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姥爷有个百草园(连载)

2024-07-04张之路

课外生活·趣知识 2024年5期
关键词:药草孙思邈郎中

今天,姥爷又给家梅和家木讲起了关于华佗的故事。

有一天,名医华佗和两个徒弟一起来到一家饭馆吃饭。那天恰巧是重阳节,华佗看见大厅里,一群年轻人正在比赛吃螃蟹。

一只只大螃蟹膏肥黄又多,他们越吃越香。吃空的蟹壳竟在桌上堆成了一座小塔,螃蟹的腿被摆成小塔的栏杆……

华佗看到这群年轻人疯了似的比赛吃螃蟹,便好心地劝说道:“螃蟹性寒,不可多吃。年轻人,你们比赛吃螃蟹可没有好处。”

这群年轻人很不高兴地说:“我们吃的是自己花钱买的东西,关你什么事!”

华佗说:“螃蟹吃多了准会闹肚子,这可是有性命危险的啊!”

这些醉醺醺的年轻人根本不听劝告,继续大吃大喝。有的还嘲笑华佗:“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螃蟹是美味,谁听说过吃死人的?咱们放开肚子吃咱们的,别管他!”

华佗看他们闹得实在不像话,就对饭馆老板说:“不能再卖给他们啦,这样下去会闹出人命的。”

饭馆老板正打算从这群年轻人身上赚钱,哪里肯听华佗的话。他把脸一板,说:“就是出了事也跟你没关系呀。先生少管闲事,别搅了我的生意!”

华佗叹息一声,只好坐下吃自己的饭。

后来,这群年轻人突然大喊肚子疼,有的疼得直冒汗,有的翻倒在桌下打滚。饭馆老板吓呆了,急忙问:“你们是怎么啦?”

“我们的肚子疼得受不了了,快帮我们请个郎中吧!”

“这大晚上的,让我上哪儿请郎中?”

“求求老板,郎中再不来,我们的命就难保啦!”大家哀求道。

这时,华佗走过来说:“我就是郎中。”

“啊——”这群人大惊失色,这不是那位不让他们多吃螃蟹的老头儿吗?他们也顾不上什么面子了,一个个捧着肚皮,哀求道:“先生,请您给我们治治吧!”

“刚才不是说不让我管吗?”华佗说。

“大人不记小人过。求先生发发善心,救救我们。您要多少钱都好说。”

“我不要钱。我只要你们答应我一件事!今后,你们得听从老人的劝告,再不准胡闹!”

“一定,一定。您快救命吧!”

华佗让他们等着,自己带着徒弟点着灯到了饭馆后面的山坡上,采了些紫草的茎叶回来,煎汤给这群年轻人喝。一会儿的工夫,他们的肚子都不痛了。

见此状,华佗很高兴,但是他心里并没有底,因为他是第一次用这种紫草给人治病。华佗问:“喝了这药,你们觉得怎么样?”

“舒服多了。”大家一起回答,“您给我们喝的是什么药啊?”

华佗心想:这种药草还没名字,病人吃了它会感到舒服,又是紫色的,今后就叫它“紫舒”

吧!后来人们又把它叫作“紫苏”。

华佗又对饭馆老板说:“好险啊,你以后千万不能光顾赚钱,不管人家性命啊!”老板连连点头。

华佗离开饭馆,徒弟问道:“这紫草叶子能解蟹毒,是哪本书上记载的?”

华佗告诉徒弟书上并没有记载,这是他从动物那儿学来的。原来,有一年夏天,华佗在江南的一条大河边上采药,他看见一只水獭逮住了一条大鱼。华佗饶有兴趣地看着,水獭用了很长时间才把鱼吃完,可肚皮撑得像鼓一样。它一会儿在水里游,一会儿上岸,一会儿躺下不动,一会儿来回翻腾。看来,这水獭难受极了。

可是后来,华佗看见它爬到岸边一片紫草旁,吃了些草叶,又躺下,再过了一会儿竟然没事了。华佗心想,鱼类属凉性,紫草属温性,紫草准可以解鱼毒。

从此,他便记在了心上。

后来他又发现这种药草还具有解表散寒的功能,可以益脾、利肺、理气、宽中、止咳、化痰,能治很多病。

等姥爷说完,家木感叹着:“那几个年轻人幸好遇到了华佗,不然命就没了。”

家梅说:“我要是华佗,就让他们多疼一会儿,这样他们才能长记性。”

姥爷说:“话可不能这么说,虽然那几个年轻人言行无礼,但医者仁心,怎能见死不救呢?”

家梅笑着说:“我开玩笑的嘛!”

