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家精神的教学指引

2024-07-02任勇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4年4期

摘 要:教育家精神,是一座“教育富矿”。数学教育家精神,是值得我们深度挖掘的富矿之源。我们要向名师、大家学习如何教精其术、教明其道、教取其势、教有其思、教专其业。在教育家精神的教学指引下,不断获得这座富矿的滋养。向前辈学习,一直行走在追逐他们的路上。

关键词:教育家精神;教育富矿;教学指引

教育家精神,是一座“教育富矿”。从教学的角度,我们要学什么?可以学习育人上的师魂境界,事业上的志坚如磐,治学上的科学精神,品格上的虚怀若谷,教改上的实践智慧,著述上的立言立功;可以学习教育事业上的奉献精神,教育科学上的求真精神,教育艺术上的创新精神;可以学习教学的风度、风格、风骨……下面,我从“教精其术”“教明其道”“教取其势”“教有其思”“教专其业”五个方面试做阐述。

一、教精其术

术,是指方法、手段和技巧。“术”是让“道”成为现实的中介工具和必需途径。万物运行都有方法和规律可循,如果运用得当,则事半功倍;运用不当,则功亏一篑,这便是“术”的重要性。

“教精其术”,大而言之,就是“正确地做事”。“教精其术”,就教学层面而言,是明晰教育的常识,就学科层面而言,是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师之术”是教师的基本功,是教师的“一招一式”,是教师的“看家本领”。师者,当“术业有专攻”。

特级教师孙维刚创造了这样的育人奇迹:非重点中学的北京22中1997届高三(1)班,全班40人全体升入大学,39人上本科线,38人上重点线,22人考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学生每天都保证睡眠9小时左右,德智体全面发展。6年前,这40人中只有14人能达到区重点中学最低录取线。6年来,没有淘汰差生,没有所谓“分流”。孙老师是这个班整个中学6年的班主任和数学老师。

我听过孙老师两节数学课。一次是我邀请他到厦门双十中学讲课,讲高中数学不等式。孙老师就拿了一个自带的粉笔盒,从课本中的一个不等式讲起,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行云流水,步步深入,让听课的师生见证了“从一道题衍生出一个博大精深的数学世界”的过程。

另一次是在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时,北师大安排我们听孙老师的课。他讲初中平面几何,讲着讲着就引进平面直角坐标系,就讲到了笛卡尔,就讲了一些高中的数学知识,一下子把数学知识串了起来,把数学“拔高了”“拓宽了”,让学生“见树木更见森林”。在“串”“拔”“拓”的过程中,不时留下一些“小问题”,那天的作业就是解决这些“小问题”。我们骨干班听课的同学都惊叹:“原来数学课可以这么上!”

孙老师就是“教精其术”的典范,两节课的教学设计都在他的脑子里,教学内容“了然于胸”“烂熟于心”,板书也好语言也罢,都充满“数学味”。当年孙老师的课,就已经体现了我们当下新课程所倡导的课程内容结构化、综合学习、大单元教学等。

二、教明其道

“道”是道理、规律等形而上的概念。老子《道德经》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古人理解事物,都力求追本溯源,以把握事物的根本,而贯穿理解事物整个过程的就是一个“道”字。今日教育之人,理应在“道”上做足文章,因为做教育就是一个明道、悟道、得道的过程。“明”即明白、懂得,“道”即规律、原则。“教明其道”,大而言之,就是“做正确的事”。就教师而言,教明其道主要是“明”学习之道、教书之道和育人之道。

小学数学教育家、尝试教学法创始人邱学华老师,扎根中国土壤,研究中国教育。五十多年来,他一直从事小学数学的教学与研究,成果很多,但最核心的就是“尝试教学法”的持续研究,从尝试教学法到尝试教学理论,再到尝试学习理论。他的《尝试教学法》一书,在1989年获全国首届教育理论优秀著作奖;《尝试成功发展》一书中“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报告,在1999年荣获教育部颁发的全国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且看专家、学者如何评价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法:

尝试教学法是“古为今用,有胜于古;洋为中用,有胜于洋”。

——陈梓北教授

尝试成功与尝试教学法以受教育者自主学习为主,从而找到了落实差异教育的好途径,为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范式。

——戴汝潜研究员

邱学华的“尝试教学”,开始从教学方法上的实验,到理论上的提升,其执着的精神令人佩服。

——顾明远教授

……

三、教取其势

师者,不仅要具备形于外的“术”,更要具备涵于内的“道”,做到“道术合一”。这个“度”的把握,在我看来就是“取势”。

教育之“度”,就是教育行为的恰如其分。教师只有尊重教育规律,在工作中做到心中有“度”、行在“度”中,才可能使自己的教育是合理的、有效的。

我参加了“教育部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后,和张奠宙教授有过多次接触。研讨班每年都有一个研讨的主题,基本都由张教授主持。

