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王牌保镖》的后现代主义解读
2024-07-03李琳
《王牌保镖》是一部融入不确定性、种类混杂和狂欢等后现代特征的电影。该片打破了传统电影中人物形象塑造惯用的二元对立模式,强调模棱两可的不确定性。其在奉行娱乐至上的游戏规则下对经典文本进行戏仿,致敬历史的同时,又进行别出心裁的颠覆。同时,大胆表现了现实世界的非理性和荒诞性,带给观众笑声的同时引人深思。因此,可以说后现代主义特征在该部电影中得到完美展现,成为该片票房收入的保证,也为电影美学提供了可借鉴的视角。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后现代社会(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晚期资本主义等)的产物,正式出现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前期,并于八十年代达到发展的巅峰。作为一部动作喜剧片,《王牌保镖》在搞笑轻松的氛围中融入了不确定性、种类混杂和狂欢等后现代特征,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后现代观影感受。该片讲述了职业杀手金凯为了解救狱中的妻子,接受国际刑警组织开出的条件,成为指控前白俄罗斯总统杜霍维奇的证人。不料在从英国前往海牙国际法庭的途中遭遇白俄罗斯雇佣兵的袭击,护送部队几乎全军覆没。死里逃生的护送队员鲁塞尔意识到警方内部可能有内鬼,只能请来自己的前男友——专业的私人保镖迈克尔继续护送证人。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金凯和迈克尔是想置对方于死地的宿敌。但是金凯为了让妻子获得自由,迈克尔则为了赢回鲁塞尔的芳心,都抛下以往的恩怨通力合作。在枪林弹雨中,两人并肩作战,并顺利完成了国际刑警交给他们的任务。
一、不确定性
《王牌保镖》中,传统动作片中的二元对立模式被彻底打破,主要人物的形象模糊不清,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主人公金凯是一个被十几个国家通缉的职业杀手。他这一身份的设定立即让人联想到十恶不赦的不法之徒的形象。但是导演接下来对其形象的塑造让人始料不及。根据国际刑警掌握的资料,前白俄罗斯总统杜霍维奇曾经接触过金凯并希望后者为其服务。但是当金凯目睹杜霍维奇下令屠杀波洛茨克州外的一个村庄的村民后,他拒绝成为杜霍维奇的帮手。他甚至偷偷拍下屠杀村民的视频,这成为日后指控杜霍维奇的有力证据。而警方也和金凯达成协议,只要他愿意出庭指证杜霍维奇,就释放他在狱中服刑的妻子。影片中另一位主人公迈克尔的经历更是让人费解。在成立自己的保安公司前,迈克尔曾经效力于美国中央情报局,为政府部门工作。但是在转行改做职业保镖后,其保护对象鱼龙混杂,甚至包括黑帮人物,让人一时难以接受他的行为也分辨不清他的善恶。此外,影片中的不确定性还表现在秩序和规则的消解方面。随着金凯和警方合作、迈克尔转行,两人不仅达成合作,还产生了深厚的情谊。于是,影片中出现了戏剧性的反转,迈克尔可以为了保护金凯自愿为他挡子弹;金凯为了给迈克尔复仇则亲手杀死了杜霍维奇。电影中,人物形象的不确定性在消解二元对立的同时,使人物的塑造更具真实性。现实世界里单一的道德标准不再适用于评判主要人物,就像观众无法简单地用“善”或者“恶”来评判金凯和迈克尔,所谓的终极意义也消解在不再固定的本体中。
二、种类混杂
