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和吴冠中笔下的“中国式风景”
2024-06-29
20世纪中国美术史的星空中,林风眠与吴冠中的名字星光熠熠。
100多年前,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中国绘画向何处去”是心系中华命运的艺术家们必须面对的时代命题,林风眠和吴冠中等艺术家经过不懈求索和躬身实践,做出极具中华价值和深远影响的回答。林吴二人的艺术道路始于东方,融合西方,进而又影响世界,创造了东西方文明互鉴在美术领域的代表性成就,堪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成功样本,同时成为海派文化精神的真正体现。
2024年恰逢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中法文化旅游年。值此特殊节点,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联手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上海中国画院、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中国式风景—林风眠吴冠中艺术大展”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正式拉开帷幕。
作为首次全面回顾两位艺术大师艺术成就的大型展览,“中国式风景—林风眠吴冠中艺术大展”以沪上国有美术机构馆藏精品为核心,集聚京、沪、粤、浙各大艺术机构的林风眠、吴冠中珍贵藏品,以全新的学术脉络深度梳理两位艺术大师的探索、成就与影响,呈现林风眠、吴冠中对时代之问的“回答”—融通中西古今的创新精神,用艺术探索开创的“中国式风景”。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舞蹈 中国画 122cm×72.5cm 林风眠 20世纪50年代 上海中国画院藏
捧白莲红衣仕女中国画68cm×65cm林风眠20世纪60年代中华艺术宫藏
白手套中国画66cm×66.5cm林风眠20世纪50年代上海中国画院藏
何为“中国式风景”
说到主题为何是“中国式风景”,策展人项苙苹表示,西方的风景画和中国的山水画大相径庭,展览的主题“中国式风景”用“风景”而非“山水”是为了表明中国近现代艺术学习和吸收西方艺术的史实,同时“中国式”也表明了中华文化的主体性。“风景”二字同时包含自然风景(风光)、社会风景(风情)和精神风景(风骨)等意味,可充分涵盖林风眠和吴冠中多元的创作题材。
林风眠、吴冠中的创新实践促成了传统中国绘画艺术的现代化、外来油画艺术的中国化。两位大师融通中西、熔铸古今的开放视野以及开创新艺术的辉煌成就,为后来的中国绘画艺术开辟了一片新天地。这一片新天地便是“中国式风景”,充分展现了在中西交融过程中中华文化异常坚韧的延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
不变的中华文化底色
林风眠、吴冠中不仅是中西艺术融合和中国绘画艺术现代化转型的早期探索者、实践者,更是中国现当代绘画艺术的奠基者,是东西方文明互鉴在美术领域的代表性成就人物。
鹜群 中国画66.5cm×66cm林风眠20世纪50年代上海中国画院藏
林风眠出生于1900年,生活了将近一个世纪,其艺术生涯也是20世纪中国艺术发展的缩影。作为最早一批留学法国的中国艺术家之一,林风眠既深耕于中国画笔墨的传统,亦在赴欧学习中吸收了印象派、野兽派和立体主义等重要西画流派的养分。林风眠中西融合的艺术主张与实践,不但构筑了富有时代性、民族性、创造性的艺术,亦丰富了20世纪中国绘画的理论和创作探索,给众多后来者如吴冠中、赵无极、刘国松等提供了重要启蒙。正如国际著名美术史家、文化史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方闻所评价:“他吸引了一大批追随者,如李可染、吴冠中、赵无极等,他们创作出了新的时代中最杰出的画作。”
看林风眠的作品,无论仕女,还是画面中高挑的花瓶、透光的窗景,都透露出欧洲绘画艺术的影响。而凝视画面,又教人联想到中国绘画中的古典仕女和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其中甚至有来自唐宋瓷器的灵感,这是林风眠内心对传统根基的坚守。恰如其曾说过的:“我是中国人,有中国的底子、血统,自然喜欢表达自己的东西。”这也是林风眠作品中始终不变的底色。
与老师林风眠一样,深埋吴冠中心底的始终是东方情结。留法期间,他意识到:“艺术的学习不在欧洲,不在巴黎,不在大师们的画室;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的心底。”吴冠中最终也选择回到祖国。
