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畜牧用青贮玉米经济效益分析及种植和青贮处理技术要点

2024-07-01余世光

农民致富之友 2024年17期
关键词:牲畜畜牧业植株

余世光

青贮玉米属于一种优质的多汁饲料,是养殖业重要的饲料组成,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青贮玉米的使用对于提高经济效益至关重要。在喂食青贮玉米后,母畜会显著提升泌乳量,因此在奶牛饲养生产中尤为重要。在冬季枯草期,由于没有新鲜的饲料,放牧以及干草无法满足牲畜正常的生长需要,为让牲畜可以在冬季吃到新鲜的饲料,可以选择青贮玉米,提升牲畜的食欲,丰富饲料结构,提升饲料利用率以及冬季保胎能力。为进一步提升青贮玉米的应用价值,需要对种植、调制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升种植价值,做好分析总结工作。

一、青贮玉米国内外发展情况

青贮玉米能够制作成青贮饲料,具有植株高大,并且枝叶繁茂等优势,而且蕴含的营养成分较多,收获量较高。青贮玉米是肉牛育肥的主要饲料,已在国内外得到大范围的种植,青贮玉米不仅适宜种植在气候寒冷的区域,气候温暖的区域也可以种植。青贮玉米的单亩产量高,土地利用率得到增加,可以为牲畜提供平衡的养分补给,而且机械化种植也可以降低成本,经济收益更佳。青贮玉米在我国已经在东北区域进行大范围种植,并且成为冬春家畜饲养的重要饲料,随着粮食形式的好转,青贮玉米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种植。为进一步发展青贮玉米,需要改变传统的种植观念,实现科学化养殖,青贮玉米的营养价值丰富,作为青贮饲料,比单一喂食玉米面的经济效益好,为提升畜牧业质量,需要改变饲养条件,实现科学饲养。从种植业结构上来看,农牧结合的饲养方式,对于大多数区域都是适宜的,可以按照合适的比例搭配种植结构,适应农村实际生产环境。

二、青贮玉米的种植技术分析

1、品种选择

为提高玉米产量,首先需要从品种上着手,合理控制种植密度,加强田间管理工作。在品种选择上,优质的品种是提升青贮玉米产量的关键,青贮玉米产量的高低,会影响植株的茎粗、果穗等情况,优选适合本地生产的品种,可以提升收获株数。在青贮玉米品种选择上,需要根据种植区域的气候特点选择合适的品种,根据成熟期可以分为早熟、中熟以及晚熟等三类,在适宜本地环境的前提下,选择产量高,抗病害能力强的品种。分蘖少的品种种植产量更高,少分蘖的品种可以更为充分的利用空间,植株的果穗较大,其中蕴含的干物质较多。而分蘖多的品种,植株高度不同,成熟度不一致,而且产量也较低,但是穗、叶较多,利用率较高。对于分蘖少的品种,可以加大播种量,增加玉米植株数量。青贮玉米的种植品种较多,不同的区域都有主要种植的品种,一般产量在60—90t/hm2,以晚熟品种居多,可以作为饲料、粮食双用途种植,制作青贮的质量较高,经济价值以及应用价值优异。

2、播种量以及保苗株数

根据不同的品种以及种植方式,行间距以及种植密度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在出苗后,需要做好中耕除草工作控制好密度。如果密度过大,会导致植株含水量较高,干物质含量较少。如果密度过低,则会导致茎秆过于高粗,水分含量降低。分蘖多的品种,种植密度一般在7—9株/m2,不分蘖或者少的品种,则需要控制在15株/m2,一般玉米青贮的播种间距,采取50cm、60cm两种,播种深度一般在5cm左右。

3、播种时间

播种时间的选择在青贮玉米种植技术中占据重要地位,它直接关系到玉米的生长周期、产量以及最终的质量。由于我国南北地区气候条件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播种时间的选择也需因地制宜。在北方种植区域,由于春季气温逐渐回升,土壤解冻,适宜播种的时间一般集中在每年的4月份。此时播种,可以确保玉米种子在温暖湿润的土壤中迅速发芽生长,避免遭遇早春的寒流和霜冻。相比之下,南方地区由于降水充足,气温较高,播种时间的选择更为灵活。南方种植者可以根据当年的气候状况和土壤墒情,随时选择适宜的时机进行播种。这种灵活性使得南方地区的青贮玉米种植能够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确保玉米植株的健康生长和饲料的稳定供应。

4、加强田间管理

很多种植人员认为,种青贮是种草,不是种植粮食,因此田间管理没有太大必要,但是粗放的栽培管理理念属于传统的观念,会对玉米产量造成影响。如果没有做好田间管理,就会导致杂草快速生长,与玉米争夺生长空间以及肥料和水分,因此需要做好中耕除草工作。通过中耕除草能够将杂草有效清除,疏松土壤,保持土壤中足量的水分,促进微生物活动,提升土壤中的肥力情况。此外,想要取得更高的产量也要合理的施肥。在秋耕时,可以选择优质的厩肥,然后使用磷酸二铵作为种肥。在开沟后追加适量的尿素。此外,灌水也是保证青贮产量的重要内容,对于收籽玉米的苗期可以延期灌水,限制植株生长,不能让植株生长太高。对于青贮玉米则需要尽早灌水、除草,让植株快速生长。

