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好生态价值实现之路

2024-06-28刘昕赵乌英嘎刘晨王文东张家康刘玉峰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3期
关键词: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呼伦贝尔市

刘昕 赵乌英嘎 刘晨 王文东 张家康 刘玉峰

收稿日期:2024-01-06

作者简介:刘昕(1995—),女,辽宁庄河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生态环境、新型城镇化研究。

摘 要:通过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总结了呼伦贝尔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典型案例,包括地区优势、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呼伦贝尔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以下建议:加快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推进核算结果应用;搭建生态产品信息云平台,开发多元产品板块;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保障机制,开发碳汇金融产品;健全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加大补偿支持力度。

关键词:呼伦贝尔市;典型案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2095–3305(2024)03–00-03

作为中国北方的重要生态屏障,呼伦贝尔市拥有森林、草原、湿地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其生态产品的价值不言而喻。为此,从梳理呼伦贝尔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案例出发,分析当前呼伦贝尔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面临的主要困难,再提出相关建议,为推进呼伦贝尔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提供借鉴参考。

1 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战略意义

在全球化和工业化的大背景下,保护与恢复生态环境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生态产品是我国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形成的概念,是生态系统为了发展经济、满足其他人居活动的商品和服务。生态产品关乎人类生存和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是解决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构建完善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体系,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两山”顺利转化的重要途径,对科学有效挖掘自然要素价值、破解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生态文明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通过强化经济手段保护生态环境的实践创新。建立多元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必由之路。

2 呼伦贝尔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典型案例

2.1 探索林草湿碳汇价值实现路径,拓展森林、草原、湿地等领域

一是依托碳汇造林、森林经营碳汇、天然次生林经营碳汇、用材林转变保护林和湿地碳汇等项目方法学,分析了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碳汇项目的潜力,创建碳汇项目数据库,编制碳汇资源、项目潜力空间分布图,引导项目开发时序[2]。

二是基于内蒙古森工集团公司,成立内蒙古大兴安岭碳汇科技公司,创建碳资产管理、碳汇技术支撑、碳汇市场交易、多层次碳汇产业体系,修订适用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的技术参数和模型,统一开发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碳汇资源。

三是配合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推进碳排放权市场交易体系建设,搭建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温室气体清单更新信息平台、国家碳排放权注册登记信息平台、林业碳汇交易结算信息平台,在内蒙古产权交易中心自愿减排交易并挂牌销售。

四是扩大碳汇产业的发展范围,制定出台林草湿碳汇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促进碳汇产业发展向全域森林和草原、湿地领域拓展[3]。截至目前,呼伦贝尔市直属林业六局储备国际国内标准林业碳汇项目4个;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开发储备的国际国内标准林业碳汇项目9个,已实施碳汇交易6笔,累计实现销售额

3 516万元。

2.2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遏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

一是司法协助,实现生态环境协同保护。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加强生态环境损害执法与司法衔接,构建“恢复性司法+专业化监督+社会化治理”等模式,成功办理了首例生态损害赔偿案件(大唐呼伦贝尔能源有限公司非法占用农用地案件),有序推进中国环境集团内蒙古矿业公司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和第四批生态损害赔偿案件线索核查工作。2022年4月,通过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线索筛查,发现2家矿山企业涉嫌非法占用农用地造成土地损害、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线索,按程序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办理工作。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鉴定评估,与涉案企业针对案件调查结论、鉴定评估结果、损害责任承担、履行方式和期限开展磋商,签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申请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确认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有效,以司法手段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

护航。

二是增设账户,实现对赔偿资金的统筹管理。为便于生态损害赔偿资金的收缴、使用和管理,呼伦贝尔市增设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非税收入科目,将生态环境赔偿资金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实行国库集中收缴。赔偿义务人主动履行赔偿义务,按赔偿协议内容付清了107.31万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款,用于损害结果发生地的生态环境修复工作。

三是同步修复,实现办理效率、效果双赢。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鉴定评估过程中,呼伦贝尔市积极推动违法企业同步开展了受损生态环境修复工作,目前已基本修复完成。通过案件的办理,有效破解了“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难题,向全社会传递出“环境有价、损害担责”的明确信号与警示作用,实现了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4]。

