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量才适用,培育有教育情怀的乡村教师

2024-07-03欧泽昌

教育家 2024年26期
关键词:云浮云浮市留人

欧泽昌

乡村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乡村教育关乎国计民生、关乎乡村振兴,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其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力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大意义。云浮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两广交会处,因域内有大云雾山,四时祥云飘浮而得名。“三山三江一河”的山水格局,赋予了云浮特有的灵性,这里水系纵横、文脉贯通,自古就是一个兼收并蓄的文化交融之地。全市乡村中小学校70所,小学教学点476个,乡镇基础教育专任教师20637人,占全市基础教育专任教师59.68%。云浮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多措并举,量才适用,不断优化乡村教师队伍结构,实现乡村教师队伍数量和质量的全面提升。

狠抓师德,为乡村教师注入“正能量”

2016年,云浮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细则(2023年修订)》,进一步健全师德师风考核机制,坚决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建立局领导、校领导带头为广大教师上党课机制,书记、局长每学期初上好第一堂党课,为乡村教师扣好职业生涯第一粒扣子,正师德强师风铸师魂。建立师德学习教育常态化机制,制定学习方案,围绕“思想铸魂、固本强基、清朗净化、教育提升、警钟长鸣、典型赋能”六大主题深入推进师德学习教育,系统化、常态化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经师和‘人师统一的‘大先生”等重要指示要求。紧密结合“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主题教育,积极开展手抄报评比、教师“三笔字”比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优秀教师事迹分享、“我心中最美的教师”评比、“教坛之星”宣传、师德主题征文和微视频征集等活动,鼓励和支持乡村教师积极参加,让他们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广纳英才,为乡村教师引入“新力量”

2022年,云浮市委出台《关于推进人才云聚强市工程的意见》等“1+5+N+3”系列文件,即1个人才计划、5个子项目、N个领域人才措施、3个保障措施,旨在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为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美丽云浮汇聚磅礴力量。云浮市委市政府要求结合科教兴市战略,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全市教育质量有效提升,加快建设粤北教育领域人才新高地。

三年来,市教育局大力实施教育人才项目,充分利用市委出台的一系列人才新政策、新举措,重点支持各地各学校引进和培育国家级和省级知名校长、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学科带头人以及博士研究生或正高级教师,引进一批重点师范院校本科以上毕业生。同时,想方设法通过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吸引更多优秀毕业生到我市乡村学校任教,为云浮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2022年引进高层次人才103名,2023年引进430名,2024年计划引进150名。此外,还公开招聘教师1365人,农村公费定向毕业生履约上岗431人。以深化义务教育公办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为抓手,优化乡村教师资源配置,打破教师交流的管理体制障碍,推进县域内教师校长交流,每年推动各县(市、区)选派优秀的城镇教师到乡村学校交流,形成系统的“大交流体系”,做到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化。2023年全市合计交流教师(校长)共1972人,其中校长89人。

加强培养,为乡村教师添加“新能量”

为增强师资队伍建设,云浮市深入实施“新强师工程”,完善教师培养体系,加强教师培训。

出台《云浮市“新强师工程”实施办法》。建强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培养教育领军人才,建立教师培训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教师全员培训计划,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素质,重点加强校长、教师、教研人员“三支队伍”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教育领军人才,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目前云浮市共有高级教师4808人,正高级教师31人,省特级教师37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13人。

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加快构建市、县、校三位一体教研网,发挥省、市名教师和市级学科带头人、教研中心组成员、研训团队成员示范引领作用。2022年评选出云浮市名校(园)长、名班主任、名教师共200人,通过师徒结对,送教下乡等活动,扎实推动乡村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利用教育信息化手段开展2024年乡村教育振兴“优课下乡”活动,安排了义教语文、义教数学、义教英语等14个学科到各县(市、区)乡镇中心小学或乡镇寄宿制初中开展“优课下乡”活动,参与师生达两万多人。

对接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帮扶工作。充分利用珠三角地区优质教育资源,与佛山市教育局、肇庆学院签订结对帮扶协议,实施教师互派及教师培训计划,带动乡村学校提升骨干教师业务水平。自2022年起,云浮市每年派出150名教师到佛山市跟岗学习,并接受佛山市支教教师75人。近两年来,肇庆学院为我市2300多教师开展了省级培训。

优化服务,为乡村教师留住“新热量”

云浮市致力于优化服务及人才发展环境,在方法、制度、政策上大胆创新,从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方面想方设法,尽量让优秀教师队伍愿意留在云浮、留在乡村。

落实待遇,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严格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工资收入水平“两个不低于或高于”要求,确保县域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乡镇学校教师工资收入水平高于当地城区学校教师。

给予关心和支持,让人才无后顾之忧。各级教育部门做 好对引进人才的关心和帮助工作,建立“领导联系人才”制 度,围绕人才所思所盼为其解疑答惑。各学校充分发挥工会、 共青团的作用 ,密切与人才联系,积极组织丰富多彩、有 益身心的文体活动,让他们尽快融入集体,在学校也能感受 家的温暖。在生活上,为他们优先提供生活周转用房,积极 解决其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问题,把人才的心留在云浮。

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留住人才。搭建发展平台, 给引进的人才压担子、指路子,大胆提拔任用,让人才觉得 在事业上有“奔头”。持续拓宽乡村教师职业发展渠道,在 职称评定、课题设置、评先评优、个人职业发展、教学教研 业务培训等方面,加强对乡村教师的倾斜力度,引导人才队 伍扎根乡村学校、安教乐教。如罗定市泗纶中学教师沈海燊,毕业后一直坚守山区教育,为乡村教育注入向上的力量,并获得“罗定市先进教育工作者”“云浮市名教师”“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等称号。

选树典型,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开展寻找云浮“最美教师”活动,大力宣传长期扎根基层、深耕乡村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形成“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应。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组织开展为从教20年的乡村教师颁发省级荣誉证书活动,激励乡村教师,增强乡村教师职业荣誉感,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全市4439名乡村教师获得相关荣誉证书。2023年公开表彰县级以上“尊师重教先进单位”“尊师重教先进个人”和“先进教育工作者”等各类尊师重教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1985人次。

乡村现代化离不开乡村教育的现代化,乡村教师是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乡村教育的基础支撑,是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云浮市将继续努力探索,多措并举,把优秀师资输送到乡村学校,提升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培育有教育情怀的乡村教师。

猜你喜欢

云浮云浮市留人
云浮市博物馆藏唐至宋青铜葵花镜等10件金属文物的保护修复
风 寄
第十七届云浮国际石材科技展览会暨第十一届云浮石文化节18日云上开幕
云浮市政协主席黄达辉到龙美达石材调研
父亲节忆父
云浮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调研龙美达石材共享平台
云浮中云石海全球石材集中采购中心开工
引才难留人难 西部高校如何突围
云浮市老促会
点把点的他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