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之章法创新

2024-07-03李雨

牡丹 2024年12期
关键词:画者章法物象

李雨

中国山水画的构图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美学体系。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追求的变化,传统的章法已然难以满足当今飞速发展的时代,画家必须寻找新的章法程式才能创作出具有时代深度和温度的作品。章法是山水画发展的基础,只有掌握传统章法的内在精髓而不断创新,敢于突破,才能创作出具有时代特征和个人风格的作品。本文在阐述传统章法的基础上,以全国美展中的作品为例阐述当今山水画的章法创新点。

一、山水画章法概述

山水画的章法指的是画面的布局,也就是构图。构图指在特定的平面范围内,即画面中,将个别的、局部的艺术形象有机组合起来,使其形成符合艺术规律的组织结构,从而创作出一幅完整的艺术作品。这种按艺术规律组织画面结构,并且使其产生形式美的方法就是构图。对于传统章法的概述有很多,如顾恺之在《画云台山记》中称之为“置陈布势”,谢赫在六法论中称其为“经营位置”。构图是画面的“骨”,起支撑作用;内容是画面的“肉”,呈现画面效果。骨架安排不好,肉就无法存在,更难以使画面气韵生动。唐代张彦远就把构图称为“画之总要”,清代邹一桂称“以六法言,当以经营为第一”。这些既是画理,也是构图重要性的充分阐述。很多绘画理论家都认为经营位置是山水画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

山水画创作中讲究阴阳关系、纵横关系、起伏、开合等。物象的布置要讲究疏密虚实、穿插有理、有藏有露、有大有小等。这些是其中的小章法,而整幅作品的布局则是大章法。章法又讲究起承转合,这是章法的整体趋势,营造得好,则事半功倍。

总之,构图不是简单地塞满画面,而是要遵循画理,符合自然规律,做到笔无妄下。这需要画家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和素养,对生活有长期的观察和充分的认知,有充足的素材来源,做到“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的转变。

二、传统章法分析

顾恺之的“置陈布势”和谢赫的“经营位置”一经提出便成为山水画构图的重要创作准则。五代时期,经过山水画家的不断实践,出现了全景式构图和平远、深远的构图法则,后来又出现了马远、夏圭的“一角式”构图。直到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三远法”,即“高远”“平远”“深远”,山水画构图才趋于成熟。人们能够多角度观察山水,感受不同视角下的自然山川,既可以看到“高远”之下宽阔的全景式山川,也可以看到“深远”之下的重重叠叠之景,亦可以徜徉“平远”之下的虚无缥缈之境。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中又补充了“阔远”“迷远”“幽远”,形成了“六远法”。清代,石涛指出有“三叠”“两段”式构图。所谓“三叠”即第一层画地,第二层画树,第三层画山。“两段”则是景在下,山在上,通常把云放在中间。但石涛认为照搬这样的构图,进行机械的拼凑会使画面呆板,应该巧妙地使用,将画面中的地、树、石、山、云连接成一个整体,贯通一气。画家要明白“至人无法”,即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的道理。传统的构图法则还有很多,历代经典山水画作品中,多采用“全景式”构图法则和郭熙“三远法”。

传统的构图方式并不代表是错误的、落后的,关键在于画者如何看待和使用。很多人机械、强硬地安排构图,画出来的作品既不能体现自然山川之气,也无法传达自身情感。只有在传统的构图法则的基础上进行发挥,不断出新,才能更好地展现自然山川之景色,传递画者之情感。构图没有唯一性,古人研究出来的只能作为参考和基础,画家不能一味地照搬照抄,而应该靠自身领悟,创作出自己的绘画风格和语言符号。

三、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中的章法创新

在全国性的美术展览中,获奖作品大多主题上有明确的历史观和时代观,内容积极向上,并且有超强的专业技法,表现形式新颖,尤其在构图方面必须有独特之处。欣赏者在历届全国美展中便可直观地看出山水画在构图上的创新之处,发现画者在构图方面的探索性、独特性和时代性。

(一)总体之变

山水画是跟随时代变化发展的,不同时期的山水画能够反映出不同的时代面貌,不同的社会环境也造就了不同艺术风格的山水画家。当今生活的丰富性使山水画已然出现了新的面貌。山水画家们力图把创作的视角延伸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把重点转移到关注现实生活、时代精神、重大历史观等方面。他们不再局限于古人狭窄的创作观念,而是努力在继承古人传统构图程式的基础上,求新求变,用新的构图、新的形式语言表现时代之美与艺术之美。当今山水画创作中的构图之变,展现出了中国山水画发展的新气象。总的来说,在当代的很多画家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其构图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构图方式,而是中西结合,把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等加入其中。同时,在物象的表达上采用对比、夸张、变形等方式增强画面的感染力,形成独特的构图

