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大师们践行的教育家精神

2024-07-02花奎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4年4期

花奎

摘 要:教育家精神是一种高尚的精神追求,不仅要具备卓越的教育能力和智慧,更需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数学界及数学教育界就不乏践行教育家精神的榜样人物,他们情系祖国、至诚报国,淡泊名利、追求真理,愤启悱发、因材施教,刻苦勤奋、锲而不舍,无私奉献、甘为人梯,胸怀天下、以文化人,成为一道道光。每一个教育者都应逐光而行,努力在平凡的工作中作出不凡的贡献。

关键词:教育家精神;精神追求;数学大师

教育家精神是一种高尚的精神追求,不仅要具备卓越的教育能力和智慧,更需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数学界及数学教育界就不乏践行教育家精神的榜样人物,比如华罗庚、陈省身、吴文俊、陈景润、丘成桐、王梓坤等等。在这些数学大师身上,闪耀着教育家精神之光。

一、情系祖国,至诚报国

许多数学大师都情系祖国,有着坚定的报国之志、至诚的报国之行。

1950年,华罗庚先生没有留恋在美国的舒适生活,毅然选择回到自己热爱的祖国,并发表《致全体留美学生的一封公开信》。信中写道:“梁园虽好,非久留之乡,归去来兮。”[1爱国情怀溢于言表。

陈省身先生成长过程中所目睹的祖国贫穷落后与受辱挨打的局面,是激发他报效祖国的原动力。他曾经说过:“过去总认为中国人在科学上不如外国人,我的微薄贡献是要把它改过来。外国人能够做的,我们也能做到,做得一样好。”[2陈省身先生虽长期在美国发展,但一直情系祖国,1989年回国主持南开大学数学所的工作。

2001年,吴文俊先生参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后,有记者问他:您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后,没有留在法国,却毅然回国,是出于什么考虑呢?他掷地有声地回答:出国留学,学业有成之后回国是天经地义的,当时大家都这样做,是非常自然的,哪里有什么特别的原因;这个问题,倒是要去问滞留国外的人“是什么原因而未能回国”。20世纪50年代回国后,他在拓扑学作出重大创新,为祖国争得了荣誉。20世纪70年代,他还一直思考着怎么振兴中国的数学。耄耋之年,吴文俊先生又用一番肺腑之言表达了自己为国家科技创新而“活到老,学到老”的信念:“科学家都是知道感恩的,知道用自己绵薄的力量回报党和祖国。人的年纪大了,各种各样的‘债务就越来越多。我现在正忙于‘还债。我愿意把自己的毕生力量献给祖国。”[3吴文俊先生诠释了“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将国家置于最靠前的位置,舍弃小我、忘我报国的家国情怀。

二、淡泊名利,追求真理

王梓坤先生有一段自勉格言:“我尊重这样的人,他们心怀博大,待人宽厚,朝观舞剑,夕临秋水,观剑以励志奋进,读《庄》以淡化世纷;公而忘私,勤于职守;力求无负于前人,无罪于今人,无愧于后人。”[4这也是许多数学大师取得成功的动因之一。他们之所以如此执着,根本原因往往不在于能为个人带来多大名利和物质享受,而在于“它的内容能增进我们的知识,它能把我们的思想从古老的信仰、偏见和确定性中解放出来……在于它的解放力——争取人类自由的最伟大力量之一”。真正的数学大师往往淡泊名利、心性高远,为求真知、真理而将毕生的精力奉献给数学研究和数学教育事业。

丘成桐先生坚定地认为,科研和求知比获得名誉和奖章更加重要。他说,数学之所以会让他感兴趣,是因为数学可以让他看清楚人类的思想是如何延拓到可以被理解的本质上的,而并不是因为他想要用自己的发现去获取名声。2006年1月14日,丘成桐先生到华中科技大学演讲时,提到年轻人要想成才必须要有做学问的抱负,也就是做学问要有高尚的情操。

陈省身先生与德国数学家F.希策布鲁赫合作编写的《数学中的沃尔夫奖》一书中提到:“数学中没有诺贝尔奖,这也许是一件好事。诺贝尔奖太引人注目,会使数学家无法专注于自己的研究。”[5在陈省身先生看来,研究数学不是为了得奖,大家要甘于平淡,远离功利,潜心研究,陶醉于数学。数学是一门伟大的学问,它的发展能同其他科学联系,是人类思想的奇迹。他在辞世前最后一次出席数学活动时,还呼吁数学界要淡泊名利。

