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视域下榫卯结构的应用

2024-06-27赫彦茹李青松关湃

美与时代·上 2024年5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赫彦茹 李青松 关湃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将传统文化与儿童玩具设计相结合,既可丰富玩具内涵,又有助于传承民族文化。通过阐述榫卯结构的概念、分类、特征及价值,结合现有嵌插式玩具市场分析,提出了榫卯结构在嵌插式玩具设计中的应用策略,并据此进行设计实践和评价,希望能以玩具为载体,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引导儿童建立文化自信。

关键词:榫卯结构;中国传统文化;嵌插式玩具设计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和旅游研究项目“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视域下榫卯结构在儿童嵌插式玩具设计中的创新应用”(HB23-YB041)研究成果。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历史进程中积淀下来的宝贵财富,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标识和精神内核。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对推进我国文化建设、坚定文化自信发挥了重要作用。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儿童玩具设计相融合,一方面可以丰富玩具产品的形式和内涵,有助于形成中国特色玩具品牌;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帮助儿童了解民族历史与文化,从而激发儿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民族精神。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与影响

《辞海》中对文化的概念分别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进行了界定。从广义上来讲,文化是指人类在持续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和积累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因此它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和意识形态。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决定了其博大精深、兼收并蓄、世代相传的特点。

根据中国传统文化载体的不同形式,总体上我们可以将其分为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有形文化即物质文化,它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硬件”,是指人们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创造的物质及其呈现出的与技术、艺术和文化的组合,如传统建筑、传统工艺、历史文物、传统服饰、饮食文化、戏剧、民俗、书法、绘画、诗词等。无形文化即精神文化,是人们思想观念、道德信仰等方面的集中表达和体现,包括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宗教信仰、传统礼仪、传统故事、民族精神等。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进文化复兴的背景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产品的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来源,一些国潮品牌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其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上,更体现在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对未来发展的引导上。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既有助于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于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与繁荣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榫卯结构概述

(一)榫卯结构的概念、分类及特征

榫卯结构是木构件之间通过榫与卯的咬合实现连接的一种形式,其中,凸起的部分称为“榫”,又名“榫头”;凹进去的部分称为“卯”,又名“榫眼”。榫卯结构历史悠久,从距今约七千年前的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大量榫卯结构木构件可知,榫卯是比汉字有着更长历史的华夏文明。

中国传统的榫卯结构种类丰富,形式多样。根据接合构件及接合形式的不同,可主要分为三类:平板拼合、方(圆)材接合和立体接合(如图1)。平板拼合有一字型拼合(平拼)和L型拼合两种情况,采用的榫卯结构有龙凤榫、银锭榫、燕尾榫、走马销等;方(圆)材接合有一字型接合、T型接合、L型接合三种情况,采用的榫卯结构有楔钉榫、格角榫、挖烟袋锅榫、直肩榫、夹头榫、插肩榫、格肩榫等;立体接合主要指三个构件从不同角度的接合,常用的榫卯结构有抱肩榫、粽角榫等。

传统榫卯结构设计精密,代表了古代中国木工技艺的巅峰。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结构合理。通过榫卯的分类可知,榫卯结构的形式几乎涵盖了所有接合的可能,经榫卯连接的构件,外观整洁光素,整体协调统一,体现了造型与结构的完美结合。2.接合强度高。榫卯结构经过精细的设计和制作,能保证被连接件之间形成稳定的力学性能,在外力作用下也能保持不受破坏。3.环保可持续。采用榫卯连接的构件之间为非固定式接合,因不使用胶合剂,减少了环境污染。另外,如果部分构件出现损坏,后期还可以进行更换,节约了木质资源。也正是源于这一特性,很多残存的古建筑、古家具才能在今天得到修复甚至恢复原貌。

(二)榫卯结构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1.展示了“张弛有度”的力学之美

传统的榫卯结构不用一钉一胶,仅靠凹凸衔接部分形成的作用力,就可以让各零件紧密结合在一起,展现了古代匠人精湛的技艺和卓群的智慧。榫卯结构起源于中国传统建筑,它虽严谨精密,但也富有“弹性”,在发生地震灾害时,允许产生一定的形变,通过榫卯间的摩擦与错位,改变了结合点的受力方式,从而消耗掉地震带来的巨大能量,使整个建筑具备良好的抗冲击性。如世界现存最古老的纯木结构建筑——应县木塔,塔身隐藏着六十多种、上千朵形式各异的斗拱,既替立柱分担了塔身的重量,同时在受到外力冲击时,又起到了缓冲和分散力的作用,所以在经历了200多次枪炮袭击和40余次地震后,仍能屹立不倒,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一大传奇。