因时代的差异,吴冠中在前辈林风眠的“中国画去向何处”难题之外,还多了一个“油画如何民族化”的审慎思考。回到故土的吴冠中,始终在思考、探索油画民族化。他尝试在油画中融入中国意境和民族审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他创作了大量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油画,《瓜藤》《硕果》《庭院小景》《滨海城市》等融入了清新时代之风的新油画作品,为他成熟期创作的到来,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油画民族化和水墨画现代化的探索中,吴冠中对于色彩、构图、意境、东西方绘画材料等所进行的深入研究,显示了他对东西方艺术所采取的理性态度和深刻理解、反省。
狮子林 中国画 173cm×290cm 吴冠中 1983年 中华艺术宫藏
1983年,吴冠中作巨幅彩墨画《狮子林》,此作是他当时绘画中面貌最新、影响最大、最具现代精神的水墨画作品。画面流动的点线曲折盘旋、横来竖去,吴冠中游目无所不至,清心洁韵无所不包,朱砂、石青、石绿、藤黄,像五彩斑斓的宝石一样,随墨点镶嵌在波涛汹涌的银色韵律中;具象、抽象、幻象,石头、树木、亭宇、回廊、小桥、池水、游鱼,一切都融入混沌的势象律动中,呈现出一派东方绘画的风骨和神韵。
最后的春天中国画72cm×96cm吴冠中2010年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吴冠中这样解释他的作品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将作品比之风筝,风筝必须能离地升空,但风筝不能断线。”他怀着赤子般的热情迷恋和吸收着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同时又不愿为千年传承因袭的程式化艺术语言所局限。在“左冲右突”“东寻西找”中,吴冠中形成了画风多变但主线贯通、具有中国气质的油画和具有现代意味的水墨画。
值得一提的是,吴冠中生前最后一幅作品《最后的春天》首度来到上海。
2010年4月,吴冠中住进医院,两个月之后溘然长逝。他的画架上留下的是一幅还没有来得及签名的《最后的春天》。画作中充盈着跳跃的节奏律动与迸发的生命活力。吴冠中将春天化作细长柔软的线条、浓淡相宜的点彩,直观、恣意地铺陈于画面中,使人如沐春风。因为它的特殊意义,吴冠中家人强调该作品不做托裱,保持其既有的笔触与状态。此次展览中,观众也将近距离赏析这幅“原生态”作品,感受大师在生命尾声时依然沉浸于美的创作中的恣意、自由状态。
面对如何处理西方和本土、传承和创新、传统和当代的关系这些难题,林风眠和吴冠中前后相继、不约而同地选择立足中国传统,对接现代艺术,以东方气韵、中国精神吸纳融合西方艺术先进技法,推动实现了传统国画的现代化和西方油画的中国化,开创了中国水墨艺术的新范式和世界油画的新图景。
可以说,林风眠和吴冠中的艺术成就是中国传统美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成功样本。今天,面对新时代如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两份样本依然具有重要启示价值和借鉴意义。
大宅中国画70cm×140cm吴冠中2001年中华艺术宫藏
以“中国式风景”传递“中国式审美”
林风眠和吴冠中先后留学法国,又都选择回到故土,并热切地以国外所学服务祖国。艺术为人民服务,是他们的共同观点。林风眠和吴冠中都主张,艺术应表现生命、表达情感,服务于人类。
林风眠曾说,“你必须真心生活着,才能体验今天中国几万万人的生活,身上才有真正‘人味。首先立‘人,彻底‘人化了,作品才有真正的生命活力”。去过的地方,见过的人和物,经过的事,都是林风眠的创作素材。林风眠反复画的花,是少女,是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他再三描绘的芦荡、湖滨、山林是对杭州、对家乡的记忆;他的仕女总和鲜花同框,仕女是花,也是林风眠对母亲、对理想化女性形象的深情致意。吴冠中亦以作品的感情作为衡量作品好坏的标准,强调不管用什么手段表现,最终要看效果是否感动人。
如林风眠诗歌所咏:“美像人间一个最深情的淑女,当来人无论怀了何种悲哀的情绪时,她第一会使人得到他所愿得的那种温情和安慰,而且毫不费力。”艺术家苦心孤诣多年,创造了人性的风景、生命的风景、内心的风景,以毫不费力的美,毫不费力地给人以慰藉,这正是林风眠、吴冠中艺术探索的意义,也是今天他们给予我们的启发:艺术家要有所成就,需立足于人本身,立足于真诚表达,立足于深沉的思想情感,立足于自身文化土壤,立足于开放的国际视野,立足于甘下苦功练就扎实的技法,还得有经得住寂寞、误解和无出头之日风险的承受力。他们用生命打造的中国式风景,是天人合一的自然风光,是充满人味的社会风情,也是不忘初心的精神风骨。
也正因为如此,林风眠和吴冠中的作品才被那么多普通人接受并喜欢。他们以“中国式风景”传递“中国式审美”,而这场规模空前的展览也开启了一场高品质的美术馆社会大美育,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示窗口和传统美学的能量供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