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城乡冷链物流一体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4-06-28张坚李华张哲黄圣南
张坚 李华 张哲 黄圣南
摘 要:大力推动城乡冷链物流一体化,是巩固和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格局。本文以海南城乡冷链物流为研究对象,分析城乡冷链物流一体化必要性,通过实地调研海南省城乡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发现存在冷链供应链尚未建立、城乡冷链资源分布不均、专业冷链物流人才匮乏、农村冷链信息化水平低、“最先一公里”冷链认知不足等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促进海南省城乡冷链物流一体化健康发展。
关键词:海南省;城乡冷链物流;一体化发展;农村经济;城乡二元结构
本文索引:张坚,李华,张哲,等.<变量 2>[J].中国商论,2024(12):-112.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4)06(b)--04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推出乡村振兴战略,其核心是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壮大乡村经济和改善农村社会环境,推动农村地区的社会进步和全面发展。202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初步形成衔接产地销地、覆盖城市乡村、联通国内国际的冷链物流网络。冷链物流被认为是巩固和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冷链物流的发展将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保障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助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海南省作为我国唯一位于热带地区的省份,一直以农业资源丰富而闻名,其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由于物流和仓储设施的不完善,农产品流通存在一系列问题,限制了乡村经济的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政策和支持措施,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海南冷链物流发展迅速,物流设施和技术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但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1 海南省城乡冷链物流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
1.1 产业发展需要
海南省一直以农业资源丰富而闻名,农业是其支柱产业之一。2022年,海南省的农牧渔林行业总产值2272亿元,相比2021增长3.5%。生鲜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无形中对冷链物流需求也不断增加。城市冷链物流的建设大体上得到了足够重视,也相应建成或配套完善了如冷藏车、冷库等冷链物流设施。但作为产链源头的农村地区冷链物流发展却往往被忽视,存在“最先一公里”预冷意识薄弱,农产品采摘捕捞后预冷、冷藏保鲜率低,田间预冷库建设不足,导致农产品的腐损率居高不下,并反映在销售的价格上。通过构筑城乡冷链物流一体化体系,可以显著降低各类鲜活农产品的腐损,延长生鲜农产品的货架期。同时,利用冷藏设施的保鲜能力,对生鲜农产品市场的供应进行调节,有助于平衡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保障农民的收入和消费者利益。
1.2 满足民众消费升级的需求
数据显示,2022年海南省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0118元,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117元,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新冠疫情原因,促使民众的生鲜食品消费量及产品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升。2022年,海南省人均食品消费支出为5951元/人,与上年相比支出降低10.5%,但2022年海南省人均对蔬菜、鲜肉及水产等生鲜产品的消费量与2019年相比,整体均在增加。广大民众对生鲜食品最大的要求就是“新鲜”,而生鲜农产品的整个流通过程需要冷链物流保驾护航,进一步促使冷链物流需求上升。为了进一步满足海南省城镇与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需求,促进城乡冷链物流一体化发展非常有必要。
1.3 助力打破城乡二元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城市农村协调发展的措施,但是我国城乡差距呈扩大趋势。本文以海南省为例,2022年海南省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约40118元/人,可是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有19117元/人,城乡居民收入相差2倍。海南省冷链物流网络主要集中在主要城市和旅游景区,乡村地区冷链物流网络较为薄弱。调查显示,海南省大部分冷链物流设施如冷藏车、冷库主要设置在城市或者靠近城市,与农村最近的“最先一公里”预冷设施设立不足,冷藏车数量就更少了,预冷不足导致的产品腐损率居高不下,进一步影响农村居民收入增加,甚至出现菜贱伤农等问题。推动城乡冷链物流一体化,既可以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的号召,优化城乡劳动力分工,合理布局,协调发展,又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活力。