2.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榫卯结构不仅展现了古人的造物智慧,也蕴含着“天人合一”“阴阳互补、虚实相生”的哲学思想。首先,榫卯结构的设计理念是顺应自然,在制造过程中,人们遵循木材的生长规律,利用其纹理特征和材料特性进行榫头和榫眼的设计与制作,整个制品由内而外全部为天然木材,浑然一体,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其次,榫卯一凸一凹,形成了阴阳互补、相辅相成的结构体系。其中,榫为实,卯为虚,榫与卯的紧密结合,使得实与虚的部分相互补充、相互依存,共同形成虚实相生、富有弹性的稳定结构。

3.启发了现代设计

传统的榫卯结构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家具领域。虽然它种类繁多,形式复杂,但是使用榫卯连接的家具外观简洁大方、结构牢固稳定,呈现出“内繁外简”的特点。为了充分发挥榫卯结构的美学价值,现代设计师将传统智慧与现代生产工艺相结合,通过改造与创新,设计出新的榫卯形式,以适应批量化生产的要求。此外,传统的榫卯结构因不施胶水,形成了一个可拆卸的组合,这对现代设计是一个很好的启示。以家具设计为例,为了降低产品的包装尺寸、节约运输成本,设计师根据榫卯接合的原理,创新家具零件接合方式,以待装式零部件代替了家具的固定式结构,从而实现了产品的平板化包装。

2009年,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意味着这一技艺在国际范围内得到了重视与认可。作为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的关键技术,榫卯结构的应用不仅遍及国内,而且对世界建筑设计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如瑞士苏黎世的Tamedia大厦,整座建筑采用全木打造,没有使用任何钢筋、混凝土和胶黏剂,以榫卯结构将各个独立的部件连接在一起,从而达到了结构的稳定性,在欧洲现代建筑中独树一帜。

三、国内现有嵌插式玩具市场现状

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承担着世界上80%的玩具制造。《2023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22年国内市场玩具零售总额为883.1亿元,比上年增长3.3%;出口方面,中国玩具出口额为483.6亿元,比上年增长5.6%。就玩具产业而言,中国的出口总量占国际的75%左右,是最大的生产国与出口国[1]。但是,由于我国玩具出口企业多为OEM贴牌代工,玩具创新意识比较薄弱,因此很难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玩具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除了享受最基本的娱乐功能外,儿童在操作玩具的过程中,语言能力、认知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等都会得到锻炼。嵌插式玩具属于益智玩具的一种,需要儿童通过观察和想象,将不同的构件拼插组合在一起,构建出最终造型,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动手和动脑的乐趣。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对购物平台在售嵌插式玩具的调研,整理得出国内热销嵌插式玩具产品的信息,详见表1。

根据调研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国内市场现有拼插式玩具产品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连接方式缺乏创新。虽然国内嵌插式玩具主题设计日趋丰富,但是在连接方式上创新速度较慢,多沿用乐高的穴柱式连接方式或在此基础上稍加改进,没有形成特色。2.缺少文化内涵。玩具不仅是孩子的娱乐工具,还是他们了解和认知世界的工具。目前国内的嵌插式玩具只注重拼插的过程性体验,忽视了玩具作为文化传播介质的重要作用。虽然部分玩具采用了榫卯结构作为连接形式,但是玩具主题仍为车辆、城堡、手枪等司空见惯的造型,没有充分发挥榫卯结构背后隐藏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3.传统文化主题表现形式单一。现有嵌插式玩具多通过构建传统建筑、IP形象等形式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对传统元素的运用方法还不够丰富,所以玩具主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在完成拼装后,儿童几乎没有拆后重拼的兴趣。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设计的附加值不可估量。在国家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国内玩具企业要想实现从制造型到创造型的转变,必须在设计上寻找突破口,比如,以榫卯结构作为创新连接形式的原型,并将传统文化主题融入玩具设计,增加产品的文化属性和教育意义,让儿童在娱乐的同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榫卯结构在嵌插式玩具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榫卯是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目前榫卯结构多应用于建筑和家具设计领域,而在其他领域应用较少。将榫卯结构应用于嵌插式玩具设计,可以改变现有产品连接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的现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拼插结构。但是,传统榫卯结构种类多样、形式复杂,如果直接应用于玩具设计,会增加玩具的拼插难度,从而削弱玩具的趣味性和对儿童的吸引力。比如鲁班锁,这是一种起源于中国传统建筑的榫卯结构益智玩具,它的巧妙之处在于通过凹凸部分的咬合来实现三维立体的拼搭,达到易拆难装的效果,对于操作者来说,需要较高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而年龄较小的儿童,往往会因为难度过大而失去兴趣。所以,在将榫卯结构作为一种连接形式的同时,必须兼顾玩具的传统文化主题设计,使二者相得益彰,创造出具有文化内涵的国风玩具。