5、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在青贮玉米种植中占据重要地位,关乎作物的健康生长与最终产量。由于青贮玉米生长周期较长,且易受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因此,种植者需采取综合策略进行有效防治,这种综合策略融合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等多种手段,旨在构建一个多层次的防御体系,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病虫害对青贮玉米的损害。农业防治是基础且长期的方法,通过合理的耕作制度、轮作换茬、优化种植密度等措施,改善田间生态环境,减少病虫害的滋生。例如,种植抗病性强的品种,可以有效降低某些病害的发生概率。同时,合理的施肥和灌溉管理也能增强玉米植株的抗逆性,使其更能抵御病虫害的侵袭。生物防治则是一种环保且可持续的防治方法,它利用天敌、寄生性昆虫、微生物等自然生物资源来控制病虫害,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还能保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例如,释放天敌昆虫可以有效控制某些害虫的数量,而微生物制剂则能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化学防治则是在病虫害发生严重时采取的必要手段。使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喷雾或土壤处理,可以迅速控制病虫害的蔓延。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化学防治并非长久之计,过度使用农药会导致病虫害抗药性的增强,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在使用化学防治时,必须遵循科学、安全、合理的原则,确保农药的种类、使用剂量和使用时机都符合相关规定。

6、收获与青贮

收获与青贮是青贮玉米种植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对于确保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长期保存至关重要。收获时机的选择对于青贮玉米的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一般而言,青贮玉米的收获时间应选在乳熟期至蜡熟期之间,在收获设备上,种植者可以根据种植规模和地形条件选择适合的收割机械或采用人工收割。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需要确保收割过程迅速且高效,以减少玉米植株在田间的暴露时间,避免不必要的营养损失。收获后的青贮处理同样是一个技术活。青贮的目的是通过创造厌氧环境,利用乳酸菌的发酵作用,将玉米植株中的糖分转化为乳酸,从而降低pH值,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种植者需要确保青贮设施(如青贮窖、青贮袋等)的密封性能良好,以防止空气进入和水分散失。此外,在青贮过程中使用添加剂可以进一步提高青贮效果。

三、青贮玉米的处理

1、适时青贮

影响青贮种植质量的另一关键因素是收割时间,它应当基于营养价值和适口性等因素来决定,以确保快速且高效的种植流程。只有在最佳的时间进行收割,才能获得产量更高、营养价值更丰富的青贮作物。多年的种植经验表明,在乳熟期收割的青贮作物含有较少的干物质和能量,但其粗蛋白的比例更高,颜色呈黄绿色,且汁水丰富。收割后,经过机械粉碎处理,加入饲料中,能有效提升牲畜的食欲。相比之下,腊熟期收割的青贮作物含水量和蛋白质含量较低,成熟粒在种植、利用等环节中存在浪费现象。对于粮、饲兼用的青贮作物,当籽实达到70%成熟度时,可以将成熟株穗去掉,与未成熟的秸秆一同进行青贮。如果作物水分不足,可以适量洒水以提高其含水量。此外,对于大面积种植的情况,由于种植时间紧迫,延长种植期会对青贮质量产生不良影响。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分期播种的方式。由于青贮作物的种植时间要求较短,因此需要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包括车辆调度、设备维护以及人力配置等。同时,要确保种植场地干净整洁,及时清除影响工作的障碍物,以保证种植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2、玉米青贮鉴定

在种植玉米并进行青贮处理后,一般窑贮时间在50天左右,此时即可用于饲喂牲畜。对于青贮质量的评价,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①气味清香

高质量的青贮玉米应散发出清香的味道,略带酸味的酒曲味,这种气味表明青贮过程正常,无刺激感。如果闻到霉味,则表示青贮已经发生变质,不宜饲用。

②含水量适中

优质的青贮玉米含水量应保持在70%左右。通过手感可以判断其水分是否充足,捏住青贮料,若能在指缝中挤出水分,则证明水分适宜,营养保存良好。

③颜色黄绿

玉米在青贮前呈绿色,经过发酵后,颜色应变为黄绿色。若变为黄褐色,则表示水分不足;如果颜色为棕色且带有白点,则已发生变质。

④切碎度适宜

使用青贮机制作的青贮玉米,长度以1.5—2cm的小段为主;若使用铡草机制作,长度约为5cm。段长越小,青贮时越紧实,利用率越高,这也与种植时的收割和处理方式有关。

⑤质地柔软

经过粉碎等一系列处理后的玉米茎叶,质地应变得较为软化,手感柔软,这样的青贮料更易于牲畜进食。如果手感粗硬,则表示贮存时间不足,没有完全软化,需要延长贮存时间。但需注意,如果青贮料发生霉变,虽然手感柔软但会黏手,这种青贮料已严重变质,不能用于饲喂牲畜。