2.3 扎兰屯市打响“扎兰屯黑木耳”品牌

扎兰屯市是呼伦贝尔市乃至内蒙古东部少数同时具备良好资源禀赋、区位优势、气候条件和全产业链的旗市区。扎兰屯市人工培植黑木耳已有近百年历史,依托扎兰屯黑木耳被列入国家知识产权局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合作促进项目的契机,组织制定《扎兰屯市关于“扎兰屯黑木耳”地理标志商标申报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扎兰屯黑木耳协会”,开展“扎兰屯黑木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工作。同时,将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相融合,建成食用菌研究所1家、较大规模的种植基地7个,培育长征、森宝、蒙森、傲林、森通等一批黑木耳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开发黑木耳饮料、黑木耳粉、黑木耳即食食品等深加工产品,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让农民深度参与产业链、分享利益链,增加经营性、工资性和财产性收入。2009年9月14日,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扎兰屯黑木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9年12月17日,“扎兰屯黑木耳”入选2019年第四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2020年7月20日,扎兰屯黑木耳入选中欧地理标志首批保护清单。多项殊荣加身的“扎兰屯黑木耳”已形成产业良性发展的品牌生态链,目前品牌价值达到7.5亿元[5]。

2.4 牙克石市以生态冰雪“冷资源”促林区经济发展

牙克石市是“呼伦贝尔草原草甸生态功能区”和“大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两大区划的过渡地带,素有“中国森林工业之都”“中国冰雪之乡”的美誉。牙克石市立足滑雪场现有的雪道、服务大厅和基础设施优势,进一步升级完善基础设施,重点开展大众滑雪、冰雪景观建设、冰雪娱乐项目,积极开发游客参与项目,加强冬季旅游项目创新,增加室外冰雪旅游活动与室内活动的产品组合,打造室内文创、娱乐、体验性活动及旅游产品,减轻冬季低温对游客的影响。通过举办各项赛事活动,吸引全国各地冰雪爱好者、游客、媒体齐聚冰雪之都牙克石,形成“冰雪品牌

效应”[6]。

不断拓展装备、家电、材料等工业品测试产业链条。牙克石市已连续举办了17届呼伦贝尔冰雪旅游日暨凤凰山开雪节、4届国际雪联越野滑雪中国夏巡赛、5届全国青少年越野滑雪锦标赛、6届全国冬季两项锦标赛等30余次国际国内大型赛事。2012年被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评定为“冬季两项和越野滑雪国家队训练基地”,2019年7月牙克石市承办了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夏季项目滑轮、滑轮+射击2个项目的比赛,该项目也是十四冬首枚金牌诞生地。2021年1月5日,在中国旅游研究院主办的2021中国冰雪旅游发展论坛上,荣获“2021中国冰雪旅游十强县”称号,牙克石市寒地极限自驾运动获评“十大冰雪

时尚”。

目前,牙克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凤凰山区内共建有4个冰面测试场,已经开展的业务主要是对ABS、ESP、TCS进行匹配测试。平均每年测试车辆200余台,接待国内外工程师、客户达4 000余人。

2.5 根河市以生态文旅产业促林区经济转型

根河市地处祖国北疆大兴安岭腹地,森林覆盖率91.75%,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将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品牌优势与根河市生态旅游产品、生态旅游路线有机结合,突出“敖鲁古雅”生态文旅品牌,完善景区基础设施,综合开发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森林避暑康养、森林探险、科普教育等多种生态旅游产品,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化、品牌化发展[7]。

通过招商引资、申请专项债券,投入资金1.8亿元,实施了敖鲁古雅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改扩建工程,进一步补齐基础设施的短板。全面加强景区服务提升、二销产品打造、文创产品创新、演艺产品创编等“软实力”建设[8]。

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于2022年由国家3A级旅游景区晋升为4A级旅游景区,2023年成功入选首批“自治区级非遗旅游体验基地”。2022年,根河市接待游客10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7%和5.5%。2023年上半年,接待人次28.5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36亿元。

3 呼伦贝尔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面临的困难

3.1 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不规范

呼伦贝尔市虽然已经启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工作,但对标国家发布的《生态产品总值核算规范(试行)》,依然存在基础数据不全、技术力量不足、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价值核算工作面临较大难度,对后续考核机制、融资机制等建立产生影响。

3.2 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数字化程度不高

建立生态产品信息云平台是实现生态产品动态监测的重要手段,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到,浙江丽水、北京门头沟等地都建立了一体化的生态监控系统,实现生态资源“一张图、一套数”统筹管理。目前,呼伦贝尔市还缺少类似平台。