种类混杂属于后现代主义“重构”的特征之一,是一种拼凑、仿作的“副文学”,戏仿、拼贴、蒙太奇、黑色幽默和迷宫是其常见的创作手法。在《王牌保镖》中,戏仿和黑色幽默这两种创作手法被大量地运用,带给观众独特的后现代审美体验。
(一)戏仿
戏仿是后现代主义常用的技巧,属于再创造的范畴,常以颠覆或致敬为目的。创作者往往以调侃、嘲讽,甚至是游戏的手法对大众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进行夸张、扭曲的模仿,以打破其严肃性和历史感,使其在丧失深度的同时变得滑稽可笑。因此,戏仿往往能够起到突破既有模式、消解权威的作用,从而表现后现代社会中人的自我意识的张扬以及可笑的生存状态。
就电影类型而言,《王牌保镖》戏仿了爱情电影、公路电影和警匪电影,这种杂糅混合本身就是对电影创作类型的一种再创造式的突破。影片在对爱情片、公路片和警匪片模仿的过程中,既有致敬也有颠覆,表现出本片对传统的延续,以及革新。影片不论是故事情节,还是经典场景,甚至是电影海报都最大限度模仿了1992年风靡全球的爱情电影《保镖》。两部影片都是讲述保镖和被保护人之间的关系:金凯和迈克尔之间的关系转变模仿了《保镖》中雷切尔和弗兰克之间由最初的互相排斥到逐渐产生好感的变化。此外,两部影片的海报也极其相似:海报的背景设计和海报上左边的文字几乎一模一样。海报上最引人注目的迈克尔双手抱着金凯的画面明显戏仿了弗兰克抱雷切尔。《保镖》中,弗兰克冲上舞台救下雷切尔,自己中枪倒地的经典场景在《王牌保镖》中变成了迈克尔为金凯挡子弹倒下的那一幕。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大众文化呈现出娱乐化的后现代特征,采用戏仿的手法无疑可以营造一种“熟悉的陌生化”气氛,增加影片的喜剧色彩。
《王牌保镖》对《保镖》的模仿显示了其对经典的致敬,但其主角的设定则展现了该片的颠覆性。从人物性别上来讲,作为一部充满爱情元素的影片,《王牌保镖》以两个男人为主角替代了传统爱情片《保镖》中一男一女作为主角的既有模式,消解了男女之间性别上的二元对立。从人物社会地位上来讲,《王牌保镖》的两位主角分别为落魄潦倒的失败者和游走于法律之外的反社会人物,而不是像《保镖》中著名歌星与前总统保镖的大人物组合。“任何戏仿作品所戏仿的对象都具有某种约定俗成的神圣性,它的崇高感已经牢固地积淀为大众心理定势,所谓‘戏仿就是瞬间抽掉神圣脚下的崇高圣坛,从而享受极速心理落差的刺激和快感。这就是戏仿文本的‘极速矮化。”本片中,导演运用“急速矮化”的方法,把大众心目中传统的大人物形象推翻并使他们成为戏仿的对象,把他们颠覆成现实生活中的小人物,展现大部分现代人的生存状态,赢得观众的共鸣。其在破坏电影的传统模式的同时消解了权威。
(二)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又被称为“黑色喜剧”“绝望的幽默”“绞刑架下的幽默”,它以非理性来对抗理性,从而揭示现实生活荒诞的本质。《王牌保镖》的英文片名The Hitmans Bodyguard就体现了黑色幽默诙谐的后现代主义风格。The Hitmans Bodyguard直译的意思是“职业杀手的保镖”。职业杀手精通于杀人武器的使用,以杀人为职业并获得物质报酬。作为训练有素的施暴者,职业杀手根本不需要保镖的保护。因此,英文片名在制造笑点的同时,又透露出导演的反理性主张。
影片对于国际刑警的形象塑造也充满了黑色幽默的色彩。这一代表法律与秩序的形象,在影片中却异常无能,洋相百出。为了完成任务,他们伪装成参加葬礼的客人希望能够抓住在葬礼上现身的死者的弟弟,却因为行动漏出巨大的破绽被识破,目标人物夺门而逃。在和目标人物相互追逐的过程中,他们把葬礼搞得鸡飞狗跳,一场原本庄严肃穆的葬礼变成了混乱的狂欢节表演,而目标人物最终也逃之夭夭。借助这段情节,导演把国际刑警塑造成了一群既无能又愚蠢的“反英雄”人物,对理想中警察这一英雄形象进行了解构,并影射了现实的荒诞不经。
