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献血”变交易根在“血荒”之困
2024-06-26
前不久,北京市民李昭(化名)的亲戚从外地赶到北京一家三甲医院做手术,手术需要用血,医生让家属在采血点献血400毫升。如果亲属无法献血,也可以“想办法”——花2000元找人代为献血400毫升。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在北京、天津的多家医院,都存在上述现象。
患者需用血,亲友花钱找人献血
今年3月,李昭老家一位70多岁的亲戚需在北京某三甲医院住院治疗并进行手术。在医院陪护的李昭收到一女子给她的一张小卡片,上面印着“互助献血”几个红色大字,并附上电话号码。该女子称可以解决做手术患者的亲友献血问题,经医院医生认可后付费。
“留着吧,万一有用呢。”李昭心想,便接过了小卡片。
不久,主治医生的助手电话联系李昭,称老人做手术需要输血,亲友需自愿无偿献等量血液,然后安排手术。李昭找不到合适的亲友献血,于是找出“互助献血”小卡片,打电话联系对方。对方询问患者相关住院信息后,说手术用血需要400毫升,他们可以找人代为献血,价格是2000元。
李昭又联系主治医生的助手称已经准备好献血。对方给了她一份团体无偿献血者承诺书,上面写着:我自愿成为××医院团体无偿献血者,所献血液制品仅用于××医院综合调配救治患者,而不针对指定患者献血,并郑重承诺所提供任何消息均合法、客观、真实、有效……
承诺书上有患者姓名、病案号,需要承诺人签字及相关身份信息。李昭按照代为献血者提供的信息填写之后,交至医院相应机构登记。
4月中旬,对方给李昭送来一份献血证,上面显示献血人姓名、献血量为“400CC”、献血证编号等信息。李昭将献血证交给医院护士站,待主治医生的助手确认后,她通过社交账号向该女子支付了2000元。
用血供需矛盾致“互助献血”异化
过了几天,医生给李昭的亲戚做了手术。一周后,老人出院,出院单上显示用血项目收费400多元。根据献血法规定,这是患者在医院用血时,血液采集、储存、分离、检验等过程中产生的成本费用。
对于此次就医经历,李昭心情复杂,一方面,“互助献血”者帮她们解决了献血难题;另一方面,她不理解,老人住院择期接受手术,为啥自己还要花2000元找人代为献血?
记者赶到李昭所说的医院实地探访。在医院的手术楼外,一女子斜挎背包向过往行人发放小卡片。该女子介绍,根据医生要求,病人亲友可以自己献血,如果亲友不符合献血条件,可以找他们代为献血,提前一天联系,400毫升血量2000元。
记者近日在北京、天津等地调查发现,许多医院门口或卫生间都贴有“互助献血+V:××”等小广告,“互助献血”“爱心补助”等社交群长期大量存在。
北京市某三甲医院一位医生解释说,如果患者住院后着急择期做手术,但医院的血库没有足够的血量,患者的亲友不符合献血条件,又不愿意等待手术排期,就会花钱找人代为献血。
对于有人打着“互助献血”的名义帮助患者找人代为献血并收取费用的现象,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健康法学教授邓勇认为,这实际上反映出我国医疗用血领域存在的供需矛盾。“互助献血”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临床用血需求,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对于以牟利为目的的居间服务,应当依法予以查处,保障无偿献血制度的严肃性和公平性。解决患者手术用血的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既要增加血液供应,又要加强管理和监督,确保血液安全。
(摘自《法治日报》5.28 陈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