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运河,怎一个大字了得
2024-06-29王琳
王琳
运河河流,犹如地球的血脉,滋养生命,孕育文明。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奔涌着超过150万公里的江河,绝大多数源于自然的造化,有一条却与众不同—它的形成并非全靠自然的力量,而是源于人类的智慧。这就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开凿时间最早的人工运河—中国大运河。
大运河有多“大”?将巴拿马运河等世界十大著名运河加起来,总长度也不及中国大运河。它全长3200公里,连通了海、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堪称“经纬中国、运通华夏”。
而今,当我们回望这条流淌2500余年的运河,怎一个大字了得?
京杭大运河图(局部) 86.4cm×2700cm 清 佚名
史脉:流动千年的记忆
一条运河,流动千年。从涓涓细流逐渐汇集贯通,历史在运河开凿的过程中缓缓流淌,诉说着帝王的雄心,也凝结着一个民族的记忆。
准确来说,大运河其实并不是一条河,而是一项巨大而庞杂的超级水利工程。它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共同构成,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中国最富饶的东部沿海和华北大平原上,成为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为什么要修建工程如此浩大的运河?答案清晰明了:中国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大多是由西向东横流,缺少一条纵贯南北的大型河流,水资源分布不均。人们迫切地需要一条人工开凿的通航河道,来引水互济,沟通南北。
追溯大运河的历史,我们首先要回到诸侯争霸的春秋时期——
当时,吴国在接连打败楚、越两大宿敌后,迅速崛起,称霸东南,并欲与齐、晋争雄,挺进中原。然而对地处太湖之滨的吴国来说,要北上攻齐,就只能由长江入黄海,溯淮河而上,再沿泗水方达齐鲁。这样既绕远路又危险重重。
为成霸业,一个大胆的计划在吴王夫差心中产生:他先命人疏通了由今苏州经无锡至常州,北入长江直达扬州的古水道(史称“古江南运河”),又征调数十万民夫修筑邗城,作为北伐的桥头堡,并下令开凿了从扬州到淮安的邗沟,因地制宜将江淮之间众多湖泊河流串联,第一次打通了长江与淮河两大水系。这条开凿于公元前4 8 6年的邗沟,成为大运河这项泽被千秋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发端。
关于这段历史,《左传》中留下短短七个字:“吴城邗,沟通江淮。”带着邗沟运河赋予的伟力,吴国北伐连战连胜。趁此机会,卧薪尝胆数十载的越王勾践蓄势待战,开凿山阴故水道,为浙东运河打下基础,由此成为中国大运河的南起始段。公元前473年,越王兴师攻吴。吴越春秋的尘埃就此落定,而运河的历史还在继续。
时间来到战国。地处中原的魏国建都大梁(今开封),为了发展经济、向外扩张,魏惠王大修鸿沟,将黄河之水引入都城,并最终与淮河支流颍河汇合。这不仅极大方便了魏国及周边地区的农田灌溉和贸易往来,更连接起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形成了由大梁向四周延伸的水运交通网,成为后来一段时间内中原地区与黄淮平原上的水上交通干线。
京杭大运河图(局部)86.4cm×2700cm 清 佚名
当长江以北的运河已渐成体系之时,长江以南的江南运河还尚处于开拓当中。数十年后,随着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江南运河的连通终于有了进一步发展。
秦国建立后,重视水利的秦始皇疏浚开河,借助此前各诸侯开筑的发达水网,将鸿沟作为水路中心,在黄河分流处兴建敖仓作为转运站。同时,他下令挖通了从今嘉兴至杭州通钱塘江的陵水道,又开凿了镇江至丹阳的丹徒水道,运用“三湾抵一埭”的开河理念,利用丘陵地势形成多处湾道,实现了江南运河镇江段的通航。
公元前214年,作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的灵渠建成。这条被后世誉为“世界奇观”的运河,长度还不到4 0公里,却凭借一整套精妙设计,成功将湘江源头与漓江源头相连,进而沟通了长江、珠江两大水系,打通了中原通往岭南的水上通道,使岭南地区第一次进入中原王朝的版图,成为此后历代王朝南北往来的交通大动脉。
大秦之后,历史的风云际会继续在运河两岸上演。两个同喝一条运河水长大的热血男儿—项羽与刘邦,以运河为棋盘,开启了一场楚河汉界间的博弈,最终以刘邦的胜利落幕。运河之畔,在“大风起兮云飞扬”的豪情中,一个史称西汉的新王朝和一座名叫长安的都城,出现在历史长河中。
当汉武帝派遣张骞在遥远的西域开辟陆上丝绸之路的时候,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将目光又投向了黄河流域的关中地区。他大兴水利,修建漕渠、白渠、龙首渠、六辅渠等多项水利工程,开中国漕运之先,连通了长安至黄河的漕运之路,以运河之水为汉朝庞大的身躯注入生命的源泉。
