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现代与传统相遇: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

2024-07-05孙珊

关键词:数学知识传统数学

孙珊

摘?要: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是中国人共同拥有的宝贵遗产与精神财富,值得我们骄傲与自豪,同时,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与使命。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丰富数学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既有利于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基于此,本文研究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渗透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几点有效策略,希望能为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素养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4.05.016

优秀传统文化进数学课堂是数学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之举,也是数学教学的现实之需。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努力尝试并设计有效的渗透策略。数学学科中蕴含着很多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需要教师去挖掘、去探索,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有效的方式,将其渗透于数学课堂教学中,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数学知识之余了解传统文化、理解传统文化、感悟传统文化、应用传统文化与领会传统文化,产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这一举动,既是塑造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又是激发学生爱国主义与民族自豪感的重要途径。小学数学课堂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必要且可行。

一、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数学是教育教学的重点课程。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学学科的联系和融合,既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史,开阔数学知识视野,又有利于学生汲取文化力量,形成人文素养,对他们自身的成长发展有很大助益。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形象思维为主,数学知识内容的抽象性与复杂性特点,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难度,时间一长,他们也会对数学学科产生抗拒情绪,更会影响数学教学效率与整体质量。通过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能够引入更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充盈小学数学课堂;另一方面,能提升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人文性。学生们在学习数学之余,能够感受到历史文化的伟大,提升民族自豪感,有利于提高对学习的积极性。

2.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历史的长河中,我国在数学方面取得的成就更是不胜枚举,不仅在国外引起了文化热潮,对现代数学发展也起到了推进作用。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数学课堂结合,能进一步让学生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顺势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坚定其文化自信,使小学生自觉承担起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传播与发展、创新的重任。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并学会应用并不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更为关键的是,在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目标的培育下,小学数学教学还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等。基于此,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挖掘数学知识中隐含的育人元素,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底蕴,促进其全面发展。

4.有利于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传统文化中包含很多与数学相关的内容,因此,二者的融合,不仅是数学教学发展的重要一环,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同时还能提升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而且,小学数学课堂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极大丰富了数学教学内容,有利于缓解教师的教学压力与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新颖性、趣味性,为学生的学习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也有利于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前进与发展。

二、在小学数学课堂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

1.挖掘教学内容,了解传统文化

将传统文化渗透在数学课堂,要求教师必须要利用现有的数学教学内容,挖掘其中隐含的文化元素,进而借机渗透,让学生用自己固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发散数学思维,受到文化的感染,自觉接受文化熏陶,全方位认识和解读传统文化。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还有很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这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提供了素材和方向。

例如,在《浏览北京——万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中,教师可结合“算盘”这一中国独有的运算工具开展教学,帮助学生认识数、了解数。教师也可以介绍算盘为契机,为学生演示数的发展过程,用物品计数、结绳计数等逐渐演变到用算盘算数、计算器算数等。这样一来,教师为学生介绍了算盘的各部分名称,算珠大小及其代表的意义,让学生在认数的过程中写数、读数、计数,逐步掌握算盘的用法,并“穿越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另外,在《校园艺术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教学中,教师可顺势引入历史故事“孔融让梨”,一方面,契合了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帮助他们加深对分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形成尊老爱幼的良好品质。

再如,在《图案美——对称、平移与旋转》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可以将年画、剪纸的元素引入到数学课堂。通过呈现不同的剪纸、年画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图片有何特点,借此导入本节知识教学。这样的教学形式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快速进入课堂,还能促使他们在丰富的教学资源面前主动表达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剪纸是通过旋转一个图形得到的”,还有的同学说“剪纸里面有平移的数学知识”。通过挖掘教学内容,渗透传统文化,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认识,还能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2.利用数学史料,理解传统文化

在当前的数学教育背景下,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解题方法十分关键,这些方法既可以是他们在做题过程中获得的、总结的,也可以学习历史上的。学生在对数学概念、数学公式和定理的理解和应用时,不免会出现各种疑惑和问题,恰巧这与古人在思考和验证时出现的思维矛盾有相似之处。当同样陷入思维怪圈时,学生也会产生与古人同样的想法,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深刻。基于此,通过挖掘知识背后的数学史料,将其与数学教学内容充分结合起来,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还能丰富数学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更多与数学知识发展相关的内容,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动手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抓住时机向他们介绍:我国两千多年前的古书《九章算术》“方田章”中就记录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即“方自乘,以高乘之即积尺”。或者,在“圆的周长”知识点教学中,通过探究分析与总结,学生们能够发现“圆的周长并不是直径的三倍”,此时,教师引出圆周率,并借此机会让学生认识我国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圆周率的值计算到第七位小数的人,而这一成就领先国外数学家一千多年。借助这一数学史料的引入,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让他们从小树立努力学习,为国家繁荣富强发奋读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很多数学知识、定理和概念的产生发展与成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环境下,都有很多对数学痴迷的人为数学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学生们在探究数学知识、感悟历史的过程中,难免会与数学家遇到相似的问题与矛盾,而此时,探索科学的自豪感也会油然而生。通过运用引入数学史料,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增强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体验,又能调动他们对数学知识进一步探学习和探究的欲望。

