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高铁新动脉
2024-06-26简宏妮
简宏妮
2024 年4 月16 日,沪渝蓉高铁武宜段钟祥汉江特大桥316 号主塔施工现场(杜子璇/ 摄)
5月21日,位于湖北宜昌当阳市的新建沪渝蓉高速铁路(以下简称“沿江高铁”)石门1号隧道顺利贯通。至此,沿江高铁武宜段全线25座隧道全部贯通。
5月26日,上海-南京-合肥高铁(沿江高铁东段线路组成部分)崇启公铁长江大桥主桥S9号墩盖梁成功浇筑。大桥全长4.09公里,横跨长江入海口北支航道,上层是双向6车道、时速100公里的一级公路;下层是时速350公里的双线高速铁路+时速250公里的双线城际铁路。
此前在4月24日,相关部门发布了《新建宜昌至涪陵高速铁路重庆段施工图审核招标公告》。作为沿江高铁最后未动工的路段,宜昌至涪陵高铁(渝宜高铁)重庆段预计将于2024年底正式动工。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沿江高铁全线尘埃落定,意义重大。“沿江高铁是对长江经济带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补充和完善,将成为中国高铁建设的里程碑。”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谷远利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沿江高铁串联起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板块以及长三角、长江中游和成渝三大城市群,它的开通对不同量级的城市都会产生积极有利的影响。”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教授曹贤忠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建成后的沿江高铁将取代原有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成为长江流域综合立体交通体系主骨干、全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主动脉之一。
全线提速
沿江高铁东起上海、西至成都,全长约2100公里,总投资约5300亿元,全线设计时速350公里,由上海至合肥、合肥至武汉、武汉枢纽直通线、武汉至宜昌、宜昌至涪陵、涪陵至重庆、成渝中线等7个部分组成,东西横贯上海、江苏、安徽、湖北、重庆、四川等六省市,主要节点城市为成都、重庆、宜昌、武汉、合肥、南京、上海。根据规划和施工进度,沿江高铁将于2030年之前全线贯通。
建成后的沿江高铁将取代原有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成为长江流域综合立体交通体系主骨干、全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主动脉之一。
2016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联合发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提出构建“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沿江通道是“八纵八横”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中长三角-成渝主轴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当时的规划,长三角-成渝通道部分路段规划利用既有线。既有线中,部分路段设计速度较低,如合武铁路(合肥-武汉)设计时速为250公里,汉宜铁路(武汉-宜昌)设计时速为200公里,而宜万铁路(宜昌-万州)设计时速只有120-160公里。
2018年7月,为更好地满足长江轴线国土开发的需要,满足沿江地区旅客的出行要求,完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由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牵头,相关部门制定了《推动长江经济带沿江高铁通道建设实施方案》。至此,设计时速350公里的沿江高铁通道建设正式提上日程。
此后,“加快沿江高铁建设”“建设成都重庆至上海沿江高铁纳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程”等相继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等文件中。
目前,经既有沪汉蓉铁路(D字头列车),从武汉去重庆,最快约需6小时;从上海去成都,最快需12小时22分。而绕行其他高铁线路(G字头列车),武汉去重庆(经襄阳)最快需要5小时,上海去成都(经西安)最快也需11小时11分。
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国土交通规划部智慧产业所所长欧心泉在2023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认为,这些速度较低的“卡脖子”路段难以适应沿江城市日益频繁的人员往来和快速直达需求。同时,由于现有沿江地区铁路线路较少,客货争线的情况较为突出,铁路货运功能难以有效发挥。
“东西大动脉”沿江高铁常被拿来与“南北大动脉”京广高铁对比。
已运营超过十年的京广高铁总里程2298公里,全线共42座车站。据国铁集团最新消息,2024年6月15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此次调图后,京广高铁全线实现按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营,运输能力总体提升4.2%,北京西、武汉至广州南间最快旅行时间分别为7小时16分、3小时17分,分别比之前压缩22分、23分。
