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烟花三月下扬州

2024-07-04龚天羽

课外生活·趣知识 2024年5期
关键词:瓜洲古渡鉴真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书上有一首古诗《泊船瓜洲》,这是宋朝大诗人王安石的诗作。诗中的瓜洲古渡位于江苏扬州。扬州是一个风景秀丽、历史悠久的旅游胜地。都说“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从古至今,扬州就是文人墨客酝酿诗情、挥洒雅兴的宝地。瘦西湖湖水清澈,碧波荡漾,两岸绿树成荫,花草丛生;拥有悠久历史的个园独树一帜,作为扬州四大名园之一,展现了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独特魅力;扬州博物馆收藏着丰富的历史文物,见证了扬州悠久的文化……同学们,如此春光烂漫的烟花三月,怎能不到扬州一游呢?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踏着幽幽的石板路,呼吸着湿润的空气,徜徉在扬州的老屋深巷,驼岭巷的“扬州八怪纪念馆”呈现出另一番景象。巷东更深处,一棵苍老的槐树在路旁生长着,旁边的石碑代它诉说着千年的故事。原来,当年的游侠淳于棼就是抱着它,做过“南柯一梦”。

走在青砖灰瓦的东关街上,游人便可沿着小巷品味古城风貌。一家家老字号,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扬州一般。小店传出清雅的古乐,让人不忍匆匆而过。从东关街出来,对面就是彩衣街,过去,扬州城的裁缝店曾经一家挨着一家,如今只剩下一两家了。

步入新胜街,风雨飘摇大半个世纪的“绿杨旅社”依然“端坐”在这老街内,它依然保留着由红灰砖砌成的高高的阁楼,由墨绿漆刷出的雕花的阳台。走近这中西合璧的三层建筑,立在正中的黑色大门散发着神秘古老的气息。步入大厅,右手是木制的前台,左手是一块石牌,石牌上记述了这座旅社百年的历史。郁达夫、陈毅……多少名流大家,见证了它当年的辉煌。

阳光照耀下的瘦西湖波光粼粼,公园里垂柳摆絮,百花吐蕊。二十四桥的委婉飘逸、五亭桥的声声风铃、徐园门外的垂柳长廊和熙春台下的沧桑古树,无不让人流连忘返。

二十四桥并非是指二十四座桥,而是因桥两边各有十二级台阶而得名。

钓鱼台是当年乾隆皇帝顺运河而下到达扬州后的钓鱼之处。

传说,在乾隆钓鱼时,为了取悦龙颜,当地的盐商派识水性之人,潜在湖底往皇帝的钓钩上挂鲤鱼,所以钩钩有鱼。皇帝质疑:“为何条条都是鲤鱼?”盐商急忙作答:“草鱼岂敢扰天子,皇帝只应钓龙鱼。”其中暗含鲤鱼跳龙门之意。皇帝听后,龙心大悦。

乾隆皇帝又随口说了一句:“能将京城的白塔搬来此处就更妙了。”盐商于是连夜行动,重金从京城买来了白塔的图纸,用盐堆砌成塔。几天后,乾隆帝前来观看时,一座与京城无二的白塔已矗立在眼前。

堤岸的尽头,便是徐园。据说这园是清末民(国)初扬州城的盐商徐宝山修的祠堂,值得一游。另一处原名寄啸山庄的何园,更值得一游,它是清光绪年间道台何芷舠在双槐园旧址上建造的。由于主人曾经担任清朝的驻法公使,他将西方建筑的特色带到了中国,因此,这处江南园林便兼具东西方的建筑特色。

事实上,扬州的每一处胜景,都有一个或数个精彩、感人的典故,记载着一段有趣的历史,这历史,成为扬州人的文化积淀,进而又转变成扬州人的财富。

关于扬州,历来有两句很有名的诗,一句是宋人写的“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另一句便是李白的“烟花三月下扬州”。那究竟是“上扬州”,还是“下扬州”呢?

古代以北为上,南为下,如果人在扬州的南边,去扬州可说“上扬州”,如果人在扬州以北,则说“下扬州”;又以西为上,东为下,所以又有“西上”和“东下”之说。李白写“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时,便是要向东出发,也就是“东下扬州”,而写下“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的释宗杲,想必当时应该在扬州的南面,或是扬州以东。

唐朝,鉴真和尚在扬州大明寺登坛说法。日本僧人荣睿、普照慕名而来,请他东渡日本传授佛法。当时秋风四起,江水浩浩,东渡日本要冒巨大的风险。当大明寺众僧“默然无应”时,鉴真却说“是为法事也,何惜身命”。他不顾弟子们的劝阻,毅然从瓜洲古渡出发,东渡日本。

鉴真东渡日本绝不易于玄奘西天取经。他历经6 次险阻,累计12 年,最后终于到达那个遥远的岛国,此时,他已双目失明。他带去了众多佛经和医书,主持过许多重要佛教仪式,系统讲授了佛经,成为日本佛学界的一代宗师。此外,他还指导日本医生鉴定药物,传播唐朝的建筑技术和雕塑艺术,设计和主持修建了唐招提寺,极大地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瓜洲古渡,见证了他不朽的丰功伟绩。

猜你喜欢

瓜洲古渡鉴真
侨眷焦治稼:“古渡诗人”的家国情
古渡熙攘千帆竞 滇池北岸谱华章 守正创新强承载 起航奋进新中心——这里是官渡,这就是官渡
瓜洲天生是个渡口,天生留不住人
从《泊船瓜洲》中“间”字的读音说开去
回不去的瓜洲
人在气头请闭嘴
金江古渡
《泊船瓜洲》一诗中“间”的字音刍议
脚印
泥泞留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