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杭州都市圈“瘦身”

2024-06-26张静

瞭望东方周刊 2024年12期
关键词:士林院区瘦身

张静

2024 年1 月15 日,柯桥至诸暨高速公路工程诸暨店口镇中村水库大桥施工现场,该工程是杭州都市区环线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徐昱/ 摄)

近期,《绍兴市融杭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发布,在这份规划内的一张区位图上,标出了杭州都市圈范围。据杭州当地媒体报道,这是杭州都市圈在2023年9月获批成为国家级都市圈后,首次透露规划范围。

根据《规划》,杭州都市圈最终限定于省内,仅涵盖“杭湖嘉绍”部分区域,总面积约2.2万平方公里。

此前在2020年,杭州方面发布的杭州都市圈规划为跨省的“杭湖嘉绍衢黄”格局,包括浙江杭州、湖州、嘉兴、绍兴、衢州和安徽黄山等6个地市,总面积达5万平方公里。如今,不仅安徽黄山不在其列,连省内衢州也被排除在“圈”外。

为何最新版杭州都市圈规划出现在绍兴发布的文件里?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城镇化促进会研究部主任刘士林向《瞭望东方周刊》表示:“这说明绍兴是此次杭州都市圈‘瘦身最大的受益者。少了衢州、黄山,以后杭州的资源,可能将更多转移给绍兴。而嘉兴和湖州都在加速融入上海,因此不像绍兴那样急于‘捅破窗户纸。”

根据《绍兴市融杭发展规划》,杭州都市圈最终限定于省内,仅涵盖“杭湖嘉绍”部分区域,总面积约2.2 万平方公里。

从扩容到瘦身

在几轮规划中“瘦身”的,不单单是杭州都市圈。

根据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近些年,建设都市圈成为区域发展“潮流”。2021年开始,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西安、重庆和武汉等7个国家级都市圈先后获批。从2022年到2023年,国家级都市圈快速扩容。一年之内,沈阳、杭州、郑州、广州、深圳、青岛和济南等7个都市圈获批。

目前,全国国家级都市圈的数量已有14个。总体上看,2023年获批的都市圈基本都对最初设定的规划范围进行了缩减,以1小时通勤圈为半径,面积多数在2万平方公里左右。

“一些都市圈‘饼越摊越大,例如上海都市圈,已经从最初的9个城市扩展到13个。”刘士林说,“都市圈摊子太大,会削弱集聚度和内部联系。大家意识到,‘1小时通勤圈是保障高效合作的可靠半径,这是近一年来都市圈纷纷‘瘦身的直接原因。”

杭州都市圈从扩容到瘦身,有一条清晰的时间线。

2007年5月,杭州都市经济圈第一次市长联席会议召开,标志着杭州都市圈正式启动建设,与会者包括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四市代表。

历经11年发展,2018年10月,浙江衢州、安徽黄山的加入让杭州都市圈扩容为跨省都市圈。当年年底,杭黄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杭州和黄山的时空距离缩短到1.5小时。杭黄两市从“共饮一江水”迈向“共享一个圈”。

2019年,黄山市出台《关于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的实施意见》,开启全面“融杭”之路,黄山市与杭州市的各项资源往来更加频繁。2021年,杭州市、黄山市联合印发《杭黄毗邻区块(淳安、歙县)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先行区建设方案》。到2024年,《规划》发布,黄山悄然“告别”杭州都市圈。

刘士林认为,都市圈的规划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理想主义”阶段。谋划都市圈初期,中心城市雄心勃勃,以全面引领周边地区发展为己任,往往主动拉上一些“小兄弟”。第二阶段是“现实主义”阶段。疫情之后,各城市经济发展逐步复苏,中心城市要优先保障自身的发展速度,一些距离较远、发展水平相对不足的城市就会“出圈”。“杭州都市圈成员的取舍,出自理性的选择,但于协同发展、补区域短板等方面,仍有需要复盘思考之处。这一案例充分反映了都市圈规划建设的曲折性和复杂性。”刘士林说。

绍杭同城化提速

观察最新版的杭州都市圈区位图可以发现,从杭州都市圈中心出发,到达都市圈边界,以轨道交通80公里时速计算,刚好符合1小时通勤圈的要求。

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交通是基础。近些年,杭州都市圈的交通硬件建设成效显著。

早在2021年6月,杭绍城际铁路(即绍兴市轨道交通1号线柯桥段)通车。2022年,杭州、绍兴实现了市中心地铁的互通。

在此次《规划》推动实施的八大同城发展行动中,“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依然列在首位,其中包括打造杭绍一体轨道网、杭绍同城公路网、一体化内河航运网等。