方式。

(二)具体之变

一是对大量方形构图的使用。在传统构图中,使用方形构图的作品很少,但在如今的大型展览,如全国美展中,方形构图非常常见。这样的构图方式与西方的构图特点有相似之处,画面处理难度较大,对物象安排、形式感等构成方式要求很高。如今很多画家可以将其运用自如,反映出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例如,在《天堑变通途》(选自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整体呈方形构图,画者不局限于传统的构图方式,在画面的留白与物象安排上非常新颖。其由一些小块面组成大块面,主体物大面积的留白与旁边的景物形成强烈对比,并且远景物象的安排也使人眼前一亮,整个画面黑白灰关系强烈。这样的构图方式已经远远超出传统的构图法则,不管是构图还是表现技法都非常新颖。二是条屏构图。这在传统构图中也有出现,但今天看到的条屏构图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画家会把条屏裁成大小不一的形状,安排不同的物象。作品《文化·根脉》(选自“轩辕情 中国梦”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使用条屏构图方式,画者把画面分割为几个大块面,右边房屋和桥梁隐隐约约,墨色偏黑,把画面的主题安排在大块的中景处,两条重墨垂直向下,并且把中间的房屋染成红色,而背景中间染黑,两边用淡墨,远景的山也留白,构图多变有看点,充满强烈的现代感。三是扇面、圆形的构图。传统使用这种构图的都是小幅作品,但在当今的大型展览中可以发现,画者把这样的构图放在很大尺寸之中,视觉冲击力非常强。四是几何形构图。画家通常把画面切割成大小形式不一的块面,然后再在其中安排不同的物象。在《神游物外》(选自“轩辕情 中国梦”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画家把画面切割成各种形状,有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又在各个块面中安排各种各样的物象或者染上颜色,构图新颖,画面内容丰富。

(三)其他之变

有的画家会借鉴古代壁画、画像石、画像砖等来创新构图方式,因为不同的物象、造型必然需要不同的构图。一些画者把纸张裁为几何图的样式,把纸的边处理成似烧毁过的、旧旧的,又似染过的样子,在构图中进行大面积留白,或者把其中一块染上颜色,抑或者把天空、地面染成同一个颜色。他们借鉴西方装饰性的绘画特点,构图平面化或者运用分割的形式表现,并且把山石结构切成不同形状大小的块面,整幅作品构图呈几何形构图。有的画家借鉴黑白版画当中的线条的组合形式,形成强烈的黑白对比和立体感,或者在不同视角下进行构图,如俯视、仰视、平视等。这些在传统山水画中是看不到的。还有画家会在书法、印章和提款等方面借鉴。书画一体之说使山水画的构图更加丰富,很多画家在构图时把提款、印章等考虑进去,经过画面物象的刻画,加之新颖的提款与印章,使整幅作品形成不同的构成方式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例如,在作品《传承与梦想》(选自“轩辕情 中国梦”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画家巧妙安排印章、落款、物象等,构图新颖。画家把画面分成三等份,物象安排在中间,右边是条屏加上印章,左边是提款,整体两边高中间低,其余地方均留白,构图非常有亮点。这是画家勇于突破传统的大胆尝试和创新,在山水画构图形式的创新方面有很大参考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山水画家的使命也随之改变,墨守前人创造的构图程式是无法得到认可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是一个画家思想懒惰、僵化的表现,创作出的作品自然是庸俗的,不可能成为好的作品,更不能对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作用。要表现时代发展新面貌,构图上就必须创新。画家必须冲破一切束缚,创造新的构图形式,常变常新,永无止境。此外,传统的山水画构图是有规律的,画家只有在把握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继承与创新,才能创作出展现祖国大好河山的磅礴之势和源源不断的生机活力的高质量作品。

四、当代中国山水画章法创新的实践探索与挑战

传统章法凝聚了古人的智慧,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观念。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之符合观者审美需求的变化是当代山水画家在创新方面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如何“承与变”,潘天寿先生在《听天阁画谈随笔》中说道:“凡事有常必有变,常,承也;变,革也。承易而革难。然常从非常来,变从有常起,非一朝一夕所偶然得之。故历代出人头地之画家,每寥若晨星耳。”这阐述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常”是“变”的根基,对于中国画构图来说,如果不把握传统构图的基本规律,那么即使变也是没有内涵的,没有传统根基,所创新的也必定是浅薄的。所以只有先吸收消化前人的经验,根基稳固之后才有可能创造出画界认可的构图形式。

对于如何探索,首先是要建立在借古开今的基础上,深入传统,挖掘精髓。画家要对传统章法进行系统梳理和学习,掌握其内在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新构图,进行实践与尝试,在传统的构图中加入新元素,使构图新颖多变。其次是拓宽视野,学习多种构图方式。画家可以吸取西画中的构图,如油画中丰富多变的构图等。最后需要在创新的过程中保持个性,追求自己独特的构图形式。每个画家都有自己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有独特之处才能从众多艺术家中脱颖而出。总之,山水画构图上的创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画家需要深入传统,拓宽视野,在保持自己个性的基础上不断实践,尝试突破。

五、结语

山水画的章法经过历代山水画家理论家的不断努力形成了完整的构图体系。这既是山水画家不断创新的结果,也是其技法成熟的标志,是历代山水画家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构图是不断发展的,发展就意味着变革。画家只有在对古人的构图方式熟练掌握之后,独抒新意,才有可能创造出新颖的构图方式,并得到画界认可。这种构图形式的不断创新能够有效推动中国山水画繁荣发展。

(贵州民族大学)

责任编辑   王小朋

猜你喜欢

画者章法物象
物象再造系列
物象几何——新艺美固整木展厅
例证段的基本章法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武术文化中“物象与兴象”的博弈
让章法更好看的九个方法
蒙马特与798
撕画
助建脚手架 写作显章法
请尊重美术家的劳动成果——敬告随便就开口向书画家索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