,井坤坤,汪浩.高校车辆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模式探究——以《机车车辆工程》课为例[J].高教学刊,2021,167(09):44-49.

[4]姜晓坤,朱泓,李志义.新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8,34(02):17-24+103.

[5]白金花.以学生为中心的“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探索[J].中国设备工程,2023,521(07):230-232.

[6]熊锋,刘赟,邹喜红,等.“大思政”背景下《汽车工程概论》教学改革与实践[J].时代汽车,2021,351(03):41-42.

猜你喜欢

车辆工程教学探索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车辆工程专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实验室开放探讨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车辆工程专业企业培养方案研究
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下的民族高校逻辑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数学课堂中德育溶合的探索
试析网络教学平台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的教学探索
本科生导师制在应用型高校车辆工程专业初探
独立院校车辆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改革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