及至东汉末年,战乱纷起,三国鼎立。曹操在诸多势力中异军突起,凿运河、踏袁氏、平乌桓,陆续在黄河以北开凿了白沟、平虏渠、泉州渠、新河等运河,连通了黄河、海河两大水系,才有了“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千古名篇。而同一时期,东吴国君孙权则在江南兴建破岗渎,连接古江南运河和秦淮河,沟通了长江、钱塘江两大水系。
至此,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及钱塘江五大水系皆由人工开凿的运河连接沟通,以中原地区为中心,通达东西南北的中国大运河体系框架已经初步形成。
水脉:贯通南北的伟业
一条运河,贯通南北。绵延千里的水脉中,亦潜藏着王朝兴衰的命脉。历史的脚步从来不会停歇,古老的运河伴着岁月更迭,一同延展、奔流。
秦汉之后,在经历了长达400余年的分裂战乱之后,中国终于重新迎来了统一局面—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在北周的基础上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然而,此时的长安早已不复当年之盛。历经魏晋的频繁战乱,北方经济遭受重创,八百里秦川已无法满足都城的粮食物资供应,中国经济重心日趋东渐。怎样让长安需要的粮食物资快速地运进来,成为摆在隋文帝面前必须首先解决的大事。
于是,隋唐大运河历时26年的筑河工程,就此拉开序幕——
公元5 8 4年,杨坚命人对汉武帝开凿的漕渠进行疏浚、重修,并在此基础上另开广通渠,引渭水从大兴城(今西安城内)东流,至潼关入黄河,使漕运通畅,长安物资供应紧张的问题得以彻底缓解。
公元587年,为兴兵伐陈,统一江南,隋文帝又派工程专家宇文恺对吴王夫差开凿的邗沟进行拓宽改造,取名山阳渎,北起淮安,南到扬州,越过淮河接通长江,不仅为平陈战役运送兵粮,也为日后南下江淮开展漕运奠定基础。
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内景 供图/视觉中国
得益于运河的润泽和漕运的兴盛,节俭爱民的隋文帝励精图治,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政治清明、百姓安定、经济繁荣的“开皇之治”。但这样的繁盛仅仅只是一时。公元604年,隋炀帝杨广即位,决计迁都洛阳。随即,一系列围绕新都洛阳开掘运河的浩大工程迅速展开:
公元6 0 5年,数百万民工开赴运河工地修渠种树,沿着战国的鸿沟、汉代的汴渠进行疏浚扩宽,并另开新渠,仅用不到半年时间就建成了运河首期工程—全长近650公里的通济渠,将环绕洛阳的谷水与洛水引入黄河,再经荥阳板渚入淮河,连接起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构成大运河的下半段;三年后,利用曹操开凿的白沟,又开永济渠,南起黄河、北接海河,直抵北方军事重镇涿郡(今北京),构成大运河上半段;两年后,沿用秦汉、东吴在江南开凿的运河,派人重修江南运河,沟通长江与钱塘江水系。至此,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北京,南至杭州,全长超过2000公里的隋唐大运河正式形成。
运河建成后的第二年,隋炀帝就乘坐极尽奢靡的水殿龙舟,第二次南下江都。亘古未有的深阔运河,载着浩荡船队,一路向东,向着杨广梦中的江都宫驶去。然而,隋炀帝或许忘记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数以百万计兵丁民工的牺牲,成就了运河宏图,也让不堪重负的隋王朝在民怨沸腾中土崩瓦解。
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内景 供图/视觉中国
大运河是公正的,它能将任何一个倒行逆施的王朝淹没,也会帮助任何一个顺应潮流的王朝再创辉煌。
无疑,唐朝享受了隋朝修建大运河的红利。秉承这份巨大的历史遗产,唐朝几代帝王进一步畅通运河,规范漕运,凿开元新河、修关中漕渠、筑广运潭,将全国富庶的经济区与全国的政治中心有效联结起来,打通了东起潼关、北至长安的漕运通道,将漕渠河道改成与渭河并行,又采用节级转运法在沿河各地分段建造粮仓,使“漕船往来,千里不绝”,为唐代的经济繁荣和文化昌盛奠定了基础,使唐朝连续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鼎盛局面。长安,更是成为国内最大最繁荣的商业都会和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往的中心。
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内景 供图/视觉中国
同样,宋朝也继承了这份丰厚基业。大运河— 这条纵贯南北的水脉,编织起一张规模空前的物资运输网,开拓出一个光辉灿烂的盛唐,也成为宋朝繁茂兴盛的命脉。
定都开封的北宋,先后开凿了汴河、惠民河、金水河与广济河等“漕运四渠”,又重修秦时开凿的灵渠,构建起一个以开封为中心的稠密运河网,利用水道调用粮食的国家经济措施—漕运更是在此阶段规模空前,达到了中国漕运史上的巅峰。此后,定都杭州的南宋更加倚重江南,充分利用江南运河、浙东运河作为通道,将物资源源不断地由杭州运至宁波,直达海上,顺利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将运河的区域连通至世界范围。自此,中国由“内陆中心”时代进入了“运河中心”时代。