2 海南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海南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其货物运输方式相对单一。同时,海南是我国唯一的热带高效农业基地,生产的热带果蔬及各类水产品大部分供给内地省份或出口。热带果蔬及各类水产品产品易腐败变质的特性,同时因其高温的环境,生鲜产品的流通需要冷链物流保驾护航,对冷链物流需求与日俱增。但目前海南省冷链物流网络不够完善,总体发展水平有待提升。
2.1 冷链物流需求剧增
海南省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大力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数据显示,近年来海南省农业产量及产值整体均呈上升走势。统计年鉴显示,2021年海南省生鲜总产值1344亿元,比上年增长4%。2022年海南省蔬菜、水果、水产品产量分别为605.43万吨、563.47万吨及171.18万吨,与2021年相比,分别增长4.1%、7.2%及4.3%。生鲜农产品流通需要冷链物流保驾护航,进一步促使冷链的需求规模不断扩大。
2.2 冷链物流发展环境持续改善
为促进冷链物流快速健康发展,海南省政府陆续出台很多相关政策措施。2020年,海南省出台《海南省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推动冷链建设,降低农产品损耗和物流成本,促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2021年,海南省出台《海南省“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根据海南自贸港建设所需要的冷链市场需求,充分利用自由贸易、便利运输自由和低税率、零关税等制度优势,依托西部陆海贸易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和国际航空枢纽定位,提高海南自贸港连接全球的通道能力,把海南建设成为服务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国家冷链大仓库”,努力把海南打造成为区域性国际冷链物流中心。政策的出台与实施,为海南省冷链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3 海南省城乡冷链物流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冷链供应链尚未建立
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冷链运输率约为21%,而海南省冷链运输率仅为13%,与国内平均水平相比,低8%。海南省冷链供应链尚未建立,生鲜产品从采摘、捕捞等开始到消费者手中的流通过程存在大量“断链”问题:“最先一公里”预冷意识薄弱,产品预冷率仅为20%;生鲜运输过程还是传统的“冰块+棉被”运输方式居多;多数冷藏车未安装跟踪定位及温度监控设备,溯源追溯体系尚未建立;尚未建立冷链信息监控平台,无法实时应对冷链运输过程出现的突发状况,无法给冷链需求方提供实时冷链信息查询与监控服务等。整个冷链供应链中的成员尚未形成合作共赢的观念,特别是“预冷”环节存在断链现象严重,冷链溯源体系不健全,冷链信息服务平台尚未搭建完善,严重影响城乡冷链物流一体化发展。
3.2 城乡冷链资源分配不均
国家自2013年开始每年为海南田头冷库建立、完善投入资金,但田头冷库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冷库老旧、冷库闲置率高、冷库缺乏现代化建设等。随着生鲜产品产量增加,预冷设施需求也不断增加,但因生鲜产品季节性强,一年中使用时间不超过6个月,较大部分时间出现闲置,大量存在田间冷库建设不足与田间冷藏设施闲置并存之势。按照冷链设施资源地区分布来看,冷库与冷藏车资源多数集中在海口、三亚与澄迈三个地区,农村地区冷链设施资源分布相对较少。海南本身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给生鲜农产品运输储存带来挑战,易造成生鲜农产品腐败变质。城乡冷链资源分配不均,易导致“最先一公里”生鲜产品品质难以保障,阻碍了海南省生鲜农产品朝高质量方向发展。
3.3 冷链专业人才较稀缺
冷链物流专业人才缺乏,严重制约了冷链物流发展。一直以来,冷链物流企业大多通过师傅带徒弟形式完成冷链物流人才储备。而这种方式使得冷链物流人才成长速度慢、效率低,严重制约了冷链物流的发展。冷链物流人才包括本地人才培养和国际高水平冷链物流人才引进。根据海南省内主要高校调查数据,发现海南省各高校尚未设立冷链物流专业,大部分高校设立的是物流管理专业,没有直接的冷链人才培养,有的学校虽设立冷链物流课程,但是无法满足冷链物流人才需求。在国际高水平冷链物流人才引进方面,因待遇、发展前景不明朗等原因,结果不太理想。
3.4 农村冷链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
为提高海南物流运输的运载效率,建成企业运力共享模式。2019年起,海南先后完成进出岛物流管控系统、公路水路运输信用信息系统以及道路运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并上线运行,实现了与国家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互联互通。2020年,海南省政府主导并开发了“海南省冷链食品可信追溯平台”搭建,有效解决了海南省冷链食品的可追溯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食品安全问题。2023年,海南省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牵头搭建了“海南省冷链物流公共服务数字平台”,旨在为企业提供冷链货车匹配、仓储匹配等信息供需对接服务,促进冷链物流数据互联共享,但由于该平台搭建时间较短,目前该平台尚未被有效地普及运用。总的来说,这部分建设还是以城市为重心,农村冷链物流信息化水平较落后,且缺乏公共信息平台削减信息差,导致产品出现农村生鲜种植与流通交易的盲目性,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
3.5 冷链意识较薄弱