(一)关注用户体验,重视玩具的安全性和趣味性

针对儿童群体成长阶段的特殊性和关键性,嵌插式玩具设计应关注玩具本身给儿童带来的操作体验,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由于嵌插式玩具多由零散的构件组成,所以安全性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在选择材料时,要选择无毒、无害的环保材料,在设计中也要避免出现锋利的边角等潜在的安全隐患,防止对儿童造成意外伤害。其次,玩具设计应简单易懂、方便操作。考虑到儿童的认知和操作能力还不成熟,而嵌插式玩具往往需要手脑的配合,所以在设计连接方式时不可过于复杂,以保证儿童能独立或在家长的指导下完成拼插操作,这样才能激发儿童继续探索的兴趣。此外,玩具色彩设计还要符合儿童的喜好,宜采用鲜艳、活泼的色彩吸引儿童的眼球。在玩具主题设计方面,应体现趣味性和互动性,让儿童在操作的过程中收获满足感和成就感。

(二)简化榫卯连接形式,保证玩具的可操作性

传统榫卯结构形式多样,从基础的直榫到复杂的粽角榫,为嵌插式玩具的结构设计提供了无限的可能。现有的儿童嵌插式玩具主要以建筑、车辆、动物、IP形象等为载体,而榫卯结构应用最为广泛的还属建筑类玩具,尤其是中式传统建筑。为了最大限度地还原建筑本来面貌,此类玩具采用了大量复杂的榫卯结构,操作过程繁冗复杂,容易让儿童“望而却步”。玩具不等于微缩模型,必须具备一定的娱乐性和易操作性,所以应尽量选择直榫、燕尾榫、银锭榫、格角榫等造型简洁的榫卯结构作为玩具的主要连接方式,或以榫卯结构为原型进行创新设计,减少复杂榫卯结构的使用频率。榫卯结构不仅是一种形式,其中还蕴含着阴阳互补的精神,在设计中可以取其精神内涵,采用化繁为简的思路,对复杂的榫卯结构加以简化处理,突出凹凸结合的理念,使拼插过程更加顺畅。

(三)挖掘传统文化元素,提高玩具设计内涵

儿童时期是情感发展的快速时期,他们会主动对周围的事物进行一个主观上的判断,进而上升为精神上的共鸣。因此,儿童时期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时期。以玩具为载体,可以让儿童潜移默化地感知传统文化的内涵,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产生文化认同感,建立文化自信。然而,现有嵌插式儿童玩具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还不够深入,且表达形式单一,多为具象元素或符号的简单叠加,不利于儿童全面地了解传统文化。因此,除了在拼插方式上采用榫卯形式外,嵌插式玩具主题的选择也要新颖,可以将传统文化中抽象的元素转化为具象的呈现。比如,参考华容道游戏的设计理念,以中国传统故事情节为创作题材,和儿童喜欢的迷宫游戏、棋类等益智游戏玩法相结合,通过构建场景和设定相关的规则,让儿童在游戏中了解玩具背后的传统故事。