文脉:跨越古今的交响
一条运河,跨越古今。人们用智慧和勤劳,守护着运河,生生不息。运河之上,南北交融、东西交汇、中外交流,构成了一曲盛大的交响乐。
唐宋之后,一个来自马背上的民族,让大运河的命运再次发生了巨变。
公元13世纪,元朝建都大都(今北京)。随着新的政治中心确立,漕运路线也必须做出改变。为了使物资能更便捷快速地运往北京,元世祖忽必烈以超凡气魄,用了11年的时间重整漕渠,将隋唐大运河“裁弯取直”,实现了京杭大运河的全线贯通。
清明上河图(局部) 绢本淡设色 24.8cm×528cm 北宋 张择端 故宫博物院藏
从隋唐大运河到京杭大运河,运河的重新规划与设计堪称“史诗级难度”,精通水利的郭守敬被委以重任。经过多方实地勘察访问,一条全新的运河线路呼之欲出:北端自大都起至通州,保留永济渠河北段,后进入山东德州,再南下聊城、临清、济宁,进入永济渠、山阳渎,经扬州越过长江与江南运河连通,直达运河最南端的杭州。
为了实现这一宏伟构想,郭守敬先后开凿济州河、会通河以改造山东段运河,同时沿河道修建规模宏大的31座石闸,以“闸化运道”实现节水行舟,使大运河的漕运直达北京通州;而后,又以京城以北昌平的白浮泉为起点,修筑白浮瓮山河,沿途汇入十余条山溪及泉水,将汩汩清泉引入瓮山泊(今昆明湖),经高粱河流向城内的积水潭;接着,又修建了通州直达积水潭的通惠河,以及沿线的24座船闸,突破地势的起伏,实现了低水向高处流,终于打通了京杭大运河的“最后一公里”。
裁弯取直后的这条京杭大运河全长17 9 4公里,大大缩短了航运里程。来自杭州的漕运帆影,不用再绕道洛阳,可直抵京城。而在运河水的滋养下,也孕育了北京独特的文化气质。
老话儿说,“北京城是漂来的。”这形象地说明了北京城与大运河的紧密联系。公元14 0 6 年,明朝继兴,明成祖朱棣即位后迁都北京,下诏在元大都旧址上修建紫禁城。这是一项庞杂而艰巨的工程,全国上下皆为此全力以赴。沿着滔滔运河,数十万工匠、数百万工人奔赴京都,同时来自京郊的石料、西南的木材、临清的青砖,纷纷通过运河水系运抵京城,最终在中轴线上构筑起了一座丹宸永固的紫禁城。
为了保证大运河的通畅,朱棣还启动了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南旺分水枢纽。“南旺者,南北之水脊也。”仅有8 4个字的《白英策》如同一把钥匙,解开了困扰会通河多年的水源问题,通过在山东地势更高的东平戴村筑坝,引汶济运,让其“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确保了明清大运河500多年的漕运通畅。
清明上河图(局部) 绢本设色 31.3cm×1045cm 明 仇英 辽宁省博物馆藏
康熙南巡图(局部) 绢本设色 清 王翚、冷枚等
回望历史,运河之上始终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距离南旺分水枢纽400多公里之外,位于黄河、淮河、大运河交汇处的清口枢纽与之遥相辉映,诉说着清代治理水患、济运护漕的奋斗史。为了漕运畅通,清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运河进行疏浚、整修;治水名臣靳辅在前人“束水攻沙、蓄清刷黄”的基础上,延长高家堰,修建减水坝,疏通黄河入海口;康熙、乾隆两位皇帝分别曾六下江南,巡视河工,指导修治运河和黄河……乾隆帝还留下诗篇:“门前一带邗沟水,脉脉常含万古情。”
而在运河背后,还承载着无数河工、船工和工匠的辛勤付出,他们像一滴水珠融入河流,为运河的辉煌默默地奉献着,才有了“至今千里赖通波”。
清晨,码头上,千帆驶过河面;入夜,渔火中,船桨拂过烟波……千百年来,运河上的南来北往,滋养了沿线城市的经济繁荣,也积淀了丰富的运河文化。杭州、苏州、扬州、淮安、济宁、临清……这些运河流经的城市或因河而生,或借河而盛,每一座都浸润着大运河的文化特质。
沿着运河两岸,从昆曲到京剧,从苏绣到云锦,从古镇到古桥……灵韵流淌,匠心传承,交织出绵延千里的锦绣画卷。很难设想,倘若没有大运河,李白还会不会写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名篇,杜牧笔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繁华浪漫又是否存在?
大运河极大地改变了古代中国的生活,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够在诗歌、戏曲、绘画等各个领域,看到大运河无处不在的影响力。
当我们从更为开阔的地缘维度上看,大运河还沟通了两条丝绸之路—它西挽陆上丝绸之路,东接海上丝绸之路。这条“舳舻相衔,千里不绝”的黄金水道,留下了灿若繁星的历史遗存和文化遗产,推动着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和发展。
2002年,大运河被纳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千年水脉担当新的历史使命;2022年,京杭大运河实现百年来首次全线水流贯通;2014年6月,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