此外,杭州都市圈在教育资源和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生态环境共同保护治理、打响都市圈文旅知名度等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八大同城发展行动中的“民生服务共享互惠”已有多项实质性突破。

2024年1月,浙江省人民医院越城院区(以下简称“越城院区”)正式运行,迈出省级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的重要一步。

不同于传统的派驻骨干“定期坐诊”的托管模式,浙江省人民医院是将省城的朝晖院区“平移”到了越城,由各学科专家团队的原班人马入驻越城院区,实现同质化、一体化、垂直化管理,让绍兴市民不出绍兴就能享受省级医疗资源“零距离”服务。

目前获批的14个都市圈包括了15 个GDP 万亿级城市。除了沈阳都市圈之外,其他都市圈均包括了至少1 个GDP 万亿级城市,广州都市圈和深圳都市圈包含了两个GDP万亿级城市。

浙江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副主任谭卓是绍兴女婿,也是科室里第一个主动要求到越城院区坐诊的专家。“朝晖院区距离越城院区不过60公里,开车1小时左右,与同城差别不大。”谭卓说。

如今,谭卓有一半时间在绍兴上班。“绍兴交通便利,不少杭州、宁波甚至外省病人都赶来越城院区看病,因为目前‘越城的专家号比‘朝晖的好挂。”谭卓说。

通过都市圈建设,绍兴借力杭州“外援”持续提升公共服务品质,助力“杭绍甬”加速融合。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认为,绍兴先行先试,一旦发挥示范效应,将极大地促进圈内其他城市的融入。“从这里(绍兴)开始,杭州才真正从市域发展走向都市圈建设。”曾刚说。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首席研究员秦诗立也认为,绍兴之后,湖州、嘉兴都会发布各地的融杭发展规划。“未来,杭州都市圈就像一个城市,不管生活在嘉兴、湖州还是绍兴,差别都不会很大。”秦诗立说。

打造杭州特色都市圈

“瘦身”之后,如何“健体”?

在都市圈快速扩容的同时,都市圈之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从经济总量来看,目前获批的14个国家级都市圈中,深圳都市圈、南京都市圈2023年GDP均突破5万亿元,分列前两名。杭州都市圈GDP总量超过3.2万亿元,位列第四。

刘士林认为,目前都市圈同城化发展遇到的主要困难,已不再是交通通勤和基本公共服务,未来的问题和矛盾主要集中在构建政府间合作框架、推进资源和要素合理配置、实施跨区域治理机制、探索建立财税分享和绩效考核等方面。这些是推动都市圈同城化和城市融合发展的关键,也是杭州都市圈未来面临的深层次挑战。

“特别是在一些重点领域和重大改革方面,如协同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建立统一的区域市场、规避重复投资建设、共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生产要素合理高效流动等方面,不仅是杭州都市圈,也是我国都市圈普遍要啃的‘硬骨头。”刘士林说,这些改革能否见效,直接决定都市圈是否能成为区域乃至全国的经济增长“顶梁柱”。

目前获批的14个都市圈包括了15个GDP万亿级城市。除了沈阳都市圈之外,其他都市圈均包括了至少1个GDP万亿级城市,广州都市圈和深圳都市圈包含了两个GDP万亿级城市。

在杭州都市圈内,根据2023年经济成绩单,杭州已成为“2万亿之城”。当年绍兴GDP达7791亿元,增速7.8%,增幅居全省第二。“总体来看,杭州都市圈四城同在省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为接近,矛盾问题易于协调,因此在同城化发展中遇到的障碍和阻力会少许多。”刘士林说。

未来杭州如何发挥引领作用,打造具有杭州特色的都市圈?

根据《2023年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3年,杭州全年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特征的“三新”经济增加值预计占GDP的比重为40.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5675亿元,比上年增长8.5%,占GDP的比重为28.3%。

刘士林认为,杭州拥有阿里、中电海康等“大厂”和新生代的强脑科技、迅蚁科技等科技企业,杭州数字经济发展的深厚基础,将成为推动其他三城实现数字化转型、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引擎。

“我建议,杭州可以从人工智能和人文经济两个方向引领都市圈建设。杭州作为‘数字经济第一城,具有发展人工智能的优势;杭州是历史名城、世界旅游目的地,具有发展人文经济的优势。发展人工智能和人文经济,符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未来杭州都市圈可以在这两个赛道上加强探索,走在国内都市圈前列。”刘士林说。

猜你喜欢

士林院区瘦身
公立医院多院区发展的意义与相关问题探讨
给自己的课“适度瘦身”
我的瘦身计划
院区再造
还说公立医院“瘦身”
多院区管控:院长新视野
义乌復元私立高档妇儿专科院区开业
起士林百年老店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