吴文俊先生一生专注数学研究,从不注重对身外之物的追求,对于世间之物,总是抱着一颗纯粹无邪的心。这种纯粹性,感染了别人,更让自己的生活和研究充满激情和活力。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成平这样评价吴文俊先生:几十年风风雨雨,不论条件如何艰苦,“为祖国科技事业贡献毕生精力”的坚定信念始终支撑着吴文俊先生,并化作工作中的不懈努力和追求;假设他留在国外,可能会获得菲尔兹奖或者沃尔夫奖,但是他从来没有后悔。

《大学》中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求真知,远名利,方能在复杂的现实面前守住阵脚,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保持一份心灵的安适与平静。这正是数学大师的修为。

三、愤启悱发,因材施教

华罗庚先生始终主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他鼓励学生锻炼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不赞成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数学。华罗庚先生提出了这样几个教学主张:一是主张学习的主动性与自主性,二是主张将学习和研究相结合,三是主张选读名家的数学原著和文献。他说:“我们的学生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一旦遇到什么问题,就去问别人,一次问不出就再问一次,直到问题解决为止。这种方法虽然简单,却也让学生们不愿意费力去思考。我们的责任就是让学生们改变这种习惯,能够形成更符合现代科技所需要的学习方式。”[6

伟大的导师都善于把自己的思想传给后人,陈省身先生就是这样的典范。陈省身先生一生的卓越贡献不止体现在他的数学创造上,也体现在他的“桃李满天下”。陈省身先生是怎么做的呢?他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态度,用自己的切身经验,用自己的人格形象,为学生照亮前方的道路。吴文俊先生是陈省身先生的学生,他说:陈先生有因材施教的本领;他对人可能不一样,对张三这样,对李四那样。这正是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观。受陈省身先生的熏陶,吴文俊先生成为人师之后,也时刻践行着在教学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教育方法。

教育学生就应该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施教,不能教条主义,所有学生都用统一的方法。数学大师的育人智慧,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四、刻苦勤奋,锲而不舍

许多人喜欢将数学大师的成就归结为他们有过人的天赋,认为是一种先天的必然,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刻苦勤奋、锲而不舍,才是他们成长历程的共同写照。

华罗庚先生的童年并没有表现出过人的天资,以致街坊邻居称他为“罗呆子”。华罗庚先生通过后天的努力,学习和工作中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在30多岁时成为世界一流数学家。晚年,他曾写过不少文章向青年们传授治学心得,多次谈到“聪明在于积累,天才在于勤奋”的经验,形象地概括了“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读书方法。1963年,华罗庚先生在为青少年写的《从孙子的“妙算”谈起》一书的序中,就有这样的诗句:“埋头苦干是第一,勤能生出百巧来。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7

陈景润先生说过:“做研究,就像登山,很多人沿着一条山路爬上去到了最高点,就满足了。可我常常要试9—10条山路,然后比较哪一条山路爬得最高。凡是别人走过的路我都试过了,所以我知道每条路能爬多高。”[8这句话揭示了他能超过别人、到达顶点的秘密,即勤奋和创新。“文革”期间,陈景润先生蛰居于6平方米的陋室坚持不懈地研究,七易寒暑,写了几麻袋的稿纸。1973年,他在《中国科学》上发表了《大偶数表示为一个素数及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的论文,在国内外数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认为是筛法的光辉顶点。陈景润先生的成功正是由于他有超常的毅力、耐性和不计代价的投入,源于他勤奋刻苦、锲而不舍的精神。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丘成桐先生经常引用的诗句。锲而不舍、坚持不懈的精神使丘成桐先生的“眼界”“胆识”“能力”得到更大的发挥,这是他的过人之处。丘成桐先生的母亲赞赏他很“捱得”,就是说很能吃苦,并没有夸奖他聪明。可见,锲而不舍的精神之于丘成桐先生的研究何其重要。这种精神,正是数学大师普遍的品质。

五、无私奉献,甘为人梯

新中国成立后,华罗庚先生肩负起为中国科学事业,尤其是为数学事业培养先进人才的重任,这份责任使身为人师的他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为了更好地投身教育,华罗庚先生携妻儿回到北京后,安排家人住在数学研究所附近的平房。那里虽然条件简陋,但有助于他全身心地投入数学研究及与学生的交流讨论。华罗庚先生对年轻人一向很是关心爱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总是尽己所能地帮助他们成长、成才。他培养了像王元、陈景润、陆启铿、杨乐等一大批卓越的数学家。