(四)采用模块化设计,增加玩具的灵活可变性

模块化设计是产品设计中常用的一种设计方法,它采用通用化设计思路,将一个复杂的系统或产品分解为一系列标准化的、可互换的模块。模块化设计方法应用于嵌插式玩具设计,可以实现各个构件之间的灵活拼插,达到形式和功能上的多变性,变相延长了玩具的生命周期。对嵌插式玩具进行模块化设计的重点在于榫卯形式的确定。根据连接件和被连接部分的关系,连接件既可设计为独立的分体榫,又可以与主体构件一体连做形成整体榫卯。如唐块榫卯积木,以燕尾榫为原型,采用分体榫连接的形式,通过榫条将六面带有凹槽的卯块穿插连接在一起,组合出不同的造型。这种分体榫往往体积较小,对精细动作要求比较高,因此对于低龄儿童来说,操作具有一定的难度。相比而言,在各模块上做出榫头和榫眼的整体榫卯更符合儿童的操作习惯,它避免了小零件的使用,但是需要设计出多种不同的模块才可实现完整的拼插。

五、设计实践与评价

(一)确定用户群体

本次设计将3-6岁的学龄前儿童定为目标用户群体。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容易对周围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喜欢在探索中学习社会规则、建立自我意识。通过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题材的榫卯结构嵌插式玩具设计,希望引导他们在与玩具的互动中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方案设计

通过对3-6岁儿童父母的问卷调查及对儿童的访谈,发现儿童更喜欢和历史故事相结合的玩具设计。在色彩上,儿童更喜欢鲜艳的、识别度高的颜色;在操作体验上,希望玩具能够实现灵活多变的组合形式;在拼插结构上,父母对于开发榫卯结构嵌插式玩具充满期待,但是对榫卯结构的复杂性有所顾虑。根据调研结果分析,捕捉到嵌插式玩具设计的关键词为:文化传承性、安全性、可玩性和益智性。

综合用户的需求,本设计从普及中国历史知识角度出发,以古代的丝绸之路为创意来源,将其和立体迷宫游戏相结合,让儿童通过重走东西方文明交流通道,开启一段文化学习之旅(如图2)。整套玩具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共设计11种不同色彩的主体模块(如图3),其中最高的模块为终点模块。材质上,采用无毒无味的PP塑料,确保儿童的安全和健康。各模块之间采用直榫连接,将榫头部分开凹槽,增加拼插时的弹性,方便儿童独立操作。模块顶部的圆形凸点、侧面台阶和中间通道为迷宫路线构建时可通行的关键点,儿童通过观察将不同的模块组合在一起以保证形成连续的路线(如图4)。装饰部分为丝绸之路途经地点的代表性建筑(如图5),在迷宫搭建完成后,由儿童从中挑选喜欢的建筑与主体模块顶部的圆形凸点插接在一起,并由父母给儿童讲述建筑的历史及该路线上发生的故事,增加亲子之间的互动。

(三)设计评价

由设计师、幼教工作者、儿童父母等20名相关人员共同组成测试群体,采用比较分析法和李克特五级量表法,选择出五款在电商平台销量比较高的嵌插类益智玩具作为比照,由测试者分别从玩具的教育性、文化传承性、结构创新性、玩法新颖性、益智性五方面进行打分,并对本设计方案进行主观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本方案符合3-6岁儿童认知水平和审美需求,达到了美育、智育和德育相结合的目的。相对于现有产品,本方案在各评价指标上都表现出明显优势,尤其是文化传承性和结构创新性方面,得到测试者的一致认可。

六、结语

当今玩具市场竞争激烈,我们必须找出一条符合我国文化特色的玩具之路,才能在国际市场中站稳脚跟[2]。在“国潮”文化兴起的背景下,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提取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作为玩具主题,并将榫卯结构创新应用于玩具拼插方式设计,是一条让中国玩具在国际市场立足的创新之路,也是一种让儿童了解、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之举。在未来,希望有更多的玩具企业和设计师能关注到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儿童的重要性,不断推陈出新,创造出更多独具特色的中国式玩具。

参考文献:

[1]尹桉琪.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木制玩具设计研究[D].天津:天津科技大学,2019.

[2]高健锋.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儿童玩具设计研究[D].天津:天津科技大学,2021.

作者简介:

赫彦茹,硕士,廊坊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产品设计。

李青松,硕士,廊坊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关湃,博士,廊坊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产品设计。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试论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产生原因
评剧在京津冀三地文化协调发展视域下的音乐生态环境现状
社会主义价值观与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刍论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意义初探
建筑设计内在的文化反思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