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浪漫主义中的传统与现代
2024-06-30泓峻
泓峻
内容提要:阿华是一位凭自然天性写作的诗人,她更多的时候把触角伸向自然界,而不是所处的现实社会。孤独是阿华诗歌中经常表达的一种情绪,其诗歌语言把抒情与反讽、直率与复义、隐喻与接喻融为一体,这一切都表明阿华的诗受到现代主义诗歌很深的影响。与此同时,阿华的诗从形式到内容也都有中国传统诗歌的特点,其痴情、执着、超越生死界限的爱情书写是东方式的,其诗歌中人完全融入自然的状态,也与中国式的自然浪漫主义传统相契合。传统与现代在阿华的诗中并没有完全割裂,而当我们运用传统与现代双重眼光观察一个作家时,能够看到与单一视角不同的别样风景。
关键词:阿华 自然浪漫主义 传统 现代
一
阿华是一个自然的诗人。当我作这样的判断时,一方面是说阿华是一个凭着自己的自然天性在写作的人,其诗歌表达的方式是质朴自然的;另一方面也是说,阿华的诗更多的时候把自己感受的触角伸向自然界,而不是所处的现实社会。这两个方面的原因,使得阿华的诗具有一种自然浪漫主义的美学意蕴。
说阿华是一个凭自己天性写作的诗人,是一种知人论世的观察视角。对于一个经常用各种文字谈论自我的写作者而言,这一观察视角颇为便捷。然而,对于阿华而言,作这种视角的观察其实并不容易:除了诗歌本身外,她很少留下谈论自己创作的文字。而且,生活中的阿华也不善言谈,或者是不愿在人多的场合多说话。《给我辽阔的》这部诗集就既没有前言,也没有后记,甚至也没有别人写的序。打开这本诗集,只见一首首诗歌排列在那里,连书名与分类用的名称也是某首诗歌的题目,一句多余的话也没有,这颇像阿华其人。
然而,读阿华的诗的过程,又基本上是听作者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在倾诉、在告诉你她眼中的那个世界,以及她对那个世界的领悟。阿华的诗,大多都是以第一人称写的。我做了一个统计,《给我辽阔的》这部诗集一共收了作者99首诗作,其中出现第一人称“我”的有77首,接近五分之四。而且,诗里的第一人称“我”绝大部分都十分明确地指向诗人自己。即使没有出现第一人称“我”的诗,如《一棵失败的卷心菜》《深秋的山林》《一个独行的人在匆匆赶路》,也有相当一部分带有不同程度的自传性。因此可以说,阿华的诗基本上是作者在场的诗:身的在场、心的在场、情感的在场,有时候是让自己的全部生活经历都在场。“这些年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也大都体现在我的诗歌里”,“文字与我,彼此选择”a——在与灯灯、唐果、唐小米一起出的诗歌合集《在银子闪光的年代》一书里,有一个灯灯主持的四人对话,在回答闺蜜诗人的提问时,阿华说了上面的话。我们可以把这种写作状态称为凭借诗人天性的写作,以技术论,这种写作在当代诗坛不能算是“先进”,但它却使我们在阿华的诗中读到一种难得的率真之气。阿华在诗歌中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叫“梨树镇”的空间,诗人经常在诗中让自己徜徉其中。有时候,这个梨树镇指向现实的生活环境,而更多的时候,它是阿华的一个世外桃源。而诗中的阿华,则仿佛是可以与这个万物有灵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自然之子。在与这部诗集同名,被放在首位的那首诗里,诗人是这样写的:
给我辽阔的,是这人间的梨树镇
我曾在黄昏来临时,去坡地散步
也曾在河边,看到菖蒲在风里
摇摇摆摆
……
但我知道,在这里
这人间的梨树镇,我体会到的爱
没有面额,无以数计b