根据测算,如果沿江高铁全线都达到350公里时速,上海到成都将缩短为7小时,上海到重庆只需要5小时。“沿江高铁将消除长江沿线铁路速度‘卡脖子问题,真正形成与黄金水道功能互补、衔接顺畅的快速大能力铁路通道。”谷远利说。
串起长江经济带
沿江高铁,沿的是长江,串起的是长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的经济总量和人口规模均占到全国40%以上,生态地位重要、综合实力较强、发展潜力巨大。
“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地理空间距离的重要性,但交通仍是区域和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高铁的开通将迅速缩短沿线的时空距离,增强要素流动,整合沿线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曹贤忠说。
2016年印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了“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格局,“两翼”中的“南翼”以沪瑞运输通道为依托,“北翼”以沪蓉运输通道为依托,促进长江经济带交通互联互通。《规划纲要》还提到要引导产业有序转移:长江下游地区积极引导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以内需为主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加快向中上游地区转移;长江中上游地区要立足当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因地制宜承接相关产业,促进产业价值链的整体提升。
结合《规划纲要》的要求,曹贤忠认为,沿江高铁将从三个方面对长江经济带发展发挥“金腰带”“铁脊梁”的作用:一是加强中心城市之间、中小城市与中心城市之间的联系,有效促进人员交流、产业转移、技术转移转化;二是推动上海、武汉、重庆三大沿江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发展,促进沿江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共建共筑长江流域城镇连绵带;三是有助于长江沿线城市产业合作,形成紧密的产业关联,推动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
欧心泉认为,沿江高铁通道全部建成后,将服务沿江地区近七成的人口,带动沿江地区八成以上地区的经济发展,对长江经济带发展格局塑造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各地区需要把握建设沿江高铁通道的契机,适时优化区域经济空间布局。”欧心泉说。
2024 年5 月28 日,新建沪宁合高铁引入合肥枢纽工程跨店埠河特大桥左线首个连续梁合龙现场
谁更受益?
从城市角度,沿江高铁不仅串联起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合肥等大城市,镇江、荆州、宜昌、万州、荆门、天门等中等规模城市,还将辐射带动其周边的小城市、小城镇。
“随着整个中部地区与东部、西部通勤效率的大幅提升,沿江高铁内陆沿线站点城市将成为招商引资的福地和沿海产业转移的飞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说。
具体看沿江高铁沿线版图,哪些城市受益更大?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沿江高铁全线打通,有助于合肥、南京、武汉、成都等城市发挥“强省会”功能,尤其是合肥。合肥位于安徽省正中央,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沿江高铁直连南京、合肥、武汉,将在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间建起一条快速新通道。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也是沿江高铁的重要受益者。成渝中线高铁,此前在《推动长江经济带沿江高铁通道建设实施方案》中未被提及,也未纳入国家级规划项目。2020年初,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国家战略的出台,成渝中线高铁被纳入沿江高铁主通道,并于2022年底正式开工建设。未来,成渝之间将形成成渝高铁、成渝中线高铁并行的双高铁通道,“双城记”的发展无疑会更加精彩。
“北沿江高铁江苏段的建设将补齐沪宁间沿长江北岸缺少高速铁路的短板,苏中地区的南通、泰州、扬州将全面融入上海、南京的1小时经济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谷远利说。
沿江高铁中的北沿江高铁起自上海枢纽,经苏州太仓、上海崇明,跨长江通过南通启东、南通市区,向西经泰州、扬州、南京、滁州,终至合肥枢纽。北沿江高铁将成为沪宁合三大长三角中心城市间又一条快速铁路通道。
“对于大城市、发达城市而言,沿江高铁的开通是‘从1到2的锦上添花;而对于安徽六安、金寨,湖北麻城、红安等过去的‘高铁洼地而言,通过沿江高铁与中心城市连接,融入中心城市发展朋友圈,是‘从0到1的雪中送炭,意义重大。”曹贤忠说。
欧心泉也认为,长江上中游和中下游的交界地区还存在一些发展滞后的城镇,要借沿江高铁通道建设的契机,改善区位条件,更好带动其发展。“高铁会强化中心城市的集聚作用,中小城市要注意资源要素被虹吸的可能。这些城市应当花更大力气,研究如何放大高铁正效应的策略。”欧心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