陈省身先生在“中央研究院”数学所培养了吴文俊等一批新中国的后备人才,提携了很多年轻的数学人才。因此,陈省身先生一生卓越的贡献,不止体现在他的数学创造上,也体现在他的“桃李满天下”。这里的“桃李满天下”,不仅指他亲自教过的、指导过的学生,还包括很多与他没有正式师生关系的年轻人。他热心地关怀他人,主动与年轻的学生交往,让他们能够在偶尔显得冷酷的数学世界中感受到温暖。陈省身先生在“中央研究院”数学所期间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拓扑学方面的数学家。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教授胡森这样总结:陈先生指导的学生名家荟萃,风格迥异,他们都在陈先生的指导下,极大地发挥出他们的潜力。丘成桐先生锋芒毕露,开创了几何分析学科,所构造的CalabiYau空间为弦论的一块基石。陈国才先生独树一帜,发展出有理同伦理论。廖山涛先生对动力系统有独特的贡献。陈省身先生海纳百川,心胸开阔,有深刻的洞察力,又对新事物保持浓厚的兴趣,和年轻人保持密切的接触,是一位大教育家。从陈省身先生丰富的教育经验中,我们可以提炼出他教育方法的精华——做人格典范。

北宋黄庭坚说:“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是说优秀的人才和学生需要好的老师去发现和培养。数学大师培养育人,已不单是一种职业规训,而是一种文化自觉,是一种甘为人梯的精神内核。

六、胸怀天下,以文化人

数学大师们都有胸怀天下的格局和情怀,他们的人文思想源远流长,深受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

1957年,是华罗庚先生研究的转折点,此后他把研究的重心逐渐转向应用数学。他认识到,为国民经济服务的应用数学,在当时之中国,首先应从普及数学方法做起。他把一生中最后20多年的大量时间和精力,贡献在中国普及数学方法上,并探索应用数学的思想与方法论,使应用数学的研究为国民经济服务。这是华罗庚先生胸怀天下和推己及人的理念。数学大师们都注重人文精神,认为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文化。“数学本身有无穷美妙。认为数学没有艺术性,这看法是不正确的。就像站在花园外面,说花园里枯燥乏味一样。只要你们踏进了大门,你们随时随地都会发现数学上也有许许多多有趣味的东西。”[9这是华罗庚先生在《和同学们谈谈学习数学》中的一段话。华罗庚先生在西南联合大学工作时也曾说过:“我是陶醉在数学美中,如梦如痴。”10“人们都说音乐美,我觉得数学比音乐美得多。”11追求数学美,是华罗庚先生一生的坚守。

“数学好玩”是贯穿陈省身先生一生的理念。陈省身先生对数学的追求是一种超越性的追求,是不计功利、纯粹以兴趣为目的的追求。陈省身先生有着深厚的中华文化涵养。他曾说,一个中国数学家不可以没有中华文化的涵养;我们处在一个新的春秋时代,数学家不能只和“数字、符号、枯燥的公式”打交道,应该关注社会、体验生活,注重对自己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陈省身先生年轻时就爱读小说、中国古代典籍等,中学时就写出散文表达对高洁生活的向往。陈省身先生精神上的超脱和对数学之美的执着追求,与他身上浓厚的人文情怀息息相关。

丘成桐先生2002年8月20日接受《东方时空》采访时说:“我把《史记》当作歌剧来欣赏”,“由于我重视历史,而历史是宏观的,所以我在看数学问题时常常采取宏观的观点,和别人的看法不一样”。[12这是一位数学大师关于数学文化的阐述。

数学大师们讲究道法自然。吴文俊先生在把计算机当作数学研究的工具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如世界著名数学家阿蒂亚爵士在邵逸夫数学奖颁奖会上所说的,“(吴文俊)在计算机与几何间的鸿沟上架起了桥梁,实在是一项伟大的成就,……是未来数学家一种新角色的楷模”。

数学大师们为我们践行教育家精神作出典范,成为一道道光。每一个教育者都应逐光而行,坚持理想信念、守护道德情操、修炼育人智慧、秉承躬耕态度、葆有仁爱之心、坚定弘道追求,努力在平凡的工作中作出不凡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元.华罗庚(修订版)[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174.

[2][5][7][8][9][10]黄婷,邱德胜.数学大师:华罗庚、陈省身、吴文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25,51,35,35,101,101.

[3]胡作玄,石赫.吴文俊之路[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94.

[4]张奠宙,王善平.陈省身文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63.

[6][11]李建臣.华罗庚[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0:199,97.

[12]丘成桐,刘克峰,季理真.丘成桐的数学人生[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204.

(花 奎,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高级中学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扬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