一方面,阿华的诗歌几乎篇篇都有“我”在,另一方面,“我”在阿华的诗中又似乎只是这个世界的一个旁观者,她在面对当下情景时感受着与思考着,并把它们表达出来,但很少让自己成为诗中描写与叙述的对象。作为描写与叙述对象的,大多是自然界中的小动物、普通平凡的植物,以及田岗土垅、山涧流水、天边浮云、陌上清风,正如她在诗中所说:“我想看看,低下头颅的野葵花/它们内心珍藏的白云、黄昏/以及爱情,怎样昭示于天下”(《秋天的梨树镇》)。阿华似乎不愿意其他的人闯入她的世界,在有“我”存在的诗中,除了那个飘忽不定的对话者“你”之外,只有在很个别的时候才会出现第三个角色,这使得阿华的诗常常有着童话一般的意境:
水是有源的,树是有根的
在梨树镇,指定每天都看到
满月的人,是自欺欺人的
但饱满的稻穗不管这些
饱满的稻穗只管用金色的纯光
包围秋天的原野
它的身边,马驹过隙
山峰回转
牵牛花一早一晚都开得大俗大雅c
童话般的意境,使阿华的许多诗显得颇为浪漫,这种浪漫也源于一种天性。还是与灯灯的对话中,阿华讲,“其实我心里是个特别浪漫的人,虽然我经历的生活并不浪漫”,“性格的朴实与文字的浪漫灵性并不矛盾”。d在一首名为《这是忧伤》的诗里,阿华也自称为“一个浪漫主义者”。力图避开俗世的纷扰,投进大自然之中,追寻内心的真实,展示自我浪漫的天性,阿华的诗,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为自然浪漫主义。
二
阿华的诗歌世界,有时候风轻云淡,有时候又显得有些阴郁:
没有雀跃,并不等于没有心痛
重返梨树镇
我又看到了当年的红柳和沙棘
时光总是相似的
四月的蔷薇看不到九月的黄葵
死去的人看不到早晨的霞光e
在阿华的诗中,梨树镇这个虚构的地名经常出现,但这首诗却直接以“梨树镇”为题。此诗不仅触及了生死这一沉重的主题,而且揉进了许多与死亡、悲伤有关的意象:阴云、锈弦、失去盐分一言不发的人、小号尖利的声响……熟悉阿华的人知道,这种生命体验,在阿华不是为赋新诗强说愁的无病呻吟,而是她在人生的大悲痛中挣扎时留下的痕迹。但诗的这种格调,却也是许多现代主义诗歌经常追求的,阿华的诗歌在内容与形式方面都受其影响颇深。比如阿华在诗中常常追忆儿时的欢乐,但也经常发出这样的感叹:
但这并不意味着
我就可以底气十足地
谈起身边的九龙湾和母猪河
人类的贪欲以及鼠目寸光
让我们再也回不到儿时
畅快淋漓的时光
这是忧伤,但没法安慰f
这里表达的,是面对一个光怪陆离、过于物质化的世界时的不适感。在这样的世界中,孤独是阿华诗中经常表达的一种情绪,而且,许多时候,她的诗中喜欢直接使用“孤独”这个词:“我只钟情于,输掉琴音的灌木/发出孤独喊声的乔木”(《棉花山下》);“我怀揣着一个人的孤独/想到秋天的梨树镇,走一走”(《秋天的梨树镇》);“只开小白花,只有孤独的人/才懂得它的执着”(《途中的一年蓬》);“整个夜晚,思念焦糊了纸张/孤独屏住了呼吸”(《风吹着,落叶飞着》);“孤独是一座宫殿,里面的你/会因为孤独发光”(《孤独的杉树》)……这里表达的孤独感一方面是个性化的,另一方面也是现代人普遍的生存体验。卢梭,这个现代主义文学的鼻祖,两百多年前就发出这样的感叹:
我活在地球上,恍如活在一个陌生的星球上,我可能是从我原来居住的星球上坠落于此的。……当我把目光投向我接触的身边之物时,总会发现某个东西令我义愤、轻蔑,使我悲哀,愁苦。g
卢梭称自己是一个孤独的散步者。读阿华的诗,我也经常想起“孤独的散步者”这个称谓。可以说,阿华就是一个在她构想的梨树镇孤独地散步的诗人。在思想内容上,阿华的这些诗很符合现代主义诗歌的特征。
就表达方式而言,阿华的诗也有相当“现代主义”的一面。表面上看,阿华诗歌语言的格调很淡,甚至给人一种很单纯的感觉。但在这表面的淡然与单纯之中,她会突然间植入一个语义的断裂,一个悖论,或者埋进去一个让人难以面对的黑洞。她说,“这一季,每一个黄昏/都适合祈祷/只是我没有办法让疼变小”(《风过小树林》);她说,“昨日梦里有你来信,各自的寂寥里/有不能言说之痛/他世若还能相遇,不必泣不成声”(《半个月亮》);她说“我不是物质主义者,但还是想/在旷野里/养一大片铜钱草——风一吹,那里的人就能/添一件新衣服”(《铜钱草》)。类似这样的表达,赋予阿华的诗一种内在的层次感,一种由语义的突然紧张形成的阅读心理的落差:平淡中时见奇崛,繁华时突现荒芜,绵柔里隐藏着尖利。或者说,她的语言,把抒情与反讽、直率与复义、隐喻与接喻融为一体,达到了很纯熟的境界,因此才有了这样令人叫绝的诗句:
美到蚀骨的东西,谁都迷恋
那一年,在梨树镇
我看到路边的大叶黄杨
一寸一寸地,抽出翠绿的枝芽
也看到紫色的桐花,漫天飘落
仿佛一个人的童年,正悄悄远去
那一年,我有莫名的惆怅和疼痛
波澜起伏的内心,装着清风和虚无
流水和火焰
那一年,世界还没有下雨
却有微风,微浪
和停不下来的荡漾
河堤蜿蜒,伸向无尽的远方……h
三
像阿华这一代人,大多先是读着北岛、舒婷,后来是读着中国“第三代”诗人的作品成长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偶尔还会读一下里尔克、艾略特、穆旦、余光中。因此,其作品深受现代主义诗歌的影响,其实并不奇怪。令我感兴趣的是,阿华的诗中还有许多现代主义之外的东西存在着,一些属于东方诗歌主题、东方美学风格、东方叙事方式的东西。东方的与西方的,现代的与传统的,在阿华的诗中,就像一枚铜钱的两面,看到什么,取决于你看问题的角度,或者取决于你希望看到什么。而能够同时很好地包容两个方面,可能恰恰是阿华诗歌的独到之处,也是其魅力所在。
爱情是阿华作品中不断书写的一个主题。正面写爱情主题在现代主义诗歌中不是没有,但是并不多。尤其是像阿华的诗中那样痴情地、执着地、超越生死界限地去追求爱情的句子,在现代主义诗歌中是十分罕见的,而在中国古典文学中,从诗歌到戏剧,再到小说,却都有这种方式的爱情表达,而且很容易因此使作品成为千古杰作。因此,我把阿华的诗中关于爱情的书写,看成是东方式的、古典浪漫主义的爱情书写。
没有你,我就练习一个人
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散步
一个人睡觉
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去旅游
一个人穿过冬天的雪地
离开你的这些年,我很快长成了
一棵大树
这样说起来,好像没心没肺
但你的祝福,茂盛了我的枝叶
你留下的钱币,我全部用来
购买了孤独i
这首名为《练习一个人》的诗,初读似乎感觉语气很平淡,但耐心再读时,你会被这首诗所传达的凄美的爱情所深深感动。作者没有使用类似忠贞不渝、海枯石烂这样的词语,而是采用了相当克制的方式,把抒情变成了平静的叙事。但是,读到最后一句,一种撼动人心的东西骤然产生出来,让人回味无穷。这里的含蓄,这里对爱情的执着,都在传达一种东方式古典爱情文学特有的韵味。在《你不在》《祈祷词》两首诗中——这两首诗可以当一首来读——作者以“一月你不在,山河寂静,大雪纷飞/我在窗前举起杯”这样的句式开头,一口气叙述到十二月。读着诗中类似“五月的梦里,我看遍宇宙星辰/醒来才明白,世间万物都不是你”,“十一月,我将哭声调成了静音/开始相信,离别就是鸟儿各自飞”“十二月啊,十二月我还是忍不住跑去求佛祖——请用我一生的孤独的辛苦,换回你/来世的圆满和幸福”这样的句子,这样一种一唱三叹、一往情深的表达方式,以及这种熟悉的复沓修辞,很难不让人想到中国民间的情歌,甚至让人想到《诗经》中常用的爱情表白。
而且,阿华最擅长的是把爱情表达寄托在自然万物之中,让自然万物成为爱的见证。她说,“没有你的黄昏,我对月当歌/愿意把每一天当作末日来过”(《南风吹,吹出泪花》);她说,“而我无眠,看流水将坚果与岩石/磨成一根根银针/这散落人间的星星啊/为什么眼里也涌着泪光”(《落花流水》);她说,“藕断了,丝还连着/我说的是一个人的海/两个人的伤”(《藕断丝连》)。而这种书写方式,所谓山盟海誓,所谓伤春,所谓悲秋,也都是中国古典诗歌所最为擅长的手法。
