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症状及护理

2024-06-25陈玉芳

科学之友 2024年6期
关键词:弹力袜溃疡面性溃疡

陈玉芳

什么是下肢静脉性溃疡

下肢静脉性溃疡是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典型临床表现,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5%,其主要发病机制为静脉血流状态异常导致静脉高压,引起下肢静脉系统结构及功能异常。

下肢静脉性溃疡主要分为静脉阻塞型和静脉瓣膜反流型,前者主要指静脉血栓形成或静脉外受压导致静脉血管阻塞,后者主要指静脉瓣膜关闭不全导致血液反流。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原因为深静脉血栓、静脉曲张等因素导致的静脉梗阻,可引起静脉内部压力升高,并产生毛细血管损伤及水肿,使皮肤组织氧合作用降低,加之感染及外伤等因素影响,最终导致溃疡形成。

下肢静脉性溃疡有何症状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具体如下。

基础皮损

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皮肤组织潮红及漫肿,随患病时间延长可引发滋水淋漓、湿烂等症状,进而导致溃疡形成。患者溃疡部位边缘区域削直坚实,或表现为局部内陷,溃疡的形态为椭圆形或圆形,观察溃疡面可见紫色、暗红色或红色的肉芽组织,并存在发臭的脓液、污灰色腐烂物,溃疡面不容易收口。

自觉症状

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随着病程延长可导致疼痛感,部分患者可见患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下肢静脉性溃疡如何治疗

临床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主要方案包括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医师需依据病变部位及病情严重程度确定具体方案,在处理曲张浅静脉时可采用高位结扎等经典手术方案,合并瓣膜功能不全的患者可采用瓣膜修补等手术方案,为加速溃疡面愈合,可直接对创面组织实施皮瓣移植手术。

保守治疗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保守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压力治疗等。常用治疗药物包括静脉活性药物与非静脉活性药物,用药后可调节毛细血管渗透性,缓解炎症反应,抑制血栓形成。压力治疗为物理治疗方案,其中弹力袜为常用治疗手段,可通过对小腿加压减少反流,促进回流,缓解水肿及瘀血等症状。

下肢静脉性溃疡如何护理

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康复周期较长,病情容易反复,需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案。

手术后基础护理

在手术后,护理人员需采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患者的患肢,包扎时间为48~72小时,在此期间需严格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重点观察敷料情况。如发现渗血渗液污染敷料,需告知患者不得过度用力屈伸患肢,此时无需实施制动处理,也无需使用止血药物干预,采用大棉片对局部实施加压包扎即可。

在手术后,护理人员需增加巡视频次,重点观察皮肤组织温度及颜色、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指导患者保持半卧体位,抬高患肢,完成足趾的屈伸运动,术后24小时后协助患者下床活动,指导患者完成腿部肌肉收缩、踏步、行走等运动。

防治感染

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创面感染风险较高,为预防感染,护理人员在进行各项操作时需遵循无菌原则,告知患者避免触碰创面,并在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抗菌药物。

及时清除溃疡面坏死组织

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溃疡面基底区域如存在黄白色坏死组织,会导致溃疡面愈合时间延长。为此,护理人员需观察溃疡面是否存在坏死组织,如发现坏死组织,需用刮匙清除,并用冲洗液妥善冲洗,同时采用具有清创作用的敷料实施清创。

定期清洗溃疡面及更换敷料

护理人员需定期为患者清洗溃疡面,不得使用刺激性过强的冲洗液进行擦拭或清洗,如发现溃疡面感染,则采用双氧水冲洗,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后采用生理盐水清洗。如患者溃疡面面积较小,渗液量少,基底颜色为黄红相间,可采用溃疡粉、溃疡糊等水胶体敷料。如患者溃疡面面积较大,渗液量偏多,基底可见黄色腐肉及颗粒状肉芽组织,则需采用藻酸盐类敷料吸收渗液,待患者伤口渗液量减少,基底区域为红色肉芽组织时,可采用海绵敷料,以促进溃疡面愈合。

弹力袜穿着指导

在使用弹力袜的过程中,需保证弹力袜由足弓覆盖至膝盖区域,并依据患者病情控制弹力袜的压力,指导患者从晨起至睡前均穿着弹力袜。

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应为患者讲解日常饮食注意事项,告知患者下肢静脉性溃疡可导致体内蛋白质、水分及热量损耗,需在日常饮食中补充足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热量、水分,保证每餐营养均衡,以提升机体免疫力,促进溃疡面修复。

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需对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需保证足够的卧床休息时间,减少运动量,卧床期间抬高患肢,以改善血液循环。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久坐或久站,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

作者单位|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猜你喜欢

弹力袜溃疡面性溃疡
正确使用医用弹力袜
静脉曲张患者怎样选择弹力袜?
妇科手术后如何选抗血栓弹力袜
静脉曲张吃药能治吗
口腔溃疡患者试试这两招
治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
维生素C片治疗口腔溃疡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与治疗
ICU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与应激性溃疡的预防及护理
创伤应激性溃疡诊断与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