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会作者观点,理解文章现实意义,把握理性思维方式
2024-06-28李国贵
李国贵
入乎其内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心怀天下,忧国忧民,坚守道义,敢于担当,令后人敬仰。他们发出理性的声音,留下警世作品。我们在阅读这类文章时,需要领会作者观点,理解文章现实意义,把握理性思维方式。
一、揣摩意图,领会作者观点
表情达意的文章,往往蕴含了作者的观点态度。而作者的观点态度有的表露明显,有的隐晦含蓄;有的分散,有的集中,这就需要我们认真阅读,揣摩作者意图。只有明确作者的创作意图,才能更好地领会作者观点。
如杜牧写《阿房宫赋》,肯定不是单纯描写阿房宫,而是意在总结历史教训,让人们以史为鉴。所以,杜牧极力铺陈阿房宫建筑之奇、宫女之多、珍宝之富,突出秦朝统治者的穷奢极欲。他们奢靡的生活源自盘剥百姓,他们越骄奢,人民越困苦,最终农民起义爆发。大秦帝国的建立何等气魄,而灭亡又是何等迅速。作者最后表明观点:“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总结了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不爱护人民,同时提醒人们铭记历史,避免重蹈覆辙。
二、查阅背景,理解文章现实意义
缘事而发是自古以来的文学传统,很多文章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作者关注时代、关注现实,担负着促进社会进步的责任和使命。我们通过查阅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
如苏洵在《六国论》中认为六国灭亡是因为“赂秦”,其实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苏洵为什么只抓住其中的一点而不及其余?我们要考虑文章的现实针对性。这篇文章借古讽今,阅读时,要结合古今时代背景对比思考。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和西夏上贡大量银两以及商品。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这和《六国论》中论述的贿赂情况极其相似,引发了苏洵的感叹。
三、分析效用,把握理性思维方式
文言文的学习既要鉴赏其文学性,也要理清文本内在逻辑和思维线索,也就是说要把握作者理性思维方式。
心系家国天下者,最能保持理性。他们清醒地认识到,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过往之事仍有当下意义。魏征看到守城之难,大胆谏言;王安石巧借盘庚迁都,力排众议;杜牧总结秦朝覆亡教训,意在针砭时弊;苏洵探寻六国灭亡缘由,旨在警示当朝。国家兴盛之时,他们保持理性,居安思危;国事艰难之际,他们头脑冷静,多方运筹。他们的理性发声在于解决现实问题,在于寻求济世安民之道。
作为读者,我们也要理性判断。作者表达的观点态度,我们需在辩证分析与客观推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如《六国论》中,苏洵将六国灭亡的原因直接归结为“赂秦”,归因未免简单。其实,在诸侯争霸的战国时期,“赂”只是诸侯们解决争端的手段,是战败者不得已的选择。有时,不是因为“赂”才灭亡,而是要灭亡了才“赂”。但是,我们要在语言背后看见生命,在文本背后看见世界。结合苏洵生活的时代,观照苏洵的生命底色,我们就明白,苏洵针砭六国,其实剑指当朝。
我们既要领会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也要理性地思考判断,思辨性阅读才能由感性走向理性,由理解走向探究。通过揣摩创作意图、查阅写作背景、分析作品效用,不仅可以把握作品关注时政、借古喻今的特点,还会感悟到作者肩负使命、勇于担当的人格力量。
出乎其外
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善制兵,谨择守,则理平矣。
或者又曰:“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尤非所谓知理者也。
魏之承汉也,封爵犹建;晋之承魏也,因循不革;而二姓陵替,不闻延祚。今矫而变之,垂二百祀,大业弥固,何系于诸侯哉?
或者又以为:“殷、周,圣王也,而不革其制,固不当复议也。”是大不然。
夫殷、周之不革者,是不得已也。盖以诸侯归殷者三千焉,资以黜夏,汤不得而废;归周者八百焉,资以胜殷,武王不得而易。徇之以为安,仍之以为俗,汤、武之所不得已也。夫不得已,非公之大者也,私其力于己也,私其卫于子孙也。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夫天下之道,理安斯得人者也。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则生人之理乱未可知也。将欲利其社稷以一其人之视听,则又有世大夫世食禄邑,以尽其封略,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岂圣人之制使至于是乎?吾固曰:“非圣人之意也,势也。”
(选自柳宗元《封建论》,有删节)
◆赏析
柳宗元写的《封建论》旨在痛斥鼓吹分封制的言论。文章对分封制的弊端进行了深入分析,论证了郡县制的巨大优越性。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大势所趋。
柳宗元生活的中唐时期,藩镇割据愈演愈烈,当时各地藩镇极力鼓吹要恢复周以前的分封制度,反对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目的是为自己的割据制造舆论。针对这种情况,柳宗元写下了这篇文章,有力地抨击了鼓吹分封制的言论,打击了藩镇势力的气焰,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鲜明的战斗性。
柳宗元站在国家和民族的立场上审视问题,侧重谈分封制的劣以及郡县制的优,以古喻今,暗示中唐以后潜伏的政治危机。文章讲求效用,切中时弊。柳宗元承认客观情势,而不承认天命;他觉得由分封制到郡县制是进步,而唐朝还要实行分封制是倒退;他肯定尧、舜这些圣人都有“私”,历史的发展不以圣人的意志为转移。他一扫腐儒的传统观念,可见其强烈的批判精神和清醒的理性判断。
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六国论
◎苏 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选自《栾城集》,有删节)
1.请比较苏洵《六国论》和苏辙《六国论》的观点有何不同?
答:
2.试分析这篇文章的现实针对性。
答:
3.你是如何理解苏辙的理性发声的?
答:
(参考答案见下期中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