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土芬芳
2024-07-04谢文魁
谢文魁
当兵在外38年了,远山始终在我心里,让我魂牵梦萦!
远山,有爷爷、奶奶生活了一辈子的小山村。它隐匿于陇东高原深处的九沟十八岔中,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琢。这片雄浑壮丽的黄土地,诞生于远古时代的地质变迁,历经河流洗礼、洪水雕刻和风沙抛光,逐渐显露出独特的地貌。
那些沟壑与梁岇,纵横交错,构成一幅幅自然的杰作,成为永恒的印记,镌刻在这片古老土地上,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展现着大自然的不朽魅力。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的祖先决定在这里扎根。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挖窑筑院,用双手开创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存与发展。那时,远山人烟稀少、土地辽阔,一度呈现出稼禾遍地、鸡犬相闻的田园风光。
等到了爷爷那个年代,受人多地少、长年干旱等因素影响,远山已不如往日辉煌,家族发展出现困境。为重振家业,爷爷毅然决定在距离远山十多里的黄土塬开拓新的家业。那里属平原,生活条件要比远山好很多。
当时,三个伯伯都已结婚,拖家带口不好安置,而父亲年龄还小,爷爷就带着他先去发展,为家族开拓家业的重任也落在了他们两个身上。多年后,他们发展得却并不顺利,爷爷就想放弃计划,但又舍不得辛苦创下的一点家业,就把已经结婚成家的父母留了下来,自己又回了远山。从此,我们一家就和整个家族分两地居住了。
从记事起,我去远山的次数并不多。每年大年初一,父亲会带我们兄弟几个回去一趟,给爷爷、奶奶拜年。母亲会提前准备些吃食让我们带上,一般会有一块煮熟并上了卤色的猪肉,还有在顶端点了小红点的白面馒头,看着挺喜庆。另外,爷爷爱喝黄酒,我们也会带一小坛母亲自酿的黄酒。到了初一这天,我们兄弟几个早早被喊起来,换上干净的衣服、鞋子,跟着父亲翻山越岭地往远山去。
羊肠小道,尘土飞扬。不多久,我们一个个就像土猴子一样。但毕竟也算出趟远门,我们心里还是挺高兴的。
十多里山路,需要3个多小时才能走到。按惯例,爷爷、奶奶早早就在大门外的杏树下等着了。远远看到我们就说,早早就看到你们从对面山上往下走了。说拜年,其实也很简单,先是父亲给爷爷、奶奶磕头,如果现场还有哪个伯伯在的话,也会陪着一起磕。尔后,就轮到我们兄弟磕头了。磕完头,爷爷都会笑呵呵地给我们两毛或五毛压岁钱,成为我们兄弟几个这一年的额外“收入”。
那时候,塬上杏树少。每年的杏黄时节,奶奶就托人给我们捎些杏子来,大多时候是用荆条筐装着,上面盖一层厚厚的苜蓿芽,吃杏、吃菜两全其美。等过一段时间,奶奶还会捎来一些晒好的杏干,一般是用布袋子装,装得满满的。母亲给我们兄弟几个每人抓一把杏干装进衣服口袋,其余的则锁进柜子。母亲说,好东西要留着慢慢吃。酸酸甜甜的杏干,我总是吃不够,直到现在,依然馋这一口。
有一回,我去奶奶家,看到她手里拄着一个笨重的小推耙,一双缠过的小脚慢慢挪动,在院子里来回忙碌着。小推耙的柄有点长,奶奶拄着显得有些笨拙。我自作主张,爬到门前的大杏树上,找了个形状类似龙头拐杖的树枝砍下来,比照奶奶的身高截枝、剥皮,在碾盘边上反复打磨。当我把那根自己感觉挺精致的拐杖拿到奶奶面前时,她满眼除了惊讶,还有幸福。可当得知我是砍了杏树枝做的拐杖时,她的脸色一下子就变了,不停地数落我,说这样就会少结杏、少晒杏干、少收杏核,少了收入……
时光荏苒,如今,爷爷、奶奶的身影已在岁月的长河中消逝。
爷爷去世时,我因住校未能及时赶回。得知噩耗,我心中充满无尽的悲痛与遗憾,当即请假奔向远山,在爷爷灵前跪了三天。那时,我仿佛能感受到爷爷在不远处看着我,告诉我他很好,让我不要太悲伤。
奶奶的离世,更让我感受到生命的无常。那时我在部队,无法及时得知消息。直到半年后,战友探亲回来才告诉我。那一刻,我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说的酸楚,但并没有哭出声。我知道,奶奶希望我坚强,希望我能有出息。
人间四月天,风起正清明。借着小长假,我回到了远山。无论是眼前起伏的山坡,还是远处连绵的山梁,到处是绚烂的花朵,如同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花海中,原本干枯苍凉的黄土地,仿佛也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颜。
杏树依旧郁郁葱葱。树下,却再也看不到爷爷、奶奶的身影。伯伯、伯母们栽种的杏树,以及退耕还林政策下集体栽种的杏树,已遍布整个山坡……
跪在爷爷、奶奶坟前,摆好供品,我心里默念着,让他们多吃点。他们生前很节俭,不舍得吃喝,总想着把最好的留给儿孙。如今,生活条件好了,他们却再也享受不到了。
远山花正浓,故人却已不在。站在远山的土地上,我感受着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沉淀。每一寸土地,每一朵花,都承载着过往与未来,如同永不谢幕的故事,在心中静静流淌。我知道,无论时光如何流转,故土的芬芳将永远留在心中,成为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
(作者单位:新疆军区保障部)
编辑/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