3.3 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基础不够牢固

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尚未实现全覆盖,生态产品信息普查、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水权等生态资源权益交易、生态积分体系等工作未取得实质突破,部门、旗市区对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工作的理解还不够深入[9]。

4 推进呼伦贝尔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建议

4.1 加快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推进核算结果应用

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是开展核算结果应用、争取生态保护补偿、建立生态产品价值考核机制等工作的基础,盟市层面数据来源、资金支持、人才力量等均不足,推进价值核算的难度较大。建议从内蒙古自治区层面加大统筹推动力度,进一步摸清生态家底,加快完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基础工作。鼓励驻在国有企业、市属国有企业围绕特定区域的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担保信贷、权益交易等,积极开展自然保护地、A级旅游景区、传统村落等特定地理单元生态产品价值评价。

4.2 搭建生态产品信息云平台,开发多元产品板块

国家《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内蒙古自治区《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均提出建立开放共享的生态产品信息云平台,实现对生态产品数量分布、质量等级等情况的动态监测[10]。

呼伦贝尔市具备森林、草地、农田、湿地、荒地(荒漠)、城市等生态系统,在开展生态产品动态监测方面具有代表性。在动态监测方面:构建全域地块级精细化生态产品时空数据库;在核算评估方面:建立体现呼伦贝尔市实际的GEP核算模型体系,汇总生态产品基础数据;在集中收储方面:在生态产品信息云平台设置生态资源收储管理功能,对分散的生态资源进行统一规划、收储、开发。建议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在呼伦贝尔市先行建设生态产品信息云平台或相关动态监测系统,为开展生态产品动态监测工作奠定基础。

4.3 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保障机制,开发碳汇金融产品

按照《关于金融支持呼伦贝尔林草湿碳汇价值实现的指导意见》《呼伦贝尔市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抵(质)押贷款业务指南(试行)》相关指导文件,组织域内金融机构为碳汇项目等提供金融保障,引导金融机构开发碳汇金融产品。强化智力支撑,深化与国家林草局林草调查规划院、中国环科院等科研院所在碳汇项目方法学等领域的合作。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技术列入年度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项目申报指南,面向全市公开征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践模式研究、生态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生态价值产品成果转化平台建设项目。

4.4 健全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加大补偿支持力度

积极争取国家、内蒙古自治区提高“重点生态功能、产业发展受限对财力的影响、生态保护红线”3项因素的权重,加大对呼伦贝尔市生态保护补偿支持力度。定期组织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相关案件线索筛查工作,推动相关部门对符合索赔条件的案件线索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索赔工作。

参考文献

[1] 乔洁,乐腾,岳贞.乡村振兴视角下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机制探究[J].农业与技术,2024,44(1):158-161.

[2] 周珞,贾宝杰,黄茁,等.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及差异化路径研究[J].中国水利,2023(22):10-15.

[3] 李宏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探讨[J].中国生态文明, 2023(6):22-23.

[4] 潘丹,余异.乡村多功能性视角下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协同[J].环境保护,2022,50(16):12-17.

[5] 沈辉,丘水林.“两化”视角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J].环境保护,2023,51(17):27-31.

[6] 李雅娟,张楠,张记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与影响研究:以塞罕坝二次创业为例[J].统计与管理,2023,38(12):4 -15.

[7] 杨阳阳,刘晓东.深植“生态有价”理念安吉县探索土地出让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J].浙江国土资源,2023 (11):40-41.

[8] 孙春生,赵建英.“双碳”背景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及其多元化实现路径研究[J].价格月刊,2023(11):8-15.

[9] 惠莉,殷鹏,范广峰.“两山”理论视域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以盐城黄海湿地为例[J].价值工程,2023,42 (26):166-168.

[10] 李星毅,王宇飞,刘昌新.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基本逻辑、影响因素和实现路径[J].环境保护,2023,51 (17):36-40.

猜你喜欢

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呼伦贝尔市
复兴
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卡伦敖包清理
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城市绿地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基于研究性教学模式的产品设计课程典型案例分析
传统媒体内容供给侧改革的三条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研究综述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价值的实现
解析在高中语文教学下“微课”应用价值的实现
例谈没收手机引发的师生矛盾冲突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外贸实务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