这天,姥爷给家木和家梅讲了两则关于皇帝看病的故事,其中一则是关于唐太宗的。

有一次,唐太宗患病,太医们束手无策。于是,太宗传旨召孙思邈进宫。孙思邈为唐太宗诊过脉,开了药方。一剂药下去,不见起色,又服一剂,仍不见效。孙思邈想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于是出门走走。走了半天,来到一座山下,向山民讨口水喝。这户山民只有姐妹俩,以卖药材为生。

姐姐用黄色花为他冲了一碗金花茶,妹妹用白色花为他冲了一碗银花茶。孙思邈每样茶都喝一口,觉得味甘清淡、止渴清热,就说:“这两种花都可以入药。”姐妹二人听罢,笑了起来。

姐姐解释说:“这两种花是一种花,刚开时是白色,盛开后变黄,它叫金银花。”

他采了些新鲜的金银花带回宫,熬了汤,一剂就把唐太宗的病治好了。后来,孙思邈拜那两姐妹为师,跟她们学习采药、制药,了解各种药草的药性。

姥爷讲的另一则故事是关于乾隆皇帝的。

传说乾隆皇帝曾三下江南,微服私访。一路上,他昼行夜宿,鞍马劳顿,对人间疾苦颇为知晓。

这一天,他来到了镇江。在一家客店投宿后,乾隆辗转难眠,感到身上奇痒难熬,他便披衣起床,去了一家药草铺。

一个中年人持烛为乾隆开了门。

“恕小生深夜打扰,求先生配点药草。”年轻儒雅的乾隆像个富家公子一样上前行礼。

“客官请坐,反正我还没有就寝。”主人道。

乾隆看到这位郎中深夜还在抄写药书,知道他是个勤奋之人。主人为乾隆沏上茶,两人便攀谈起来。无奈乾隆身上各处时有奇痒,忍不住要去抓挠,又怕失礼,于是将自己的病症告诉了眼前的郎中。这郎中十分认真地检查后,告诉乾隆:“你患的是疥癣,民间又叫疥癞疮,是皮肤病中的一种顽疾,能治,但需遵医嘱,用药后不能用手直接抓挠,且此药草千万不能入口,因为它有剧毒。”

“先生能告诉我此药草的名字吗?”乾隆好奇地问。

“叫‘断肠草’。相传当年神农尝百草,遇到了一种叶片相对而生的藤子,开着淡黄色小花。他摘了几片嫩叶放到口中品尝,刚嚼碎咽下,就毒性大发,还没来得及吃解毒药,神农的肠子就已断成一小段、一小段的了。这种令神农断肠而死的藤子,就被人们称为‘断肠草’。”郎中告诉这位好奇的年轻人。

乾隆面有惧色。

郎中说:“但用这种药草适量外敷,可攻毒拔毒、散瘀止痛、杀菌止痒。外用治皮肤湿疹、体癣、脚癣,还可治跌打损伤、骨折、关节痛、痔疮、疔疮、麻风。”

当晚,郎中就在乾隆皮肤瘙痒部位敷上了适量的断肠草。

乾隆的顽疾被治愈了,他重赏了这位郎中,又挥毫为其药草铺写下了“神农百草堂”几个大字,自此,这个药铺便名震大江南北。

姥爷看家木和家梅听得津津有味,便又给他们讲了关于慈禧太后患病吃药的故事。

有一天,慈禧太后突然觉得胸闷,眼前模糊,太医们都束手无策。有位钱将军对太医们说起了一件事。原来,他母亲也曾患过类似的病,后来,一位土郎中,挖来枸杞根,洗净后剥下根皮,嘱其煎汤给母亲喝,服用后他的母亲便病愈。众太医闻之,便推举钱将军献方。慈禧太后立即令钱将军回乡取药。钱将军从家乡取回一大包枸杞根,亲自在太医院煎好汤药,送至内宫,让太后服下。几天后,太后看东西渐渐清晰,精神也好多了,便问钱将军用的是何种妙药。钱将军暗暗思忖,枸杞的“枸”和“狗”同音,为免太后生疑,便择个吉利的名称,叫“地骨皮”。太后欣然赞叹:“好!我吃了地骨之皮,可与天地同寿!”从此,枸杞根便又被称为“地骨皮”了。

(下期继续)

猜你喜欢

药草孙思邈郎中
药草与算盘
孙思邈与屠苏酒
你是“急先锋”还是“慢郎中”
德国人餐桌上少不了药草
药草恒山和北岳恒山
药草芬芳穿经年
孙思邈的长生之道——饮食之道
急先锋和慢郎中
郎中治病(下)
郎中治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