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论说文
2024-06-28陈艳辉
陈艳辉
导 语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是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七个任务群之一,本任务群旨在发展学生实证、推理、批判和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高理性思维的水平。我们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领会作者观点,把握这类文章的针对性和说理的艺术。
作品选读
【选段一】
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故堕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不知其槁项黄馘以老死于布褐乎?亦将辍耕太息以俟时也?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是其速也。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世以始皇为智,吾不信也。
(选自苏轼《六国论》)
◆赏析
在这段文字中,苏轼先列举秦国的事例,指出秦始皇因“客”而一统天下,但“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导致“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杰出的人才没有得到合理的安置,是秦国灭亡的根本原因。然后使用假设论证的方法进行论证,秦始皇“知畏此四人者,使不失职”,则秦国不会如此快走向灭亡。作者将论证的重点放在秦国因用人政策的变化而致灭亡,强调人才各安其位。这是苏轼对“人才”问题的高度认识,他看到了宋朝“重文轻武”的用人战略所带来的无穷后患。文章以秦灭亡的教训来警醒当朝者思考“重文轻武”的用人问题,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选段二】
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欲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夫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然上之人不欲其众,不使其为者,何也?是有三蔽焉。其敢蔽者,以为吾之位可以去辱绝危,终身无天下之患,材之得失无补于治乱之数,故偃然肆吾之志,而卒入于败乱危辱,此一蔽也。又或以谓吾之爵禄贵富足以诱天下之士,荣辱忧戚在我,是否可以坐骄天下之士,而其将无不趋我者,则亦卒入于败乱危辱而已,此亦一蔽也。又或不求所以养育取用之道,而諰諰然以为天下实无材,则亦卒入于败乱危辱而已,此亦一蔽也。此三蔽者,其为患则同。然而,用心非不善,而犹可以论其失者,独以天下为无材者耳。盖其心非不欲用天下之材,特未知其故也。
且人之有材能者,其形何以异于人哉?惟其遇事而事治,画策而利害得,治国而国安利,此其所以异于人者也。上之人苟不能精察之、审用之,则虽抱皋、夔、稷、契之智,且不能自异于众,况其下者乎?世之蔽者方曰:“人之有异能于其身,犹锥之在囊,其末立见,故未有实而不可见者也。”此徒有见于锥之在囊,而固未睹夫马之在厩也。驽骥杂处,其所以饮水食刍,嘶鸣蹄啮,求其所以异者盖寡。及其引重车,取夷路,不屡策,不烦御,一顿其辔而千里已至矣。当是之时,使驽马并驱,则虽倾轮绝勒,败筋伤骨,不舍昼夜而追之,辽乎其不可以及也,夫然后骐骥騕褭与驽骀别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天下为无材,尽其道以求而试之耳。试之之道,在当其所能而已。
(选自王安石《材论》)
◆赏析
在这两段文字中,王安石针砭时弊,据理以陈,阐明了有关人才的重大社会问题。
第一段,作者从现实中“上之人不欲其众”“不使其为”的问题谈起,剖析在用人方面“有三蔽”:“材之得失无补于治乱之数”“爵禄贵富足以诱天下之士”“天下实无材”,而这三种偏见都会导致国家“卒入于败乱危辱”。文章依据发现、批判、论证的思路展开论述,作者“摆现象——析原因——谈危害”,体现其大胆质疑、推断缜密的批判性思辨特点。
第二段,论证人才要在实践中进行考察。作者运用了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等手法,体现了高超的说理艺术。作者列举“抱皋、夔、稷、契”那样有才智的人尚且“不能自异于众”,说明人才不能从外形加以辨认,需要“尽其道以求”。然后以马为喻,将好马“引重车,取夷路,不屡策,不烦御,一顿其辔而千里已至”与劣马“虽倾轮绝勒,败筋伤骨,不舍昼夜而追之,辽乎其不可以及”进行对比,论证人才只有在考察中才能展现其才华,得出“不以天下为无材,尽其道以求而试之”的结论。比喻、对比等论证方法增强了论证的形象性和鲜明性。
链 接
论说文的思辨分析可以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作者论述过往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作者立论的根据,做到立论有依据;二是作者自身所处时代的状况,借以明确作者撰写文章针砭现实的意义。同时对作者所持观点及论述要有思辨性的审视。
秦国灭亡的历史,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六国论》中,苏轼选择的历史依据是“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以此为据分析人才不安其位,而招致秦国迅速走向灭亡,得出“世以始皇为智,吾不信也”的结论。
而王安石在《材论》中着重阐述要善于发现人才,正确使用人才。“人才为政事之本”这是当政者都明白的道理,为何人才被浪费埋没,居上位者会感叹没有人才?可以从三个偏见中得出结论“赵宋王朝当政者苟安于眼前的宝贵利禄,根本没有渴求人才的意愿”,这在王安石的《材论》一文中概括为“不欲其众”,指明现实“不患士之不欲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一语破的,击中时弊。如何发现人才、重用人才?王安石为何反复强调“试之以实”“试之以事”?联系王安石的人生追求可以探寻到答案:他在筹划一场伟大的改革,而改革的成败取决于人才,因而王安石主张不拘一格量材而用,即他所希望的“试之之道,在当其所能而已”,意在天下人才尽得其用。很显然,王安石是基于他的改革需要而建议明君圣主广开才路。事实上,他的改革志向之所以能够伸展,是宋神宗的器重与赏识,可以说是人尽其才,用其所长。而变法运动的失败,与他对选用的人只视其长,而不见其短,脱离群众基础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对于王安石的人才观、用人观应该持审慎的态度。文章也对当今社会选择、重用人才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读书笔记
用人之道,以德为先
◎李英子
王安石在《材论》中写道,“夫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要“精察之”“审用之”“尽其道以求而试之”,道出了选贤任能的重要性和识人的方法。
王安石选人、用人的思想是颇有见地的,但他贵为宰相启动变法时,选人、用人却成为败笔。这从他重用的左膀右臂、变法的重要人物吕惠卿可见一斑。王安石在向宋神宗推举吕惠卿时曾说:“惠卿之贤,岂特今人,虽前世儒者未易比也。”在王安石的举荐下,吕惠卿成为新党核心人物。而司马光发现吕惠卿“阿谀奉承、心术不端、阴险狡诈”,特意提醒王安石,但王安石不以为然。后来,他果然在王安石被罢相后设计陷害王安石。而王安石在复相后不计前嫌,依然对其信任有加。宋神宗指出其“忌贤妒能、私心太重、为事不公”时,王安石还为之辩解。邓绾、曾布、刘挚、蔡确等受到王安石重用,但他们是为贪图升官发财而拥护新法,做事不择手段,为变法失败埋下了祸根。王安石变法失败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用人失察,失去民心。不难看出,王安石在选人、用人时操之过急,忽视了对人品的考察。
在选人、用人上,历史上有不少佳话:文王渭水访贤,刘备三顾茅庐求贤,曾国藩广纳人才以致“国之重臣,悉出曾门矣”等。这些被求之贤姜太公、诸葛亮、左宗棠、沈葆贞等,都是德才兼备之人。得贤才者,可得天下;得贤才者,可垂拱而治。可见,选人、用人关键要看人品,要把德放在首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当今社会,人才更是第一资源,选拔人才要带上“望远镜”“显微镜”,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助力民族复兴大业。
【湖南安化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