十五年来的主题,都是“教取其势”的论道,凝聚了国内数学教育同行的智慧,在共同思考和探索数学教育理论的征途中,留下了一个个时代的脚印。研讨的主题涉及:数学素质教育设计要点;建构主义;数学教师培训;数学素质教育的含义与评价;数学课堂教学;国际视野;数学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2010年的中国数学教育;高中数学改革;数学学习心理研究;数学教育技术与数学“双基”研究;倡导学术规范,提高研究水平;数学“双基”教学研究;东亚地区数学教育的成功与不足;《数学课程标准》与数学教育改革。

每次研讨会,我都会见到很多数学教育大家,大学的居多,如苏式冬、郭思乐、唐瑞芬、郑毓信、顾泠沅、严士键、王尚志、宋乃庆、戴再平、章建跃、罗增儒、史宁中、顾沛等。请他们指导,与他们交流,都会有许多新的收获。在数学教育研究的道路上,他们就像一盏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路。

四、教有其思

肖川先生说:教师只有作为思想者,才会有对“教育”本质的深刻思考,才会有对“儿童”内涵的深切体会,才会有对“生命”与“幸福”的蓦然顿悟。[1“教有其思”,一是教师有实践智慧,这是“教育思想”创生的基础;二是教师有教学主张,这是“教育思想”的完善;三是教师有教学风格,这是“教育思想”的升华。

学科教师应“会思”,并从“会思”到“慧思”。“慧思”是教育观念之思,是教育变革之思,是联系实际之思,是未来教育之思,是自我发展之思。

我们翻看《教育家成长丛书(第一辑)》,书名中就能看见作者的“慧思”,比如“张思明与数学课题学习”“刘可钦与主体教育”“邱学华与尝试教育人生”“黄爱华与智慧课堂”“吴正宪与小学数学”“任勇与数学学习指导”。

具体来看张思明的“慧思”:

我觉得好的教学成果并不一定是课堂上直接交给学生的知识、公式、定理、算法本身,而常常体现在学生经过遗忘后所剩的那些东西上。更多应当“沉淀”的是:怎样提出问题、怎样发现问题、怎样做学问、怎样面对困难和挑战、怎样利用信息、怎样寻求帮助……

在数学教育界,一提到张思明,就会想到“数学建模——让学生在体验中去理解知识”,恰是由于他“教有其思”。

五、教专其业

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永无止境。

教师发展,从新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卓越教师一路走来,有没有一个大致的路径?数学教育者的“专业形象”应是:精于教学的能手,善于创作的好手,长于科研的高手。有了这“三手”,就能成为有魅力的教师。

张远南先生是我国著名科普作家、教学经验丰富的特级教师。他常听到一些学生抱怨数学无趣乏味,于是花费数年心血,或史海钩沉,或点石成金,将一个个与数学有关的故事讲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数学的神奇和魅力,并喜欢上数学。

我在20多年前,就在学术会议上见到张老师。在他退休几年后,时任厦门一中校长的我,特聘他为厦门一中“名师工作室”的名师,负责指导数学教学工作。

他几乎每天都听课,听完后还要和老师交流,探讨教学艺术。高三数学课每天都会有一份自编的练习,张老师有意不要答案,自己坚持题题必做。

当时,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其中“选修系列3、4”共由16个专题组成。这些专题是对数学有兴趣并希望进一步提高数学素养的学生而设置的,多数涉及高等数学知识。我到数学组参加教研活动,建议高中数学组的32位教师,2人一组共同攻关16个专题中的1个专题,编写该专题的讲座提纲,半年后交稿,成为这个专题的“小专家”。

我只要到数学组参加教研活动,就会提起这件事。半年过去了,我没有看到比较像样的讲座提纲。正当我想再次强调这项工作时,奇迹出现了:作为外聘的张老师原本没有“攻关”任务,他只是“旁听”了我布置的任务,竟然悄悄“攻关”,在半年内不仅“攻”下16个既定专题,还多了6个!

张老师送来了22个专题的电子版书稿,书稿有60万字,共有550多个图形,图文全部由张老师自己录制。由于书稿内容丰富,案例翔实,文笔流畅,很适合中学教师和中学生阅读和学习。我建议这本书分上、下两册出版,取名《高中数学新课程拓展模块》。读者拿到这套书时,个个赞叹不已。后来,张老师送我一套他的新作《函数和极限的故事》《概率和方程的故事》《图形和逻辑的故事》三本书。我还来不及读完这三本书时,张老师又送来一本新书——《游戏:拍案称奇》……

我曾经问过张远南老师,是什么动力让他有如此旺盛的“学术青春”。张老师用略带南平口音说:“归您。”我开始还以为张老师是感激我,急忙说:“全凭您的勤奋与功力。”我听错了,张老师说的是“归零”。他说:“只有归零,才能腾出空间接纳新的东西。归零,让我们永远年轻,永远青春!”

张远南老师,就是“教专其业”的魅力之师。

在教育家精神的教学指引下,我不断获得这座富矿的滋养。向前辈学习,一直行走在追逐名师、大家的路上。

参考文献:

[1]肖川.教师,做反思的实践者[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

(任 勇,福建省厦门市教育局原副局长、巡视员,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一等奖获得者,获评“中国当代教育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