综上所述,在种植和青贮处理玉米时,应注意收割时机、处理方式以及贮存条件等因素对青贮质量的影响,并根据上述评价标准对青贮质量进行合理评估。

四、玉米青贮的利用分析

1、利用时间

青贮制作后,待完全发酵后,直到青贮软化才可以正式使用,不可提前喂食,导致青贮发生霉变。一般冬季饲喂利用率较高,这是由于冬季天气较冷,青贮质地会变得更脆,因此更容易被食用。在冬季早晚饲养最为适宜,在天热的季节,青贮更为柔软,食用品质较低,会对进食量造成影响。使用剩下的青贮,需要密封,则可以在明年继续使用,只是口味、色泽等会受到影响,但是仍然可以正常的使用。

2、适宜饲喂的牲畜

在草食性牲畜饲养中,尤其是哺乳期的奶牛,合理的使用青贮能够有效提高奶量,应用价值较高。一般马、驴等牲畜只是在饥饿的时候进食。

3、饲喂方式

在开贮后,如果牲畜的进食量较多,可以在另一头开窖,方便后续搬运。如果喂食的牲畜较少,喂食量较少,可以分期取喂,在饲喂时,每间隔1周搬运1次,然后将青贮堆积到合适的位置,放置好喂养。开窖将青贮取出后,需要将窖口密封住,防止窖内的青贮变质。在畜牧饲养中,一般母羊的喂食量在5kg左右,羔羊的喂食量在2kg左右。牲畜剩下的青贮,可以冷冻变脆后,在第二天再次使用。玉米青贮饲料的利用率与玉米品种、种植方式等原因有关,一般青贮的喂养饲槽材质最好选择水泥以及木制,使用土制的很容易黏住泥土。

4、青干饲料搭配

青贮玉米的含水量较高,干物质的含量较低,因此在饲喂青贮玉米时,需要与一定量的精料互相搭配,在饲喂方式上,干草与青贮不可混合使用,否则就会导致干草受潮,食用不方便。

五、青贮玉米经济效益分析

1、青贮玉米为不可替代的饲料

青贮玉米最典型的经济价值就是作为饲料的应用,由于青贮玉米的植株较高,而且茎叶较为繁密,因此秸秆产量较高,茎叶中含有很多动物需要的矿物质以及微量元素,例如纤维素等,这些营养元素为牲畜生长的必备物质,在喂食牲畜时,由于青贮玉米的食用口感优异,因此动物的进食量会增加,除混合喂养外,也可以直接作为饲料投喂。

在制作青贮饲料时,一般需要将青贮玉米进行50天的发酵,让乳酸菌可以充分发酵,这样能够增加青贮饲料的口感,提升青贮玉米营养价值。经过发酵的青贮玉米可以实现长期的存放,最高存放时间可以达到几十年,超长的存放时间,为养殖业发展提供饲料保障,已经成为畜牧业不可替代的饲料。

2、有利于养殖结构的调整

目前来看,畜牧业的发展与农业发展相比进度较慢,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畜牧业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牛奶、牛肉等制品的需求量加大。对养殖业的结构进行调整时,需要进一步增加畜牧业占比。在种植业发展中,需要进一步提升优质饲料的占比,不但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进一步推进畜牧业发展。

3、保护生态环境

就目前情况来看,适宜发展畜牧业的区域较少,与发达国家相比占比较低。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畜牧业发展的要求较大。目前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区域集中在草原地区,放牧方式采用草地放牧,这种放牧方式虽然可以提高经济收入,但是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与经济效益相比,收获不成正比。过度放牧会导致草原沙漠化发展,导致畜牧业无法稳定提供产品,而且日益增加的养殖数量,需要将传统的放牧养殖变成舍饲养殖,因此青贮玉米的种植对农民来说必不可少。青贮玉米的营养价值丰富,适用于畜牧饲料,减少放牧造成的环境损失。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而且青贮玉米在饲料方面,还可以减少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具有较强的绿色化发展优势,对畜牧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均有巨大意义。

4、增加农户收入

由于粮食的种植成本较高,而且市场竞争较大,因此农作物的种植收入并不算高,将青贮玉米引进到农业种植中,可以增加农户收益,畜牧养殖业需要大量的青贮玉米原料,而且青贮玉米本身便具有较高的产量,产品的品质较高,可以实现农业发展以及畜牧业发展的双重效益。

总而言之,青贮玉米的推广种植,可以改变农业种植结构,促进玉米行业的发展,为畜牧业结构优化奠定饲料基础,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养殖业以及环境的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537718广西玉林市陆川县清湖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牲畜畜牧业植株
映像畜牧业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交换牲畜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番茄‘7728’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农药毒死牲畜 为何诸多说法
松花菜花药培养再生植株
非洲菊花托的体细胞胚发生及植株再生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知识归纳及试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