3.追本溯源,感悟传统文化

数学学科既有悠久的历史,又有极其辉煌的成就。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联系数学历史、相关数学家,带领学生共同挖掘知识点,深层感悟数学知识的智慧与重要价值,有利于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探究的兴趣,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在《完美图形——圆》的教学中,教师可在课前先搜集与这一教学内容相关的名人故事,然后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 “大家都说圆周是直径的三倍,但是祖冲之思前想后,觉得哪里不对劲。于是,第二天一大早,拿着绳子在村头量过往车辆的车轮验证。然后,又将绳子折成三段相同的距离,再量车轮直径,发现车轮的周长与直径间的关系并不像大家说的那样——车轮圆周长度不是直径的三倍。”借助名人故事,让学生发表看法:“同学们,你们在听完这个故事后有何感想?”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祖冲之实事求是”,还有的学生说“祖冲之敢于向传统挑战”,也有学生说,“我们应该向祖冲之学习,学习他敢于质疑和主动探究的精神”。教师通过引入相关的历史故事,渗透传统文化,既能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又能让学生了解到古代数学家在学习数学、研究数学与验证数学过程中体现的良好精神品质,鼓励学生向他们学习。追溯数学知识的历史不难发现,大部分数学内容都有与之相关的研究者,所以,教师不仅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带领学生认识更多数学家,还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下搜集不同的数学家故事,了解不同的数学历史,让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感受古人对数学的热爱与执着。如此,学生不仅能够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也能在今后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继承更多先辈的优秀品质。

4.创设文化情境,应用传统文化

根据数学课堂教学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学习诉求,教师在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时也要适时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文化情境,让他们在文化情境的参与中理解文化、传承文化,受到教育,感受数学知识与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这能在某种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调动他们对数学知识中蕴含的文化内容学习与挖掘的动力与热情。

例如,在《生活中的多边形——多边形的面积》的教学中,教师可带领学生一同了解魏晋时期著名数学家刘徽,看他是如何计算多边形面积的,以及在他整理成书的过程发生了哪些趣事,帮助学生了解从古至今对于多边形面积的研究经历了哪些阶段。此外,就这一教学内容,教师还可以创设相应的文化情境,如“我来讲故事”,让学生在课前搜集并整理有关多边形面积计算和研究的相关历史故事、取得的成就,在课堂上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分享交流、共同探讨。这一过程,也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感受古代人民的智慧,借此渗透传统文化在现当代教育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中更多与数学相关的优质内容,学习理解,加以传承。

另外,在《富饶的大海——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古时候在计算方面广为流传的顺口溜,帮助学生理解,还可以演示春秋战国时期的“九九乘法歌诀”,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创设文化情境,让学生同古人一起开动脑筋,学习数学,增强学习效果,切实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

5.了解传统生活观念,领会传统文化

现阶段,伴随互联网的发展,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广泛普及,极大占据并主导了小学生的生活。与此同时,不良的生活习惯与理念也侵蚀孩子的思想与心灵,导致很多学生熬夜玩手机、网络游戏。面对这种现象,教师也可以通过讲解数学习题,渗透古人的生活观念,进而渗透传统文化中积极健康的生活观、价值观,熏陶感染学生,并指导他们正确学习、健康生活。

例如数学练习题:“已知一周岁的儿童睡眠时间占全天的5/8,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是一周岁儿童的3/5。小学生的睡眠时间是几小时?”通过剖析这一练习题,教师可把握教育时机,为学生讲解古人的生活习惯。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顺应自然规律,同天地为一体。但是,作为现代人,我们无法做到与他们一样天黑便睡觉休息,但是我们可以坚持早睡早起的理念,这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与成长发展、智力发育等都有很深远的影响。

另外,在《人体的奥秘——比》的教学中,这一内容与审美联系密切。比如,教师可以抛出问题:“同学们,人的下半身与身高比值为0.618:1时,人体比例最协调,所以人并不是越高越完美,只有最接近黄金比的身高才是最美的。”借这一教学活动为学生传达健康的生活理念:适度的才是最美的。传统文化中强调过犹不及,这是古人做人做事遵循的理念。

再如,在《完美的图形——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大方无隅”的古代智慧。老子在《道德经》中提道“大方无隅”,意思是说,我们不能固执地认为方就是方,圆就是圆;当一个方形在无限扩大时,极有可能变成圆。老子意在告诫人们,做人不能太过执着,要大方一点,学会灵活变通。这对于学生认识圆、了解圆都有很好的帮助,同时也对学生的生活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总之,优秀传统文化进小学数学课堂值得我们广泛研究和讨论。教材中还有很多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需要教师细心探索,努力挖掘,既要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学教学的契合点,又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教师必须要结合学情与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渗透与熏陶。让我们做一个有心人,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进学生心中。

参考文献:

[1] 张香《探究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天津教育》2023年第7期。

[2] 李涛《小学数学课堂中传统文化渗透的策略探析》,《读天下:综合》2019年第10期。

[3] 余薇薇《小学数学课堂中传统文化渗透的策略探析》,《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年第7期。

[4] 王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策略》,《数学大世界》2020年第10期。

[5] 孙晶《试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新一代》2018年第8期。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传统数学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