三、狂欢
巴赫金在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拉伯雷的创作进行研究后,在参考中世纪民间文化的基础上,提出民间狂欢文化现象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狂欢化诗学理论。在研究的过程中,巴赫金首先关注的是拉伯雷小说中的语言现象,并指出“在狂欢化的文学世界里,不仅有自己的时空型,而且有自己的语言实践。这是一种狂欢式的特殊语言,它容纳了诸如粗俗化的广场语言、伊索式的寓言语言、隐喻、反讽、模拟、调侃……”。这些语言故意模仿、甚至讽刺官方语言,削弱官方价值的绝对性,以实现与官方的对抗。
电影《王牌保镖》中的狂欢化主要体现在广场语言的大量使用,这是一种“不拘形迹的言语,它几近于一种独特的语言”,并且“与官方文学的语言,与统治阶级(特权阶层、贵族、高中级僧侣、城市资产阶级的上层)的语言大相径庭,尽管在一定条件下,广场言语作为一种自发力量已经闯入他们的语言领地”。它的言语现象包括“骂人话、指神赌咒与发誓、诅咒,其次是广场的言语体裁‘巴黎的吆喝,集市上的骗子和药贩的吹嘘,等等”。广场语言在遵循狂欢化的原则下,通过粗俗的语言、插科打诨创造出一种吸收了各种民间语言的“杂语”,使官方的“单一语言”土崩瓦解,在颠覆权威和禁忌的同时营造狂欢化的语言氛围。《王牌保镖》中各种语言,如英语、日语、法语、俄语和西班牙语的轮番上场,使得整个文本不再有唯一的官方语言,整部电影成为一首充满社会杂语的交响乐,体现了后现代主义无中心、多元化的基本特点。其次,电影中反复出现的骂人话和诅咒,如“蠢货”“混蛋”“该死的”构成了对文雅的官方语言的讽刺。当这些粗俗的言语达到足够的数量,就会对电影的整个语境产生颠覆性影响,使电影在摆脱官方言语严肃的过程中带给观众放松、狂欢化的观影体验。值得注意的是,广场语言是具有两副面孔的雅努斯(罗马神话中的两面神),骂人话和诅咒具有正反同体性。影片中索尼娅就将“混蛋”等话语作为对丈夫金凯的称呼,大肆辱骂的同时又饱含深情,表现出在狂欢化的语境下,“广场上的人群”对官方语言规则的不屑。最后,影片中出现的吹嘘表现了广场语言贬低化的特征。护送金凯的国际刑警在出发前,向金凯吹嘘“已采取一切预防措施,确保该项行动完全保密”“即使有尝试,我们也对任何袭击都有准备”。几分钟之后的剧情就揭示此次行动根本不保密,白俄罗斯的雇佣兵杀手对证人的护送路线了如指掌;在成功发动袭击后,国际刑警伤亡惨重,证人护送计划也完全失败。国际刑警的吹嘘极具反讽性,在动摇官方话语权威性的同时展现了后现代主义电影语言的狂欢化氛围。
四、结语
《王牌保镖》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打破传统电影中人物塑造惯常使用的二元对立模式,强调模棱两可的不确定性,放弃对终极意义的追求。在奉行娱乐至上的游戏规则下对经典文本进行戏仿,致敬历史的同时,又进行别出心裁的颠覆。大胆表现现实世界的非理性和荒诞性,带给观众笑声的同时引人深思。而广场语言的大量使用则营造了影片的狂欢化氛围,使观众在日常生活中的紧张压抑感得到释放。可以说,导演对后现代主义特征的完美展现成为该片票房收入的保证,也为电影美学提供了可借鉴的视角。
(徐州医科大学外语部)
作者简介:李琳(1981—),男,江苏徐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翻译。
责任编辑 李知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