生鲜产品的加工、贮藏、运输、分销到零售及至最终的消费者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严格遵循产品所需的特定温度条件,特别是在海南省生鲜农产品的冷链流通过程中,因“冷链最先一公里”环节缺乏预冷或者预冷环节操作不规范,易导致农产品质量受损。除此以外,冷链物流企业在产品流通过程中缺乏冷链意识,因无法保证全过程适宜温度控制,在运输、冷藏、流通加工、配送等环节中出现“断链”,对生鲜农产品的质量产生不可逆影响。因冷链意识不足,在产品流通各个环节中均容易出现“断链”,而引发产品变质。提升冷链意识,确保生鲜农产品在冷链全过程中的适宜温度控制,对海南省城乡冷链物流的发展至关重要。
4 海南省城乡冷链一体化发展对策
4.1 建立现代化冷链供应链体系
海南应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现代化的冷链物流供应链体系。通过完善海南省冷链供应链基础设施,打造符合海南省自身条件的冷链流通体系,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整合区域生产资源,优化上游生产环境,通过优化生产源头,从根本上提升海南省冷链产品质量。完善冷链信息平台,强化冷链全流程信息共享,实现各环节品质追溯、时效追溯、物流全程追溯。通过依靠先进技术,构筑数字化、智能化的绿色冷链系统,实现冷链再造,推动信息透明化与加强冷链连续性,提升冷链服务水平,助力海南省生鲜农产品朝高质量方向发展。
4.2 加大农村冷链基础设施投入
针对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薄弱问题,海南应加大对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特别是农村地区冷链基础设施,如“最先一公里”预冷设施建设。通过向农村地区加大资源投入倾斜,在农村地区加大田间预冷库的建设,增加农村冷链运输的冷藏车保有量,缩短农村与城市间的冷链资源差距。海南省《“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为助力农业生产,将改造和新建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冷库为26座,新增冷库约4万立方米、冷藏能力约1.7万吨,覆盖海南省85个瓜菜主产区和产品优势区。后续海南将以0.2~1.9万亩为单位面积建设一座预冷库,确保瓜菜采后30分钟内运到预冷库进行冷却,60分钟内需进行预冷,建立从“采收预冷-保鲜仓储-冷链运输”的全链条冷链服务体系。
4.3 培养与引进专业冷链物流人才
专业冷链物流人才是促进城乡冷链物流平衡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海南省地区高校应大力加强校企合作,互通有无,建立完整的冷链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学校还可通过聘请一线冷链技术人员作为特聘教师,强化自身课程优势。同时要求有基础、有资源的相关高校优先开设冷链物流专业,开设冷链物流相关课程。鼓励冷链物流相关专业大学生返乡就业,投入农村基层中,为农村冷链物流发展注入活力。同时应充分依托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以百万人才进海南为机遇,制定对应的冷链人才引进政策,从各地区引进优秀的冷链人才,引进先进的理念,投入城乡冷链物流均衡发展中,助力海南冷链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4.4 建立城乡冷链物流信息共享平台
在海南省政府的牵头与带动下,已陆续搭建了“海南省冷链食品可信追溯平台”与“海南省冷链物流公共服务数字平台”等冷链物流服务平台。但冷链物流信息化程度依然有待加强。政府部门应积极牵头,省内龙头冷链物流企业应积极响应加入,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与区块链等技术,不断推动海南省冷链食品可信追溯平台升级完善与应用推广,建立省级冷链物流信息共享平台,优化城乡冷链物流资源配置;利用5G技术、定位导航、区块链、自动识别等技术,实现对冷链物流产品的全过程实时监管;打造冷链物流全过程溯源技术,让冷链运输过程更透明,从而实现降低冷链产品的监管难度,建立全程可控、可溯的冷链供应链体系,为海南优质品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高效流通提供保障。
4.5 加大农村地区冷链宣传
从“保质”“增收”等角度入手,可通过设立专门的冷链物流宣传小组,定期去到农村田间,将预冷重要性传达给农民及相关从业人员,也通过张贴宣传海报、印发宣传单,宣传预冷的重要性,让农村地区从业人员认识到冷链物流对农产品的重要性与积极意义,其不仅是农产品高质量发展的保障,还是农民增产促收的重要手段。通过提高农村地区种植户的冷链意识,进一步提高田间预冷的比例,有效降低生鲜农产品腐损,推动海南省的生鲜农产品更加健康、绿色,同时促进农民收入增加,进而有效缩短城乡收入差距,加大冷链物流覆盖面,为乡村振兴发展,带动农村经济,保质增收,注入力量。
参考文献
罗青青.“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乡村物流发展现状探究: 以某县为例[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1(23):73.
覃朝春,吴文娟.基于HACCP的海南农产品冷链物流质量体系研究[J].物流科技,2022,45(13):142-145.
孔燕.四川农产品冷链物流城乡一体化构建研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7(2):31-33+38.
张协奎,黄蔚.城乡一体化发展对区域贫困的影响[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2,36(7):99-116.
张笑菡.城乡一体化治理推进共同富裕: 价值选择与实践探索[J].新疆社会科学,2022(4):41-52.
魏淼.儋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产生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海口: 海南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