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传统”绘画方式的崛起

2024-06-25翟莫梵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6期
关键词:里希特霍克尼非传统

学界关于艺术与技术关系问题的探讨从 未 停 歇, 无 论 是 格 哈 德 · 里 希 特(Gerhard Richter)在 20 世纪运用计算机生成的《线条》 (Strips)系列作品,还是大卫 ·霍克尼的数字 绘画,都体现了当下这两者的容斥关系;创作 工具的迭代使得艺术创作更加便利,而创作周 期也大幅度缩短,甚至出现了主权(控制权) 的过渡,依附信息技术产生新的艺术形式。

本文集中探讨当代新兴艺术品中的当代数 字绘画,在第一部分中,将以艺术家大卫 ·霍 克尼和格哈德 ·里希特为例,阐述传统绘画艺 术在新媒介下的变革。在第二部分中着重讨论 拼贴艺术与数字绘画中涂层的联系,以及个人 实践。第三部分主要聚焦于数字艺术和传统架 上绘画的界限与交融,分别从时效与钻研、偶 然性与随意性两个方面来讨论。

一、“非传统”画家案例分析

( 一 )大卫 ·霍克尼——数字绘画的先行者

大卫 · 霍克尼曾说,如果 17 世纪的荷兰 大师伦勃朗活到今天,他也会使用平板电脑绘 画,艺术的生产方式一直随着科技的进步而更 新。作为绘画领域的权威,我们可以看到大 卫 ·霍克尼在《隐秘的知识》中对“暗箱”概 念深入研究,从中能看到这位大师勇于尝试的 一面,不由得感叹其在探索与发现绘画方式的 道路上有着极为刁钻的角度和见解。大卫 ·霍 克尼是第一个举办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绘画

为主的展览(“鲜花”展览)的艺术家。笔者 第一次观察他的作品并不是在书本中,而是在 互联网,借助电子媒介能更直接地反映艺术家 绘画中所传递的理念,以及鲜艳的颜色、明快 的色调、线性的笔触,我们可以看到他用平板 电脑创作的画作颇具野兽派风景画的风采。

在 20 世纪 70 年代,大卫 ·霍克尼曾用宝 丽来照片和 35 毫米的撕拉片来创作单一主题的 照片拼贴。正如“鲜花”策展人查理 · 沙伊普 斯(Charlie Scheips)解释的那样,几十年来, 大卫 ·霍克尼的作品“一直在质疑媒介和复制 在艺术中的作用”。

直到《纽约客》(The New Yorker)请大 卫 ·霍克尼为其封面创作数字绘画作品时,他 才觉得自己作为 iArtist(数字绘画艺术家)的 作品“非常好”。正如他所解释的: “技能就 是练习。”对大卫 ·霍克尼而言,只要画得好, 用什么工具无所谓。

大卫 ·霍克尼认为数字绘画还有很多事情 需要解决。有些人戏称平板电脑绘画为“计算 机艺术”,这是极为不恰当的,平板电脑只是 一个工具,就像画笔不能教会伦勃朗如何绘画 一样,平板电脑也不能教会艺术家如何绘画。

(二)格哈德 · 里希特——图像本身与色彩归 宿

我们熟知的格哈德 ·里希特的作品,更多 是类似其早期《读报女孩》(The Girl Reading Newspaper)的照相现实主义绘画(Photographic Realism)或者其肆意涂抹的抽象作品。在 2017 年路易威登基金会北京 Espace 文化艺术空间 格哈德 ·里希特的展览中,他罕见地展出了其 作品《4900 种色彩》(4900 Farben)第 7 版与 《线条》系列作品,与以往观众印象中的格哈 德 ·里希特作品不同的是,前者是由格哈德 ·里 希特与数学家合作编程(程序基于幻方的数 学模型)得来的,他将 72 种颜色对应 72 个数 字,由程序根据幻方的数学模型,随机遴选数 字并赋予其颜色,最后在方格内进行填色,这 些颜色源自德国科隆大教堂南耳堂,格哈德·里 希特受邀设计该教堂因战争而受损的彩色玻璃 窗,在这些看似无规律的彩色像素中,他展现 出对色域绘画的探索。

我们可以看到格哈德 · 里希特对艺术与 绘画本身的探索,他不仅仅依靠电脑的计算, 而是基于自己的作品,他对原有作品进行了加 工,为“图像”本身的探索贡献出了画家所能 完成的部分——颜色的色彩情绪以及画家参与 生成(或者说是创作)的部分,他可以完全依 据自己的审美来对生成的艺术画面进行把控。

二、“非传统”绘画方式的分析

( 一 )拼贴与重构

大卫 ·霍克尼的《隐秘的知识》一书中提 出“暗箱”概念,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早期的摄 影术,而图像处理技术也并不是仅仅依托于电 脑发明的。在某些宣传需要的情况下,摄影师 利用对胶片进行底片拼接并放大的手法,可以 做到对一些照片构图进行改造。

总而言之,对于绘画是图像拼凑这一说 法笔者持有保留意见,但如今通过图像处理软 件处理图像进行绘画构图的方式早就司空见惯 了。通过这种方式拼凑出来的图像明明是一个 崭新的面貌,在一切图像来源都合理合法的情 况下,为什么不能直接将其视作绘画呢?

