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魄冰肌栀子香
2024-06-29李梅
李梅
时至6月,正值初夏,花事已淡,暑气渐盛,栀子花此时已初放。“孤姿妍外净,幽馥暑中寒”,栀子花用它那雪白的花色和芬芳的香气,冲淡了炎夏的燠热和烦闷,让人生出些许凉意。
栀果自古为染料
栀子为茜草科常绿灌木,叶片翠绿光亮。花苞旋卷扭合,呈高脚杯状。花白色,芳香,有单瓣和复瓣,自6月至8月连续开花。果实呈卵形,橙黄色,形似小金鱼,别致可爱。
常见的栽培变种有大花栀子、卵形栀子、狭叶栀子、斑叶栀子等。相传古时还有深秋开放的红色栀子,“花六出而红,清香如梅”,堪称异种珍品,可惜现已绝迹。
栀子原产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栽培历史超过2000年。《汉书》中就有“汉有栀茜园”的记载。《史记·货殖列传》也有“若千亩巵茜,千畦姜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的记载。巵即栀子,果实经压榨可获取黄色汁液。茜为茜草,巵与茜在当时都是重要的染料作物,颇受重视。如能种植千亩栀子、茜草,就会像千户侯一般富有。
古人甚至认为“染”这个字的起源与栀子有关。宋代罗愿的《尔雅翼》中有:“卮,可染黄……经霜取之以染,故染字从‘木。”此说法虽有待商榷,但是可见栀子在传统染料中的特殊地位。
栀子的名称和别名颇有来历。栀子因果实似酒杯而得名。“栀”原写作“卮”(或巵)。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卮,酒器也。卮子象之,故名。今俗加木作栀。”因果实深红而得名“木丹”,又名“林兰”。谢灵运的《山居赋》中有“林兰近雪而扬猗”一句,据说是一种花叶较大的栀子。因传说其种子来自天竺,与佛有关,栀子又被称为“禅客”“禅友”,还有“越桃”“鲜支”等别名。
冰花清芬暑意消
栀子自古就以其幽香雅韵而备受青睐。宋代朱淑真诗云:“一痕春寄小峰蛮,薝卜香清水影寒。玉质自然无暑意,更宜移就月中看。”那缕缕清香和丝丝凉意,仿佛都通过灵动的文字渗透了出来。“雪魄冰花凉气清,曲阑深处艳精神。一钩新月风牵影,暗送娇香入画庭。”明代沈周的这首诗将夏夜庭院中栀子玉洁冰清、绽蕊吐香的情景描绘得极富诗情画意。
栀子清芬,可代替焚香。宋人王义山甚至认为栀香胜似沉水、龙涎,压倒群花。而且即使花瓣萎蔫、花色转黄,花香犹存,十分难得。
栀子花又与白兰花、茉莉花一样,可簪、可佩、可装饰,清香幽馥,沁人心脾。早在唐宋时期,簪戴栀子花即为女子的雅好。在汉中部分地区,家家瓶插栀子花,女子用花簪发或佩于胸襟,还用丝线结香袋,内置栀子花瓣、生大黄等,佩挂于孩子衣襟上,并用大蒜、菖蒲扎在床檐上,以解毒、避瘟。李商隐的“结带悬栀子,绣领刺鸳鸯”,便是当年生活场景的最好例证。
南宋时,栀子还成为文人雅士钟爱的“清玩”。“水盆栀子幽芳”,尤其是庭院中矮小、雅致的水栀子在南宋十分流行。
入馔、美颜功效多
除供观赏,栀子还有药用、食用、美容、提取色素等诸多功效。杜甫对此颇为赞赏:“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于身色有用,与道气相和。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无情移得汝,贵在映江波。”
栀子的春芽清秀葱翠,夏花皎洁芳菲,秋实玲珑可玩,冬叶碧绿傲霜,为庭园嘉木,适合在路旁、阶前、池畔、林缘等处栽植,也可作绿篱,能抵抗有害气体并吸滞粉尘,可在污染不甚严重的工矿场区应用。矮型者宜作盆栽、盆景。栀子还是插花良材,在宋代便成为“瓶供”。瓶插水养,在岭南称作“水横枝”,芬芳袭人,雅趣横生。
栀子的果、叶、花和根皆可入药,有清热泻火、凉血之功效。
栀子的食用在古籍中多有记载。清代《广群芳谱》曰:“大朵重台者,梅酱糖蜜制之,可作羹果。”广东潮汕地区的人们在端午吃的栀粿,色香味俱佳,还可以清热、助消化,为当地的时令保健美食。栀子花还可油炸、煮粥、制茶。果酿的酒为上等饮料。
栀子有美容功效,花可“去面皯黑色,媚好益气”。果实的粉末加水搅拌敷脸,对治疗老人斑有效。花可提取香料。
果实可提取天然黄色素,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盛行用栀子来染色。现代栀子黄色素则广泛应用于糖果、果冻、饼干、冰激凌、果汁型饮料等多种食品。比如,苏州人冬至喝的冬酿酒里所用的栀子黄,会令酒呈现漂亮的淡琥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