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2024-07-04王桂花
王桂花
摘要: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正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其强调以一个核心主题或者议题为纽带,将多篇相关联的文本整合在一起,以引导学生参与整体和结构化阅读。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丰富学生的阅读资源,拓宽他们的阅读视野,并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学习任务群要求教师以任务为导向,整合各种教学资源,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以此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文章结合学习任务群的概念,分析了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及策略,以期为阅读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群文阅读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受到广泛关注,群文阅读强调以文本群为教学单位,通过对多篇相关文本的关联阅读,培养学生的深度阅读能力和思辨能力。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一方面,关系到他们的学科成绩。另一方面,会影响到他们的综合素养。然而,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因此,探索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已成为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1 学习任务群概述
学习任务群是以学习任务为核心,将学习内容、学习情境、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等多个要素融合的集合体。不同于传统意义上单一、孤立的学习任务,其强调任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性,通过一系列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某一主题或者领域,从而实现对知识的系统构建,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学习任务群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多元化需求,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其动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学习任务群也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任务、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以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实施学习任务群,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强化他们的综合素质。由此可见,学习任务群是当代教育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对于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价值
2.1拓宽阅读视野,丰富知识储备
通过构建学习任务群,能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进而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群文阅读不同于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它围绕一个或者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相关联的文本,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阅读。这种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教材的限制,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更多元化、更广泛的阅读材料。教师可以依据不同的学习任务群,有针对性地选择文本组合,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发现不同文本的共性与个性,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阅读训练,学生的知识视野得以开阔,他们的知识储备也得到了充实。
2.2培养高阶思维,提升核心素养
群文阅读强调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归纳和评价等思维方式,挖掘文本的内涵与价值。这种教学方式要求学生理解文本的表面信息,并能从多个角度和多个层面思考问题,从而形成独特的见解。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批判思维、创造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同时,群文阅读教学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3激发阅读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在群文阅读课堂上,教师是学生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选择文本、确定议题、展开讨论,这种参与感和主动性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除此之外,群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组合通常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能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更积极地投入语文学习中。
3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3.1基于学习任务群设置阅读议题
一方面,议题设置要与核心素养对接。议题设置是连接学习任务群与阅读教学的桥梁,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议题设置应紧密围绕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展开。教师可以选择“古典诗词中的意象之美”作为议题,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古典诗词,探讨其中意象的构成与表达,进而提升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审美鉴赏水平。这样的议题设置能让学生在文本阅读中深化对语言的理解与运用,并在探讨意象之美的过程中培养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另一方面,议题设置要注重开放性与实践性。开放性意味着议题应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与探讨,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例如,“网络文学对青少年阅读的影响”这一议题,就可以引导学生从网络文学的特点、青少年的阅读心理、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等角度展开讨论,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实践性则强调议题应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
3.2根据议题要求合理组合文本
3.2.1议题核心引领,构建文本关联网络
议题是群文阅读的核心,它统领着整个阅读过程的方向和目标,教师在选择和组合文本时,应紧紧围绕议题,构建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网络,这种联系可以是主题上的呼应和内容上的互补,或者形式上的对比。如针对“古代文人山水情怀”这一议题,选择了《赤壁赋》《游褒禅山记》《醉翁亭记》等几篇经典古文,它们在主题上都体现了文人对自然山水的感悟与情怀,而在内容上各有侧重,相互补充,形成了一个以山水情怀为纽带的文本关联网络。通过这样的组合,学生在阅读中能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对山水的情感,并体会到不同作者在表达同一主题时的不同之处。
3.2.2依据议题精选文本内容
议题是群文组合的纽带,也是引导学生深度探究的指南针,教师在根据议题要求合理组合文本时,必须准确地把握议题的核心要义。这意味着,要对议题深入地解读和分析,明确其涵盖的主题范围、知识要点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精选与议题紧密相关、能突出议题核心的文本内容。这些文本应是文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三者的高度融合,还应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为后续的深度阅读和探究奠定基础。
3.2.3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安排文本顺序
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阅读水平是影响阅读效果的关键因素,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阅历、知识储备以及阅读兴趣等方面的因素,合理安排文本的难易程度和呈现顺序。对于相对简单、贴近学生生活的文本,可以安排在前面,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增强其自信心;对于相对复杂和深刻的文本,则可以安排在后面,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和思考。通过这样的安排,能使群文阅读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
3.3设计阅读任务串联群文课堂
3.3.1以主题为线索,构建群文阅读任务链
设计阅读任务的首要步骤是以核心主题为线索,将多篇文本串联起来,该主题可以是某一文学流派、时代特征和人物形象类型,或者某一具体的文学手法和观念探讨等。通过主题,能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文本中挖掘共性与差异性,进而深化对主题的理解。在以“古典诗词中的离别情”为主题的群文阅读中,教师可以选取不同朝代的经典离别诗词,让学生分析离别情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表现方式、情感深度及其与当时社会文化的关系,从而形成系统、有深度的阅读任务链。
3.3.2设置情境化任务,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情境化任务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的有效手段,教师可以根据所选文本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情境任务。这些任务可以是角色扮演、辩论讨论和文学创作等多种形式,旨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理解文本内容,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提升语文实践能力。
3.4创新教学方法,构建高效课堂
3.4.1情境化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化导入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与群文主题相关的学习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与群文主题相关的历史背景、人物形象或者社会现象,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等多重感官的刺激下,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教师还可以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或者任务,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主动思考和积极探究,从而为后续的群文阅读奠定基础。这种情境化导入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与群文主题相关的知识背景,从而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3.4.2任务驱动,促进深度学习
教师可以根据群文的主题和特点,设计一系列具有层次性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对群文内容的深度理解和探究。这些学习任务可以包括文本比较、主题提炼、人物分析和写作手法探讨等多个方面,旨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挖掘群文的价值与意义。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教师能将群文阅读教学转化为学生的主动学习行为,以促进他们在深度学习中提升语文素养。
综上所述,构建群文阅读学习任务群,能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与全面发展。群文阅读教学以任务为导向,整合多元文本,可以引导学生在对比、归纳和拓展等思维活动中深化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有利于加快学生的阅读速度、拓展阅读深度和广度。群文阅读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文本解读能力与设计创新能力。展望未来,教师应继续探索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路径,构建更开放和互动的阅读环境,进一步推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培养更多具备高阶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向宏.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J].学园,2024,17(9):30-32.
[2]丛阳.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学园,2024,17(8):44-46.
[3]张民强.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4(7):48-49.
[4]李翔.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语文世界,2024(5):8-9.
[5]代波海.学习任务群视角下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J].中学语文,2024(3):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