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走出信息茧房
2024-06-27
前线特约评论员
大学生被“20岁初抗老”的网络话题裹挟,每天为自己的皮肤焦虑;公司员工沉迷于“权谋术”解说的短视频,将“职场厚黑学”作为成功之道……所谓“信息茧房”,是指个体在信息选择过程中只选择符合自己兴趣和观点的信息,久而久之形成如蚕茧般封闭的信息环境。它限制了人们的认知视野,还可能导致错误的判断和决策。走出信息茧房,摆脱信息裹挟的不良影响,成为当下必须直面的挑战,需要积极应对。
抽丝剥茧,识别危险端倪。落入信息茧房往往发生在不知不觉间,人们被困缚其中而不自知。如在网络上搜索或浏览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之后就会被相关同质化信息反复“投喂”,固有认知被不停强化。在现实中,听不到不想听的,看不到不想看的,身边人揣摩你的喜好说话,事情结果按照你的意愿呈现,这些看似皆大欢喜的局面,并不符合事物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正是信息茧房所呈现的危险端倪。抽丝才能剥茧,走出信息茧房的第一步,就是要对单一或同质化信息保持警惕,主动摁下暂停键并寻求脱困之法。
不破不立,勇于走出舒适区。相见恨晚,不过是对方投其所好的精准策划;情投意合,不过是躺在舒适区享受的简单快乐。无论是深陷于算法推荐张开的算计之网,还是沉溺于身边人鼓掌叫好吹出的甜蜜泡泡,信息茧房背后的逻辑正是基于人类近乎本能的“同好”偏好心理机制。即人们更倾向于接触、接受与自己既有立场、观点一致或相近的信息,而有意无意地回避甚至排斥那些意见相反、观点相悖的信息。走出信息茧房,既要有兼听则明的胸襟,以开放心态接纳不同的声音和观点;还要有冲破樊笼、逆本能而动的勇气,走出简单快乐的舒适区。
主动辨析,培育“破茧”行动力。面对海量信息,作为认知主体,我们有选择的权利,也有选择的责任,不能一味抱怨推送的信息过于片面或极端,而应主动收集和筛选信息。要提高信息辨识力,养成批判性思维,多问来源是否可靠、内容是否客观、逻辑是否严密、是否有足够的证据支持。要拓宽信息来源,通过多种渠道吸纳不同观点,避免受到虚假信息的误导。走出信息茧房,还要积极参加社会生活,沉下心做调研,利用从实践中获得的真知,破除信息茧房构筑的偏见或假象。
作茧而不自知失于察,自缚而不挣脱失于怯。走出信息茧房,既要有及时放下“小欢喜”的清醒,也要有容纳不同观点和声音的包容,更要有走出舒适区的勇气和行动。如此“破茧”,我们方能在信息的海洋中畅游无阻,拓展认知视野、提升人生境界。
责任编辑 / 方丹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