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自然的伟力

2024-07-04莫幼群

课外生活·趣知识 2024年5期
关键词:把风外物伟力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欣赏这首诗的关键词是“伟力”。

风可以吹落晚秋的树叶,风可以吹开早春的鲜花。

风吹过江面时,掀起千尺巨浪;风吹入竹林时,令万竿翠竹倾倒。

这正是大自然的伟力,一种无言的、恒久的秩序。

相传,李峤、苏味道、杜审言三位诗人一起在春天游泸峰山,山上景色秀美,一片葱郁。

登及峰顶之时,一阵清风吹来,李峤诗兴大发,随口吟出了这首诗。

风,为自然界之物象,本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经由生命个体用心去感受或通过外物的变化来知晓。因此,全诗没有一个“风”字,也没有直接描写风之外部形态与特点,而是通过外物在风作用下的改变去表现风之柔情与强悍。可见诗人对物态常识的熟知与了然。

“赋、比、兴”为古典诗歌表现的基本手法。所谓的“兴”指“兴发”“感兴”,由物及心,即因为外物的作用而产生内心的“情变”。“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叶落与花开,乃事物发展到极态而自然产生的质变,外力的作用只能是加快或减缓其变化的速度。在此处,诗人把叶落花开归因于风的作用,表现出作者观察的细微与内心的细腻,也隐秘地昭示着风之生命力及其给外物的温情关怀。

“解落”的“解”字用得好。不用“扫”“吹”,也不用“刮”“剥”,就用一个“解”字。“解”,是细心,是用心,是专心地去化解,不急不慢,不狂不躁,让叶儿怡然清爽地离开了母体,找到了很好的归宿。风之柔情让人感动。“能开”的“开”字,是唤醒,是催生,是召唤,在寒冬中沉睡的花儿,在风儿的轻轻抚摸下,睁开惺忪的睡眼,伸伸懒腰,又将迎来一个美丽、美好、美妙的春天。风之温情让人舒坦。“解落”与“能开”,把风的温存柔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深深地触动了读者那或许早有些漠然的心绪,重新唤醒人们对美好生命的感念。

“赋”指“直赋”“赋陈”,由物及心,直面陈说,直接表白。风,“过江”卷起“千尺浪”;风,“入竹”引来“万竿斜”。此处,风之强悍,风之强劲,风之强势,同之前风之温情,风之柔情,风之痴情形成强烈的反差。

古诗讲究对仗或对偶,《风》一诗亦如此。“解落”对“能开”,“三秋叶”对“二月花”,工整有序。如果说,诗的前两句在“兴发”方面更为出色的话,则后两行对仗更显特色。“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一过”“一入”,“一高”“一低”,“一直”“一斜”,把自然界物象在风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变化鲜活而传神地表现出来。

综观此诗,20 个字中无一“风”字,却通过“叶”“花”“江”“竹”在风的吹动下发生的变化,把风的魅力与威力描述得清清楚楚,完全可以作为一个谜语来用,而诗名《风》正好是谜底。

诗人留影

李峤是隋内史侍郎李元操曾孙,从小就有才志,20 岁举进士。初为安定县尉,之后不断升职到给事中、吏部尚书、中书令。他刚直廉正,一生崇尚节俭,反对铺张,曾反对武则天在洛阳白司马坂建造大佛像,但未成功。

李峤在担任给事中的时候,受命审理狄仁杰案。狄仁杰被来俊臣诬陷,李峤上书为狄仁杰申冤,惹怒了皇帝,被外放为润州司马。可见李峤是一个心中有是非的人,也是一个仗义执言的人。

歌曲留声

2022 年5 月,作为经典传唱人的陈果毅再度登上央视《经典咏流传》的舞台,这次他带来了根据李峤诗改编的《风》。电视机前的无数观众被年仅11 岁的小男孩的歌声深深打动了!陈果毅虽患有罕见病(SMA 脊髓性肌萎缩症),但他自强不息,用他的歌声感染了许许多多的人!

猜你喜欢

把风外物伟力
凝心聚伟力 奋斗铸辉煌
延安精神的伟力
把风折断(外二首)
风铃
数说黔茶伟力
“物在吾心,心化外物”——赵开坤谈艺及他人的追忆与评述
外物轻重
周治平:柔软的伟力
外物轻重
把风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