事实上,毕加索、布拉克以至大卫 ·霍克 尼都运用了“拼贴”(coller)的方式创作, 毕加索 曾在《有藤椅 的静物》( Still Life with Chair Caning)中使用过这种方法,他将现成的 印有花纹的画布直接粘在画上,来取代画布上 的藤的图案,模糊了绘画图像里真实与幻象的 区别。从他不依附基本透视准则的绘画逻辑, 游离于理性层面之外的叙事顺序以及超越现实 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拼贴手法中 的偶合、协调、生硬、冲突、随机……除此之 外还有一系列创新技法与效果,比如剪贴、粘 连、缝合、并置、透叠、错位、解构……这一 切似乎把人带到了现实之外。

(二)新工具的衍生

2016 年 4 月,谷歌发布了 3D 空间绘画软 件“倾斜刷子”(Tilt Brush),这款软件正在 彻底改变绘画的定义,并将绘画推到了所能诠 释的极限。

倾斜刷子引领了一种新的绘画潮流,画家 可以选择不同质感的笔刷进行绘画,如玻璃质 感、尼龙、皮革等。2021 年 1 月,笔者应沈阳 US17(一个国产流行服饰品牌)的邀请运用倾 斜刷子为“李宁联名空山基”产品绘画了主题 动态海报(粉蓝色图) ,并在现场以虚拟现实 设备进行投放。这件作品综合了品牌的视觉元 素与空山基作品的各种图像元素进行创作,笔 者分别选取了空山基的代表性绘画元素,如机 械姬、霸王龙、电子狗等,以致敬的形式,将 这些形象围绕在“US17 星球”周围,与传统二 维绘画方式不同的是,这件作品的创作过程更 像是在空间中建造模型,而这个模型的本质是 由不同的笔刷效果堆积出来的。

2021 年 11 月,笔者与导师合作的“杭州 国际日”海报中,我们在平板电脑绘画软件 Procreate 上对 6 张海报进行了拼贴、渲染、绘 画,以《马可 ·波罗赞誉杭州》这张海报为例:我们先将开放素材依据主题内容进行排列,选 取最优素材进入尝试阶段,接着充分利用软件 特性,采取了拼贴两张照片并融合分界线,再 选取笔刷统一抹颜色的方式完成组合,最后 6 张海报的创作实现了时间短、效率高、可更改 性强的效果。

Procreate 里的笔刷与效果多种多样,往往 使得绘画娱乐性遮蔽了其卓越的绘画效率,而 在对其反复熟悉与使用后,艺术家往往能获得 相对有个人风格且百分之百平面的作品,换言 之,形成了一种不依照创作形式为单一判定标 准的绘画领域的公平。

三、数字艺术与传统架上绘画的界限与交融

( 一 )时效与钻研

我们可以看到在游戏《赛博朋克 2077》中 以基努 ·里维斯为原型的游戏主角,在好莱坞 电影中通过人脸捕捉技术生成的虚拟人物,或 者借由美剧《曼达洛人》(The Mandalorian) 里环形 LED 屏幕的周围光源技术等摆脱传统 影像拍摄方式的桎梏,成为一个更为“肆无忌 惮”的创作模式。

之所以各项技术被广泛地运用于游戏、影 视、广告等行业,无非是技术能在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中能产生更大的价值,这是社会生产关 系的问题,本文不做过多探讨。但是,如果在 技术门槛下放,能控制成本的情况下,艺术家 能做到变成真正造物的“神”,可以改变时间、 天气、地点、人物,这难道不是每一个学习绘 画的人都希望看到的结果吗?更不用提,它可 以更好地服务主题性绘画以及历史绘画了。

(二)充分被利用的偶然性和随意性

在 19 世纪,摄影和绘画作为一直让媒体 争论不休的主题,绘画表面的肌理是其中的一 个争议点。回到格哈德 ·里希特的作品,德国科隆美术馆中格哈德 ·里希特的装置绘画作品 《反向玻璃》, 与他的《线条》系列不同,《反 向玻璃》是用多层玻璃面板制作的装置,通过 观众不同的站位和不同的光源,反射周围的环 境空间。玻璃为格哈德 ·里希特提供了一种将 绘画从二维中解放出来的新方式。

格哈德 ·里希特的作品通常使用自创的绘 画工具来创作,其成品色彩叠加交错,赋予绘 画一种轻盈的质地,这种多层次的、繁复的、 颜色鲜艳的绘画告别了图像必须清晰的要求, 给人“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审美感受。

如果说数字绘画因其运算的精准度与便捷 的操作性已臻于完美,那么能与之抗衡的可能 只有艺术家在传统绘画中投注的时间,以及形 成的独特灵魂印记。

四、结语

传统的绘画方式存在于美术馆、博物馆, 或者在收藏者的家中,而其传播方式依赖纸质 媒体:传统画册、艺术典籍、书刊海报等,而 数字艺术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现象, 我们可以借助影像、网络、媒体软件以及数字 技术,在屏幕的方寸之间欣赏到这些数字作品, 这无疑是一场重大的革新。

法国哲学家保罗 ·维利里奥(Paul Virilio) 曾说: “我们的世界是灾难性的,末日般的, 却也是美好的,他两者兼备,一切来得越快越 精彩,越具有戏剧性;技术与艺术,这不是一 场有胜负的博弈,却是考验艺术创作者本身的 分岔路口;我们究竟是做一个快速技术的盲从 者,还是皈依已知真理的践行者? ”在今天, 这些问题仍然值得艺术创作者和研究者思考。

[ 作者简介 ] 翟莫梵,男,汉族,辽宁沈阳人, 硕士,众美环境艺术有限公司艺术总监,研究 方向为数字绘画、油画实践、生成艺术。

猜你喜欢

里希特霍克尼非传统
大卫·霍克尼在东京
霍克尼灵感
霍克尼和梵高:自然的画作是如何给我们带来快乐的
基于文本挖掘的非传统文本批评话语研究
逃离荒诞
慢、轻、微、精”,做传统行业的非传统企业……何丹妮
刘西洁作品
荒废之美
论当代插图艺术的非传统媒介化
依托国际组织 保障我国非传统安全