美国解构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德曼说,在现代艺术中,自然常常只是一种抽象的存在,人与自然的契合与共鸣“与其说适用于某一客体与其某一主体之间的关系,毋宁说更适合于各主体之间的关系。于是,人同自然的关系便代之以一种间性主体的(intersubjective)人际关系,而这一人际关系,归根结底,是主体与自身的关系”,以自然的优先性为基础的西方浪漫主义所标榜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完全进入了主体的内部”,这里根本没有自然的位置。j德曼讲的是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状态。在阿华的诗歌中,确实存在着这种状态下的自然,但在她的诗歌中,更多的时候呈现的是另外一种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梨树镇,我看到桃树
萌芽,生叶,抽枝,开花
也看到,蚁群在运粮,大雁往南飞
——紫叶李的最后一片叶子
自由自在地落地,又满心欢喜地腐朽
给我辽阔的,是这人间的梨树镇
墙壁上的爬山虎,深幽又柔韧
草本的旱莲草,秋天里落下了籽
你问我,更喜欢鹅掌楸
还是乌桕树,我无法回答你k
这是一种自然的本然状态,一种人完全融入自然中的状态,一种接近于中国哲学所讲的天人合一,人与物化的状态,它属于中国古典式的自然浪漫主义的范畴。
四
从形式上看,“新文化运动”中成形的现代汉诗与传统汉诗之间的“断裂”,比小说与散文都要明显:从用典、押韵、偶对,到诗歌内部的句法、节的厘定,篇的布局,在“自由诗”的名义下,传统汉诗不同于散文的特征性要求,几乎通通被“反”掉了。即使从内容上看,无论是创造社的狂热、“象征主义”的智性、“七月派”的“主观战斗精神”,还是“新时期”的朦胧、“第三代”诗人的“平民化”,似乎也都溢出了传统汉诗的范围,表达着只有现代人才有的体验:革命理想激发出的打碎旧世界建立新秩序的热情,现代个体失去传统依托后的漂泊感与迷茫,商业化的大都市生活带给人的异化感、荒诞感与虚无感……然而,诡异的是,也正是现代汉诗最早提出了要向传统汉诗寻求实现突破的灵感,而且在后来的写作实践中,也一直在向传统汉诗寻求帮助。梁实秋作为新月派的代言人,在1922年的时候就开始指责“新诗”“只顾白话之为白话,遂忘了诗之所以为诗”,l而他所说的“诗之所以为诗”,正是以古典汉诗为参照的,因此有了新月派闻一多等人的“新格律诗”的实践;“象征派”诗人在推崇美国庞德等人的“意象诗”时,同时也意识到“意象诗”的根子在中国,因此对意象主义诗学精神的理解首先应当返求诸已,回到古代汉诗的理论语境与写作实践当中;而对于文学史家而言,把《诗经》《离骚》作为“新诗”现实主义传统与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已经成为惯常的研究思路。实际上,现代汉诗即使不通过诗学主张进行宣示,只要它还在使用汉语,那么这种语言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文化个性、美学个性也必然渗透其中,难以割断。因此,当我们面对某位诗人的现代汉诗写作时,运用传统与现代双重眼光,便常常能够看到单一视角下别样的风景。
我就是这样来观察《给我辽阔的》这部阿华近年来的诗集的。
注释:
a阿华、唐果、唐小米、灯灯:《在银子闪光的年代》,长江文艺出版社2022年版,第213页。
bcefhik阿华:《给我辽阔的》,山东文艺出版社2021年版,第2—3页,第9页,第18页,第30页,第7页,第68页,第2页。
d阿华、唐果、唐小米、灯灯:《在银子闪光的年代》,长江文艺出版社2022年版,第214页。
g卢梭:《一个孤独的散步者》,湖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8页。
j德曼:《解构之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页。
l梁实秋:《读〈诗的进化的还原论〉》,《晨报副刊》1922年5月27日。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